閱讀屋>職場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範文(精選5篇)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那麼心理健康教育記錄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記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篇1

  姓 名, 彭光福, 性 別, 男 ,班 級,七(1)。

  心理問題分析: 該生是屬於那種情緒方面不穩,喜怒無常的型別。表現:當其情緒喜悅時,學習積極性高漲,與別人相處和諧;當其情緒煩躁時,學習積極性低落,與別人難以友好相處,甚至與老師頂撞;厭學情緒嚴重,基本不做作業,甚至還有逃課現象;行為表現懶散。 造成心理問題原因:

  1.家庭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父母忙於做生意,不太關心他的生活,遇到成績不理想,同時又缺少溝通,導致問題越積越多。

  2.學校影響: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在以前的學習中,由於成績不理想,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幫助,缺少耐心地與他溝通。他特別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師的讚美。造成他與老師對著幹,有牴觸情緒,聽不進老師的批評,使學校對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實處。

  心理輔導與教育過程:

  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合力。

  開學初,我就及時的與他的家長取得聯絡,瞭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現,及他與父母相處的關係,同時也希望家長對他多一些關心,能多與他交流。

  平時也不定期的與家長溝通,儘可能的瞭解在家裡的一些小的進步,同時也把他在學校好的有進步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使家長對他的教育也更有信心,同時也聽一聽家長的心聲,融洽老師與家長、學生的關係。

  2.班主任、任課老師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制定計劃,明確目標。在開學初,我就與他作了一次交流,指出他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他存在的問題。要求他寫一分本學期的成長計劃。提出自己希望在本學期有哪些方面的改變。

  (2)班主任定期與任課老師溝通 發現問題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經驗,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建議,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讚美,逐步幫助他克服逆反心理。每個教師要依據他的個性心理特點,為他提供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3)不定期的與他談心。根據小杰的表現,只要他在某個方面取得了進步,就及時的與他交流,讓他認識到要改變自己並不是很困難,只要自己有決心。在表揚的同時,也根據具體的情況指出還和待加強的地方,把每個缺點都作細化。對於已經改過來的地方反覆是難免的,對於每一次反覆要認真對待。

  初步結果:

  透過近一個學期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進步。與老師的相處中,除了開學初與老師發生一次頂撞外,之後基本上能做到尊敬老師,對於老師提出的各方面不足都能較虛心的接受,而且在盡力在改正。與同學相處也融洽多了,一個學期沒有發生打架事件。學習態度也端正了一些,雖然學習上還是沒多少進步,但作業已經基本都能認真的完成了。集體榮譽感顯著增強,在美化教室時,發揮身高優勢,認真參與班級衛生清掃工作,為班級出謀劃策,對於老師交代的事情不管是份內還是份外的都能較認真的去做。這一次還積極報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當然,也還有許多的不足,如學習的主動性、工作的積極性都還有待提高,與其他好的同學相比也還有一定的距離,但與他自己高一時相比已有很大的進步。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能不能成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有真才實學的人,關鍵在於教育培養。其中的規律、原則有若干項,最主要的是:外因透過內因起作用。既必須把孩子自身的潛能調動起來,發揮出來,能夠引發自我教育。在今後的發展中不斷的調節和提高自己,培養他們具有自我教育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

  具體方法是這樣的。作為班主任,我瞭解學生的想法,知道他們是怎樣看待問題的。也許我太想幫他們贏了,也許我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心理實際承受力,拿我的想法來要求他們,他們畢竟是十五、六歲的孩子,再大的動力也會有鬆懈的時候。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篇2

  地點

  教室

  課題名稱

  畢業班心理健康教育

  過程

  一、背景介紹:

  小同比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較忙,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經常發呆,與同學相處,別人稍微觸犯他,他就會報以拳腳。

  二、原因分析:

  經過和他父親的交談,側面瞭解到他的父親不太管教,回家時對該生所做的錯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罵,同時他母親對該生卻很是溺愛,父親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執和任性。

  三、輔導過程:

  第一: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絡,說服其家長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使他擺脫心理困境。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他的父親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第二: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樑,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第三:協同各科任老師,在課堂上,多創造一些給他表現的機會。課後,多給他補習在課堂上老師們多次為他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著他那顆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級中,給他一點職務,讓他在集體中發揮作用。因為參與了班級管理,他的積極性也充分調動起來了,另外,因為他的職務涉及到記錄,需要寫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會寫的字他就請教別人,或者查字典,從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學習成績。

  活動總結

  雖然學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卻永沒有結束。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長的時間,中間還可能出現反覆,這需要我們老師更多的愛心、耐心與信心。

  改進措施

  每週五家長來接孩子,同他交流孩子在學校在家的表現,交流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篇3

  地點

  教 室

  課題名稱

  畢業班心理健康教育

  過程

  師:最近一段有進步,上課注意聽,作業也有完成。但乘法口訣還是容易亂,有時個性強,不聽話。

  生:我也想努力學習,但老是記不住,容易開小差。別人一說我,容易發火。

  針對該生特殊情況,師重點激勵努力讀書,肯定進步。特別是關心班級有進步,每天打掃清潔區自覺,並詢問學習上困難,拉近距離,感化教育,企求進步。

  學生表示願意進步,但一遇到自己不會的,就易於放棄。貪玩,一玩起來就忘了學習。

  教師一再叮嚀千萬要努力,作業都要自己作,上課要專心聽課,不懂多問。

  活動總結

  學生有觸動,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但怎樣專心聽講卻並不怎麼認識。很難改過。

  改進措施

  諮詢心理專家,尋求科學的心理疏導方法,對症下藥。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

  1、輔導物件:陳某

  2、性別:男

  3、年齡:15歲

  4、年級:八年級

  5、個案表現:陳某在校成績較差,愛搗亂課堂紀律,行為不能自控。

  二、問題行為表現:

  1、學習成績較差。從四川轉入我校後,數學成績保持合格,語文不合格現象經常發生。

  2、違反課堂紀律。課堂上有教師在時,陳某時有分心現象。教師不在時,違反課堂紀律。受批評後,屢教不改,帶頭影響全班自修。

  3、作業完成欠佳。課堂作業馬馬虎虎,應付老師。家庭作業則不做或經常少做。

  4、教育無效,反應劇烈。教師對其多次教育,雖能虛心接受,卻屢教不改,無心學習,我行我素。家長教育後,也是不以為然。

  三、背景資料調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親性格粗暴,對孩子已經打罵成習慣了,母親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話不肯跟父母說的局面。

  2、學校背景:

  (1)學校大環境

  鎮中心小學,學習風氣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普遍重視,要求較高,學生間能相互尊重、團結友愛。

  (2)班主任、同伴看陳某

  班主任認為陳某轉入本校後,常有作業不做現象,並屢教不改。同時,認為陳某喜愛表現自己。教師在教室上課時,表現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時,和同學爭吵,甚至打架。經批評後,淚流滿面。但卻屢教不改。

  四、輔導的對策和干預措施:

  1、整體策略

  根據陳某的實際情況,採取綜合性輔導對策。從陳某本人來說,首先從穩定情緒入手,調整認知,指導行為。最主要是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入手,其中爭取學校班級的支援作為輔導的關鍵。

  主要過程:建立關係——調整認知——助其行為轉變——積極體驗

  2、輔導實施干預的策略

  (1)與該生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

  引導陳某傾訴自己的煩惱,從中瞭解到陳某大量情緒的認知困擾和心理矛盾。發現陳某對老師和同學過激的話語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

  說話間,我發覺陳某常常話語間歇,並伴有焦慮不安的情緒,由於時間關係,約定幾天後再談。以後連續兩天運用機會找他談天,問他喜歡什麼活動,喜歡看什麼樣的電視等,與他建立友善的關係。

  (2)瞭解該生的有關情況,助其調整認知。

  與他建立友善的關係後,我和陳某進行了第二次面談,幫助陳某調整認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與不愛他並不矛盾,應該體諒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換來了他舒適的生活。

  第二,同學不願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煩惱。出現此狀的原因是什麼?最根本是自己經常跟同學打架鬧意見造成的,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師批評教育你說明老師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進步,同時,說明你確實存有不足,更加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3)抓住時機,助其轉變行為。

  當陳某進來時,告訴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變。但跟同學鬧意見的壞習慣改不掉。主要表現在:老是跟同學爭吵,該怎麼辦?我和他定了一個“契約”。要求他根據契約要求做,並且提出改變途徑。

  第一,利用空閒時間,多找老師和爸爸媽媽溝通,傾述自己的內心,尋求他們的理解與幫助。

  第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結果與分析:

  經過近一學年的心理教育與輔導,陳某的.表現概述如下:

  (1)他對自己以往的不良行為已有認識,並正努力改正壞習慣,上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再搗亂,能聽老師講課了,與同學能和睦相處,不再打架鬧事了。

  (2)他願意為班集體和同學做好事了,勞動中不怕髒不怕累,期末還被評為了“勞動積極分子”。

  (3)學習方面也主動多了,上課時也能舉手發言,複習比過去自覺,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4)父母也反映他開朗多了。

  六、輔導小結和啟示:

  本個案總的來說輔導干預的效果是明顯的。這主要還得感謝陳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師的協助支援。本個案的研究結果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親情的家庭,導致了孩子出現個性偏差的現象。對這些孩子,我們更應考慮孩子滿足需要的欠缺。應做好適當的“填補”作用,對孩子的愛要如“春風”,做到“潤物細無聲”。

  2、學校教師和同伴群體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影響巨大。特別是對學習和行為表現不良的同學,不給他們機會,不肯定他們,排斥、孤立他們是極為有害的。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尋找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正面引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篇5

  班級:大(2)班

  教師:

  活動內容:

  快樂寶貝

  活動目標:

  1.在輕鬆的環境中敞開自己的心靈,快樂地交朋友,表達自己真實的心理想法。

  2.在優美、淺顯的語言中調整自己的心理行為。

  活動準備:

  輕音樂、小椅子(或其它活動室方便可取的東西)佈置的小樹林。區別不同班級幼兒的標誌。

  從不同的班級選取若干名幼兒,他們相互間不是很熟悉。

  活動過程:

  一、 輕鬆活動——營造輕鬆的心理氛圍。

  二、 遊戲《找朋友》——主動與別人交流。

  1. 師幼認識。

  2. 幼兒遊戲,相互認識

  3. 表達:“當你和新朋友說“你好”、和新朋友聊天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 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

  三、 遊戲《樹林散步》——關愛朋友、信任朋友。

  1. 老師提問

  2. 請一對小朋友在“樹林裡”走走。

  3. 全體幼兒伴著音樂在“樹林”裡散步。

  4. 說一說感受

  活動反思:

  這堂課主要目的是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表演舞臺,激發他們的表現欲,從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在與人交往中的快樂。當我們很不開心的時候,還可以想想一些開心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忘記煩惱。但是課堂上仍然有不足之處就是請幼兒想象的時候個別幼兒不是能夠很好的融入情景之中,因此顯得有些不配合,下次再進行活動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幼兒都進入情景之後再讓幼兒進行想象。

【心理健康教育記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