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精選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

  2. 學習採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情感。

  二、活動準備:

  1. 樂曲:《採茶撲蝶》

  2. 能表現採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樂曲《採茶撲蝶》,說說聽完之後的感覺。

  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的採茶情景。

  3.示範採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採茶、拔樹枝、揹著茶籃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蝴蝶出現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

  5.鼓勵幼兒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蹈。

  幼兒園大班教案-歌曲《歡樂頌》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以及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以及節奏感。

  3.引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大膽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圖片:白雲,藍天。

  2.圖譜、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白雲、太陽

  教師:小朋友們看,圖片上有什麼?天多藍呀高高的在上面,誰來了?又有誰來了?

  多美的畫面呀,藍天高高,白雲飄飄,太陽公公在微笑。這麼美,我們來一起說一下。

  過渡語:我們看到的這些美景,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呢,就表現了歡樂、高興的心情,名字就叫“歡樂頌”。

  請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展開

  1.課件欣賞歌曲(播歌詞音樂,放課件)

  教師:歌裡都唱了些什麼?是不是咱們剛才看見的美景呀?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利用圖譜朗誦歌詞

  教師:小朋友說的可真好,現在我就來演唱一遍這首“歡樂頌”送給大家。

  3.教師表演唱(放伴奏)

  4.看課件,師生唱(放伴奏,點課件)

  教師:剛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著老師一起唱起來了,讓我們看著大螢幕一起來唱一唱。

  老師唱得大聲一點,小朋友可以小聲一點。

  你們第一遍就唱得這麼好,真不錯,相信再唱一遍時,小朋友的聲音一定會更加宏亮、好聽,對不對?

  5.教師指揮,幼兒唱(放伴奏)

  教師:小朋友,你們唱得太好聽了,我覺得咱們都可以組成一個合唱團了,我來當指揮,你們就是合唱團的演員,好不好?

  那一會我們唱得時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揮,我的手動作小,小朋友就小聲唱,我的手動作大,小朋友就大聲唱,咱們來試試好不好。

  過渡語:小朋友可真棒,都會用大小聲表現歌曲了,你們知道嗎?不僅你們喜歡唱,大人也喜歡唱,咱們看看他們是怎麼唱的!

  6.觀看“歡樂頌”影片(放影片)

  引導語:歡樂頌這首樂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創作的,每當人們高興快樂的時候,或是歡慶重大節日時,人們都會唱起這首歌,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寄託美好的祝福。

  7.小結(放歌詞音樂)

  教師:小朋友,咱們就把歡樂頌這首歌,拍成一個精彩的節目,表演給全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好不好?

  我的小花園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2

  活動名稱:小青蛙學唱歌

  活動目標:

  1、掌握×、××、×0、××××等不同的節奏型;

  2、掌握2/4節奏的特點;

  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現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物件:中班幼兒

  重點難點分析:

  這是一個輕鬆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後部分透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於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

  1、蹦跳感受節奏

  2、透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透過有趣的節奏遊戲來掌握和辨認×0、××××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

  一、教具準備:

  1、小青蛙的頭飾全班小朋友人手一個

  2、預先寫好的樂譜

  3、錄音帶(按所需的音樂次數錄好)

  4、帶雙面膠的小卡片,上面寫幾種不同的節奏型,一共八張,四張×0,一張××××,還有一張是××,一張×和一張四分休止符0。

  二、練聲:(大概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5分鐘)

  練聲曲:

  1 23 4321

  小青蛙學唱歌

  活動過程:

  老師: (頭戴青蛙頭飾,學青蛙“呱呱”叫,按著節奏做青蛙蹦跳狀出場)小朋友,這是什麼小動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師:對了!真聰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裡嗎?它有什麼本領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況講出來)

  老師 : 恩,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還會唱歌呢。它呀,有個很好聽的外號叫“田園音樂家”。小朋友想不想學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師:好,那麼現在我們都來做會唱歌的小青蛙。請小朋友每個人拿一個小青蛙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

  (小朋友做好準備。老師開始放音樂《小青蛙學唱歌》)

  老師: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青蛙?(老師開始做青蛙蹦跳狀,注意要按著歌曲的節奏蹦跳,休止符處一定要空得明顯,並讓小朋友跟著跳。)

  老師:好了。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小青蛙怎麼樣學唱歌的。聽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放音樂,讓小朋友從整體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樂之後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啊?

  小朋友:兩段!

  老師:對了!那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後告訴老師第一段的歌曲裡,小青蛙叫了幾聲?(繼續放音樂,只放第一段)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青蛙一共叫了幾聲?

  小朋友:

  (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樂)

  老師: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聽一次第一段的音樂,然後告訴老師,小青蛙是怎樣叫的?

  (再聽一遍,然後根據小朋友回答的情況決定是否多放一次音樂)

  老師:現在,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節奏遊戲。(拿出寫有節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給小朋友看。)這個是我們剛剛才學過的小青蛙唱的歌,那麼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再來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範每一個節奏型,口中念出來,在配上拍手動作,加強直接感受。)

  老師:那現在我們就要開始正式玩遊戲了。請小朋友先選擇你們喜歡的節奏型,貼在自己的青蛙頭飾上。(等小朋友準備好)好,現在老師會用手拍一個節奏型,請拿到那個節奏型的小朋友站出來,並跟著用手拍一遍。好,遊戲現在開始。

  遊戲規則:

  老師開始隨機拍出幾種節奏型。幾次練習之後開始按照歌曲後四節的節奏型組合拍出來,讓小朋友進一步感受歌曲的節奏。最後是由小朋友按照歌曲原有的節奏型自己組合。也就是說老師不再提示節奏型之間的連線順序了。(假若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小朋友交換節奏型進行遊戲,保證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掌握和辨認節奏型)

  老師:恩,小青蛙們學唱歌學得可真快!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下歌詞好不好!(老師要按照歌曲的節奏讀詞,可重複示範兩到三遍,然後請小朋友們自己讀,檢查是否掌握了節奏特點。)

  老師: 真是一群聰明的小青蛙!現在,請小青蛙們來跟著老師的鋼琴唱歌好不好?

  (老師彈出整首歌曲的旋律,讓小朋友跟著唱,可重複三四遍)

  老師:真棒!現在小青蛙們都已經學會唱歌了。那麼有哪隻小青蛙可以為我們表演一下呢?(鼓勵小朋友運用各種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但要求他們一定是要以唱歌表演為主)

  老師:小青蛙們真不愧是“田園音樂家”!唱的可真是好!

  活動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3

  活動預設目標:

  1. 初步瞭解音樂AB的結構,能做“撓癢癢”、“跑來跑去”的動作。

  2. 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和自己的經驗創編不同樹幹的造型和樹葉抖動的樣子。

  3. 感受與同伴身體接觸、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策略

  1.觀察“癢癢樹”,引發幼兒興趣。

  “瞧,這棵樹,猜猜它和別的樹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用逗樂的神態呵癢癢樹,並向幼兒介紹樹的名字。

  3.講述音樂故事:“癢癢樹”。

  4. 區分AB段音樂,隨A段音樂做“撓癢癢”動作,隨B段音樂做跑的動作。

  “聽,這是小猴在幹嘛?”

  5.創編樹幹不同的造型。

  “我也要來找癢癢樹,在那裡?”

  “看,誰的樹幹和別人不一樣?”

  6.隨音樂完整遊戲,透過角色扮演感受與同伴、教師互動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癢癢樹好玩嗎?你們想不想到癢癢樹林去玩一玩?”

  媒體呈現

  1.場景一:出現一棵樹。

  2.場景二:癢癢樹抖動葉子。

  3.場景三:“癢癢樹”的故事。

  4.分段音樂。

  5.完整音樂。

  兒童學習策略

  1.觀察樹木,在老師的提問引導下,發揮想象,並能大膽講述。

  2.看老師呵癢癢樹,感受癢癢樹的有趣。

  3.聽故事幼兒掌握音樂結構。

  4.聽音樂感受音樂不同風格,區分出“撓癢癢”“跑來跑去”的音樂。

  5.模仿並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創編,並掌握遊戲規則。

  6.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遊戲、與同伴、老師合作遊戲進一步瞭解音樂性質。

  過程反思

  1.透過癢癢樹的呈現和語言刺激,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喚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透過擬聲詞和老師的神態引發幼兒對癢癢樹的興趣,知道癢癢樹名稱,瞭解其特點。

  3.透過故事的情境,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結構,在第二段故事中加入音樂,讓幼兒感受AB段音樂不同的旋律。

  4.透過之前的動畫和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區分,並做動作。(開始在座位上練習,讓幼兒先在較穩定的氛圍下進行練習)。

  5.透過幼兒之間的相互模仿、教師的語言啟發,激發幼兒創編出不同的樹幹造型。

  6.透過不同的遊戲形式,帶領幼兒多次進行遊戲,並掌握遊戲規則。(開始讓個別幼兒玩遊戲,教師注意糾正、檢查反饋,針對幼兒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控,然後與同伴老師遊戲,感受愉悅的心情。)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內容,引起學唱的興趣。

  2、學習聽辯並唱準兩段歌曲結尾處細微的區別。

  活動準備:1、掛圖第16號《螢火蟲》。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出示掛圖。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有一個怕黑的孩子怎麼也睡不著,媽媽輕輕地在孩子耳邊唱了一首歌。聽!

  2、幼兒閉上眼睛,傾聽教師演唱歌曲。

  3、幼兒邊看掛圖,邊欣賞音樂。

  4、你覺得這首歌好聽嗎?你從歌裡聽到了什麼?

  二、理解歌曲內容。

  1、這手歌一共有幾段?讓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

  2、幼兒傾聽第一段歌曲,說說這一段中唱了些什麼。。

  3、幼兒傾聽第二段歌曲,說說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否一樣。

  4、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三、初步學唱歌曲。

  1、跟音樂學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夜晚螢火蟲慢慢飛舞,四周靜悄悄的氛圍。

  2、請幼兒說說用怎樣的速度唱這首歌曲比較合適。

  3、你覺得哪一句比較難唱?(每一段的結尾句有點難,兩段的結尾句不完全一樣)

  4、教師重點範唱結尾句,幼兒學唱。

  5、再次完整唱,提醒幼兒注意兩段結尾的唱法。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5

  為了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及豐富幼兒園健康文化生活,給小朋友們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拉近家長、幼兒、幼兒園之間的關係,我園決定特舉行幼兒園音樂遊戲及集體舞展示活動。

  音樂遊戲及集體舞的主要特點是全班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的共同表演,形式有單圓雙圓和其他佇列變化等,幼兒之間邊跳邊交換位置、交換舞伴、共同學習、合作、交流提高,既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美感和協調能力,又可以加強孩子之間的溝通,讓性格內向、交往與溝通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有學習、表現的機會,增強每位孩子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1、透過這樣的活動給予了幼兒更多的集體表現機會,更拉近了小朋友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幼兒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覺得自己是集體中快樂的一份子。

  2、拉近家長、幼兒、幼兒園之間的關係,給孩子童年生活多一份難忘,多一份自信,給家長一個回憶童年的機會。

  活動原則:

  每個孩子必須參加,佇列編排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富有趣味性、觀賞性。

  活動物件:

  小中大班全體小朋友

  活動時間:

  六月第三週

  活動組織

  策 劃:肖永欣 袁景妍

  成 員:周豔蕊 戎會景 劉曉燕 黃書玉 李新霞

  範亭亭

  主 持 人:肖永欣 蘇鈿茜

  音樂策劃:吳歡歡

  安全工作:門衛爺爺任克明

  場內佈置:劉福華

  活動流程:(附活動流程表)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6

  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本人根據七年級學生特點,特制定了以下“班級音樂會”的活動方案。

  二、班級音樂會的地點

  馬步初中藝術室

  三、班級音樂會參加人員

  本班學生、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

  四、班級音樂會活動過程

  (一)活動內容

  1、節目範圍:自選或改編本學期教材內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展現中學生素質的節目。

  2、節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聲、詩歌、朗誦、樂器表演等。

  3、節目人數:根據節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準備節目一個或一個以上。

  (二)班級音樂會前準備

  1、學生選擇產生“節目主持人”、“組委會”和“評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2、組委會負責節目報告表、節目單編排、排練的組織以及有關樂器、音響和音像裝置、服裝道具、攝影等工作。

  3、節目主持人負責報幕,以及撰寫報幕詞。

  4、評委負責制定評分標準,寫出評語及等級。

  5、學生分別排練節目。

  6、組委會向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發出邀請函。

  (三)班級音樂會開始

  1、組委會評委、演員、學生家長、科任教師、學校領導各指定座位就座。

  2、節目主持人報幕後,學生按節目單順序依次登臺演出。

  3、攝影師拍攝演出劇照和會場的各種場面鏡頭。

  4、評委為每個節目進行書面或口頭評價,並按“很好”、“良好”兩個等級給予評定。

  5、音樂教師對活動進行評價,學校領導頒獎。

  五、活動反思與總結

  1、班級音樂會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一次檢驗和檢閱。

  2、班級音樂會既鍛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3、班級音樂會充分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對將來學生社會實踐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7

  設計思路

  偶爾讀到《大米是怎麼來的》這本圖畫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畫面介紹了大米的“誕生”過程,於是我把圖畫書推薦給了大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對農民種大米的情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找來相關影片給幼兒看時,他們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影片中農民歡快勞動的場面。由此,我想到設計一個舞蹈活動,讓幼兒充分表現,進一步體驗、感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

  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和舞蹈表現的需要,我選擇了著名作曲家俞遜發創作的經典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農民種大米過程中的心情為線索,對樂曲進行了剪輯。第一段樂曲熱情歡快:表現農民播種時的快樂、期盼: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表現農民勞作過程中的辛苦: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表現農民收穫時的喜悅。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回憶一欣賞一想象一表現這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農民種大米的心情,發現舞蹈創編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瞭解“大米是怎麼來的”,樂意伴隨著變化的樂曲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種大米的過程,體驗農民的心情。

  2.發現創編舞蹈的簡單方法,感受用舞蹈動作表現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

  (1)幼兒已經閱讀過圖畫書《大米是怎麼來的》,已透過影片等形式初步瞭解種大米的過程。

  (2)幼兒會用動作表現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學材料準備:

  (1)將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製作成PPT。

  (2)剪輯音樂《揚鞭催馬運糧忙》。

  (3)幼兒裝扮用的頭巾、毛巾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梳理過程

  1.這幾天你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大米是怎麼來的?種大米的過程中農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幼兒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回答:農民做了哪些事情?農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透過幼兒的回答,教師一方面可以瞭解幼兒對大米種植過程的熟悉程度,便於梳理提煉;另一方面也為後續的舞蹈表現做了情感鋪墊。】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回應,播放農民勞作的過程:播種一培植一收穫。

  4.小結:每年春天農民都會滿懷希望地去播種,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辛苦地培植,他們要施肥、噴灑農藥、拔草,到了秋天就會迎來豐收。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勤地勞作,有苦也有甜。

  【設計意圖:此環節看似只是回憶匯入,但實質是培養大班幼兒的傾聽、表達、梳理、提煉等能力。在幼兒回憶後教師播放PPT,呈現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更好地幫助幼兒梳理、提煉,進一步理解大米“誕生”的過程,為後面欣賞音樂與舞蹈表現打下基礎。】

  二、欣賞樂曲,想象表現

  1.欣賞樂曲,激發想象。

  (1)第一遍欣賞:感受樂曲的變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把農民種大米的過程表現出來呢?跳舞需要用什麼伴奏呢(音樂)?

  ②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聽上有什麼感覺?樂曲有什麼變化,在不一樣的樂曲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

  (幼兒傾聽樂曲時,教師結合樂曲的節奏以肢體動作來提示和幫助幼兒發現樂曲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想象。)

  ③小結:這段樂曲是有變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覺得這段樂曲適合用來表演這個舞蹈。第一段熱情歡快,適合表演農民充滿期盼地播種和插秧時的愉快心情;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適合表演農民辛勤勞作的場面,辛苦地施肥、噴灑農藥、拔草: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適合表演農民迎接豐收的快樂心情。

  【設計意圖:第一遍欣賞樂曲只要求幼兒能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和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聽出樂曲有三段,樂曲有變化,並嘗試想象將樂曲與不同的勞作場面進行相應的匹配。】

  (2)第二遍欣賞:藉助畫面幫助想象。

  ①(播放PPT)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樂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他們會是怎麼樣的心情?你打算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

  ②要求:邊聽邊想,可以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幼兒動作創編的情況,並提示幼兒進一步傾聽樂曲的變化。)

  【設計意圖:第二遍欣賞增加播放PPT,根據樂曲的變化,PPT播放與之相匹配的場景,讓幼兒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為他們充分發揮想象搭建階梯。】

  2.分段創編,探索方法。

  (1)師生共同創編第一段(互動要點:用優美的肢體動作表現農民的勞作,比較舞蹈動作與平時所做的動作的區別)。

  ①提問:你們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播種、插秧嗎?

  ②幼兒嘗試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播種、插秧,教師在一旁觀察、提示。

  ③教師請動作舒展、優美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尋找他們的優點。

  ④小結: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做“播種”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發現:把生活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做“插秧”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從同伴的表現中發現舞蹈動作要合著音樂才會更美。)

  (2)師生共同創編第二段(互動要點:探索動作和樂曲協調一致的表現方法)。

  ①提問:第二段樂曲可以表現農民在幹什麼?他們做了哪些事?

  ②幼兒輪流嘗試表現:施肥、噴灑農藥、拔草。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三個動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請個別幼兒表現,其餘幼兒猜猜表現的是什麼動作:全體幼兒共同表現及師生對比表現等。在做完三個動作後再引導幼兒體驗農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動作來表現。)

  ③提問:怎麼記住這麼多的動作呢?記住了又怎麼編進這麼長的一段樂曲裡呢?

  ④小結:編舞蹈時如果有很多動作,可以先想一想動作的順序,如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接著幹什麼,最後幹什麼。再根據樂曲的長短決定每個動作是否要重複,這樣就能順利地合上音樂了。

  【設計意圖:第二段樂曲相對較長,動作也比較多,在幼兒共同編完四個動作並達成共識後,如何將動作連起來併合進音樂裡是對幼兒新的挑戰。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從而自然地掌握創編舞蹈的小竅門。】

  (3)師生共同創編第三段(互動要點:尋找用舞蹈表現快樂的方法)。

  ①提問:第三段樂曲可以表現什麼?收穫時人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開心可以怎麼樣表現?

  ②小結:可以用快樂的表情、快樂的動作、快樂的舞步來表現開心、收穫的喜悅心情。

  ③幼兒嘗試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表現。

  【設計意圖:在分段創編的環節中,每一段的創編都應該有側重點,跟前兩段樂曲相比,這一段樂曲只要求幼兒表現出快樂的樣子,體現了教學的詳略,使活動輕鬆、不拖沓,但在過程中對舞蹈表現的方法還是要梳理和提煉的。】

  三、裝扮表現,體驗快樂

  1.教師合著樂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兒發現教師表演的精彩點。

  (1)提問:我表演得怎麼樣?哪裡比較好,為什麼?

  (2)小結:我在表演前都會想,用哪些動作來表現農民的勞作過程;一邊表演一邊記,即記住動作的順序;一邊表演一邊聽,聽樂曲的變化。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農民,體驗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並用表情來告訴大家。

  2.幼兒戴上頭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著樂曲再次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的表現是對幼兒所發現的創編方法的一個運用與梳理,並在此基礎上給予進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動作連貫等。最後再讓幼兒裝扮並進行完整的表演,可滿足幼兒的需要,並真正意義上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快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8

  核心導讀:活動型別:音樂活動 活動內容: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活動型別:音樂活動 活動內容: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活動準備:課件、多媒體裝置、錄音機、磁帶、小星星的頭飾一個

  活動程式:

  一、匯入

  1、演唱藍貓主題歌,引起興趣

  教師:"看這是誰?是小朋友喜歡的藍貓大哥,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藍貓啊?""藍貓很聰明,它總會告訴我們一些我們想知道的知識,今天懶貓大哥要帶我們去宇宙遨遊,你想不想去,好那就趕快開著我們的小飛船一起去宇宙遨遊吧。"(聽音樂進教室)

  二、展開

  1、談話

  教師:"看多麼美麗的夜空啊,你看到了什麼?(星星)滿天的星星像什麼?星星好像在對我們幹什麼?"

  "星星星星滿天撒,天空中把眼眨,真是好看。要是真的能到星星上去看看就好了,你想去嗎?(想)你來想象一下星星上會是什麼樣的?"

  2、教師範唱

  (1) 第一遍範唱(欣賞錄音)

  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天天想著要去星星上看看,有一天晚上,他趴到窗臺上看這滿天的星星想啊想啊,就給睡著了,還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呢?你猜他夢到什麼了?他夢到自己唱著快樂的歌在和星星打電話呢!你想聽聽嗎?好快坐到座位上一起來聽聽。

  中班音樂體驗律動活動??嘀哩嘀哩

  中班歌唱活動:兔子和狼

  相關閱讀:

  中班音樂活動:小豬變乾淨了

  音樂活動:跳一跳(中班)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9

  活動準備

  音樂、玫瑰花一隻

  活動目標

  積極參加邀請舞表演,體驗新疆舞的魅力。

  在邀請舞程中,會調控空間位置,不和朋友碰撞。

  在學跳新疆舞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根據音樂的變化跳邀請舞。

  活動過程

  一、教師示範舞蹈吸引幼兒興趣。

  1、 律動入室(做新疆舞蹈託帽動作進入活動室)

  師:小紅帽們剛剛老師進入活動室做了什麼動作?你知道這個動作來源哪個民族?

  剛才音樂的節奏特點是怎麼樣的?表達了一種什麼心情?

  2、提問帶入活動。

  師:小紅帽們,我們到奶奶家去玩嘍! 幼兒聽舞蹈音樂《送你一朵玫瑰花》邊做託帽動作走成雙圓圈。

  二、學習新疆舞的基本動作。

  1. 教師示範動作:學習新疆舞基本動作,前後點步、踮步,託帽、搖頭等動作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新疆舞的基本動作。

  這叫什麼步?(踮步)

  放在音樂中那個地方呢?(前奏、交換舞伴)

  這個舞步可以用在什麼地方呢?(託帽、搖頭、前後點步,可以用在於舞伴跳舞時)

  還有哪些新疆舞的動作呢?(幼兒自由創編)

  2.幼兒聽音樂學跳邀請舞《送你一朵玫瑰花》

  (1)師:我們已學了許多新疆舞的動作,現在我們再來聽音樂做一做好嗎?

  自己先想想看音樂做什麼動作最好看,最喜歡哪個動作,你覺得你還可用什麼比較漂亮的動作來表現?

  (2)教師示範邀請舞。

  師:看一看你們跳的跟老師跳的一樣嗎?

  想不想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跳)

  (3)示範舞伴的交換。

  ①、教師先與一名幼兒示範後再讓全體幼兒練習。

  ② 、幫助幼兒掌握每到換舞伴這一難點時,教師就用語言提醒外圈幼兒橫跨一點。

  ③、練習較熟練後讓內外圈的幼兒對換。

  (4)聽音樂嘗試交換舞伴。

  (5)幼兒聽音樂跳邀請舞、教師在旁觀察。

  (6)教師小結跳舞的不足之處,再一次跳邀請舞。

  (7)聽音樂不在老師的提醒下完整跳舞。

  三、邀請老師一同跳邀請舞。

  師:讓我們邀請班上的其他老師一同和我們跳舞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0

  貓和老鼠是天敵。幼兒百看不厭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機智勇敢,聰明幽默,不畏強敵,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老鼠畫貓》這首歌曲詼諧、生動,旋律和節奏都適合大班幼兒歌唱,符合幼兒認知特點。活動關注快樂的情感體驗,為孩子學唱、樂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透過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活動形式,藉助圖譜學唱、樂唱歌曲。

  2.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情感,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運用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多元手段,幫助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這首歌曲的歌詞沒有鮮明的前後關係,幼兒易將歌詞顛倒,藉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動畫PPT,紙若干張,畫筆人手一支,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圖譜一組,音樂《老鼠畫貓》等4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歌。

  1.鼠媽媽帶領鼠寶寶去找食物。(ppt糧倉定格。)

  鼠媽:寶寶們,快到媽媽的身邊來!(神秘狀)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我發現一個好大的糧倉!走,咱們去找糧食吧!(音樂1起e)

  2.遇見一隻兇狠的大野貓,使老鼠覓食行動受到阻礙。(ppt惡貓出現。)

  鼠媽:不好,野貓來了,趕緊躲起來!(ppt野貓趕走。)

  鼠媽:“哎呀呀,好痛!那隻壞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咱們了,它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二、音畫一體,學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們”遇見危險搬家。

  鼠媽:看來這裡一點兒也不安全,還是跟媽媽回家吧!(ppt老鼠家,回家音樂起。)

  鼠媽:寶貝兒,我們終於到家了。練聲曲:小老鼠們好!你好你好,媽媽你好!怕不怕野貓?害怕害怕,我們都害怕;讓我們睡一覺,睡覺睡覺,好好睡一覺……(ppt老鼠做夢,蟲兒飛音樂起。)

  (2)“鼠媽媽”引出“老鼠畫貓”:

  鼠媽(驚訝狀):“寶寶們,快醒醒,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那隻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寶:爪子變少了!

  鼠寶:變得和我們一樣了……(鼓勵“鼠寶寶”自由議論,大膽表達想法。)

  2.聽聽、說說理解歌詞

  (1)熟悉歌詞。

  鼠媽:真是媽媽的乖寶寶,你們的心思和媽媽是一樣的。你們來聽一聽我夢到的貓到底是什麼樣的?(鼠媽清唱一遍歌詞,寶寶傾聽。)

  (2)感受歌曲。

  鼠媽:“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老鼠畫貓》。你們聽了《老鼠畫貓》,感覺怎麼樣?”

  鼠寶:真好玩,很好聽,很有趣……

  (3)回憶歌詞,理解歌詞。

  鼠媽:媽媽夢見的貓到底什麼樣子?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媽:變得小小的就怎麼樣?

  鼠寶:鬍子往上翹。

  鼠媽:貓的鬍子是用來幹什麼的?

  鼠寶:貓的鬍子是用來丈量老鼠洞的。

  鼠媽:真聰明!貓的鬍子往上翹了,就不能準確地測量我們老鼠洞了。

  鼠媽:還有哪裡發生了變化?

  鼠寶:小腿變短了,牙齒一個也不能要……

  (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科學常識,發表觀點,大膽交流、表述。)

  3.畫畫、唱唱學習歌曲

  幼兒結伴,自主作畫。

  鼠媽:這樣的貓,你們喜歡嗎?那我們也來畫一畫。聽好媽媽的要求:5只小老鼠合畫一隻貓。一定要聽清歌詞,畫出歌曲中貓的樣子(ppt老鼠畫貓,歌詞音樂起。)

  慢唱歌曲,進行繪貓。

  鼠媽:你們真是能幹的寶寶,一會兒就將貓畫出來了。我們來看看,你們畫的貓是不是歌曲中貓的樣子!(用歌聲邊指畫邊點評)嗯,你們畫的貓和歌曲中的貓還真像!媽媽也想來畫一畫這隻貓呢!好,你們來說歌詞,媽媽來畫貓(引導幼兒放慢速度說歌詞,老師根據內容描繪貓的樣子,)

  鼠媽:你們說得真好,媽媽畫得怎樣?我們互相鼓鼓掌吧!

  根據回應,出示圖譜。

  鼠媽:是的,這樣善良、可愛的貓,才是我們老鼠家族喜歡的貓。(邊唱邊出示圖譜)“小老鼠,來畫貓……”接下去,怎麼畫?哪位小老鼠能用歌曲中的話說一說,唱一唱?(根據寶寶回答,出示相應圖譜,鼠媽媽和鼠寶寶進行回應歌唱。)

  傾聽歌曲,驗證圖譜。

  鼠媽:看,我們透過回憶歌詞的方法將圖譜一一請出來了。那圖譜擺放的順序是不是正確?用什麼方法來檢驗?

  鼠寶:聽音樂。

  鼠媽:好,那我們聽一遍音樂,檢查一下圖譜!(播放音樂,幼兒傾聽,進行圖譜檢驗和調整。)

  鼠媽:現在圖譜擺放正確麼?我們一句一句地來唱一唱。(逐句學唱歌曲。)

  鼠媽:請問最後一句話唱了幾遍?

  鼠寶:兩遍。

  鼠媽:(出示反覆記號)這是什麼符號?(反覆。)表示在符號裡面的歌詞要重複唱一遍。這兩遍唱得有什麼不一樣?

  鼠寶:(茫然)

  鼠媽:那再聽我來唱一遍。(清唱兩遍最後一句。)

  鼠寶:第一遍唱的,第二遍說的。

  鼠媽:你的耳朵真靈,那聲音發生變化了嗎?

  鼠寶:第一遍睡大覺,聲音高,後來聲音低……

  鼠媽:你真是太棒了!(出示老鼠睡覺圖2)最後一幅“我們可以睡大覺”第一遍聲音要揚上去,第二遍聲音要滑下來。另外,當我們重複第二遍的時候,要用說的方法念歌詞。好,我們來試著唱一唱最後一個長句。(指著圖譜,進行清唱。)

  根據圖譜,幼兒學唱。

  鼠媽:好,現在我們要聽著伴奏音樂,看著圖譜,大聲完整地將這首歌唱出來。(伴奏音樂起。)

  鼠媽:你們覺得自己唱得怎樣?有沒有歌唱起來比較困難的地方?

  嘗試合作演唱歌曲。

  鼠媽:你們喜歡這首歌嗎?為什麼?下面,我們換一種方法來演唱:我只唱前面兩幅圖,這幅圖由這邊的小老鼠接唱,這幅圖由你們來接唱,最後一個長句你們一起合唱。這麼有趣、幽默的歌,你們一定要用快樂、高興的心情去演唱哦。(伴奏音樂起。)

  三、情境再現,遊戲收場。

  1.善良、可親的夢中之貓登場,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盡情表現歌曲。

  鼠媽:看,誰來了?哈哈,我們夢裡的貓真的變了,不再兇狠可怕,變得善良、可愛了。我們圍著它一起唱歌、遊戲吧!(ppt善良貓,伴奏音樂起。)

  2.結束退場。

  鼠媽:寶寶們,今天開心嗎?和媽媽一起去外面做遊戲吧!(在《老鼠畫貓》的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始終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幼兒在情境中以老鼠的角色參與,透過多媒體引入老鼠覓食一回家一夢境一畫貓一唱貓等一系列的情境,讓孩子樂於遊戲,樂於歌唱,習得音樂的表現能力,並運用多通道參與原則,藉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透過情境表演、夢境想象等策略,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十分喜愛魔術表演,為此我選擇了《魔術師圓舞曲》來設計、組織活動。這是一首三拍子的圓舞曲,為AAB結構,是比較清晰的主題再現性作品。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很容易透過動作體會兩段歌曲的不同性質以及樂段的變化。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三個活動目標,其重點是感受音樂的節奏,能隨音樂完整表演魔術師變魔術的過程。經過分析,我覺得該活動的難點是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在進行完整表演的基礎上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環節一,以提問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的經驗,為後面的環節做好鋪墊。環節二,透過讓幼兒觀看魔術師的表演和簡單形象的圖譜,理解音樂的結構。環節三,增強幼兒的聽覺感受。在活動中,整理帽子的音樂是音樂結構變化的關鍵,變出花的音樂明顯區別於A段。教師透過遊戲的口吻讓幼兒找到音樂的關鍵之處和樂段之間的差異。環節四、五,完整練習,進行表演。這個環節需要孩子們調動多種感官,整個表演的過程就是幼兒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環節六,在完整表演的基礎上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這個環節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可充分調動已有經驗盡情表現,同伴相互學習也在這個環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目標:

  1.感受樂曲的三拍子節奏和AAB的結構。

  2.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表現魔術師神奇、幽默的表演特點。

  3.體驗與教師、同伴一起表演變魔術的樂趣。

  準備:

  1.音樂,帽子(裡面粘好拉花)。

  2.幼兒觀看一些魔術表演,感受魔術師神奇、幽默的表演特點。

  過程:

  一、談話:我看過的魔術表演

  師:你們看過魔術表演嗎?是怎麼樣的?

  幼:我在電視裡看到過,本來一個硬幣在一個杯子裡,魔術師一變就到另一個杯子裡去了。

  幼:我看到有一個活人躺在箱子裡被魔術師變沒了。

  幼:我看到魔術師拿了頂帽子,從帽子裡一會兒變出花,一會兒變出鴿子,一會兒變出糖。

  師(小結):魔術表演很神奇。魔術師有很多道具。在不同的魔術表演中,魔術師施魔法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教師回應幼兒時,儘可能引導幼兒回憶魔術師施魔法的不同方法,為創編動作作鋪墊。)

  二、視覺感受:魔術師做了什麼

  1.完整欣賞教師隨樂表演的魔術,初步感受音樂性質和肢體動作。

  師:剛才魔術師在表演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請你用動作來表現一下。

  幼:把帽子戴在頭上,轉來轉去。

  師:整理帽子。

  幼:把花拉出來。

  師:從帽子裡變出了花。

  幼:用手在空中抓了幾下放到帽子裡。

  師:施魔法。

  幼:把帽子翻過來,翻過去。

  師:讓觀眾檢查帽子。

  (根據幼兒的回答,師幼一起練習個別幼兒所表現的動作3~4次。)

  師(小結):原來魔術師做了整理帽子、檢查帽子、施魔法、變花、謝幕等動作。(教師邊說邊出示圖譜。)

  2.再次完整欣賞魔術表演,初步理解樂曲的AAB結構。

  師:請再看一次魔術表演,你能看出魔術師變了幾次才把花變出來嗎?

  幼:變了兩次。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幼:因為魔術師給我們檢查了兩遍帽子。

  幼:因為魔術師抓了一次魔法到帽子裡,可是沒有變出來,後面又抓了一次魔法,這次就變出來了。所以,是變了兩次把花變出來的。

  幼:我是看圖片的,前面的兩遍是一模一樣的,第二遍以後就變出花了。

  師(小結):你們的眼睛真亮。魔術師需要整理帽子、檢查帽子、施魔法兩次才能把花變出來。(教師邊說邊引導幼兒看圖譜。)

  三、聽覺感受:魔術師在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

  1.交代任務3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名小小魔術師,也來表演這個變花的魔術。要做好魔術師有一個小小的秘訣,請你們找一找音樂中整理帽子的音樂和變花的音樂。

  2.完整欣賞音樂,聽到整理帽子的音樂就摸摸頭。

  3.再次完整欣賞音樂,聽到整理帽子的音樂就摸摸頭,聽到變花的音樂就揮揮手。

  四、完整練習:學做魔術師

  師:你們都已經學會了這兩個秘訣,現在就請你們來當魔術師。

  1.跟著音樂和教師一起完整表演,注意傾聽整理帽子的音樂和變花的音樂。

  2.看圖譜,在教師的簡單提示下嘗試隨樂完整表現。

  五、綜合表現:我是小小魔術師

  運用魔術帽,跟著音樂完整表現魔術師變魔術的情境,準確地掌握三拍子的節奏。

  師:現在我們要用上魔術帽了,你們知道帽子裡的秘密嗎?(教師示範如何將魔術帽裡的拉花拉出來)。拿到帽子後,自己先試一試能不能很快地將花拉出來。

  六、創編活動:設計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

  1.創編施魔法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說看到過很多不同的魔術表演,魔術師施魔法的方法也有很多。我們剛才用了用手抓、放的魔法,還有其他施魔法的方法嗎?請你們來試一試、做一做。

  幼:用嘴將魔法吹進帽子裡。

  幼:把帽子翻過來,用手把魔法壓進去。

  幼:用手指當魔術棒,把魔法轉進去。

  (幼兒回答後,教師將他們的動作進行提升,轉化成三拍子的動作讓他們學習。)

  2.用自己創編的施魔法動作完整隨樂表演。

  延伸活動:

  1.可進行第二課時,讓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2.可選取兩至三種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東北民歌熱情、豪放的風格,體驗歌曲活潑風趣的情緒及捲舌音的特點。

  2.在瞭解貨郎的社會角色並理解吆喝含義的基礎上,能模仿生活中吆喝叫賣的聲音,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3.嘗試結合生活經驗仿編唸白歌詞,並能完整仿唱歌曲。

  活動準備

  磁性黑板,曲中人物,貨物大圖、遊戲用生活用品小圖及實物商品若干,小推車三輛,幼兒畫板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情景表演匯入,幫助幼兒感受、體驗貨郎的角色特點

  1.教師推出裝有生活用品的小推車,表演拖著長腔、大聲吆喝叫賣的情景。

  (1)提問:剛才老師在幹什麼呢?與平時商場、超市裡售貨員賣貨有什麼不同?

  教師小結:像老師這樣拖著長腔大聲喊著叫賣的聲音叫“吆喝”。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模仿吆喝叫賣的各種聲音,體驗模仿的快樂。

  2.教師再次表演唱著叫賣的情景,引出小貨郎的角色。

  (1)提問:剛才老師又是怎麼吆喝的?(注意強調:唱著叫賣)

  (2)幫助幼兒理解小貨郎的角色含義和產生的社會背景。

  角色含義:推著小車或者挑著擔子、搖著小鼓、拖著長腔、走街串巷、大聲唱著叫賣的小商人叫小貨郎。

  社會背景:在爺爺奶奶、老爺爺老奶奶生活的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樣,到處是超市、商場,那時想買什麼吃的、用的等生活用品都得等到小貨郎來時才能買到。

  二、欣賞教師改編演唱的東北民歌《小貨郎》

  1.幼兒完整傾聽,感受歌曲的風格與情緒。

  提問:聽了歌曲有什麼感覺?想幹什麼?

  2.仔細傾聽第一段,瞭解歌曲表達的內容。

  (1)提問:在歌中,你聽到小貨郎是怎麼叫賣的?

  (2)讓幼兒隨音樂表演第一段。

  3.欣賞歌曲第二段,說說小貨郎都送來了什麼貨物。

  提問:小貨郎送了什麼貨?都是誰喜歡的?

  4.再聽音樂第二段,教師出示貨物及對應人物圖片驗證幼兒說法是否正確,進一步鞏固對歌詞的記憶。(此處請幼兒跟隨音樂和教師手勢指揮一起唸白)

  5.學習歌中節奏唸白部分,領幼兒一起練習。(琴聲伴奏)

  6.引導幼兒瞭解捲舌音的`特點並一起趣味模仿。

  7.師生共同隨唱歌曲一遍。

  8.跟隨琴聲伴奏演唱歌曲一遍。

  9.一起完整表演歌曲一遍。

  三、引導幼兒依據生活經驗共同仿編歌詞

  1.提問:假如你是小貨郎,你準備為哪些人準備貨物呢?

  2.引導幼兒知道,要想讓貨物賣得快就要選擇別人喜歡的物品。

  3.請幼兒從椅子背袋中拿出貼有各種人物照片的畫板,按教師要求到自選超市選購商品圖貼到相應的照片下。(此時反覆播放背景音樂讓孩子熟悉歌曲旋律,教師強調操作要求:每張照片下只能選貼一種商品圖。)

  4.請幼兒結伴說說所選商品,模仿練習歌曲中唸白歌詞。

  5.請個別幼兒上臺隨琴聲伴奏說節奏唸白。

  6.引導幼兒拿畫板集體念白。

  7.教師示範把個別幼兒的編詞完整編到歌曲裡。

  8.請個別幼兒挑戰老師,完整創編演唱。

  9.一起拿畫板集體演唱仿編歌曲。

  四、體驗遊戲——小貨郎

  教師、幼兒共同推著裝有各種貨物的小車到聽課教師面前叫賣貨物。充分體驗叫賣的快樂。(此處可讓幼兒先分組討論任務和分工:搖鼓的、叫賣的、推小車的、收錢的、供貨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詞內容,學習演唱歌曲。

  2、熟悉遊戲玩法,能根據遊戲規則,進行遊戲,透過變“門”的造型,培養幼兒創造、合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音樂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1、將活動室佈置成森林。

  2、人手一張報紙。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一、音樂能力訓練:跟聲音走

  1、發報紙,幼兒用報紙擋住眼睛,跟著教師拍出的鈴鼓聲走。

  2、隨芝麻開門的音樂跟老師即興舞蹈。(熟悉音樂)

  二、聽辨樂曲結束音遊戲

  (幼兒將報紙鋪在地上,坐在上面。)

  1、教師彈奏樂曲,要求幼兒聽仔細樂曲的結束部分。

  2、遊戲:聽辨樂曲結束音

  玩法:幼兒在樂曲開始時出門去玩耍,樂曲結束時跳回報紙的家裡。

  (遊戲進行2—3次)

  三、學唱新歌《芝麻開門》

  1、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歌詞內容。

  2、學唱新歌採用教師先示範演唱,再運用整首跟唱法進行教唱。

  3、進行遊戲“穿越森林”

  A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小朋友進入森林的路上,有個老巫婆會說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就變成一扇門擋住我們的路,如果我們聲音響亮地唱《芝麻開門》的歌,老巫婆就會開啟門,我就能從門裡鑽或爬進去。

  B 引導幼兒進行遊戲

  第一次請配班老師做巫婆變成一扇大門,當小朋友唱《芝麻開門》後,巫婆開啟門,幼兒依次用不同的姿勢過門。

  第二次請一名能力強的幼兒變門。

  C 發揮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變出各種各樣的門。

  D 和客人老師合作遊戲,幼兒變門,客人老師來唱歌,鑽過小朋友變的門。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4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並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薰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遊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遊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並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採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複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複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式是複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遊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杆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匯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於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援,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於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鬆、嘴巴自然開啟、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範--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範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採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覆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15

  活動設計思路:

  幼兒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種.記得童年時對蒲公英就很好奇.它們看起來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絨球就會分散.如同降落傘,又似羽毛般輕盈.我們認為相比較其他的植物來說蒲公英對幼兒的吸引力會大一些.除了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外.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活動的延伸.從蒲公英生長的特性來表現律動,更有利於幼兒的理解與記憶.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和感受樂曲旋律,能按老師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大膽創編動作.

  3.能與同組的夥伴協調配合,友好交流.能親密,輕柔的接觸舞伴.

  舞蹈音樂:

  該舞蹈表現的是蒲公英種子的傳播,生長過程.即一開始蒲公英是一個絨球的狀態,在風中搖擺.當風吹來,蒲公英種子隨風四處飄揚,落地,生長,開花.一般節奏輕鬆的音樂都可以使用.音樂的結構為ABA式.由此表現蒲公英從整體到分散再到整體的三個狀態.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影帶,錄影機

  2.四色絨球,,每種個6個.(視本班情況而定),讓幼兒戴在手腕上,同色的為一組.

  3.幼兒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種形式,並且能看懂簡單的舞蹈圖譜.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裡面是什麼啊?

  請一名幼兒將盒子開啟,拿出蒲公英.

  二.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麼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影(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了...)看完後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麼去表現.

  4.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讓創編的幼

  兒在教師哼唱曲調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做動作.並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5.讓幼兒各自看一下自己絨球的顏色,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體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

  7.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起來表演給幼兒看.

  8.教師朗誦故事,讓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師根據幼兒反應,將幼兒最喜歡的,最精彩的動作再次抽取出來,讓幼兒反覆練習,並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10.幼兒再次完整隨音樂練習.活動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