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國小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國小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用心蒐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罩、屹、鼎、沸、貫、崩、恢”等7個生字詞,會寫“潮、稱、鹽、籠、罩、蒙、薄、霧”等13個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不同的景觀,感受“奇觀”的奇特之處,培養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4.學習本文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並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透過文章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和潮來後的不同景觀,用心感受不同時刻的畫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並大致能說說“潮來時”的整個經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 激趣匯入,感知自然美(4分鐘)

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們同學介紹一些,並說說你為什麼覺得這個地方好玩。

二、 初讀課文,構建文體美(9分鐘)

1.檢查學生書寫生字情況

2.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3.讀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有什麼收穫。

4.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讀本文後的感受嗎?

(預設1:海寧市的鹽官鎮真是一個觀潮的好地方哪!預設2: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好壯觀啊!預設3:浪潮就像千萬匹白馬齊頭並進,真是浩蕩啊!)

教師引導:你可以用書本上的一句話來說說嗎?

引出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天下奇觀的“觀”和文章的題目觀潮的“觀”一樣嗎?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觀”是的意思是:( )。

①、觀看;②、觀察;③、參觀;④、景象。

2.課文題目《觀潮》的“觀”的意思是( )

①、觀看;②、觀察;③、參觀;④、景象。

三、 研讀課文,賞析語句美(22分鐘)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錢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過渡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那麼,它“奇”在哪裡呢?

預設1:潮來前。

(課件出示) :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濛濛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去霧中若隱若現。

①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濛濛的薄霧。在你的想象中,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在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嗎?

②這句話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塔、亭、臺和山,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該怎麼讀這句話呢?指導朗讀。

預設2:潮來時。

(課件出示)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過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①誰能將這句話來讀一讀?

②在你的想象中,“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是怎麼樣的?你在電視的畫面中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重點指導“浩浩蕩蕩”“飛奔”“山崩地裂”“ 顫動”等詞在這句話中的作用)

③觀看課件實錄,感受現場氣氛。

④帶著這種氣勢兇猛的語氣,自由讀,全班齊讀。

⑤示範讀,讀出語氣。

⑥不看書本,你可以將潮來進的壯觀景象說一說嗎?

⑦想一想,這句話用的是怎樣的描寫方法?(比喻、誇張)

⑧小練筆:你還彷彿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讓學生在對文字理解的基礎上進而拓展,想象畫面,從而對潮來時的氣勢進行深入的理解感悟)

預設3:潮過後。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湧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入,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①“才”字,你發現了什麼?

②“兩丈來高”是多少高?讓學生用手向上延伸,試著比畫。

③指導朗讀。

2.結合課文內容特點,學習字詞。

過渡:文章講了“潮”,還講了什麼?(人)人怎麼樣?(多)

請你在文中出關與描寫“人多”的詞語,用“———”畫出來,用“……”畫出關於寫“潮”的詞語。(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人山人海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沸騰

昂首東望     橫貫江面

踮腳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①你能讀嗎?同桌間相互讀一讀。

②這些詞彷彿都有一幅畫面,有一陣聲音,你可以把它們讀出來嗎?教師指導朗讀。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如:①觀潮為什麼要定在農曆八月十八這一天呢?

②為什麼說海寧市的鹽官鎮是觀潮最好的好地方?結合地圖,給學生做簡要分析,並培養其愛思考的好習慣。

四、 回顧感知,拓展延伸(5分鐘)

再次朗讀課文,整體迴歸感知。並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的。

1.課文按什麼順序,寫了哪些內容?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潮來前,江面_____;潮來時,江面______;潮去後,江面________的壯觀的大潮景象。

2.找找相關資料,浙江還有哪些有名的“奇觀”,說說它“奇”在何處。(課後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一下好嗎)

五、板書設計

潮來前 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遠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觀潮 潮來時 天下奇觀

近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潮過後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事物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釋題,講讀第一段。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三課《觀潮》。(板書:13觀潮)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透過預習,同學們知道"觀"是什麼意思?(看)潮呢?(講述:潮是海水或沿海地區海洋中的水由於太陽或月亮的吸引定時漲落的一種自然現象)

2.題目中的潮指的是哪裡的潮?請翻開課文74頁齊讀第一自然段。(板書:天下奇觀)(明確:潮指錢塘江大潮)

3.天下奇觀的"觀"是什麼意思?

(理解:天下奇觀的"觀"與觀潮的"觀"意思不同。天下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天下奇觀即天下罕見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在這裡指錢塘江大潮)

4.小結。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正因為這樣,所以人們都來--(觀潮)

二、練習給課文分段。

1.為什麼說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請同學們啟由朗讀2~5自然段。(自讀)

2.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個部分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寫的,請同學們找一找哪裡是寫潮來前,哪裡是寫潮來時,哪裡是寫潮來後?(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潮來前,第三、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第五自然段寫潮來後)

3.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

(明確:可以分成四段:第一自然段為第一段,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第二自然段為第二段,寫潮來前的景象;第三、四自然段為第三段,寫大潮到來時的壯觀景象;第五自然段為第四段,寫潮來後的景象。也可以分成兩段,即第一自然段為第一段;第二至五自然段為第二段,寫為什麼說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今天我們按四段的分法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讀講第二段。

1.我們先看潮來前的景象。我請廠位同學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是在什麼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有來,人們看到了什麼?

2.指名朗讀。

3.作者是在什麼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

4.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人們都到這兒來觀潮,江潮還沒有來,人們看到了什麼?(寬闊的錢塘扛……等著,盼著)

5.潮來前的江面有一個什麼特點?課文中有個詞告訴了我們.(板書:平靜)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江面平靜?(寬闊的錢塘江……薄霧)"橫臥"是什麼意思?(橫著趴下)

6.平靜的江面、雨後的陽光、濛濛的薄霧,還有古塔、中山亭、觀潮臺以及遠處的小山,構成了一幅多麼平靜美麗的山水畫啊!要想把這幅美麗的圖畫透過朗讀表現出來,在讀的時候,聲音應該--(輕點兒)速度應該--(慢點兒)請同學們一齊來讀這幾句。(齊讀。指導糾正)

7.這時,江湖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這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明確:"人山人海"說明人多,正由於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所以有這麼多人來。"昂首東望"說明潮從東邊來,人們心情急切。"等著、盼著"也說明人們心情急切)(板書:昂首東望)

8.小結:這一段寫潮來前的景象,人們等著,盼著江潮的到來。

四、講讀第三段。

1.江潮在什麼時候來的?第三段主要寫潮來時的情景,有兩個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寫潮在什麼地方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潮在什麼地方的情景?請同學們聽老師讀這一段,思考。

2.教師讀。

3.江潮在什麼時候來的?(午後一點左右。明確:人們知道大潮到來時間,但還是一大早就來到海塘大堤上,更說明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4.第三自然段寫潮在什麼地方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潮在什麼地方的情景?(第三自然段:遠處;第四自然段:近處):

(板書:遠近)

5.第三自然段是寫大潮在遠處的情景,可以分成兩層。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思考。(1至3句為第一層,第4句為第二層。按大潮到來的時間順序或地點變化來分的。)

6.大潮在遠處時人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聽到……看到……)。

①聽到了隆隆的響聲,像什麼?說明了什麼?(板書;悶雷滾動)(說明了潮的聲音很大,離我們很遠。)

②這時江面有什麼變化嗎?(板書:風平浪靜)

③當人們聽到這聲音時,會說些什麼?(討論)(有的人說潮來了,有的人間潮在哪兒,有的人說這聲音就是……)小結討論結果,人群非常喧鬧,像鍋裡的開水一樣,這就叫--(人聲鼎沸)(板書;人聲鼎沸)

7.過了一會兒又怎樣?(過了一會兒……沸騰起來)

①聽到了什麼?(響聲越來越大)

②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條白線,)(板書:一條白線)

③白線指什麼?在什麼地方?

(白線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理解"水天相接"。說明潮離我們越來越近。)

8.潮在遠處時,只聽見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江面上還是風平浪靜。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這說明江潮已經向我們這邊移過來了。這時人群又怎樣了?

(人群沸騰起來)(板書:人群沸騰)

(理解"沸騰")為什麼說人群沸騰起來?(討論;因為這時站在前面的往後退,想站得高點兒,看得遠點;站在後面的往前擠,想站得近點兒,看清楚點兒;沒看到的希望看到;看到的巴不得看得清楚點;都在喊:潮來了。所以人群就像水開了一樣,沸騰起來。)

9.分組朗讀第三自然段。

10.第三自然段主要講了大潮在遠處的情景,作者按由遠到近的順序把江潮發出的聲音、形狀和人們的情緒變化(板書:聲形.情)寫得清清楚楚。下面我們就按學習這一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默讀思考;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時,人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學生默讀,思考。

11.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人們看到了什麼?(出示掛圖)

(看到了白線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手勢講解。理解"橫貫")

12.還看到了什麼?

(再近些,只見……,形成……)(板書:白色城牆)

①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寫出了什麼?

(寫出了浪潮潮頭的高,兩丈多高有兩層樓那麼高)

②為什麼先看到的是一條白線,現在是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水天相接→再近些)

13.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是什麼景象?從課文中找個詞出來形容。(浩浩蕩蕩)

①"浩浩蕩蕩"是什麼意思?(氣勢大)從哪兒可以看出氣勢大?(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飛奔)(板書:白色戰馬)

②這裡實際上是指什麼浩浩蕩蕩?(潮水)

③所以浪潮越來越近,猶如……那聲音--(板書:山崩地裂)(理解"山崩地裂")

④山崩地裂所發出的聲音大不大?大得怎樣?(大,好像大地……)

⑤那"聲音"指的是什麼聲音?(江潮發出的聲音。)

⑥原來江潮發出的聲音如同--(……)好像--(……)

14.同學們,當我們讀到這兒的時候,一定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齊讀這一自然段,要讀出大潮越來越近的那種氣勢。(齊讀)

15.這時人們的情緒怎樣呢?有沒有?為什麼?(討論:課文中沒寫。一方面人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另一方面即使有人說話,聲音也被潮聲壓住了。他們會說;錢塘江大潮真是太壯觀了,太罕見了,聲音真大啊,真是天下奇觀……)作者在這裡不寫人們情緒的變化也正是這些原因。

16.小結:這一自然段寫江潮在近處時變化的情景。

17.小結全段:(生看黑板板書)

第三段寫潮來時的情景,先寫潮在遠處的情景,再寫潮在近處的情景,作者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來寫的。(板書:↓)

18.學生根據板書,練習背誦。(教師引讀第三段)

五、講讀第四段。

1.潮來時是這樣的,那麼潮來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看誰最先找出潮來後總的特點。(恢復了平靜)(板書:平靜)

2.這裡江面恢復了平靜與潮來前的平靜相同嗎?

(不同,這時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3.是很長時間漲了兩丈來高嗎?從哪兒可以看出?

(不是;霎時。理解"霎時")

4.你見過一眨眼時間江水漲兩丈來高的景象嗎?

(沒有,這實在是太罕見了)

5.小結:這一段介紹了潮來後江面又恢復了平靜。

六、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透過寫作者在觀察時所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樣子,以及人們的情緒變化,把錢塘江大潮壯觀的場面展現在我們眼前,使人發自內心地感嘆:錢塘江大潮不愧為--(天下奇觀)

七、作業。

練習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案述評]

湖北省嘉魚縣教委教研室趙邦學

周承智老師是湖北省咸寧地區的教壇新秀,以上的《觀潮》一課的教案是他1996年參加咸寧地區第六屆優質課競賽的教案。

該教案首尾呼應,以"天下奇觀"的教學貫穿始終,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能力,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突出朗讀訓練。教學中採用瞭如齊讀、默謨、引讀、指名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挖掘觀潮人群情緒的變化,透過情緒的變化體現"天下奇觀"。如潮來前引導學生抓住"昂首東望"、"等著"、"盼著"等詞語,說明人們的心情如此急切,自然是想一睹"天下奇觀"的風采。又如潮來時,抓住"人聲鼎沸"、"人群沸騰"來深層理解,所以出現這種令人激動的場面,是因為"天下奇觀"即將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大潮到眼前了,這時作者並沒有寫人們情緒的變化,但教者卻沒有扔下人群不管,而是引導學生體會出了"天下奇觀"令人驚呆了,有人說話但不聞其聲也正是"天下奇觀"奇的一個方面的原因。

此外,還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瞭解作者的觀察順序,舊知識與新知識較好地進行銜接;既側重分段的訓練,又複習了分層的知識;很好地注重了字、詞、句的訓練等,這些都是教案中處理得比較合理的方面。


【國小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