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顯微鏡作為中學階段常用的一種放大儀器,在生物實驗室中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儀器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歡迎檢視。

  核心導讀:1、結構。2、顯微鏡的使用過程: (1)顯微鏡的取送: ①右手握鏡臂; ②左手託鏡座; ③置於胸前。 (2)顯微鏡的旋轉: 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後; ②置於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於左眼向目鏡內觀察; ③置於桌子內側,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結構: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1)顯微鏡的取送:

  ①右手握鏡臂;

  ②左手託鏡座;

  ③置於胸前。

  (2)顯微鏡的旋轉:

  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後;

  ②置於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於左眼向目鏡內觀察;

  ③置於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

  (3)對光: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

  (4)低倍物鏡的使用:

  ①用手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下降,同時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鏡頭,當物鏡鏡頭與載物臺的'玻片相距2~3mm時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鏡內注視(注意右眼應該同時睜著),並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如果不清楚,可調節細準焦螺旋,至清楚為止。

  (5)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並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準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

  (6)反光鏡的使用:反光鏡通常與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調節視野內的亮度。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對光時,如果視野光線太強,則使用反光鏡的平面,如果光線仍舊太強,則同時使用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視野內光線較弱,則使用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鏡的凹面。

  知識點撥:

  (1)進行顯微鏡對光時,應轉動反光鏡或是光圈,使視野明亮,便於使用高倍鏡觀察。

  (2)製作臨時裝片時,如果觀察的是植物細胞,在載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需要滴加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高二。

  (3)無論選取動物組織細胞還是植物組織細胞,一定要量少,並且要在載玻片上將觀察材料展開,以便於觀察。

  (4)觀察時,要遵循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再轉換高倍鏡進行觀察的順序。在使用高倍鏡進行觀察時,不能轉動粗準焦螺旋。

  高中生物顯微鏡使用原則

  1、低倍鏡換高倍鏡後細胞數目的計算:

  (1)放大倍數問題 放大倍數是指物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的比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放大倍數指的是物體的寬度或長度的放大倍數,而不是面積或體積的放大倍數。

  (2)放大倍數的變化與視野中細胞數目的變化關係:

  ①若視野中細胞成單行,計算時只考慮長度,可根據看到的細胞數量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的規律進行計算。如:在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倍時看到m個細胞,放大倍數變成400倍時看到的細胞數日=m÷(400÷40)=m/10(個)。

  ②若視野中細胞均勻分佈,可根據看到的細胞數目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的規律進行計算。如:在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倍時看到m個均勻分佈的細胞,放大倍數變為400倍時看到的細胞數日=m÷(400÷40)2=m/100(個)。

  2、顯微鏡的放大徑向放大,放大倍數是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且放大的是長和寬不是面積。

  3、目鏡和物鏡的比較:

  (1)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反之放大倍數越大;

  (2)物鏡上有螺紋,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物象清晰時距離裝片越近。

  4、汙點位置分析:

  (1)汙點的位置可能有三個:物鏡、目鏡或裝片。

  (2)判斷方法:先移動裝片,若汙點移動說明汙點在裝片上。若不移動,再轉動目鏡,若汙點也轉動說明汙點在目鏡上。若汙點不轉動,在轉動轉換器換用其他物鏡,若汙點消失,說明汙點在物鏡上。

  5、成像:

  (1)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倒像,相當於把標本水平轉180度後所呈現的狀態。如“b”成的物象是“q”。

  (2)將物象移到視野中央時,物象在“左下方”就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即在哪往哪移。

  6、高倍鏡、低倍鏡與視野大小、明暗的關係: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相關文章:

1.生物說課的基本步驟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