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全國勞模事蹟

全國勞模事蹟

全國勞模事蹟(精選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國勞模事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國勞模事蹟1

  張偉,男,1985年6月出生,畢業於延邊大學,自2010年7月畢業來到河北鋼鐵集團礦業公司承德黑山鐵礦參加工作至今,先後在黑山鐵礦供礦車間和選礦車間進行了為其8個月的實習工作,並於2011年5月定崗於井採車間,擔任井採車間裝置技術員,主要負責裝置的日常保養,維護維修工作以及裝置備件的管理與定製工作。曾獲得“礦業公司2010年度優秀見習生”、“礦業公司2011年度先進個人”、“礦業公司2013年度先進個人”等榮譽。

  自2011年定崗與井採車間以來,始終從事井下裝置維修行業。他幹一行愛一行,工作踏實,兢兢業業,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他公而忘私,不計個人得失,只要工作有需要,不論白天黑夜,隨叫隨到,雖說工作年限短,但本工種業務在全礦範圍內響鐺鐺、呱呱叫,出類拔萃。在處理機電事故時,標準高,時間短,為採礦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由於工作表現突出,思想進步,愛崗敬業,技藝高超,深得車間員工和領導好評與肯定,苦幹實幹、勇於奉獻是他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和具體體現,作為井下機電裝置維修的行家理手,他作為一名裝置技術員,悟一行、鑽一行。為確保裝置正常運轉,保證開機率,他煞費苦心,找資料,查圖紙,出井後仍挑燈熬油細琢磨,確保了機械裝置的良好執行。一天,身患重感冒的他託著疲憊的身體,剛剛出井回家,單位來電話說井下臺車沒推進,初步斷定是電路故障。他二話沒說,深腳淺出地頂著綿綿細雨及時趕到單位,脫下溼透的衣服,更衣入井,僅用50分鐘排除故障,升井時已是後半夜了。第二天井下作業現場又出現他忙碌的身影。

  他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工作,正是擁有這個信念,他從未放棄對工作的熱愛,盡職盡責。

  五年來,他工作踏實,兢兢業業,只要工作有需要,不論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任。

  在裝置管理及維修方面,他不斷更新和建立、健全裝置檔案,並將裝置易損件及使用壽命逐步統計到裝置檔案中,不斷修訂和完善裝置管理制度,加強裝置的巡檢和有目的的點檢,督促崗位人員愛護裝置,勤於保養裝置,保證了裝置完好率;由於生產任務繁重1254液壓鑿巖臺車及鏟運機障時常發生,每次出現故障他都和維修班組的師傅們一起到現場進行處理。另外空閒時間他找資料,查圖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技術水平。透過不斷學習、總結與積累經驗,他的業務水平在不斷提升,很好的勝任了井採車間裝置技術員這一職務。

  在“降本增效”方面,他透過不斷思索、大膽嘗試,將部分進口備件國產化。1254鑿巖臺車是國外進口裝置,部分備件造價昂貴、更換頻繁一直是制約井下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經過對一些易損備件進行測繪、外委製作,將部分進口備件國產化,如頂尖膠墩、接砂盤、液壓油回油濾芯,國產備件代替進口備件每月可為車間節約成本27000多元。

  在修舊利廢及技術改革方面,他努力鑽研,組織車間電工組及鉗工組針對井下裝置進行合理改進,為車間節約成本。YGZ-90風動鑿巖臺架的夾釺器卡爪隨活塞桿往復動作易磨損,每月消耗卡爪和活塞桿各6個,透過細心研究,將磨損後的卡爪和活塞桿採用補焊後打磨的方法可恢復原貌,使用效果與新件相同,每月可節約資金2376元。而1254液壓鑿巖臺車夾釺器卡爪材質特殊價格昂貴,透過特殊的補焊打磨方法,每月修復2個卡爪,使用壽命為原廠件壽命的1/3,每月可節約資金8333元。井下破碎車其轉向液壓系統設計不合理,裝置運轉時系統壓力過高,經常導致手制動閥和轉向器損壞,經過研究裝置液壓系統圖紙發現問題所在後,將液壓轉向迴路中加一溢流閥,使系統到達一定壓力後自行卸荷,避免損壞其他液壓元件。

  在本職工作上是猛將,在業務上是精英,對待安全工作他更是一絲不苟、嚴細認真。在進入616工作面準備工作中,他從斜坡道入口開始對中深孔裝置及通風裝置的60餘臺開關、綜保、變壓器的漏電保護設施進行檢查投入改造,確保了保護設施的靈敏可靠,杜絕了安全隱患。他做到堅持原則不走樣,安全保護上記錄,交接明白責任制,利用三天時間上齊各類保護設施,實現裝置良好運轉的目的,為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全國勞模事蹟2

  不待揚鞭自奮蹄——許興龍同志主要事蹟介紹

  許興龍同志1975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82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分配到經濟不發達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討價還價。相繼擔任過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等職務。兼任衢州市中學數學研究會副會長、衢州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常山縣數理化協會會長、常山縣教育學會數學分會副會長、常山縣科技協會委員,常山縣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委員。20××年6月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擔任黨支部書記。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層次崗位上任勞任怨,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許興龍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總結出一整套數學教學、數學競賽和指導高考複習的成功經驗。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他所任教的班級參加省會考、全國高考,其學科成績的優秀率、及格率明顯高於其他班級。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二人獲省三等獎,多人次獲衢州市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優質搞好數學課教學的同時,他廣泛從事教材教法、解題技巧、複習指導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論文在市、縣學會上交流,其中有1篇論文獲衢州市一等獎、2篇獲二等獎,多篇獲優秀獎。他致力於教學創新,探索數學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勇於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大膽推行開放型教學,使教育效果、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主編的《初中代數解題方法與同步測試》、參與編寫的《中學數學單元知識和能力自測》等書均由貴州出版社出版發行,參與編寫的《高中會考題型分析與研究》一書由華東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一文在浙江師範大學《中學教研》雜誌上發表。

  許興龍同志如醉如痴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體,培養優秀學生班幹部、轉化後進生等方面都總結積累出豐富的經驗,並多次在市、縣介紹,得以普遍推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不但儘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給學生以幫助,還組織學生互助給以解決,許多接受過他捐助和關懷的學生在來信中說:“許老師您比父母還親,我將永遠懷念您”。

  許興龍同志是一個樂於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為全市、全縣數學教師講學、輔導,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多次參與衢州市數學學會組織的《高三數學複習與測試》教材編寫工作,負責研究的課題《中學生數學科研意識的培養研究》獲衢州市三等獎。目前,他正在負責市級立項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參與省級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並獲得階段性成果,對提高常山縣和衢州市數學課教學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許興龍同志在擔任常山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期間,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配合校長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定並完善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相繼出臺了10多個管理制度和評比條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大幅度提高和順利透過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驗收立下汗馬功勞,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輔導學生參加省小發明比賽有三項獲省三等獎,學校已連續15年榮獲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許興龍同志因工作需要,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工作後,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和難度。積極主張確立教學中心意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教學改革意識。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實施以創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按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為師生服務三個層面,緊緊圍繞教法、學法、考法進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堅持調查研究,做求真務實的楷模。每學期直接調研和進行教學視導的學校都在20所以上,聽課不少於60節。此外,還經常與外地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聯絡,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如到義烏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培訓時,曾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到義烏稠州中學考察調研,從早上五點半學生起床,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熄燈,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不肯放過,回來後在多次會議上進行彙報,引起領導的重視,為加強常山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借鑑經驗。目前又承擔著常山縣高中教師基本情況調查分析、常山縣職業技術教育情況調研和常山縣初中畢業生外流情況調研分析等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許興龍同志情繫常山,紮根常山。常山縣屬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義烏老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初與他一同來常山的近30多位老鄉都陸續離開常山,到杭州、義烏等發達地區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多次為他在發達地區找到工作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單位,但他並不為此所動搖,帶著他對常山教育事業的熱愛,帶著對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緊緊紮在常山的土地上。從教近30年,沒有搞過有償家教,沒有從事過第二職業,20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因私事請假,既使結婚也放在週末舉行,不請婚假。腳受傷,打著石膏達半個月,拄著柺杖照常堅持上班。

  許興龍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長、學生的信任。被評為常山縣首批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常山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常山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評為衢州市新時期好形象教師,兩次評為浙江省教育系統單項先進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勞動模範,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授予浙江省第十五屆“春蠶獎”。目前,被省總工會推薦參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選。

  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自勉,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為實現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斷追求。

  全國勞模事蹟3

  共產黨員黎雄欽同志是桂平市公路管理所的一名養護工人,1968年參加工作以來,在35年的公路養護工作中,他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傾灑在所熱愛的公路事業上,作為共產黨員,他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由於業績突出,黎雄欽多年來一直受到各級部門的表彰獎勵,連續6年被桂平市交通局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多次被桂平市交通局支部評為 “優秀黨員”;1996年、1997年兩次被評為貴港市交通局評為“公路養護先進個人”;2001年4月榮獲貴港市“勞動模範”稱號;2001年6月榮獲貴港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1年6月榮獲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1年12月榮獲自治區交通系統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稱號;2002年4月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2001年至2004年度被自治區公路局授予“十優養護工”稱號。

  心在路上,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黎雄欽同志愛崗敬業,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公路養護工作,紮實苦幹,確保了公路的暢通。1998年以前,他先後在裡各道班、什字道班等擔任道班工人、班長,1998年領導決定任命他為養護管片的片長,負責全市7個養護片區中西區的養護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將過去的工作經驗和新的工作情況結合起來,在道班中開展建章立制工作,制訂完善的工作、考勤、學習、機具等管理制度。堅持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約束、規範道班工人的行為,將他對道班管理的經驗在其管理的5個道班中廣為推行。由於多年來認真貫徹全面養護的精神,他管養片區的路容路貌大為改觀,好路率連續多年保持在80%以上。

  2000年4月,由於工作需要,單位在他管理西區4條線路的基礎上,將南區2條路況較差的線路交給他管養,這無凝給他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當領導準備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時,沒想到他竟沒有半句怨言,認為組織的安排自己就應服從,並更應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要求來承擔起責任。他剛到新增線路新垌—北市公路工作時,全線26.4公里的砂土路大部分都是大坑大槽,其中有2.4公里即將中斷交通,從新垌到工業重鎮中沙鎮17公里路程,需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有的路段小汽車根本無法通行。新垌—北市公路是南區的生命線,對當地的交通十分重要,黎雄欽心裡明白了肩上擔子的沉重。為了使該路儘快恢復暢通,他當機立斷地採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將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嚴加管理,切底改變了道班工人作風懶、散現象;其次是親力親為,和道班工人一起,將原來淤塞的18公里排水溝進行切底清理,並將長期堆積在路肩上的雜物清除,解決了公路排水不暢的問題;最後是對路面的大坑大槽進行搶修,在經費缺乏無法解決路料的情況下,黎雄欽想到了藉助社會力量的支援,主動與當地的源安堂製藥廠和個體運輸戶等工礦企業、個體聯絡,得到了他們的熱心地支援,從而募集到社會經費15000多元,解決了搶修中經費的燃眉之急。從 2000年5月起至當年年底,經過7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原來的差等路和特差路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經上級主管部門貴港市交通局當年年終檢查評比,全線路有良等路22公里,沒有差等路。該線路的暢通不但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得到當地群眾一致的好評。

  舍家忘已,獻身公路的奉獻精神

  1988年,為了解決道班缺乏養路工人影響養護任務完成的被動局面,由於養路工人工作苦由入低,經多次動員社會人員參加養護工作無果的情況下,他決定動員在家務農的妻子參加養護工作。經他多次勸說後,妻子深深地為他的敬業愛業精神所感動,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決定放棄以此聊生的農業工作,捨棄了兒女的親情,與他一起住進了離家80多公里外的羅榕道班,開始了艱苦的養路工作。在妻子的大力支援下,黎雄欽一心撲在養路事業上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了。他夜以繼日地到各班檢查指導工作,經常在路在巡查,掌握所管路段的路況變化情況,晚上不能回到羅榕道班,就堅持巡查到哪裡,就在哪個道班吃住。

  由於對工作負責,多年來,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黎雄欽從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2001年中秋、國慶雙節長假,他原打算和妻子回家與兒女一起歡度佳節,但此時單位按計劃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給他安排了幾個路段的大中修任務,需要儘快組織路料和開展鋪築等工作,他毅然放棄了休假,滿懷對兒女的內疚奔赴工地,以一貫的工作作風服從了單位的安排。

  2003、2004年春節,為了確保春節期間公路的安全暢通,黎雄欽放棄了回家團圓的念頭,經常上路檢查,有危及到行車安全的情況,馬上組織人員修復,保證了春節期間沿線群眾的安全通行,使群眾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

  他為了管養公路的安全暢通,不知道犧牲了多少個本該休息的節假日,以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來要求自己,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要求自己,一心樸在公路上,默默地做出奉獻。

  心懷同志,相互幫助的高尚品德

  黎雄欽給予家有的太少,給予別人卻多。由於他對工作投入極大的.熱情和全部心血,不僅在道班工人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而且感化和激勵著周圍的同志。在工作、生活中他處處關心同志,幫助他人事無鉅細,在道班中他是個受到所有人歡迎的熱心人。

  為了發展道班的副業生產,補貼道班工人微薄的工資收入,黎雄欽積極學習種養技術,並將學到的東西毫不保留地奉獻他人。羅榕道班班長陸德賢同志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從事公路養護工作十幾年,每月僅靠200多元的工資收入維持家庭開支。 黎雄欽與妻子到羅榕道班並在道班住下後,在自己搞肉豬、母豬養殖的同時,積極鼓勵陸德賢也一起養殖,並將自己的技術經驗傳授出去,使陸德賢由原來不懂養殖發展到近幾年每年飼養母豬3頭,肉豬近10頭,家庭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從而使其牢固地樹立了安於養路、以班為家的思想。

  黎雄欽同志為公路事業奉獻了大半生,幾十年來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創舉,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黎雄欽到哪裡,路就好到哪裡。黎雄欽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生命之歌,得到了單位、黨、政府的肯定,特別是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全國勞模事蹟4

  楊連雲,男,1929年7月19日出生,高小文化,中共黨員,時任泖港鄉新建村大隊長,在農業以糧為綱抓糧食產量,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水稻種植早稻早產,每畝達到800斤以上的泖港鄉首位,振動全鄉及全縣,為此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退休後住在松江區泖港鎮新建村陳閣421號。

  王雲仙,男,1931年12月25日生,小學文化,中共黨員,原住泖港公社勝利大隊長浜隊,他是一個農民,自從16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70年代初期,由於農村農業技術落後,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對二麥產量,一直上不出,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此,他大膽創新,為二麥豐收,探索出一條高產路子,這就是一條溝,二麥豐收靠條溝而出名,使各生產隊二麥年年豐收,得到了群眾收評,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居住在泖港鎮焦家村百家253號。

  全國勞模事蹟5

  從基層一步一步趕出來的幹部,我們信任。

  周敏1965年4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金陵石化煉油執行三部副主任,2003年南京市勞模、2004年中石化勞模、2004年中央企業勞模、200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0年全國勞模。

  熟悉周敏的人都知道,周敏今天的成績,是實實在在從基層“幹”出來的。

  1985年參加工作的周敏,在1994年剛當班長那會兒,就是靠的一股幹勁,很快就“冒了尖”:具體工作帶頭幹,苦活累活搶著幹,不管份內份外之事全都幹。他在乾的過程中總結出許多實用的工作方法,他提出的“四看”工作法,即“進班時看臉色、工作時看情緒、吃飯時看胃口、說話時看神態”,可以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很快在全公司班組中推廣。在他的倡導下,班組修改了民管會章程,做到職工過生日必訪,家庭有糾紛必訪,職工有傷病必訪,真心誠意地關心、愛護班組的每個成員。一個以前與先進無緣的班組走進了“優勝杯”單位的行列,連續6年被評為公司先進班組,4次被評為公司標杆班組。他本人也因為成績顯著,於2002年出任公司管理體制調整後的班組長聯誼會的首任會長。他所管理的班組,2003年和2004年又分別被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文明班組”和“創新示範崗”榮譽稱號。

  2005年,周敏走上原加氫裂化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兼工會主席的崗位,在此期間,黨的先進性教育在公司開展,裝置檢修任務照樣繁重,他繼續發揚當班長期間的優良作風,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忙於先進性教育的日常開展工作以及車間的日常生產管理,晚上同車間職工一起裝填催化劑。在旁人看來,他們的“周書記”一點都不像領導,仍然是他們的老大哥,老班長。他結合自己數年來在基層積累的工作經驗、管理心得,協助行政,出謀劃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在他的關心和支援下,該車間團支部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南京市優秀團支部”,車間工會也被評為2005年度“全國模範職工小家”。而他本人,也因為工作特別突出,於2006年,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07年,周敏被調至公司原綜合利用車間擔任主任。當時的綜合利用車間是剛從非上市部分劃入上市的分公司管理,情況比較複雜。在很多人看來是個是非之地,甚至有人勸他換個單位任職。然而,周敏覺得,把一個相對落後的隊伍帶成先進,這不僅是對企業負責,對自己也是一種鍛鍊,而且,只有這樣挑戰性的工作,才有工作的快樂。於是,他很快投入了角色。一上任,他就先給職工鼓勁打氣,同時,從抓職工培訓開始,從細化管理制度入手,強化考核,加大對職工思想工作的教育,使車間職工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工作幹勁越來越足。不到兩年,車間的各項工作發生明顯變化,在分公司組織的季度崗檢中多次受到肯定和表揚。在生產、現場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因成績突出,多次得到了公司相關部門的認可和好評。車間鹼渣庫存總量從當初的3000多噸,到僅生產7個月就將上游裝置全年產生的鹼渣處理完畢,為確保上游裝置滿負荷生產,最大限度的創造效益,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2009年4月,公司成立煉油三部,周敏擔任該部副主任,主管三工區(原綜合利用車間和新建乳化瀝青裝置)全面工作。當年年底,三工區乳化瀝青裝置肩負著為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生產乳化瀝青的重任。乳化瀝青的生產在中石化系統也是頭一遭,總公司和分公司都對它的生產極為重視。為此,周敏在該裝置建設的過程中,提前介入,帶領各工程技術人員,跑工地、跟施工,提前掌握工藝流程和裝置效能,為日後的生產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同時會同研發單位加強生產人員的培訓,要求每個人都能熟練掌握生產技術。大家刻苦學習,不僅熟練掌握了生產的關鍵技術,而且發現並整改多項設計缺陷和裝置故障,為乳化瀝青生產的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效益打下良好基礎。

  新的工作崗位總是能給周敏帶來新的激情和新的收穫。對於他來說,從事乳化瀝青生產管理,他又“賺”了,他又掌握了一門新的技藝。這對於一名複合技能型的幹部那可是寶貴的財富。嚐到甜頭的周敏,總是樂於在現場的每一個角落,觀測比較,及時總結,不斷積累經驗。

【全國勞模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