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培訓總結

歷史培訓總結

歷史培訓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培訓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培訓總結1

  參與培訓工作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提高的過程。幾個月裡,我們付出了勞動,收穫了幸福。

  第一個收穫:組織觀念有所增強

  遠端培訓工作意義重大,它關係數萬教師專業的成長,關乎課程改革的進行,關涉國民素質的提升。 遠端教育中心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在前期準備中嘔心瀝血,在培訓進行時櫛風沐雨。 受其感染,對於遠教中心安排的任務,我們力爭在第一時間內完成: 7月25日網上註冊;8月3確定輔導計劃;8月5日開通學科部落格;8月22日組建教研qq群;8月30日釋出考核試題;9月18日拍攝評課沙龍;11月1日完成簡報編制;11月15日作業批改完畢;11月30日,上報優秀名單;今天,向中心領導彙報工作,與各位師友分享快樂。

  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因為,我們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

  第二個收穫:業務水平有所提升

  為了進一步提高遠端培訓工作的效果,我們以創新的態度來改進自己的工作

  在網路交流中,我們儘可能地回覆每一位學員提出的問題,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對於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我們發動學員一起討論,變單向交流為雙向交流,力圖促成多向交流。

  今年的培訓主題是“評好課”,但相關理論、具體案例都太單薄,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我們共編制了20期簡報。為此,我們全方位收集學員的素材,從提出的困惑到發出的感慨,從討論的問題到完成的作業,我們都及時篩選、整理。對於較好的資源,我們還會給每一位作者發去選用通知,以為感謝,也是激勵。 我們向部分積極分子電話約稿,請他們提供的優質稿件。 我們還把簡報及優質文章,發到中國歷史課程網上,使其能在更大的空間內傳播。

  拍攝影片,遠教中心特別給力,讓我們幾人好好地秀了一把。為了做到散而不漫,我們先行圈定評議視角:學生學習中的互動、教師教學中的呈現、課程性質中的內容、課堂文化中的創新。只是,首次拍攝,興奮而且緊張,以至於我們沒能亮出招牌,擺好pose。

  籌建部落格時,吳雲駕老師給這個網路小屋起了個文雅的名字:“‘徽’當臨絕頂”。此名義有三重:(1)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只能前行不能後退,這是我們的底線; (2)登上安徽中學歷史教育的峰頂,應是我們的志向; (3)提高自己的教學教研水平,創造自己的輝煌,這是我們的信心。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因為,我們提升了水平。

  第三個收穫:學習願望更加濃烈

  若要輔導他人,必先輔導自己。參訓教師可能會把我們當作“加油站”、“補給點”、“服務區”、“修理廠”,因此,我們必須為自己“充電”、“蓄能”、“吸氧”、“補鈣”。

  工作之餘,我們擠出時間,或在家讀書,或外出求學。彭江龍、吳雲駕兩位老師到了北國南疆、黃海之濱,進行教育考察,沈為慧與趙劍峰則參加了全國曆史學會的上海年會。

  年會期間,聆聽知名學者講座,我們領略到了知識的多彩,體會到了歷史的智慧。觀摩特級教師獻課,我們感受到了名師深厚的學養,分享到了他們閱讀的快樂。參加教育沙龍活動,我們目睹了激烈的交鋒,親歷了智慧的碰撞。

  透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讀書的廣度決定知識的跨度,讀書的深度決定認識的力度,讀書的厚度決定教學的高度。不會閱讀的學生,是沒有潛力的學生;而不愛讀書的老師,更是沒有希望的老師。 關於教師的成長方向,學會的理事長趙亞夫教授認為:“能夠引導學生自己行路的教師,是聖人;能夠帶領學生尋路的教師,是賢人;能夠拉著學生走上正路的教師,是好人;迫使學生按圖索驥的教師,是蠢人。” 我們暗下決心:立足好人,景仰聖人,追逐賢人,不做蠢人。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因為,我們渴望學習。

  第四個收穫:結識一批同道中人

  培訓中,我們主動與態度認真、進取心強,有理想、有追求的學員聯絡,透過電話、簡訊、郵件、qq等方式,與他們交流學習心得、暢談教學感受。並先後請繁昌的李應平、來安的朱述山、靈璧的陳樹志、宿松的朱旭南、安慶的何凌、天長的陳萬民等老師,梳理出自己的成長足跡。 同行為朋,同志為友。這些朋友以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學習體驗,感染著大家,也鼓舞著我們。

  碭山縣鐵路中學的王安建老師酷愛閱讀,他的體會是:與書同行,可以改變我們的內涵;與書同行,可以改變我們的氣質;與書同行,可以充實我們的生活;與書同行,可以完善我們的事業。 “多一份書香,人生就多一份淵博、多一份深邃、多一份灑脫,多一份書香,前程就多一份亮麗、多一份坦蕩、多一份輝煌”。

  靈璧一中的陳樹志老師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時寫道:“在我從教的道路上,我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這主要是得益於師友的指導與啟迪。他們是我前行中的路標與航燈,是我成長中的支柱與靠山。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精彩的生活、精彩的事業、精彩的人生,我也堅信每一種精彩的背後都有許多無法訴諸文字的體驗。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選擇哪條路,需要藉助高人的智慧。 因此,我們要儘可能地與大師對話,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遠”。

  也許,他們的成果還不夠多,但是,他們徜徉書海,筆耕不輟;也許,他們的名氣還不夠大,但是,他們激情滿懷,自強不息。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因為,我們擁有了的同道中人。

  第五個收穫:成立歷史教師沙龍

  培訓結束後,我們與部分朋友進行了溝通,最後決定:圍繞教師的專業成長問題,組織一次聯誼活動。

  xx年12月18日,聯誼活動在淮北市實驗高階中學舉行。與會者提出了幾個質樸但令人深思的問題:我們走到哪了?我們要到哪去?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活動雖然短暫,但這幾個問題撬動了大家的觀念,引發了會上的熱議以及會後的深思淮北市烈山區教研室的許寒秋老師在活動小結中寫道:“回想為教的十幾年,每天重複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程式性生活,雖無抱怨,但興致不高。學生評價不錯,領導給予肯定,自我感覺蠻好。特別是評上中教高階以後,便覺得萬事大吉,一切ok。 現在想想:難道這就是我所追求的歷史教育嗎?難道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嗎?”

  固鎮縣新馬橋中學的肖祥龍老師感慨萬分:“想想自己的今天,確實為俗事所困擾,一直走不出去,達不到更高的層次。自己那顆不服輸的心還在嗎?會後,我一直在問自己:我要幹什麼,我要得到什麼,我應該捨棄什麼?”

  亳州一中的譚偉弘老師叩問自己:“什麼樣的課堂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現實和理想的距離還有多遠?”阜陽市城郊中學的黃文明老師,進行了自我剖析:“我們樂於在課堂上展示個人的魅力而怠慢了課堂的‘主人’,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服務的物件是歷史學科,根本沒有想到,物件其實是‘活生生的人’! 我們沒有思考歷史教育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始終不願、也不敢讓課堂自然‘生成’,我們一直沉湎於階級史觀不能自拔,我們一直認為教科書的鉛字就是金科玉律,我們一直原地踏步、不願更新知識,我們早已滿足於充任一個‘知道份子’。 現在才知道,我是多麼無知……”

  碭山二中的郭光勇老師在活動感想中寫道:“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究竟需要怎樣的歷程?這的確難以回答。但是我想,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 曾經認為自己對教材的知識結構把握很準確,內容很熟悉,理解很到位,講起課來也是妙趣橫生;曾經認為自己的年齡在悄悄地增長,知識的積累也在慢慢地充溢;曾經認為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很高、很好……所有的感覺好像就是,自己已經成長到位了。但是,好像又並非如此。當自己在備課中遇到難題時,才發現還有很多的疑問隱藏在教材裡;當學生突然在課堂上發問時,才發現學生涉獵的知識真的很寬、很泛。和年輕的同事共同研討,才發現他們的思維是那麼活躍,觀察的視角是那麼新穎。但是,自己往往又憑藉年齡的‘優勢’,對抗著學習,抵制著進步。”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學生心目中的教師,不是空談家,不是不學無術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專家”。 當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認為:無論是新課程還是舊課程,只要教師是一個不斷學習的人,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他的課堂就一定精彩;一個不學習、不思考的人,他的課堂永遠不可能精彩,甚至算不上合格。 我們不敢奢望成為“有真才實學的專家”,也不敢宣稱自己的課堂“一定精彩”,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淪為“不學無術的庸才”,也不能讓自己的課堂“永遠都不精彩”。“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提高學養,那就是對教育的不尊重,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就是對自己職業的不尊重!”渦陽一中袁超文老師的話擲地有聲。 學習無止境,年齡不是障礙,只要學習的心境還在;地區不是障礙,只要學習的願望還在。40歲還在成長,60歲我還年輕!

  渦陽四中的孫孝利老師希望“自己能一直努力著、進步著。” 淮北市實驗高中的王九紅老師表示:“我要進步!追趕同道者的腳步!”同時渴望能“有溫暖的太陽照耀著我們,溫暖我們的心。”阜陽市城郊中學的何學保老師提出:“專家引領是必須的,專業閱讀是必須的,交流合作是必須的,活動載體也是必須的!”

  既然與會者有學習的願望、進步的要求,我們決定乘勢而動,發起成立區域性學習共同體,作為大家相互交流的平臺、展示自己的舞臺。 xx年12月18日晚,“高中歷史教師沙龍”正式成立。

  回憶我們的多次經歷:開會時聽得十分激動,到家後想一想還很感動,過段時間則一動不動。 如今,我們已經跳出這個怪圈。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因為,我們已經上路了。我們只是爭暖的早鶯,我們又象啄泥的新燕,我們更願,安徽的中學歷史教研,很快就能“亂花迷眼”,“淺草沒蹄”。

  xx省遠端教育輔導團隊高中歷史學科組

  二○xx年一月二十三日

歷史培訓總結2

  不知不覺間培訓就要結束了。回顧時間,不禁感慨萬千。感謝這段時間的學習和磨練,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見到了眾多的專家。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著很多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主次、輕重把握不穩,導致在教學中面面俱到,為爭取教學時間講的過快,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我分析了一下箇中原因,發現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在引導學生學習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於是為了避免在課堂上出現尷尬的空白,我不斷地講,這樣做的後果是我講的累,學生聽的也累,事倍功半。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面對不同歷史知識水平學生,我沒能制定出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樣一來,基礎好的學生歷史知識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起來又相當吃力,不利於他們的長足進步。 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曾嘗試著對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一開始誤以為一堂好課就是要把學生調動起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而把學生調動起來的標誌就是到處是學生的聲音,課堂氛圍好,氣氛活躍。這樣做的後果是在課堂教學中我有意無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課堂裡的熱鬧,使本來井然有序的課堂變成了一盤散沙,最終的結果是把自己從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完完全全變成了課堂紀律的維護者、監管者。在這樣的意識指導下必然會沖淡教學的主題,把有組織、有內涵、有目的、探求知識的課堂變成了類似於放牛羊的牧場,盲無目的、放任自流。自己上課時感覺把學生調動得很積極,氛圍好,而最終的學習效果卻並不是很理想,甚至於導致學生只

  記得搞笑的地方,對應該掌握的知識一無所知,能夠培養的能力一無所有。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我得到這樣的經驗教訓:課堂活動中需要創造積極的氛圍,但是千萬不能走極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動的本質,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動而有效。只懂羅列史實,不會深化,突出表現在對課本知識的挖掘程度不夠深。 我在歷史教學中也嘗試著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使歷史課堂豐富多彩。我誤以為歷史材料越多越好,於是導致有時候課堂上僅僅是一些歷史資料的堆砌。沒有體系,沒有系統,只是一盤散沙,甚至於我忽略了自己點撥指導者的身份,僅僅將大量的事實、材料、圖片羅列。學生儘管獲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及自己的一些理性認識,但是至於正確與否卻不得而知了。而教師忽略講解的同時往往容易造成學生自身認知的誤區,對自已形成的錯誤看法沒有及時糾正,長此以往就無法正確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那麼又將從何談起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因此,我認識到,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並不意味著教師就要“下崗”,反而對教師本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選取典型的材料,如何把握住材料與論點之間的鏈條,如何挖掘材料內在的靈魂等都成為更高層次教師的必備條件。簡單的理念講解只會空泛,而簡單的羅列材料只會使學生變得具體而缺乏深度。所以二者如何結合,比例如何,選取的時機等都成為我日後需要探討的問題。

歷史培訓總結3

  20xx年6月27日至7月7日,我特別榮幸地參加了華南師範大學承擔的廣東省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培訓共進行了十天,這十天的緊張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自己在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從幾方面對中學教學提現了新的發展方向,最後得到結論: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書。此報告無疑是對當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鐘,更是對一線教師理念的一次糾正。

  二、完善了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瞭解了歷史研究的前沿問題: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的職業。這裡講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作為歷史老師,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的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他應是學生靈魂的塑造師與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為歷史教師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補充。尤其是左雙文教授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前沿講座,讓我們有種全新的認識與瞭解,張慶海從一些新的角度對歷史進行重新解讀,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三、學習如何成為了一個專家的型的教師

  中學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還應該成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而這一點正是當今我們大多數中學教師所不具備的,我們更多的是實踐,但不會總結,將這些實踐形成文字,變成論文只更是我們所不善長的,這次培訓有三位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門的闡述,分別是劉良華教授,宋德華教授,黃牧航教授,透過這些教授的講座,使我們瞭解了論文的選題、論文的寫作準備、寫作的基本步驟、寫作的基本要求、論文寫作的.常見的問題與糾正。黃牧航教授則對中學歷史教師的基本課題研究進行專題講座,讓我們瞭解中學教師如何進行一些相對實用的課題研究方法、步驟。

  四、認識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參加培訓的都是全省教學一線的精英、名師,對教育教學都是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此次培訓又是一個非常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同時,還是建立友誼的紐帶,平時只能在報刊雜誌見到名師的老師,透過此次機會,終於可一睹尊容,亦為樂事。

  當然,培訓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這次培訓中所學的一些理念與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更上一個新臺階。

歷史培訓總結4

  高中新課改將在我省全面展開,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時代的教師,除參加學校組織的理論培訓外,還透過網路、報刊等媒體瞭解新課改的相關精神,特別是對課改中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新課改要求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變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

  二、正確把握新課標規定的學習版塊,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

  新課標規定高中歷史必修分三個學習模組,四個學習主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共計25項學習內容。通過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域性與區域性、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選修分為六個學習模組(六個獨立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涉及:重大改革(9個)、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7個)、20世紀戰爭與和平(6個)、中外歷史人物評論(6個)共30個學習內容、探索歷史的奧秘(1個)、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

  三、歷史教師要真正教好歷史,就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目標觀。

  1、讓學生學會創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探討和解決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越豐富、越靈活,學生的歷史思維就越活躍,越有創造性。

  2、讓學生學會學習

  新課程將“過程和方法”作為三大課程目標之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從中學會學習。歷史教師還應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應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學生學會學習的顯著特徵是學生能夠自己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要善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更主要的是,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使他們在師生平等交流和探討中得到發展。

  3、學生學會生存

  新課程的根本精神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人文主義”是最主要的價值追求。要求歷史教師要樹立明確的人文意識,讓學生學會生存,具有正確的生存價值觀,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歷史培訓總結5

  透過培訓使我認識到,教學不再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簡單相加,它開始向師生互教互學、共同發展的新型格局邁進。只有形成這種師生關係,學生才能消除畏懼、釋放個性、發展潛能,真正做到“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同時營造出一個寬鬆的課堂氣氛,以此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整堂課的教學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對教師而言,有效的協調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入,創新思維在教學中必須的到挖掘。

  一、提高了參加培訓的認識。

  參加此次培訓,能接受相關理論知識的和文字圖片資料,同時還可以接觸到一些名師、專家的授課,觀摩各種型別的優質示範課,還可以透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學習,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所以說透過培訓進行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如果我們教師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談不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並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地得到調整和改善。現代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快,舊知識迅速老化,新知識飛速生成。假如我們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觀念,不願意學習,勢必跟不上形勢,因而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落實初中新課程標準要求。

  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採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製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四、轉變理念、勇於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五、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於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專業能力,受益匪淺。

  透過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此文園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同時,也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我有想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

歷史培訓總結6

  我在這次“初中歷史教師適崗培訓”中,在必修課中,我總共學了29天9小時1分18秒,選修課中,我學習了13天14小時40分53秒。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認真觀看很多專家的影片,聽了專家們的辛苦講解,我感覺自己真的受益匪淺,更是回味無窮,同時加深了我對歷史課程的理解與體會,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歷史課堂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使我自己認識到了歷史教學的核心並不只是讓學生記住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應該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一、教學中要有新的理念,改變陳舊的教學行為

  這次培訓,專家們的精闢講解,名師的精彩課堂,都給了我深深的感悟。各位知名專家、同行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初中歷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給我們展示未來中國教育的遠景,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名普通農村鄉鎮中學的主管教學副校長,我平時對歷史教學思考得太少。平常我在學校中,考慮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的並不多,更沒有著眼於教育的發展遠景。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在這次培訓學習,我感到那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歷史老師如何進行教學,真的是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我認識到: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改變了課堂教學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更加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因此,在當今的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其一、我覺得現在的歷史教學,老師應該要從過去那種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應該成為歷史教學採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了從“歷史課”自主交流中而取得了成功的樂趣。

  其二、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透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透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這樣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老師當成了他們學習的夥伴,願意與老師進行探討、互相交流,那麼,學生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二、關愛學生,交流情感,課堂民主

  有時學生往往認為老師所講的,除了應付考試外,和自己再無任何關係。這時要與學生溝通,及時轉變其思想,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還要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電視錄影、甚至網上教學的優勢。製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學中,我覺得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生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還特別要尊重意見和自己不一致的學生。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學生,又讚賞他,學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學習,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四、享受教育,收穫快樂

  這次“歷史”網路培訓學習雖然辛苦勞累,但是讓我獲得了快樂。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今後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去,在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真正做到讓教者愉快,教有所得,學者輕鬆,學有所獲。

歷史培訓總結7

  本次網路培訓雖說時間短,但感觸頗多,總結如下:

  一、必須搞好本學科教學

  教學的整體目標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為基礎,並把歷史思維視為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從而把歷史教學的基本模式由傳授歷史知識的型別轉變為思維訓練的型別;側重於訓練學生掌握探究歷史的具體方法,尤其是重視對各種歷史資料的運用,培養學生在掌握證據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不是把歷史學習當成對歷史知識的機械記憶,而是注重對歷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學生能夠識別各種歷史解釋,並提出自己的歷史解釋;重視學生學習歷史時思維活動的具體操作,透過訓練使學生養成學習的獨立性和自覺性,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觀,使學生通過歷史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問題。

  二、必須提高自己的修養

  本來一直感覺自己是一名歷史老師,很放鬆自己。可是在我聽完講座之後,讓我深有感觸。我們的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的是淵博的知識、教育的智慧,教學的藝術,我們要改變的是過去的老師的形象,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有愛心、讓自己快樂也要讓學生快樂得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講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學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有一句話講的非常好。“什麼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愛。愛他的學生,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養對學生的愛就是要幫助他(幫助學生克服成長的障礙,幫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擁有美好的生活,獲得走向幸福的能力)”教授的一個個獨特的觀點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們在面對學生的時候過多的關注的是學生的成績,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負擔下似乎也變得麻木,沒有動力,如果我們能讓學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獲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擁有幸福的能力,那學生就會更多的發揮他們自動自覺的一面;“一個素質好的老師,講課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一個素質差的老師,講課再好也好不到哪去”我對這句話是非常的同意的。只有課堂上的生動語言和有深度的提問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修養,才能講出生動的一課。聽到了教授的報告,才知道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要的一點是必須要多讀書,讀好書。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也立志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三、必須轉變理念、勇於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四、必須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面對資訊化的社會,教育必須做出一種選擇,做出相應的變革,教育要由原來的“受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一新的學習方法,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從而能在資訊化的社會中掌握最適宜的知識。終身學習觀念的提出,也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技巧,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律、教方法。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和學習的方法,並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歷史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治史的相關理論: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史學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從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成果的形成等過程,培養學生讀史治史的能力。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注重的是過程,歷史結論的形成過程,而不是結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歷史的社會功能在於能以古鑑今,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歷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必須根據具體教學,提高適應能力。

  1、必須在培養學生能力、新的學習觀和學習習慣上下工夫,儘快適應新課程教學。

  2、設法增大學習資訊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音像等,加強對某一階段史實、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直接解讀。比如:抗日戰爭這節課可以給學生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片,講新航路開闢時用幻燈片展示動畫路線圖,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可以擷取《百年中國》有關片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印象。

  3、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閱讀課外書籍、上網、聯絡課本知識,以便理解,進而在學生之間組織和開展合作式探究學習,在探究中引導學生掌握歷史,蒐集更多史實依據作為學生課前準備的內容,使學生得出論從史出的結論和認識,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

  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作為學校的一線老師,我要貫徹這次培訓的內容,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在今後的教學工作,和學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學相長。

歷史培訓總結8

  我是xxx學區的教師xxx。 20xx年第一學期我參加了初中歷史教師的培訓,我透過學習《初中歷史教學內容分析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初中歷史學科教材的整合和取捨》、《初中歷史事實教學研究》三門課程,並發表了13篇學習日誌,撰寫了工作總結,並在教學中大膽實踐,這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透過學習掌握了分析教學內容的科學方法,認識到以前分析教學內容膚淺,正因為沒有正確分析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選擇上有了失誤,教學內容的分析是選擇教學方法的標準,而教學方法又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所以透過學習是教學水平有了提高。

  其次,教學內容分析離不開教材知識的整合和取捨,歷史知識是具有連貫性,同時也具有跳躍性等特點,所以在教學時要注意加強知識橫向和縱向的聯絡。

  在這次培訓中,透過學習,看到一些老師大膽實踐,勇於思考的精神感染了我。如有的教師從“記憶型課堂”和“思維型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區別談起,指出歷史課中“過程和方法是指思維的過程和思維的方法,開發潛能就是開發思維的潛能”,並結合例題較具體地講述了思維能力的訓練方法。關於學分評定的思考,他們從社會認同對學分評定的影響,學分評定與教學資源的關係,學分評定對教學結果的影響三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真誠而務實的作風令人感動。

  第三,透過學習,我獲得並深化了新課程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而且是全體學生和全面和諧的發展,還要尊重個性與共性的發展。教師應該在這些行為方面轉變:學會默默傾聽來接納學生;瞭解學生的需求與問題來關注學生;友善與學生的對話與溝通;引導學生並澄清和解決問題。教師要明確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及特徵是:(1)自主學習。自定目標、自我指導、自我強化、自我監控;(2)合作學習。即團隊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3)探究學習。創設情境、獨立選擇、發現問題;(4)探究活動。經歷過程、情感體驗;(5)獲得發展、掌握方法、建構知識。還有專題設計、有效教學、學業評價、教師成長等等方面的收穫。

  第四,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的實施,歷史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尤其是校本課程的開設,不僅增加了教學容量,而且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每一位老師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開闊視野。

  我覺的對這次培訓,我有以下建議:

  (1)今後在培訓網上可以多儲存一些課堂例項,我們可以隨時觀看和聆聽。

  (2)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如果遇到困惑,希望能及時得到導師的點撥和幫助。

  總之透過學習使我有很大的收穫。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掌握了新形勢下的先進教育理念,對推進素質教育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明確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和素質教育對教師任務的要求,以及如何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進一步掌握了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先進策略和方法,並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地落實,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地按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所教學生的全面素質。

歷史培訓總結9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精英教育發展成為全人發展的大眾化教育。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講到其總體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編寫上,則拋棄了過去的“難、繁、偏、舊”的內容和專業化、成人化的內容,真正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

  2.從注重內容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的科學主義傾向轉為更加註重人文主義,人文精神,注重科學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課標的課程目標設定上,更加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培養對祖國曆史文化的認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寬容和尊重”、“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

  3.從重視傳授知識為主到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強調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過去那種重知識輕能力的做法帶來的弊端越來越為人門所認識到,在新的課改中就強調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勇於反思並作出獨立、獨特的判斷。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

  4.從讓學生掌握知識到留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我們是系統的學系統的忘”。學完就忘,這是不止一人告訴我的尷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特別關注這個問題,要求課程的內容、教材的選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評價等都要有利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培養,有利於他們的終身學習。

  5.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

  “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二.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

  1.有“傳授型”向“導向型”的轉換

  以前課堂上的情況是:45分鐘老師一個人講完,滔滔不絕、一氣呵成,還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老師挺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只要你們跟著老師的上課、複習的步伐,你們一定能考一個好成績”。學生則一個個無精打采,小話不斷,呵欠連天。課改之後,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象一個導演,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組織、引導、示範和協調的作用。我們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將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讓他們改變"學歷史只要背就行"的觀念。

  2.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教學,寓“學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之中

  歷史課本中有許多現成的結論,如“……的歷史意義”“對……的評價”等,學生有的並不贊同,有的不明所然。這就要求教師將得出結論的過程、自己的思維過程儘量的暴露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分析、討論中來,引導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究知識。

  3.利用課本中的活動課和學習與探究內容,有計劃的開展歷史課的研究性學習。

  新的歷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許多的學習與探究的內容和4節活動課,這些內容不注重結果,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社會實踐等活動。要達到理想的目的,教師必須在“導”字上下工夫了。

  4.由“專業課”向“綜合課”轉變

  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複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教育也必須向這個趨勢轉變。作為歷史教師在從事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努力尋求歷史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點,突破學科的封閉,使個學科相互滲透,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1.自主(參與式)學習:各種各樣的調查表明,歷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但歷史課卻是學生不喜歡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學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透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而是透過老師的灌輸被動的來獲得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課改要求這種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新的課改中特別提現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新的課改目標中有一點是(讓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事實上增設的學習與探究課說明了這一點。

  3.探究性(創新)學習:在新的課改中,特別強呼叫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悟。為此,新的課標提出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建議",鼓勵學生勇於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學習透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歷史問題。在評價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於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的。

歷史培訓總結10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縱觀當今新課程改革,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已不足以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時代的需要,他們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提高,做創新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引導型教師。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一味以過時的知識和觀念去教育我們的學生,穿新鞋走老路,其結果如何是不難想象的。

  今天,我們為期兩天的暑期遠端研修已經劃上圓滿的句號。

  本次研修我們高中歷史課程團隊一共有54名學員。專家團隊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李海英老師,海南中學—解愛群老師,海口實驗中學—許敏老師,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伍海雲老師(特聘技術專家)。在各位專家、班委、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完成本次研修任務。

  本次遠端研修截止8月23日早上8:00,共提交作業數103。雖然研修結束在即,可遠端研修平臺上的熱情還在延續,精彩層出不窮,資料不斷攀升。本次研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修的基本內容

  20xx年暑期海南省新課改歷史教師遠端研修的內容一共有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相關學習資源和影片;第二部分,作業提交,每位學員要求提交兩份作業;第三部分,全體學員線上研討。另,學員可以根據學習資源和影片提交相關附加作業。

  二、研修的過程

  本次研修過程雖然短暫,但是每位學員收穫確實頗多。本次研修按照課改有關要求,學員們認真觀看影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思考分析,形成個人的研修思想,並透過提交作業、發表評論和線上研討等方式,形成互動,從而達到經驗交流、困惑解答、智慧奉獻、資源共享等等目的。從資訊平臺上所呈現的一篇篇作業和一條條評論,都體現了學員們端正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的熱情、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

  三、研修的效果

  透過這次研修,不僅使學員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而且在本次研修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新教師,他們提交的作業,設計課堂的開闊思路值得大家去學習。透過這次研修也使我們明白在教學的路上“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才能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與時俱進。

  四、研修中存在的問

  由於種種原因,在此次研修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說:有極少數的學員沒有按照研修要求進行學習,提交作業、發表評論沒有達標,有的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參與線上研討等。

歷史培訓總結11

  首先在這裡要感謝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寶貴機會,感謝各位專家為我們做了一次次的精彩講座和示範。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教育教學、新課程、新課改理念的深刻闡釋,使我們開闊了眼界。

  一、專家講解演示,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各位知名專家從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我國曆史教學該向何處走,新課改怎麼改,歷史教育教學具體如何操作,用具體的案例分析,專業的典範,研修的標兵;向我們展示了語言教學的魅力源泉;說明了教師應如何去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我們平時忙忙碌碌的工作其實都在白忙活,思考的太少,對外瞭解不多!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完成當堂教學任務,從自己角度想的多,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的並不多,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長此以往,思想必然會僵化,必然會落伍,必然會被淘汰!

  二、與專家、同行的交流學習,幫助自己儘快不斷進步。本次培訓,許多專家、學者有的即是學科權威,也是從事多年一線教學實踐者,同時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歷史教學經驗,許多人面臨的教學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歷史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教學的體驗和感受,真正做到了彼此之間的“相長”。學員們暢所欲言,許多提出的觀點和問題,都是歷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這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活到老學到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面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以往有時感到力不從心,有時感到茫然,教材不一樣了,學生不一樣了,內外環境與教學設施雖然比以前先進和最佳化,卻時常感到什麼都沒有以前順利和暢快,常常認為現在學生沒有以前好教。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才發現是自己出了問題,是自己的認識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需求,對現在的學生了解不夠,研究不夠,對新課改的認識不到位。··

  總之,這次的學習受到很大的觸動,要把這次所學認真加以整理梳理,認真加以總結分析,然後吸收消化,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實施校本研修計劃和策略,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歷史培訓總結12

  一、培訓收穫

  1、加強師德修養建設。這次培訓使我進一步深化對教師教育這一職業的認識,教育需要愛,教育是純潔的,帶有功利色彩的教育教學對國家對個人對學生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我以後在教學中要用心關注關愛學生成長,提升自己教學技能,全身心投入到中學歷史的教育教學中。

  2、提高自己專業素養。新的時代和新課程都對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勢在必行。高中歷史專業素養包括歷史知識積累、歷史思維方法總結、歷史研究技能等。

  3、規範並認真完成教學設計。老師要對學生前途負責,為此在講課前一定要按新課標要求和專業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和思路。

  4、對單元重點難點深入剖析,使課堂教學生動精彩。

  5、學會對高考歷史試題的評析和研究。教學要有方向,高考題最能反映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探究學習歷史的方式方法。這啟示我應該對高考題的知識點分佈、考察方式和解題思維方法深入展開研究,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成績。

  6、突出個性,開展校本課程研究和落實。這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個難題。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著眼於本校校情和學生特點,充分借鑑他人他校的校本研究經驗。

  二、培訓實踐反思

  今天對歷史影片教學案例認真聽講分析,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方法有了新的感悟。隨後,多次對專題進行教學模仿和實踐。現將自己反思總結歸納如下:

  1、教學重點

  在傳統教學設計中,感覺教學知識點面面俱到,以致教學時間緊,師生互動環節不充分效率低。聽了培訓老師的授課後,我重新改進教學設計,對學生易懂易學的知識點簡化處理,著重問題探究方式對重點知識開展探究,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深入探究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2、教學模式

  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效果不好,透過這次學習,我也模仿老師的方式進行新的教學模式嘗試,加強對學生引導和學生自我探究練習,有不錯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思維慢思考能力差,不能及時對問題做出正確思維反應。是在我反覆引導,多方啟發下才能理解。這樣的話,不能按我的預設時間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否需進一步簡單化學習問題,慢慢提高學生能力呢?

  3、教學資源的選擇 現在有一種困惑,教學的生動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之間的矛盾。我聽了所有專家老師的課,感覺沒一個老師上的課體現出歷史史實的生動性。都說興趣最好的老師,當課堂不生動,教學內容沒有多大吸引力時,學生是在被動的學習,固然可以提高一部分學生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素養,但也有很多同學因失去興趣而消極學習,即便好些學生學習能力提高了,考試成績提高了,但他們基本不會選擇歷史研究的專業,這樣提高歷史學科素養的意義何在呢?所以,不能把一堂歷史教學課搞成看材料、列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做練習式的機械訓練。看似學生活動了探究了,實際是對歷史本省的缺失。為此,建議教師在對教學資源的選擇中要選擇生動形象的圖片史料和影片,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提高專業素養和能力。

歷史培訓總結13

  8月19——20日,在教培院的統一組織下,我省120多名義務教育階段歷史骨幹教師齊聚在海南省華僑中學高中部圖書館接受了為期兩天的歷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標暑期培訓。這是從我省實行義務教育改革來,又一次大規模的對歷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標培訓者的培訓。整個培訓工作安全有序、順利圓滿,現在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準備充分,開展有序。

  在院裡統籌安排之下,事前我學科就在“歷史的天空——海之南”上釋出培訓資訊和通知公告。各市縣教研培訓部門也極為重視給力,組織到位。培訓代表們入住的酒店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18號下午參訓代表基本到齊,後即可吃到豐盛的晚餐。沒有人因為吃飯住宿等問題發生不愉快。19號早上八時半培訓班準時開班授課。教培院教研員李海英老師主持開班儀式,做了簡短髮言,並強調了培訓期間的紀律問題。還組建了專家團隊和班委會。班委們負責考勤、傳發學習資源、組織討論、主持線上研討等工作。各項安排有序,工作開展順利。

  二、活動安排緊湊,內容充實多樣。

  按照活動日程安排:19日上午,人教社張振海主任作了《把握課標精神,提高歷史素養》的報告。他從文字形式及其特點入手以新舊課標對比的方式細緻入微地做了講解分析。使大家瞭解到20xx版課標的基本概貌。講述結束,張主任還就相關問題與培訓講師做了問答交流。張主任的分析精闢透徹,高屋建瓴,解答了許多老師心中的疑惑,使大家豁然開朗,大受啟發。

  19日下午湖北宜昌王英姿老師做《精講“點”把握“線”》講座。王英姿老師認為,在20xx版新課標框架下,要精講“點”,把握“線”。她從精講的前提條件和分類處理方面進行了講解。在精講“點”的基礎上,把歷史知識線索串起來,使歷史知識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王英姿老師的講座,有理有據,觀點鮮明,史實豐富,博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20日上午,海口市教研員林子齊老師就初中歷史教學資源整合問題做了“《中學歷史課程資源的蒐集與整合》—全國珠海歷史年會初中展示課引發的思考”的講座,他以認真求實的態度,詳細地將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給廣大教師提供了新的視野和。吳建紅老師結合例項就教學設問問題做了“《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提問的藝術》——以《難忘九一八》一課為例淺析課堂的無效與低效提問及改進的策略“的講座,兩位老師的講座都非常見平時做學問的功夫,使得大家受益匪淺。

  20日下午,所有參訓學員分為兩個大組討論修訂後的課標和教材的主要變化及在教學中的基本對策。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如火如荼的熱烈討論後,大家表示:需要重新認識課標,認真研讀,善於整合資源,重視細節處理,根據新課標理念轉變教學方式,要從學情出發進行設計,注意初高中內容銜接等重要問題。

  最後,教研員李海英老師從自己以前的培訓學習經歷和體會匯入,引導大家認識培訓學習的重要意義。還就“我省初中歷史教學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組織大家進行了探討交流。如中考是否閉卷和開卷等等問題,糾正了一些莫須有的謠言,解答了眾人心中的疑慮。

  這樣較為緊湊的日程安排有效利用了時間,也節省了時間。培訓內容充實,具有較強針對性指導性,培訓內容多樣化,有講解有問答有討論交流互動,這些使得培訓不流於形式,不單調枯燥。

  三、趁熱打鐵,線上研討。

  為進一步深化此次培訓學習,我們趁熱打鐵,於26日上午又選派“精幹團隊”主持了題為“你為新學期做好準備了嗎?”的線上研討,重點圍繞談“學期規劃”和“學期開篇”,實實在在談做法、交流想法。為期2小時的線上研討,大家就如何上好開學第一節歷史課,如何匯入,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善於展示自己的才藝吸引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備課,開展小活動和競賽等等做了熱烈討論。老師們踴躍發言,積極評論,最後將整個研討延續到了第二天,閱讀2700次,發表評論2800多條,創歷史新高,堪稱歷史人的歷史之最。從此足見歷史人學習熱情之高漲,態度之認真。線上研討實際上是對新課標培訓的一個延伸和拓展,讓學以致用,獲益匪淺!大家說,每一次學習都有新的發現,都有新的收穫,結識新的朋友,堅持學習,把研討進行到底!

  此次培訓工作,領導重視,我部安排得當,各單位配合得力,組織有序,認真地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培訓任務。

  20xx年8月27日

歷史培訓總結14

  首先在這裡要感謝高中歷史遠端學習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寶貴機會,感謝各位專家為我們做了一次次的精彩講座和示範。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教育教學、新課程、新課改理念的深刻闡釋,使我們開闊了眼界。

  一、專家講解演示,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各位知名專家從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我國曆史教學該向何處走,新課改怎麼改,歷史教育教學具體如何操作,用具體的案例分析,專業的典範,研修的標兵;向我們展示了語言教學的魅力源泉;說明了教師應如何去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我們平時忙忙碌碌的工作其實都在白忙活,思考的太少,對外瞭解不多!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完成當堂教學任務,從自己角度想的多,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的並不多,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長此以往,思想必然會僵化,必然會落伍,必然會被淘汰!

  二、與專家、同行的交流學習,幫助自己儘快不斷進步。本次培訓,許多專家、學者有的即是學科權威,也是從事多年一線教學實踐者,同時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歷史教學經驗,許多人面臨的教學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歷史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教學的體驗和感受,真正做到了彼此之間的“相長”。學員們暢所欲言,許多提出的觀點和問題,都是歷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這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活到老學到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面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以往有時感到力不從心,有時感到茫然,教材不一樣了,學生不一樣了,內外環境與教學設施雖然比以前先進和最佳化,卻時常感到什麼都沒有以前順利和暢快,常常認為現在學生沒有以前好教。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才發現是自己出了問題,是自己的認識沒有跟上形勢的

  發展需求,對現在的學生了解不夠,研究不夠,對新課改的認識不到位。

  總之,這次的學習受到很大的觸動,要把這次所學認真加以整理梳理,認真加以總結分析,然後吸收消化,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實施校本研修計劃和策略,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歷史培訓總結15

  20xx年8月2日至8月22日,我特別榮幸地參加了淮北師範大學承擔的安徽省高中歷史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培訓共進行了二十天,這二十天的緊張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天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在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及時的補充。

  二十天的學習主要內容有:

  企業主動找學校實現校企聯合。今年夏天,我帶隊參加了用友公司承辦的“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沙盤大賽。這次比賽就是用友公司借比賽搭臺,與高校合作唱戲的一次活動;阿里巴巴無疑也是走的這樣的道路,而且比用友更明確、更直接,培養師資,從而推廣他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應用專員認證,為網站的會員單位服務。

  第一,教育理論與實際:王彥坦教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第二,歷史學科理論與實際:洪認清教授的《20世紀以來的中國史學概況》、朱梅光老師的《20世紀以來的歐美史學概況》、陳安全教授的《歷史學方法論專題》、趙恆教授和祝凱歌教授的《外國曆史前沿問題》、劉亞中教授和盛菊教授的《安徽歷史文化專題》、劉佰合教授的《歷史研究法》;第三,學科教學理論與實際:董運動老師的《集郵文化與歷史新課程的結合》、李代貴老師的《歷史教育與閱讀問題》、趙劍鋒老師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方海霞老師的《歷史教學聽、評課的理論與實踐》、趙劍鋒老師的《解題技巧》、趙劍鋒老師和曹金髮教授的《說課》。

  二十天的學習收穫有:

  一、接受了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幹是必須的,但抬頭望天也是必要的。一味埋頭苦幹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係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教育教學中一些疑難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二、完善了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深入瞭解了歷史研究的前沿問題: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的職業。這裡講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作為歷史老師,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的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歷史老師應是學生靈魂的塑造師與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為歷史教師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補充。尤其是趙恆教授的外國曆史研究前沿講座,讓我有種全新的認識與瞭解,洪認清教授從一些新的角度對歷史進行重新解讀,開闊了我的視野。

  三、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專家型的教師

  離開父母,離開家庭,自己也能獨立生活了,雖然離開父母只有短短的一週,但我現在看到的同學們和剛剛跨入校園的同學們已完全不一樣了,我看到同學們的笑臉更燦爛了,也更懂文明禮貌了,身體也更強壯了,我相信你們的父母一定也會看到一個“更陽光、更勤奮、更文明、更強壯”的兒女。從中同學們也能體會到,軍訓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學會走正步,學習也絕不僅僅是為了考出一個好的分數,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到澄潭中學讀書有比這更廣泛內容和更深刻的意義。為此,借今天軍訓結業典禮,我給同學們提三點建議。

  中學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還應該成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而這一點正是我所不具備的,我更多的是實踐,但不會總結,將這些實踐形成文字,變成論文更是我們所特別不善長的,這次培訓陳安全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門的闡述,陳教授的講座,使我瞭解了論文的選題、論文的寫作準備、寫作的基本步驟、寫作的基本要求、論文寫作的常見的問題與糾正。劉佰合教授則對中學歷史教師的基本課題研究進行專題講座,讓我瞭解中學教師如何進行一些相對實用的課題研究方法、步驟。

  四、認識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參加培訓的都是全省17個地市的教學一線的精英、名師,對教育教學都是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此次培訓又是一個非常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培訓班裡有許多和我年齡接近,經歷相仿的學員,我們有很多的話題可以一同交流和探討。我們有很多的觀點可以一起抒發和碰撞。每一次的觀摩活動後,我們都能踴躍發言,大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從教學活動的目標定位談到重難點的確定,從課堂上學生的自讀自悟談到教師指導策略的運用,從情境的創設談到學生髮展的層次性和差異性。每一次的交流研討,我都能積極參與,珍惜發表自己見解和觀點的機會,使自己能與他人有更多思維碰撞的機會。同時,也認識了一些專家、學者。在培訓中,我與每一位專家、教授都進行了交流,就教學中的問題向他們請教。

  我叫何炬,20xx年6月畢業於綿陽師範學院地理系,於同年8月進入八一聚源高中,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至今。20xx年評選為中學二級教師,最近幾年擔任過了本學校高三個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

  二十天的培訓是短暫的,也是充實的。它不僅使我有機會與來自全省各地的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的歷史骨幹教師進行廣泛的探討、切磋和交流,同時,我們也學習了一些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掌握了一些課堂教學的技巧,讓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十天後是新的開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第一階段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帶給我的思考與學習才剛剛開始。我正在如飢似渴地閱讀大量的與歷史教學有關的書籍,從暑假到現在已閱讀的書籍如下:

  初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高中歷史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走進高中歷史教學現場》、《高中歷史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心理學理論與技術》、《課堂教學策略》、《中學歷史教學論》、《高中歷史教學技能訓練》、《powerful lesson planning》、《全球通史》—斯塔夫裡阿諾斯、《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做一流的教學能手》、《師之道》、《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如何備課》、《如何說課》、《如何評課》、《讓知識更系統》、《讓教學更高效》、《讓思維更創新》等。現在正在閱讀最新大學歷史教材。

  白駒過隙般的,時光像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彷彿一眨眼的工夫,軍訓生活的句號就來到了眼皮底下。回首豐富多姿的軍訓生活,我更多的還是感慨——“憶往昔崢嶸歲月,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同時,我把20xx年以來全國各地的高考歷史試卷反覆做了三遍,並從六個角度對高考試題進行研究。現已在理論上打通教學(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和命題(依據、方向、立意、技術、特點)上的思路,並於教學實踐相結合。現在,我一節課要用十至三十個小時制課件,六至十個小時寫設計,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個性特色的全套課件和教學設計。

  我熱愛歷史教學,所以我享受歷史課堂,因此我努力讓每一節課都充滿激情、高效而又精彩。我也真誠歡迎領導、專家們走進我的課堂,給予指導幫助!本人將不勝感激!

  我也努力提升自己的命題水平,把握高考命題方向,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我將力爭在兩三年內,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結束語:

  今年由於春節時間較早,學生接受能力出乎意料,使得後期教學出現趕進度的情況。與學生的接觸時間不夠多,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時間和渠道相對較少。今後的教學中,要多和學生接觸溝通,學習站在他們的水平思考,對學生充滿信心和信任,相信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想改變世界,很難;

  軍訓前許多同學還是互不認識的,但大家都十分珍惜這一次的集體活動。在共同學習、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互相熟悉,並在短期的訓練中,由來自五湖四海的個體同學變成是一個懂得團結、向上的集體。有些班中某個同學病了,其他的同學幫忙打水、送藥;很多同學帶病堅持訓練,甚至在休息時間也不忘請別人幫自己開小灶;在拉歌時喊得聲嘶力竭,以至聲帶受損,但仍堅持,目的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班集體落後於別人。

  要改變自己,則較為容易。

  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但可以改變我的課堂 。

  曾經夢想過當一位名師!後來浪費了很多的時間,現在後悔了!

  從今天開始,讓讀書、反思、寫作成為自己生活的常態吧!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級各部門領導的引領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加強集體研討,充分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全面提升了教師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我校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廣大教師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作簡單的總結。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新問題,運用素質教育的觀點、方法分析這些問題,透過教學總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昇華。我的教學過程,多注重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提出的觀點、建議也較為符合客觀實際,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教學是我的基本工作,而教與學是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才能實現自己在業務上的進步與飛躍。走進21世紀,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上好課,我做好課前準備:備好課。我認真做好教學中的每一步工作,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備課深入細緻,教案書寫工整詳細,真正做到了有備而上。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

【歷史培訓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