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淺談歷史教師的才學識

淺談歷史教師的才學識

淺談關於歷史教師的才學識

  什麼是才、學、識?唐代著名的史學家劉知幾在他的史學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種長處:一是史才,二是史學,三是史識。所謂史才,是指蒐集、鑑別和組織史料,並駕馭這些史料用以敘述歷史事實和撰寫文章的能力。史學,是指掌握豐富史料、歷史知識和與歷史有關的各種知識。史識,既包括見解和觀點,又包括秉筆直書、忠於史實的高尚品質和勇敢精神等等。傳統史家的這些素養很重要,固然是我們應當借鑑並加以具備的。但是,作為新時代歷史教育工作者,所應具備的才、學、識又必須符合時代要求,有更新的內容和科學標準。

  第一,史才,包括動口才能和動筆才能,即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歷史的過去性和時序性決定了歷史教學有很強的表述性特點,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素質將能使學生清晰地瞭解和掌握史實,獲得科學的歷史知識和真情實感,甚至可以說,教學之成敗,以語言為先。歷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歷史知識吸收的程度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關係到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創造工具”。

  書面表達能力,確切地說,應為教學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學規律、總結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理論、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有利於教師深入研究大綱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總結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我們的歷史教師真正拿起筆來從事一些專業寫作者人數極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負擔重,沒有精力去從事教學研究;二是作為檢驗歷史教師的標準是學生的高考成績,而不是發表多少文章;三是資料不足和資訊不便。但這些都是客觀原因,只要我們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歷史教學的同時,擠出一定的時間,對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討,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學家鄭天挺先生曾說的那樣:“在中學教書必須有紮實的準備,學生在他教的過程中前進了,他自己也在備課的過程中前進了,這就是教學相長。在這個基礎上,在教學之餘從事一些專題的學術研究,也同樣會做出成績的。”

  第二,史學,指系統的、淵博的、紮實的歷史知識。

  歷史貫穿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歷史教師必須具備系統的、淵博的、紮實的歷史知識,而系統的、淵博的、紮實的歷史知識需要長期的`學習、積累才能形成。因此,我們歷史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自己最後學歷取得時的知識水平,即使是大學本科畢業,也要經常鑽研大學教材,以便“溫故而知新”,同時,還要經常瞭解史學研究的新資訊和新成果,要站到歷史學科和史學專著的高度來研究教材,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認知水平停留在與教科書相同的淺層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學大綱、教本,理清線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識框架。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居高臨下、旁徵博引、厚積薄發和深入淺出,使課本知識簡約化、系統化和整體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要作自己教學科目的主人,讓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只成為你最基本的知識,如同字母表對於已掌握修辭學奧妙的人一樣。”只有把知識的百分之一用於課堂講授就夠了的教師,才能夠適應教學的需要。前些年,高考歷史試題的難度居高不下,許多問答題給學生一種高處不勝寒的無所適從感,許多教師抱怨試題超綱、超本、太偏、太難。這種情況反映了高考命題改革的導向給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中學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高考命題和研究專家提醒廣大的中學歷史教師:“要注意經常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經常翻閱歷史新著,及時瞭解新的科研資訊和成果,不斷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吸取新知識營養,以期深化中學教學內容的研究,深化對高考目標的研究,努力達到或接近高考命題人員認識中學教材的水平,從而準確地把握教學和考試的重點。”儘管這些要求是針對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說明了歷史教師應當注意更新專業歷史知識並提高專業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識,指具備一定的政治理論、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和教學法理論等等。

  在任何一所學校,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學生思想品質的塑造者,也就是說,其職責是既教書又育人。歷史教學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務,正如《全日制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修訂本)所指出的那樣:“歷史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歷史作出正確的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同時還要求“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歷史教學要以正確的理論作指導,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學會初步運用這些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歷史教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素養。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起碼要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原理,把握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現象和本質、量變和質變等各組矛盾的辯證關係以及人民觀、英雄觀、發展觀、宗教觀、民族觀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並能夠以正確的立嘗觀點和方法去講解、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於歷史教學中。例如1994年高考試題的第43題:“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後,馬克思、恩格斯曾預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還會到來,無產階級將獲得最終勝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寫道:歷史表明,我們以及與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試結合19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大陸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質,闡述對恩格斯這一結論的理解。恩格斯觀察歷史的著眼點是什麼?對原先的結論進行修正,說明了什麼?”還有1995年高考試題的第42題:“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係的變革或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據此,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其中1994年試題中的“恩格斯觀察歷史的著眼點是什麼?對原先的結論進行修正說明了什麼?”以及1995年試題中的“據此,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這幾問都是考查學生基礎理論分析的,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事實求是、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這些試題對學生基礎理論的考查,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對歷史教師理論水平和理論素養的檢驗。如果歷史教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能夠自覺運用正確的史學觀點、史學理論來分析教材、解答疑難、指導學生,那麼,學生對這些試題就能輕而易舉地作答。很難想象,一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史學理論不甚了了的歷史教師,能培養出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學生來。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的同時,還必須對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有所涉獵。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在我們許多學校裡,某一位教師上課時,學生很安靜地聽,而另一位教師上課時情形就很壞,這決不是因為一個教師有才能,另一個教師無才能,這是因為一個教師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個教師沒有教育上的技巧。” 這裡的“教育技巧”就是“怎麼教”的藝術問題,既包括教學程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還包括嚴肅而豐富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規律。這就要求歷史教師掌握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則、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問題,使我們在歷史教學的實踐中,能夠自覺地運用教育規律,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選擇切實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同樣,歷史教師要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對學生心理活動的瞭解,懂得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其特點。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從而減少教學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學效果和工作效益。許多教師常常忽視這一點,課堂教學往往是言者滔滔,聽者瞠目,雖滿腹才華,但不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就像登山向導只顧自己健步如飛,不注意所帶領的隊伍,結果難以起到引路作用。

  歷史教學法“是以歷史教學全過程為研究物件的教育科學,是以教學原理為指導,根據歷史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研究中學歷史一般規律的科學”。我們許多歷史教師錯誤地認為熟悉教材就是一切,而忽視歷史教學方法的研究,因而在備課時只片面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難度,不辭檢索之勞,遍稽典籍,廣徵博引。深入鑽研教材固然應當,但如果不講究對教學方式、途徑、技藝的研究,就猶如把買來的山珍海味讓一個不懂烹調技術的人去做,結果做出的東西只能是又腥又臭,很難下嚥,成不了佳餚美味。再好的教學內容,沒有合乎教學規律的科學教學方法,是不能變成學生的知識財富的,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能力。

【淺談歷史教師的才學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