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高三教師上海之行學習體會

高三教師上海之行學習體會

高三教師上海之行學習體會

  這次為期一個周的教師培訓,是學校提供給我們高三文化課教師的一次絕好的學習機會,因此我們每一位成員都非常重視,而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對這次提高專業素養的培訓機會更是倍感珍惜。回顧此次上海之行,讓我收穫最大的莫過於兩位上海教師的語文公開課了,下面我就談一下我的聽課感受。

  本以為上海屬於全國教科研的前沿陣地,公開課一定上得“花樣百出”、“五光十色”,必定是各種資訊科技手段輪番上演,來一場讓聽課者應接不暇的“視聽盛宴”。但這兩堂課下來,尤其是上海靜安中學特級教師陳美老師執教的這堂《孫權勸學》,讓本來等著“看熱鬧”的我一下子沉靜了下來——這才是我心目中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這才是充滿語文味的魅力語文課堂!

  說這堂課紮實,並不是說這堂課教師落實了多少文言文現象,進行了多少背誦、默寫的檢查,而是說,學生在這一堂課上真正學有收穫,課堂指向是真正落到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作為文言文教學,陳老師成功地做到了“文”和“言”的並重。我們都知道,所謂“文”是指字詞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蘊等人文因素;所謂“言”是指字詞句本身的意義或作用。語文教育家張志公說,“所謂閱讀就是老師帶著學生走進去走出來”。陳老師這堂課給我的感受就是如此。整堂課陳老師引導著學生把這篇課文當成一個文言小故事,貼合初一學生的學情,把學生圍繞著題目自行提出的問題“勸什麼?勸誰?為什麼勸?勸他學什麼?結果是什麼?”等作為貫穿整堂課的主問題,把整篇課文根據人物角色巧妙地分成“孫權勸、呂蒙學、魯肅贊”三個部分,化整為零,在引導學生在體會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的過程中落實了文言文“言”的問題。在課堂上,“言”是一個橋樑的作用,最終是為“文”服務的。

  由於教師問題的設計也就是說要“教”的問題洽洽就是學生自學學不會的問題,所以課堂推進得很自然,很多問題的解決都是水到渠成的,並不是什麼預先演練好的,所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進文字又能走出來,文言並舉,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弄懂了字詞句的含義,又開拓了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我想,語文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積累,還更應是這樣的“文化”的積累。只有如此般的課堂,才真正稱得上是紮實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本就應該充滿琅琅的讀書聲,一個沉默的語文課堂一定不是一個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語文課堂。在我們平日的文言文教學中,我們為了追求所謂的實效,趕進度,往往會越俎代庖,以講代學,不會給學生太多的朗讀文字的機會,把原本好好的一堂文言文的課上得沒滋沒味,連自己都不願意去上,更不用提學生一上文言文課就“昏睡”了。而在陳老師的這堂課上學生各種形式的誦讀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真正讀有收穫,是樂讀、愛讀。由此我在想,學生是透過朗讀結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語氣、節奏、情感來感受、品味作者的語言,並由此理解、體清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把朗讀僅僅作為一個教學步驟淺嘗輒止甚至蜻蜓點水的體現出來罷了,而應該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朗讀,即不僅要求學生反覆誦讀,而且注重教給學生誦讀的方法,由易到難誦讀課文。

  談到這裡我想起了這次講座一位專家的一席話,來聽課的時候都是熱熱鬧鬧,回去以後就風平浪靜了,如果是這樣的聽課那就是在浪費資源。我也會不斷地提醒自己,把收穫真正落到實處!

【高三教師上海之行學習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