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

  導語:天空變的如此寧靜,變得又高又藍。而白雲有如羊群,再細看,又有如棉花糖。天空彷彿被海水洗過了,如羽毛一般的輕盈。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1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數學實踐活動是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經驗和綜合資訊為主要內容,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加有益。

  2、培養學生的學合作交往能力。

  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合作學習,為他們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機會,在交往過程中,他們懂得了溝通與包容、尊重與信任,懂得了共同創造與分享。因此,他們能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能熱情地幫組身邊的同學排憂解難,也能為別人提供急需的資料材料。他們在合作學習上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3、培養學生初步觀察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數學在活動中學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學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它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瞭解知識的價值,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透過研究,使學生既學會數學知識,又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合作學習,為他們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機會,在交往過程中,他們懂得了溝通與包容、尊重與信任,懂得了共同創造與分享。因此,他們能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能熱情地幫組身邊的同學排憂解難,也能為別人提供急需的資料材料,這樣在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學會關愛他人,學會正確評價自己,正確評價他人,學會如何在成功與失敗面前調節自己的情緒,他們在合作學習上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透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2

  ----情境創設與資源(課本資源)的利用是怎樣體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

  1.觀察點與選點說明

  這一觀察點屬於《課堂觀察框架》中的“課堂文化”維度中的'“創新”視角。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既是教學實踐的現實要求,也是理論指導實踐的具體體現。

  在課堂教學中,若能在充分挖掘課本素材的基礎上,精心組織材料,創造性地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環境,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觀察表及觀察結果說明

  這份觀察量表(見附表)是我們“三人團”根據兩位上課教師所講授內容及可觀察、可記錄、可解釋的原則來確定的。

  對於課本資源的利用是在課前透過閱讀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及教案,以及與老師討論就可以獲知的。

  對於情境創設我們從情境型別、情境目標指向及效果達成情況三個方面進行了觀察。並對觀察結果進行了分析。

  3.對觀察結果的分析及建議 結論:

  (1)兩位教師都能在對教材及內容深度理解基礎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很好地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課程理念。

  (2)兩位教師都精心地設計了適合學情(李海軍老師授課的班級是理科實驗班,李永國老師授課的班級是理科普通班)的問題情境,並適時的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現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也使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感覺到學有所獲。

  (3)透過對問題或問題鏈的設定是否關係到高階知識技能(解決/綜合/遷移)的觀察結果的分析,李海軍老師設定的9處問題情境6處關係到知識的綜合應用和遷移,使學生一節課學習之後既學習了知識同時也獲取了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優點:

  (1)李海軍老師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新意,層層遞進,隨著一個個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達到了入“境”的程度,達到了入解析幾何的“境”,又從最後設定的思考題情境將學生引領到了數學的更高境地,更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了本節課的高潮,也到了本節課的尾聲,在學生學習正酣時刻結束,令人回味無窮。

  (2)李永國老師充分利用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絡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用舊知識作鋪墊,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創設遷移情境,引導學生對照比較,抓住新授知識的內在聯絡,層層設問,促使學生的思維簡約、跳躍。我們透過對問題或問題鏈的設定是否關係到高階知識技能(解決/綜合/遷移)的觀察結果的分析,這節課創設的問題情境都屬於知識性學習目標中的理解和應用層次,技能性學習目標中的模仿水平和獨立性操作水平,教師能圍繞學習目標透過創設情境逐步引導學生解決核心問題,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

  稍顯不足之處是李海軍老師若在小結處配以圖片情境效果會更好,指向會更明確;李永國老師若再能多一點讓學生暴露“思維的發生、發展的過程”效果會更好,因為“暴露”本

  身就是較強的思維情境,這樣更能促使學生的思維活躍,也能更進一步的達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充分統一。

  附:觀察表

【數學課堂觀察記錄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