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沙盤實訓心得體會

沙盤實訓心得體會

2016年沙盤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沙盤實訓心得體會

各位朋友、專家晚上好!我於1月26 、27日很榮幸參加了李xx老師沙盤培訓,聆聽李老師的講解 收穫頗豐。有一股衝動想借助這個平臺把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順便講個小插曲,27日是我將老師送到車站。令我興奮的是在路上我與李老師進行探討,不能說是探討而是請教,最後李老師把在個案中自己認為的得失也有交流,從這個角度說,我也有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我會融入這個發言與大家分享。

首先說說沙盤遊戲治療的由來,講這個話題不能不提美國倫敦的兒童精神病學家瑪格麗特·洛溫菲爾德,他受到威爾斯《地板上的遊戲》書的啟發,威爾斯發現自己兩個兒子在地板上玩玩具,幾次之後身上存在的問題消失了,便寫了這本書,此數值時披露了這個現象,瑪格麗特把玩具和沙盤結合到一起,並把它命名為“遊戲天地技術”在前人的基礎上做了提升,多拉·卡拉夫又做了理論上的充實的技術上的拓展,正是命名為“沙盤遊戲”,1985年卡拉夫創立了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協會,到1988年美國成立了協會,1991年《沙盤遊戲治雜誌》正式創刊,標誌著沙盤遊戲治療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心理治療體系。

心得:從我個人童年經歷講,我小時候70年代在農村幾個小夥伴拿著玩具在沙子堆上做遊戲,我也問過父親,祖輩小時候都是玩過這個遊戲的,我贊同李老師講的沙盤來自中國,我小時候還玩過“過家家”我認為他有點像戲劇治療中的心理劇,中國許多地方或是方面一些好的東西缺乏提煉,生活到科學技術這個高度,以至於許多發明創造被外國人命名。我認為我們那代人是幸運的,自然而然的在很貧窮的條件下卻享用外國的現代技術,而現在的兒童在物質條件優越的條件下卻要花錢,請人併到專門的場合去接受這項技術,這很有意思,同時我還注意我們70後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比90後、00後要小,我認為是社會的發展,人的生活方式改變了,群體(團體活動)減少了造成了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機率增加了,現在教育尊重兒童的獨立意識,過早自己一個房間,業餘時間都花費在培訓班上,不像我小時候,衚衕裡一大群孩子,上樹掏鳥,下河捉魚。爬山偷蘋果,多麼令人回憶呀!

其次我說一說對這個療法的認識,卡拉夫說(李老師在課上講的)我什麼也沒做,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好起來的,我們把李老師做的`個案與這句話對照一下,就會發現李老師在整個過程中是有說話的,難道李老師違背了卡拉夫的意圖或是沙盤療法的本原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卡拉夫那個時代或是之前,應是大部分針對兒童做沙盤遊戲。兒童多動症、自閉症卡拉夫讓其多做幾次沙盤自然而然好起來,我認為是可信的,對於成年人恐怕要複雜一點,有些技術還是要用的,我從李老師做的沙盤個案中看到了課本所講的積極關注、重複,參與性技術,影響性技術,同感等等,這些東西不用我具體一一指出,每個人都能感覺出來,我要說到這朋友們有人會說你這沒心得呀,我認為個案中,李老師說求助者:你想一下,小馬會對父母說什麼(這裡運用了意象對話技術)當求助者說:我不知道!李老師說你想象一下可說什麼(這裡運用了引導技術)這些是我的個人理解,希望朋友們多發表不同意見促進我個人成長。

最後我透露一下,再送李老師的路上,李老師曾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這是做教學示範,我一直在謹慎的把握著這樣一個度:我不能過多的引導這名學員呈現出更多深層的潛意識,因為這只是一個教學示範,我要保護學員的隱私。我那時那刻感覺到了,諮詢大家對心理諮詢原則牢牢遵守、堅持, 李老師反覆叮囑我;戰友你做諮詢時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心理諮詢師是一門助人的行業,對求助者絲毫的傷害都是諮詢師的失職和職業操守的違背。 說了很多,佔用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時間,所說所想可能有許多不準確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2016年沙盤實訓心得體會範文]相關文章:

1.沙盤實訓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沙盤實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