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節日> 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

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

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

“世界難民日”,為每年6月20日。

為了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聯合國於1951年召開了“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給予其領土上的難民一定的人道主義待遇,包括: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予國民待遇;在動產和不動產、自由職業、遷徙等方面給予至少不低於一般外國人並儘可能優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並儘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

在1950年成立的聯合國難民署以及1951年出臺的《聯合國難民公約》的共同推動下,世界難民保障體系得以建立。這一體系是用來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餘波所帶來的人口流動的影響,並且透過主張難民權利以鼓勵各國收留難民。

1967年出臺的《議定書》進一步補充《聯合國難民公約》,同時世界幾個地區陸續建立的保護體制也有力地推動了《公約》的實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陸通過了一項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並決定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非洲難民日”。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 )。

2000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55/76號決議,在這個決議中,大會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五十週年,並且非洲統一組織(非洲聯盟)同意國際難民日與6月20日非洲難民日可在同一天舉行。大會由此決定從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

2015年9月2日凌晨3點,40歲的阿卜杜拉,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5歲的加里布和3歲的艾蘭,從博德魯姆海灣出發,準備前往科斯島。這是通往歐洲最快捷的一條路線。

新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只需要渡過這片海。

2016年世界移民與難民日主題“移民與難民質問我們;慈悲福音的答覆”

然而最終抵達對岸的只有阿卜杜拉,3歲的小艾蘭永遠留在了博德魯姆的沙灘上。

而這只是敘利亞戰爭引發的人道主義災難的'一小部分:截至2016年3月,隨著敘利亞危機進入第六個年頭,在敘境內及五個難民接收國範圍內,一共有680萬敘利亞兒童急需教育援助。去年“六一”,一名敘利亞兒童在伊斯坦布林的大街上流浪乞討,今年此日,這些孩子們又歸何處?

今年此日,這些孩子們又歸何處?

難民問題由來已久,在人道主義救援之外,還牽涉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內政外交、地緣政治、宗教民族、生態資源等多種問題,有複雜的成因與深遠的社會影響;隨著敘利亞戰火延續,難民危機不斷醞釀升級。2016年2月,中國國際法促進中心(CIIL)前赴希臘和土耳其針對敘利亞難民問題進行調研,期間與當地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主要合作機構Association for Solidarity with Asylum Seekers And Migrants (ASAM)進行了會談。

每年6月20日為世界難民日,今年6月17-19日,在考察ASAM援助的難民兒童生活情況後,CIIL決定聯合荷蘭駐華使館、聯合國難民署、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北京大學學生國際交流協會(SICA)、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將50幅由難民兒童繪製的反映其日常生活、心理狀態的畫作在北京大學展出,畫展主題為“我們與他們的未來”。

經CIIL大量實地考察後發現,教育是援助難民尤其是青少年難民中尤為關鍵的一環;“我們與他們的未來”寓意教育為改變民族命運的共同道路,更希望我們與難民兒童在教育之路上攜手走向未來。本次畫展將作為北京大學國際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傳播敘利亞難民兒童的真實生活與解決難民問題發聲踐行者的事蹟。

畫作展出期間,將同時舉行由聯合國難民署駐華總代表、荷蘭大使館代表、美國大使館法律顧問、鳳凰衛視難民問題記者、法國加萊難民營志願者、北大傑出學生代表李盡沙等出席的開幕講座、行者沙龍和難民問題紀錄片展映會。


【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