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名師先進事蹟材料

名師先進事蹟材料

名師先進事蹟材料

本文是聘才網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有關教師的先進事蹟材料,以供大家借鑑學習。

以美麗的姿態播種美的種子

“今年暑假我打算報一些心理學的培訓班,以便更好地開展我的教學工作。”臨近暑假,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教師李迪已經為自己的暑假做好了規劃。她說:“我將每一刻都當成修煉美麗的過程,我要以美麗的姿態播種美的種子。”

讀過李迪的文章,或者見過李迪的人,都感覺李迪是一個單純、真誠的人。很多人不解,這樣的人怎麼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尤其是在職業學校,問題學生格外多,沒有一些威嚴和手段,怎麼能降伏那些刁鑽古怪的傢伙呢?李迪說:“我當班主任的優勢便是單純、真誠和一顆年輕的心。”

李迪從1997年第一次當班主任起,就把自己作為音樂教師特有的詩意和藝術氣質帶到了班級工作中。比如,她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花草的意義給班級命名,用別緻的班級文化影響每一位學生。李迪善於藉助故事和自己的人生體驗來引導學生,她開班會就是講故事和搞活動。她總是用自己真實的一面面對學生,從不裝腔作勢或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有時被蠻橫的學生氣急了,她從不強忍自己的淚水。不過正是這樣的學生,讓她不斷反思、上進,從中得到了不少班級管理的經驗。

李迪說,最初做班主任都會經歷依靠自己的性情、個性和感覺帶班的階段,這是一種“本色管理”,但是做班主任工作不能只靠吃“老本”,隨著與年齡相關的種種優勢地削弱,必須增強謀略、掌控和預設能力。也就是說,班主任不能總是等學生“製造”出問題、事件之後,才去“做班主任工作”,而是應該主動出擊。比如,透過策劃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疲於應付”,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同時讓他們受到不露痕跡的教育,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李迪以真誠和真實的情感面對學生,最終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喜愛和尊重,從中也收穫了很多。在工作之餘,她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記錄教育故事和心得。迄今為止,她積累了100多萬字的工作日記,寫了400多萬字的教育隨筆,出版了九本書,其中《做學生歡迎的班主任》已經是第八次印刷,被確定為“中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用書”,在全國教師隊伍裡有一定的影響。

多年來,李迪因閱讀、寫作、踐行、反思,使得班主任工作有聲有色,特別是著書立說後,在全國擁有了大批“粉絲”。她除了在省教育廳和鄭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師資培訓活動上授課,還在週末和節假日,應邀到北京、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展講座,深受一線教師的歡迎。

2012年夏天,因班級學生出了一點事,李迪好不容易處理結束,兒子深夜卻又病了。等孩子病情穩定後她才睡去,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嘴歪眼斜,患了面神經炎,俗稱“面癱”。很多人面癱後,一個月之內就能痊癒,她卻足足病了半年多。當醫生告訴她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的那一刻,她有些崩潰,但冷靜後她懷著一顆淡然的心看待這一切。

病癒後,她重出“江湖”,利用週末和節假日到全國各地做報告,很多朋友見面都會問她的病情,以至於武漢大學的田恆平教授開玩笑說:“李迪你知道嗎?你病了,全國人民都在關心你。” 她恍然明白,在有了一定影響力後,做一個優雅、美麗的教師,已經不再是她個人的人生目標,因為廣大教師都在關注著優秀教師的生活是否精緻、美麗、從容、優雅。

因此,現在的她常常一邊熬粥,一邊跳健美操;一邊散步,一邊聽有聲讀物;一邊外出開講座感染別人,一邊在火車站、飛機上讀書補充能量。她在努力給廣大教師樹立一個精緻、美麗、從容、優雅的榜樣。

選擇了教育,就要愛她到底

“老師,您給我們拍的照片真好看!”6月9日,在孩子們緊張複習的閒暇,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教師張錦文,向學生分享今年4月帶領他們到該鄉松貢水村廟嶺學習抗日英雄楊荷時的照片,讓孩子們得到短暫的放鬆。像學習抗日英雄這樣的課外活動,張錦文每年都會開展幾次,對孩子們進行吃苦教育、理想教育、艱苦奮鬥教育,貫穿於他37年的教學生涯中。

1978年正在上高中的張錦文,因為本村先前的一位老師結婚走了,再也沒人願意到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偏遠小山村教學,村幹部便到學校找他讓其回去教學。工作後,他看到整日忙碌卻難以解決溫飽的老百姓,看到身邊無數勤勞善良的光棍漢,他下決心要讓深山區的孩子把基礎知識學好,以便將來能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

有了這樣的信念,前25年,張錦文一人教三個年級的課,每天在懸崖絕壁的羊腸小道上走8公里山路去教書,25年走了近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因山路陡峭,爬山只能穿家人做的布鞋,張錦文25年下來穿破了350餘雙鞋。趕上下雨天,他還要背孩子們上下山。吃飯更是飢一頓飽一頓、熱一頓冷一頓的,生活相當艱苦。

長期的過度勞累、整天忙碌使他的身體漸漸不支,2001年10月的一天,張錦文在給學生講課時突然感到心裡發慌、兩眼發黑,隨即倒在了講臺上,學生把他扶到椅子上10多分鐘後才慢慢醒來。他趁著節假日到醫院看病,被查出患上了心臟病、甲亢、胃炎等多種疾病。醫生要求住院治療,他卻讓妻子背了一大包中西藥回家,開始了一邊吃藥一邊教學的生活。

2003年因合點並校,他被調到拍石頭鄉中心小學。他每接一個班都是先培養習慣再教書、先育人再教書。每到週一的品德教育課,張錦文就會和學生討論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學生、如何養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等,並設定班級“小金庫”,讓學生把平時撿到的沒人認領的錢物放到裡面,用於資助需要幫助的人,或買來課外書、學習資料等讓全班學生共同分享。經過不斷探索,他形成了自己的“不教而教、不學而學、自主快樂”教學法,得到了學生家長的高度評價,被當地人稱為“山裡的孔子”。

學生王宇來自淇縣,學習不好,喜歡打架,有時還上網,家長管不了便送到張錦文的班上。張錦文卻不急於補課,而是先從生活上關心和照顧王宇。由於他離家遠,星期天張錦文把他帶到家裡,並和妻子商定,晚上看電視只看新聞,其餘時間用來看書。看書時,張錦文會把書上的內容講給妻子聽。王宇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時,就會坐到老師的跟前。時間長了,他佩服起張老師來:老師你懂得太多了,怪不得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沒有任何說教,王宇愛學習了,也變得更懂事了。好多外鄉鎮、外縣市的家長因此把孩子送到他班學習。今年他所教的班裡,45名學生就有22名外鄉鎮、外縣市的學生。

走進拍石頭鄉,只要提起張錦文,所有他教過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所有家長都盼望他能教自己的孩子。

“一個好的教師對待自己的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喜歡你,家長才能肯定你。”這是張錦文網上個人空間裡的一句話。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作為省級文明教師的他也是這麼做的。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活化快樂教學方面獨樹一幟,他撰寫的《小學數學生活化快樂教學》一書得到了教育專家和同行的一致肯定。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是張錦文的口頭禪。他說自己不會講大道理,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有行動。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要愛她,說到做到。他堅守大山37年,儘管有多次走出大山的機會,但他一次次放棄,因為他割捨不了山區人民對他的期望,山區孩子對他的不捨。他做到了愛教育的承諾,也因此收穫了河南省特級教師、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第四屆河南年度教育新聞人物、河南省師德教育專家、河南省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名師先進事蹟材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