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元宵節> 元宵節經典散文

元宵節經典散文

元宵節經典散文(精選10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元宵節經典散文(精選10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元宵節經典散文1

  元宵節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年的喜慶氣氛延續到今天,算是又一個高潮!從大年初二,街上就有人陸陸續續地選購湯圓,高中低檔各色價格、品牌的湯圓琳琅滿目。當然,普通百姓選擇最多的還是那種包裝簡單、製作隨便(有的甚至不夠圓)、無名無牌的“大眾”湯圓,因為它實惠。在每一年的第一個農曆十五,人們祈禱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圓滿美好!那一個個包裹著芝麻、花生、棗泥和糖類等各種各樣餡兒的小圓球,寄託著人們無邊的美好願望和甜蜜祝福!

  圓,是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的圖形。從幾何學上來講,圓是中心對稱圖形,美觀中蘊含著和諧。在人們的印象中,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圓的,地球也是圓的,圓圓的太陽給萬物以生命的能量,圓圓的月亮給心靈以慰藉,圓圓的地球給人類以生存的空間。所以,人們對“圓”的嚮往和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生活要圓滿!福祿壽喜財五福臨門,子孫滿堂人丁興旺、心想事成好運連連為圓滿!

  愛情要圓滿!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濡以沫百年好合為圓滿!會議要圓滿結束、任務要圓滿完成、為國為民鞠躬盡瘁臨退休要為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圓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也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圓!

  其實,圓就是到一箇中心點的距離相等的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條從哪裡開始又回到那裡結束的曲線!就像人生,赤手空拳而來,走過了一段歲月,又赤手空拳而去。那些走過的歲月,點點滴滴連成了生命的曲線。

  和所有的人一樣,我也喜歡圓、期盼圓!

  圓,有時是七彩夢幻,如彩虹,總在風雨過後才能看見!圓,有時是湍急的河流,只有走過急流險灘才能到達彼岸!圓,有時是一首交響樂,要很多人的配合才能演奏成功!

  圓,有時是一道半徑為未知數的多元解的方程,有的人可能窮極一生都無法找到確切答案!不管怎樣,如果要用幾何圖形來演示生命的話,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可能是直線或者拋物線,只能是特殊的曲線——圓。

  所以,在這點上說,生命也是平等的!我為這平等的生命歌唱,為這平等的生命祈禱,為這平等的生命祝福!

  希望元宵節的爆竹聲,給所有的親人、朋友帶來圓圓的夢、圓圓的愛、圓圓的心情、圓圓的日子、圓圓的運氣!

  元宵節經典散文2

  一個人不是孤獨,思念一個人才會孤獨,思念一個失去的家就會滿懷孤獨——陳樟璵璠。

  又是一個蓄滿念想的日子——元宵節。

  元宵熟了,漂在鍋裡,輕輕一撥打著旋兒,像我撲稜撲稜的心跳,我知道這又是一個心花搖曳思念的時刻。

  滿懷柔情,幾絲眷念,花開有聲,落英無語,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節真是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日子,它是個讓甜蜜和思念、離愁和失落、遙想和回憶佔據春幃意鬧的日子。

  為了過年的圓滿,今天人們又放響了鞭炮,向年發表最後的祝詞,蔓延高掛的燈籠瞪著紅眼樂淘淘地在春風裡微笑,應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熱氣騰騰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個善感的人,總覺著這鞭炮聲在此刻是如此的顫動思念的心,我想此時有多少漂泊在外的遊子又會增添幾絲念家戀親的愁思;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更是心頭盤旋縈繞難以下嚥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從感性上講成了過年的句號,人們的喜悅也將在一天隨著爆竹煙花的鳴響、盛開、飄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後歸於灰飛煙滅·····

  年啊從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遠一點,從元旦起年就讓人沉迷,沉醉,沉淪,撩撥澎湃著這人們的心潮。因而說每一個節氣裡都有約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瀾渲染氣氛,當然屬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畫,春聯,糖果,餃子等。元宵節元宵成了主角,各種口味的元宵代表著人們的飲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裡來鬧新春,元宵節一過你就算過完了,一切都變得平淡無奇,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美輪美奐的繁華似錦又要歸於平靜。

  生活是一個永不停息的輪迴。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個節氣裡都有一個念想串起人們的共鳴,只因為每個節氣裡都蘊含著相似的溫暖,不同的人內心深處裡流淌著不同的眷戀。逢年過節闔家團圓才算完滿,節日裡你會被寵著,疼著,愛著,念著,幸福著,當然也會被孤單和寂寞包圍著、畫心為牢、心甘情願、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糾結,難過,但無論怎樣日子都得過。

  說白了年不過是一個字,元宵節也不過是個詞,一個延展著生命時光與感情沾親帶故的詞,人們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節裡看看過年最後的焰火,嘴裡一裹元宵,此岸的煙花在甜蜜見就變成彼岸的重溫和回憶,人們又開始遙想下一個粘著念想的日子······

  元宵節啊,你知道今日又讓多少人感懷吟歎,編情為經,織愛為緯,細細地密織思念的網,用豐潤暈染的唐詩念你,用豪放婉約的宋詞粘你,用飽滿情懷的丹青妖嬈你,用感人心魄的樂曲縈繞你。

  一鍋元宵煮飄搖,一場團聚,一世離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個元宵都有親人的疼愛,粘著血緣親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淺,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著團圓的圓滿。所以我要說,你快樂,天天像過年,你悲傷,日日像末日。

  過了今天的元宵節就算過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後的疼愛!但絕不是生命最後的疼愛!

  元宵節經典散文3

  時光如梭,元宵節已經來了。元宵節的夜,朗月星空,涼風徐徐,群星眨著調皮的眼睛,凌空嘻嘻,俯瞰大地,似乎在這元宵之夜,被人間美好所吸引。

  仰望夜空,瞬息萬變的煙花,曼妙地展開,形成了七彩的花朵瀰漫蒼穹,把天空央託的絢麗多彩,美麗壯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盪漾空中。此情此景,突然一股濃郁的思鄉之情湧上心頭,如果此刻在家鄉,我想這時一定會在燈棚前欣賞那美麗壯觀的傳統文化藝術。

  我的家鄉是一座古老的小鎮,臨水環山,交通方便,有著幾百年傳統文化歷史的城鎮,燈棚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三代(清代、民國、當代),具有三百年的歷史,每年的臘月,那些老藝人就開始籌備,設計,繪畫,手工,經過多日的辛苦操勞和努力,正月十三,正面三層,美麗壯觀的燈棚,坐落在鎮政府的門前的十字路口。

  燈棚底面高於地面2米以上,供遊人穿行;二層下設布制橫額,迎面四根盤龍燈柱,分別間隔架設在12塊門檻燈上,柱燈上面連線燈房斗拱飛簷,分開左右三個空間,懸掛24塊面燈,面燈下掛玻璃宮燈和玲瓏珠燈,中間縱深處陳設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各種古玩,後壁中堂張掛名人字畫,左、中、上方遮蓋棚布。三層以上以海馬文獸壓脊,飛簷斗拱下裝面燈24塊,四組彩燈吊在飛簷挑角上,每組9盞,稱九蓮燈。

  其燈具、彩繪、設定隨著時代的程序各自反映時代色彩,門檻燈多繪製12生肖,三層正面面燈常常繪製24孝圖,戲曲故事畫面,有水滸、西遊記故事畫面。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微型電機制作火車穿山洞,隨著時代的變遷,適應當前的形勢需要而創作面燈。燈棚每年花樣翻新,爭奇鬥豔,遠近馳名,把節日裝扮得加多彩絢麗,更加喜慶,節元宵的晚上,方圓左近的人們,帶著家人,帶著凳子,揹著孩子,用架子車拉著老人,陸續到來,燈鵬上彩光四射,面燈上的各種人物和動物栩栩如生,喇叭上放著歡快的音樂,燈鵬周圍人山人海。

  八點左右雲彩燈開始表演,雲彩燈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民族民間舞蹈,其表演形式是用八個人,四男四女,每人手執二燈,初上場以小橫步至臺前,相繼作順燈(轉圓圈),揭地皮、單折、雙摺、單折帶、雙摺帶、滿折、盤龍(正龍、倒龍)對蓮、裡五花,外五花等隊形畫面,以形容雲的動盪,由輕輕飄動到激烈飛行。

  雲彩燈從乾陵十五年傳承至今,曾在七十年代進京演出,受到周總理熱情讚譽並題詞。

  聽著輕快歡樂的音樂,看著輕盈優美的舞蹈,隨著觀眾陣陣的歡笑和熱烈的掌聲,場外的鞭炮聲,還有綻放空中的朵朵燦爛的煙花,濃濃的節日氣氛,,讓每個人連上掛著喜悅的表情,沉侵在節日那喜氣盈盈的氛圍中。

  到了正月十六,人們都早早吃完早飯,來到馬路兩側等待文藝大軍的到來,全真的鄉村,學校,工廠等所有的團體單位,都會獻上精彩的節目。

  我們的鎮上有一座大廟,每年的這時候,文藝大軍都要先去朝拜列為神靈,祈禱平安,九點來鍾,拜過神靈的文藝大軍浩浩蕩蕩的開過來了,前邊鞭炮開道,兩個人打著的橫幅,上寫著<歡度元宵》,後面是兩輛拖拉機拉著大鼓大剎,幾位帥氣的年輕小夥,身穿大紅,腰束綵帶,雪白的毛巾紮在頭頂,鑼鼓打得有板有眼,震耳欲聾。緊接著舞獅隊,在人們的印象中,獅子是百獸吉祥至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平安,尤其在重要的節日裡,舞獅表演,意示人們對吉祥,平安,幸福的渴望。舞獅人頭戴大頭佛面具,下穿燈籠褲,身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

  後邊又過來一個人身穿長袍,要系綵帶,手中高高舉起大大紅紅的繡球,緊追繡球的是一條張大嘴巴,被十幾個身穿綵衣,頭上扎著白色毛巾的人上下舞動的的長龍,它代表著華夏民族的精神,它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奇異動物,它善於變化,能翻雲覆雨,吞雲吐霧,元宵節舞龍,以示人們祈福本年風調雨順,喜獲豐收的美好願望。

  在後面是高蹺隊,腰鼓隊,大秧歌,抬花轎,旱船隊,等等數不過來,每一個隊都會在燈棚旁邊耍上一陣,也叫祭燈棚,那些化妝醜大姐的男人,時不時向周圍的觀眾飄灑眉眼兒,玩兒個鬼臉兒,逗得人們哄場大笑。

  節目結束,已是下午兩點多,這喜慶的節日裡,在娛樂烘托的氣氛中,人們忘卻了飢餓和疲憊。

  元宵節經典散文4

  我們總是唏噓傳統節日越來越沒氛圍,就連元宵節味也越來越淡了。

  一是,現在的元宵節人氣變淡了,缺少了往年鬧元宵的火熱氛圍。過去的元宵節日,人們不過完年,也就是說不過完元宵節,一般是不會外出務工,一家老小團聚一起,其樂融融,盡情的享受著節日的快樂!今非昔比,現在人們爭錢意識異常強烈:人們過完大年初二就陸續的外出掘金,追逐新的福祉;有的商家就連大年初一一天也不放過。

  二是,元宵節休閒娛樂文化的味道變淡了。過去年裡,元宵節日鄉土風情,當地文化忒濃——有農民們自編自演的扭秧歌、花鼓隊、花燈、花船、黃梅戲;有舞龍燈、獅子燈、花燈、花船燈等等。人們為了討個新年好運氣,家家戶戶,單位店鋪,人們都掙搶著接燈,燃放鞭炮、炸煙花,給紅包,弄得領頭藝人忙碌不堪,應接不暇。元宵節日鬧元宵,獅子的吼叫聲、龍的咆哮聲、鞭炮齊鳴聲、鑼鼓喧天聲、眾人的掌聲、匯聚一起,震破雲霄;歡樂的笑聲灑落一地,好生熱鬧。尤為那些表演舞獅騰龍與表演龍燈的老藝人們,一個正月數十天裡,日夜輪迴演出,挨家挨戶為村民們送祝福。如今,世人對舞獅燈、舞龍燈、扭秧歌、花鼓隊等,思想觀念淡漠,取代了鄉土文化的是現在的電視、網路等等。加之發起傳統文化的那些老藝人,為怕麻煩,加上製作獅子燈、龍燈等材料費用,人員工資都很昂貴,一年只有一次,時間短,掙錢不多還辛苦。以及當地政府考慮舞龍燈、舞獅騰龍、放鞭炮及炸煙花的安全性,和環保、噪音等,予以干涉,導致那些民間老藝人們,不想幹懶得幹,也是元宵節清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元宵節飲食文化的味道也變淡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飲食文化各不相同,即便是傳統的節日,食俗也各不一樣。元宵節日的食俗也有南北之異。譬如,北方人元宵節日這天,家家戶戶包餃子,以此慶祝元宵節日。而南方人元宵節,都是家家戶戶吃湯圓。過去元宵節日,我們老家家家戶戶做湯圓,其湯圓粉和黑芝麻餡都是農民們自家生產,生態環保,糯米、芝麻,做出來煮熟後的湯圓個頭大,正常三個一大碗,實在。湯圓如雪似玉、柔軟如綿,清滑細膩,皮薄餡多,口感極致,濃香筋味,食後滿口留香,回味無窮。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湯圓,雖說品種多樣,但工藝粗糙,糯米粉質較差,個頭小,芝麻餡少,缺少餈性,食後也寡淡無味。現今,人們過元宵節很隨便,有什麼吃什麼。由於現在的農民大多數與田地“脫產”了,或不生產糯米;也有不少人嫌麻煩,不願意自家做湯圓,即便想吃湯圓,還是到超市圖個方便。

  元宵節味淡了,不僅僅是我們這地方,據瞭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人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蔑視。尤為年輕人,他們大都熱衷於“洋節”,忽視傳統節日。作為一箇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自國傳統文化。因此,作者真心的不想元宵節日的傳統文化,就因少數人對元宵節日的怠慢與淡漠意識,就將泱泱中華幾千年傳統節日文化,逐漸淡出人們的思想,淡出人們的視線。作者衷心希望,人們用傳統的思維去對待元宵節日;我們在接受新的娛樂文化的同時,別忘了跟隨我們多年的那些傳統的文化,因為那些傳統的文化才是我們的根。作者衷心希望,全民都要有對中國節日文化的全新認識,創新過節的形式,賦予新的意義,迴歸節日,將民族幾千年傳統的元宵節日文化,得以傳承,讓我們老來少一些遺憾,讓子孫們多一些感慨。倘若能如作者所願,我想,以後的元宵節日又將是五彩斑斕,"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另一番景象!( 文章閱

  元宵節經典散文5

  第二個年頭,在外面過這樣神聖而重大的節日,然而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個節日,此刻的我只身異鄉的地方節日氣氛就有著出奇地平淡。極不捨得也不願意那麼早來到學校,如果我的膽子夠大的話。縱然把我的思緒分成平均的十份,然而有九份已經回家了,只有一份還留在這個氣氛冷清的異地,似乎自己只剩下一個影子,無助而茫然地漂浮在疏散的人群中。

  孤獨的這時候我只要想一想家裡的熱鬧,自己的心情就會樂開花;電話裡的笑聲也總可以在這個關鍵時候給我送來打破寂寞的溫暖,媽媽會叫我猜一猜家中今天有什麼花樣好菜,回味極深的是那香噴噴的鴨肉,自然就會聯想到那天我們早早就桌在那一張大團圓桌上所有新鮮可口的故鄉佳餚,真是美味啊!可是隻能幻想,怪就怪自己為什麼當初就不會好好珍惜這其中的每一道香味!媽媽聽到我一五一十真實地念道著,好像竟說不出話來了,我清楚地知道家裡這個時候總是不會缺少的那幾樣菜,可是更能夠清晰地察覺到他們在那張大圓桌的一角默無作聲地無趣地咬著筷子的樣子!

  我拿起電話,那幾個簡單而輕快的數字,不知在我腦海拔了多少遍,它們像一連串傳情的音樂,每一個音符都深刻地銘寫在了我的心裡。我想在這個時候湊合一下家裡的熱鬧,時間來得真是急時,剛好在那一個點上,以前這個時候那條街上就遊著一條長長的由紅燈籠相拼而成的巨龍,我就一定相擠在那滿是香菸熱氣的人群中了

  真沒有想到這裡會那麼地冷清,零星地散落在街上幾吊孤燈,行燈隻影得比天上的繁星還要疏離,縱使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出現了幾點莫明方向的紅星,可是那黑壓壓的一片還是能浸透襲擊我的內心!

  走在淒冷地校園小道上,耐不住寂寞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尋求一番熱鬧,我把路過時在旁邊嬉鬧的小孩抓了過來,是我真的想湊一份喜樂,還算開朗的心情在尋求等待我慷慨大方為付出的人,就是為了粘合住和家中一樣過節日的節奏,那一發沖天的熱情,那豪情萬丈的胸懷,不想讓今天這樣的日子也空出來寂寞著,不想讓今天成為過去一年裡總結出來是遺憾的一天。

  路上看見一個小朋友的燈就快滅了,我急中生智說,我等一下送你們一人一隻蠟燭,我希望你的燈籠裡一直閃著燭光,代表你還很開心的光亮。的確!這對於他們來講可能就是希望吧!他們有意思地認為可能燈亮著就意味著他們的心靈還在透射著耀眼的光芒,當我共享了一段喜樂之後一起來到彩燈站臺才發現,各式各樣地花燈就像春天裡的花柳綠,我卻覺得它們總是少了一些什麼似的,原來它們缺少了光的魅力,它們都失去了生命閃動的鮮澤。不知是不是這盞明燈給了我靈感,我出乎意料地想到要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給特別的人一份禮物——生日禮物,大大大後天就是媽媽的生日了,只能用生命來悍衛的那天偉大的日子,我要儘快地告訴她那天就是她的生日,否則她準得又要把自己的生日也給忘了!

  我要讓這盞燈永遠閃著光亮,這盞燭燈點燃了夢想,閃著希望之光,最重要的是我要讓媽媽那雙明亮的眼睛永遠明亮著!我要讓媽媽那顆溫暖幸福的心永遠幸福溫暖著!

  站立在顛簸起伏的車上,我的心裡沉甸甸的,手上只是個普通的小小紙燈籠,看見第一排坐著的一男一女各自手上拿著一束鮮花,想必是朋友過生日吧!他們的同學過生日,送鮮花應該是最適合不過了,但也在那一個瞬間我明白了家中的老母親最需要的是我們送去給她的溫暖與希望!

  元宵節經典散文6

  2021年的元宵節,是在遠離家人的上海度過的——在陰雨霏霏中忙碌了一天,欣賞不到月亮,也沒機會去欣賞花燈,只有晚飯時食堂裡一鍋熱騰騰的元宵,還有即將上演的央視元宵晚會。原本想在家和妻兒一起過上一個溫馨的元宵節的,可是上海這裡有事兒,只得提前返滬。啟程前,老婆特意煮了一碗元宵給我,說,趁熱吃了,不忘家。妻子煮的是那種皮兒薄餡兒多的湯圓,我慢慢地咬著嘬著,吃得仔細,滿口餘香。妻子說,看把你小心的,還能再讓它燙著你了?於是就想起了那次被元宵燙著了的往事。

  那是在1980年,我漂在一條船隊上。元宵節,沛縣王師傅家煮好了元宵,給正在值夜班的我盛來一碗。在此之前,我大概沒正兒八經地吃過元宵。看著碗裡一個個圓滾滾的麵糰,夾起來一顆直接送到口中咬了一下,沒想到裡面的糖餡兒滾燙,燙得我囫圇下嚥,結果一路灼熱,涕淚交流!王師傅心疼地說小心啊!我說我不知道里面是熱油。後來,元宵常見常吃了,可是很少吃到那次燙我涕淚交流的元宵。再後來,知道了元宵是北方的稱呼,南方稱之為湯圓。北方的元宵是用五仁棗泥或者紅糖做成的核兒滾出來的,所以皮兒厚餡兒少,不太燙人;南方的湯圓是包出來的,皮兒薄餡兒多,煮得透了會燙人。知道了這些,後來每逢吃元宵。總能想起那次被燙的經歷。曾經將這件事兒說給妻子和兒女們聽過,他們都笑得不行。妻子說,說你傻老茂,一點都不虧。

  像我等50後的北方人,兒時的元宵節是沒有元宵吃的。兒時的元宵節最大的節目是燃“刷帚把兒”和鬧花燈。蒐集廢棄的刷帚或者笤帚頭,沾上燃油之類的東西,夥伴們一起跑到野外點燃它並高高地舞動,在夜空裡劃出一圈圈輝煌的光環,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吵鬧抑或對擂中的叫罵,煞是熱鬧。鬧完後,回家把自家制作的蘿蔔燈、面燈端出來比試。用面捏成不同屬相的動物,背上捏出來一個盛油的燈碗兒,放在鍋裡蒸熟涼透,或者把蘿蔔切成幾段,分別在中間挖出來一個坑,這就是燈盞了。插上半截裹上棉絮的火柴棒,倒上一點豆油或者豬油,點燃放在鍋臺上、床頭上、門檻上,口中唸叨著兒歌:“照照臉兒,不害眼兒;照照門兒,蠍子不蜇人兒;照照床,出外不想娘……”燈油耗盡後,看見燈芯上結出的燈花兒,有的像掃把,有的像穀穗兒或者高粱穗兒。結出掃把的多了,大人就不高興,擔心年景不能風調雨順;結出了穀穗兒或者高粱等作物的,大人們就說今年好年景,五穀豐登。耗盡燈油的面燈是不許吃掉的,要留到“二月二”早上煮了吃,據說是為了歡送蒼龍昇天,迎接灶王回家就職。為了讓孩子們抵住誘惑,大人就說偷吃油燈會“黑眼圈兒”,長相不好看。可是經不住油香面香的誘惑,也有偷著吃的,當然少不了受到大人的數落。可是數落歸數落,吃了也就吃了,只是第二天早上甚至以後好多時日,偷吃麵燈的孩子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察看自己的眼睛,看看到底出沒出現“黑眼圈”。

  眼圈兒並未因為偷吃了面燈而變黑。這些年眼部偶爾略現一絲黑圈兒,那也是年歲的緣故抑或是加夜班熬出來的。況且多少年來,家裡也一直沒有再蒸制那些捏成屬相模樣的面燈,元宵節的花燈,大都是街上買回來的塑膠製品,裡面有燈泡,把手上有開關,開關連著電池,燈亮了,還有音樂伴奏,不怕風吹雨打,好看是好看,就是沒了兒時端面燈照眼兒的樂趣和偷吃麵燈的韻味兒了。還有,每年一度的央視元宵節晚會也很熱鬧,電視機前的歡笑和燈火輝煌的燈會取代了兒時燃放“刷帚把兒”鬧騰,心裡總有一種久違了的躁動被壓抑著。

  久違了的躁動不再是我等這個年齡。但是,那份躁動,卻屬於我等這個年齡的人的童年。看如今,該有這份躁動的年輕人們,不知有沒有這份對躁動的感覺?

  元宵節經典散文7

  過年,中國人家人團圓的重大慶典,無論離家多遠,無論一張車票如何難求,漂泊在外的遊子,無論如何都要等上歸家的旅程,只為那短暫卻濃濃深情的年。

  年獸不來,但回家過年的渴望從臘月開始就觸動了每個中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家在遠方,思念已經回到老家的一張桌子一個板凳,甚至是門外的一方院落的`圍牆上的每一片磚瓦。家,無論身處何方何地,都是一種歸宿。不管過年的風俗繁雜簡單與否,每個中國人註定了回家過年的願望,都葳蕤成林,不為年夜飯的豐盛,只為那一份那份守候,那份一份親情,那一種歡聚。

  過年,從除夕的鞭炮聲開始,到元宵的一餐聚會結束,元宵,便註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老家過年,最為重要的是除夕夜的年夜飯,鄉親們從來不在乎停放在門口的車輛品牌,只在意誰家子女都回家吃了那一頓一年裡最為重要的晚飯,不在意年飯的品種是否繁多、菜品是否名貴,過年,更注重也只注重一種形式—團圓。

  老家人說:“今天已經十五了,時間過得真快!”往往總是被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作為應對,然後才海闊天空一番,說些不著邊際的對話。誰都不願說期盼或者祝福,因為那一頓與平日裡幾乎沒有差別的晚飯過後,聚會的親人,又將離家或者已經離家,開始了一年的耕作和拼搏。年的情懷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深沉凝重,不經意間,元宵便等同於離別的哀愁了。

  曲靖人的元宵,一直都不怎麼隆重,至少在老家,已經與年看似無關了。有心人,會在正月十五煮上一點自己家用糯米磨成粉和成的面加上一點自己釀製的甜米酒,做成一份熱氣騰騰的湯圓,沒有轟隆作響的鞭炮聲、沒有情誼濃濃祝福、沒有包含太多祝福的壓歲錢,沒有祭拜祖先的隆重儀式,吃了,年也過完了。話題,總是定格在離人的歸期和囑託上。

  元宵夜,家人在包裹裡新增的那些特產,不經意間增加了負重,與遠行的遊子一起上路,讓下一個為鞭炮聲中的年夜飯踏上歸程的人,行囊不再空空如也。

  曲靖的元宵,一種滿含甜蜜的哀愁。

  元宵節經典散文8

  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一道又一道美味佳餚擺上了桌面,吃元宵了!小孫子蹦著喊著。團圓節人不全,母親不能和我們一起吃元宵了。去年駕鶴西遊,如今陰陽兩隔,真是好人不長壽。

  “爺爺吃元宵!”“爺爺不餓! 你吃吧,待會我們上西山給太奶送燈去。”月亮升起來了,照在田野皚皚白雪上,泛起一片清冷慘白的月光。明月的銀光灑落在山林上,卻透出一股陰森幽暗的景象。遠處山巒中光火閃亮那裡必有一片墳瑩。白雪在腳下咔咔作響,一陣冷風吹過催促我們加緊前進的腳步。路上我對孩子講,過去的墳燈是黃米麵和水。做出小碗狀,放到窗臺上。凍兩小時,便成了,到墳地倒進麻籽油,放進棉花捻點燃即可。

  歲月流逝如今用上了電子燈真正成了長明燈。在爺爺奶奶和母親墳前小孫子點亮了三盞紅色的十五蓮花燈。孫子跪下高喊:祖爺爺、祖奶奶、太奶給你們送燈來了。我跪在那裡熱淚盈眶。燈影裡分明看見爺爺抱著我,用鬍子扎我的臉,我順勢揪住他的鬍子。爺爺咧著嘴喊,快撒開。一家人哈哈大笑。爺爺對不起,原來你那是親我哩!

  彷彿清晰看見奶奶挪動著小腳笑著向我走來,舉起一塊冰糖,塞到我的嘴裡,那沁人心脾的一刻永生難忘。奶奶孫子好想您!

  淚眼迷離中看見重病在床的母親吃力地望著我說:“快回街裡賣水果去吧!你多忙啊!我沒啥事。”窗外杏樹花開的時節母親常向窗外望著,對我的弟弟妹妹說:“陰天了,要下雨了,下雨你大哥就不能出攤了。”言外之意就是有時間回去看她了。

  他哪裡知道那時的我風雨無阻,真是鑽到錢眼裡了。怎麼就不能耽誤幾天多陪陪母親呢?真是不孝。想來讓人痛楚時時心酸。如今母親孤寂的躺在這曠野裡。子欲孝而親不在,願墳頭這盞明燈陪伴她解除孤獨,照亮她走向天堂的路。

  爺爺你不願吃蘋果麼?我給您帶來五個供上。我小時候過年那天能吃上一個國光蘋果就很知足。這可是紅富士呀!奶奶你跟我們講在火車上看到旅客吃香蕉不知是啥,長長的,彎彎的,黃黃的,剝下皮白白的,到老了您一口也沒吃上,今天我給您帶來了一大掛香蕉,誰讓您小時候冬天在火盆上用鐵茶缸子煨在火裡燉粉條給我吃,今天算是報答您了。

  媽媽您牙不好,晚年愛吃蛋糕,今天給您獻上三斤蛋糕,您愛施捨,吃不了就送給有需要的人吧。記得你年輕的時候做點好吃的讓您吃您說不愛吃。就愛吃土豆辣椒醬,蘿蔔乾,凍白菜。。。記得您從省城看病回來,妹子家燉了一隻小雞您吃了多半隻。過去家困難您捨不得吃,讓我們兄弟姐多吃點,我們那時太天真,以為媽媽是菩薩心腸要吃素的。

  母親病重期間因忙於水果生意,沒能回去看她幾次,臨終前我握著她的手,她雙眼緊盯著我嘴裡發出細微的聲音,聽不清在說什麼,是恐懼?是不捨?是囑託?想必是遺憾。這更加深我的慚愧,加深我對母親深深地思念。兒子哭著在墳頭壓上紙錢,孫子將三堆黃紙點燃,熊熊火焰上青灰的紙菸盤旋著,瀰漫著,模糊了我的雙眼。

  墳塋變得肅穆,墓碑更顯莊嚴。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燈光交相輝映,拉近了蒼茫大地和皓月長天的距離,拉近了村莊和田野的距離。照亮了死去親人通往天堂的路,你們的恩德後人終生銘記,我們血脈相連,骨肉相牽,好像天空眷顧著大地,又一陣爆竹聲響過,在寒冷的北風中,我們依依不捨,緩步離去。

  元宵節經典散文9

  讀高中的時候,讀過著名作家秦牧的散文《花城》,文章將廣州花市寫得五彩繽紛,大大提高了廣州花市的知名度。秦牧是廣東人,他熱愛家鄉,自然是強烈的愛國主義者。當然愛國主義文章很多,有些文章雖然不是寫家鄉的,也是很好的文章。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劉白羽雖然不是三峽那個地方的人,但是對於祖國的熱愛溢於言表,《長江三日》自然也是愛國的典範。

  如果說廣州的花市是一個舉世少見的現象,那麼浙江義烏的元宵節無疑也是世上少有的一道美景。

  許多人都知道義烏是個國際小商品城,在那裡雲集的外國人很多。有些人不知道的是,義烏的元宵節其實也很有個性,最有個性的就是舞元宵燈和迎燈的場面:不管是舞燈還是迎燈,參與人數之多,時間之長,可以說創下了全國之最。而元宵燈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所以這樣的全國之最自然就是世界之最了。

  義烏處在江南,自然也有江南地區處處能見的河。雖然有河,可是,據說義烏人從來不划龍舟,哪怕是在端午節那一天。這個端午節冷冷清清的地方,元宵節卻分外壯觀,真有點撲朔迷離的感覺。

  每到正月十五,義烏的城市和鄉村都熱鬧非凡。最熱鬧的還是城鄉結合部。因為在城裡鬧元宵,煙花和鞭炮響個不停的話,一來擾民,二來影響安全,而在城鄉結合部,人口也不如城裡那麼多,自然可以大膽地燃放煙花鞭炮之類,另外,郊區的農民比城裡更多。其實鬧元宵,玩龍燈,更多的是農民的活動。南方的人們都知道,其實不光是龍燈、板凳燈、獅子燈很少有城裡人參加,划龍舟也幾乎是農民的專利活動。

  元宵那天晚上,要是有地方玩起了元宵燈,鬧起了元宵,不要說是義烏市中心不如現場熱鬧,就是許多省會城市也不好比的。那是燈的世界,那是人的海洋,那是煙花和鞭炮的合奏,那是笑聲的交響曲,那是客氣和友好的聚會。義烏的板凳燈,長的有三百多條,短的也有一百多條,長和短就看參加舞燈者的多少。每當長長的板凳燈出現的時候,觀看的人雖然伸長脖子觀看,也常常是前邊看不到頭,後頭看不到尾。義烏人對於元宵燈十分尊崇,每當有元宵燈經過的地方,所有的車輛為之讓道,不管是賓士、寶馬,甚至凱迪拉克都一視同仁;不管駕車者是平民百姓還是赫赫高官,都得站立一旁甚至行注目禮。偶然有個別不懂規矩的外來客從板凳燈上抬腿跨過,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必須當場道歉並且對著元宵燈拜上幾拜,俗稱敬燈神。如果有人以不知道為藉口而行動遲緩,義烏人會很不滿意,他們會說:正是因為你不知道才讓你道歉,不然,你要是明知故犯,很可能挨一頓揍甚至痛打的。

  義烏人迎燈神,那個虔誠,那個恭敬,也是罕見的。每到元宵燈鬧起來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地準備煙花爆竹等候自然不必說,有些人為了增加氣氛,除了燃放煙花爆竹,還要準備孔明燈,以待迎接好元宵燈之後再放一盞嶄新透亮的孔明燈以示歡送。煙花和鞭炮看各家的實力和熱情,一般各家各戶也是爭先恐後,熱情有餘。放得最少的也有三四百元錢,熱情的會燃放上一兩千元錢煙花和鞭炮。如果一晚上連軸轉,燃放煙花鞭炮的開支十分可觀。

  義烏是駱賓王和吳晗的家鄉,義烏的陳望道和馮雪峰也都是文人,一個文質彬彬的地方,當年和戚繼光一起殺起倭寇來絕不手軟,玩起元宵燈來,也堪稱豪情滿懷,所以,義烏是個多彩的地方。

  元宵節經典散文10

  再過幾日,便是元宵節了。不免想起關於元宵節的句子: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此詞一說為北宋歐陽修所作,另說為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所為,哂詞品人士辭,後者之可信度似乎高於前者,但不管如何,都不失為一首好詞,對我而言,無甚大礙。

  元宵節源於漢,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源起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

  關於元宵節,我所熟知的詞句還有另外一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上元之夜,溫軟微動的東風裡,禮花在空中綻放,四下裡散落,那景象,若微風吹落的星雨,愜意,神爽。我與你在人群裡穿行,觀燈聞笑,待看到一處美景,想與你分享喜悅時,一轉頭,卻發現你已不在我身邊,我的目光,在人群裡四處找尋,不得。急切中,驀然回首,你卻在燈火闌珊的地方,正盡意地觀那盞燈呢!

【元宵節經典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