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通用1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

  對於我為什麼當老師這個問題,曾經我也在腦海裡多次思索,但是至今卻沒有得到自己能夠信服的答案。《我們為什麼當老師》一書,對剛剛入行教師行列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收錄了20幾位資深教師的教書實戰感言,讓我在進入教師角色前,事先品味以後工作中可能產生共鳴的聖餐,瞭解了當老師的酸甜苦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第二部分,它詳細列舉5位老師的故事,它深入的描繪這些老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志向。其實,從這些教師例項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就像自己的一面鏡子,只不過這面鏡子它比較神奇,可以讓我們看到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受益良多。

  一、學到的觀點

  透過這本書的學習,使我明白做為一名教師在教育並不樂觀的政治背景下等一切不利外界條件下,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始終牢記教師教書的重要性,要成為對所以學生都有影響的老師,明白做一個對學生有有影響老師具備的職責,包括,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聯絡;不放棄一個學生,始終要明確一個理念,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難教的學生;遇到困難的要堅忍等等。只有愛崗的人,才能敬崗,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更應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一些好教師的例項,我看到了教育事業藝術魅力,認識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神聖職責,以及這個行業的價值所在。這為我以後工作,堅定了更鞏固的心理基礎,以便更好的工作。

  二、與自己工作的聯絡

  我現在是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馬上就要到崗位中來,我將親身體會到在學校教學中的酸甜苦辣,不過我會堅信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我會像吳校長說的去做,既來之,則安之,踏踏實實的把工作做好。用真情來教書,始終本著先育人再育學,先學做人,再學技藝的理念。做為一名旅遊專業老師,我的人生格言是,與學生一起暢遊書中海洋,共同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是我一定會努力去克服它。學海無涯苦做舟,我將上下而求索。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好好學習,做一名合格的實中教師。

  三、反思與重構

  看了,《我為什麼做老師》這本書以後,我一直在反思,有了一定的啟發,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班級課堂氣氛不高的情況下,再追究學生調皮,鬧騰的責任的時候,或許也要多一點考慮追究教師。我們教師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授課不夠投入,激情度不高。教學方式是不是換換口味。與學生進行多的交流,適時瞭解他們的心聲,讓師生互動再默契點。老師上課不容易,上好課不容易,當個好老師更是難上加難,我會為此不斷努力,做一名好老師。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2

  首先,我不得不說,我很高興學校給我們這批新教師發了這份特殊的禮物——《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也正是這份禮物,我才開始思考我為什麼做教師。

  看完此書後,只能說是粗粗地瀏覽了一遍,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我感覺我得到了共鳴——我跟書中有些教師的經歷一樣,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當老師,而恰恰是原本就沒想過當老師,因為某種未知的緣分讓自己進入了教師的行業。我想對我來說教師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會是一個“充滿冒險”的工作。

  一、書中讓我感觸頗深的觀點

  雖然對教師並不陌生,因為從我做學生起就在跟教師打交道,但是我從學生角度看到的教師又不完全是真正的教師。在看了此書後,才對教師有了較深的瞭解。

  “教書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公平的態度,對所有學生都抱有很高的期望”珍妮弗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這讓我想起我作為學生時,最欣賞的就是那些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的老師,最厭惡的就是那些言行不一的老師——說是一視同仁,做是偏心。

  “生活很有趣事因為我們可能會殊途同歸。我曾被告知我是從側門進入學校的,那是一個相當公正的評判。我從未有過成為一名教師的偉大抱負,我先前的工作經歷對我從事教師並無多大幫助,我受過的教育業並不是完全適合教書的那種,但我還是從事了這個行業,對這個新角色覺得越來越適應,因為這種舒坦的感覺似乎很難得地與我在這項職業中的成長以相同速度在發展”鮑勃的這段描述正好印證了我的經歷,我也是一個“門外漢”,不是一個師範畢業的科班教師,但我會像鮑勃一樣去努力,去適應這個新角色,“認識到自己的力量,並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潛能”。

  “總的來說,我已經總結出愛是一切的中心,特別是我為什麼要選擇教書,也是因為愛。正是愛給了我復歸的動力”克麗斯滕用她不平凡的經歷告訴我們她再一次回到教學崗位的原因就是“愛”。在世界上,可以說“愛”是偉大的:父母對子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同伴之間的愛。如果沒有愛,不知道該有什麼來促使師生的感情,促進師生的關係。

  “儘管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番個人經歷和選擇教書的理由,有一個理由卻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通的:我們有深入生活的慾望。我開始相信這是將教育工作者聯結在一起的一個核心價值觀”克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的感悟。教育是要基於生活實際的,教師也要帶領學生一起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讓學生保留一個美好的記憶離開學校。

  二、聯絡實際

  書中值得細細品味的觀點還有很多,我想等我又一定的教齡了,再去品讀,將會有新的發現。說到要聯絡實際工作,學以致用,這對一個還未真正進入教師角色的人來說有點難。不過書中這些教師的經歷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經驗,對初為人師的我有幫助。我本身是一個富有激情的人,直到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與機器打過交道後我才慢慢發現,其實我還是喜歡和人打交道,選擇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可能更適合我。現在我如願以償了,接下來我的工作中主要是和人(學生)打交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和人打交道會比較難,這需要我花更多地努力來處理好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對教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像貝斯所描述的一樣,她的課堂開始有所轉變是始於一次冒險:袒露了自己的一個秘密,展現出了一個誠實的教師面貌。正是這樣,學生也開始對教師誠實,敞開他們的心扉。我想我將在工作實踐中慢慢地感悟和改進。

  三、反思和重構

  看完此書後,我對自己提出了基本要求,即“兩心”,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兩心”——愛心、責任心。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但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能愛,而且要善愛。

  作為教師還要有責任心,有責任心的人才是值得信賴的人,而且責任心既是對學生又是對自己。人也只有有了責任心,才會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會發現前方有那麼多需要自己擔當的事。

  一個有教育責任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對自己有責任感的人。我們不能期望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會對學生和學校負責,會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未來聯絡起來。作為一名教師,對自己有責任感,最重要的行動是珍惜自己寶貴的年華。對自己有責任感,就要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教育系統有各種專業上的榮譽稱號,比如“教育能手”“學科帶頭人”“新蕾獎”“教學標兵”“特級教師”,等等,這些階梯式的榮譽的設計,為教師一步步規劃自己的教育人生,奮鬥和實現教育人生的價值,做了有益的引導工作。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達成目標的時間,對自己的責任感由此開始。

  一個有教育責任感的教師,對學生要負責。責任心對教師而言,是師德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師德的外在表現。沒有教育責任心,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還可以重頭再來;而對於家長,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重頭再來。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對於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之百。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對我們報有希望。我們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社會的讚譽,實現學校的發展和老師的自身價值提升,就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每一個細節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3

  說實在的,雖然讀的是師範專業,可是對於為什麼做老師還沒有過深刻的思考。現在成為一名教師和當初選擇師範專業不無關聯。可是,我只記得當時一起念師範的同班同學都很排斥當老師,不想和“師範”這兩個字掛鉤。但是後來我發現大家都熱愛當老師了,也愛上了老師的事業。

  我發現自己不排斥教師這個職業,並且喜歡這個職業的時候是大三時的見習特別是大四的實習生活。我發現學生都很可愛,他們毫無保留地表現自己內心和想法,就像清澈的溪水毫無保留地呈現溪水中的頑石,水草,魚蝦等。而且這些可愛地如天使般的孩子圍著我叫老師,和我說這說那,他們這份信任讓讓我倍感愉悅。現在在實驗中學,接觸的將是一些思想上行為上都較成熟的學生,但是我仍然相信我和他們可以有某種情感聯絡,讓他們信任自己喜歡自己。這和《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中第三篇,裡面的教育,我的精神之旅部分是有共同之處的。它說教師要脫去‘厲害教師’的偽裝外表,與學生成為夥伴。教師在學生的眼中總是一個嚴肅的,不可親近的角色,認為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這無疑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不僅不利於教學,也讓教育缺少了一絲人情味。“愛是一切的中心”。教育需要愛,有了愛才能更好地呼喚起學生的熱情。所以我所選擇的座右銘—教育從心開始,包含了愛,意味著教育要傾聽學生的心聲,滋潤他們的內心,才能徹底地激發學習激情。

  教師揹負的責任重大,大到關係到學生的未來與命運。這是個重擔。回想過去,學生時代的自己,對教師的話惟命是從,現在的孩子也是。而這種現象也更加地體現了教師的責任的至關重要。教師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給自己充電以滿足學生的各種需要。想到這點,我不免會有些心虛。因為浩瀚的知識海洋我才遊過了幾英里,就是在英語這個海峽領域,我也仍然需要不斷地汲取其中的精華,而且到目前為止自己所獲得的都遠遠不夠。

  我為什麼做教師?我想,做過學生的我們都經歷過或者不被重視,或者遭受惡語批評,或者不被信任這樣那樣的遭遇。現在不愛表現了也許就是某位老師的諷刺,學習不主動了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忽視;性格開朗了也許是因為老師的理解,熱愛各種活動了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鼓勵。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被老師的諷刺,忽略而慢慢落後,我更希望能拯救躲在孤僻角落的孩子。因為經歷過那樣的冷遇和熱情,所以我能瞭解學生的心情。我完全不能說我已經真正瞭解他們,因為自己所經歷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一大部分需要我去學習,然後幫助學生。

  為什麼做教師,我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這些理由可以是偉大的,為了國家的未來和利益,也可以是微小的,僅僅是偶然。但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做教師,我想就能當好一名人民教師。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4

  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是可怕的,一個沒有思想的教師尤其可怕。沒有思想,人就沒有了做人的根基;沒有思想,教師就會對周遭發生的教育現象漠然置之,不能有一個明晰的看法。教師的幸福源於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創造性勞動,只有創造出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同行尊重、人民滿意的優秀的教師。讀張康橋的《為什麼做教師——教師生涯中必須反思的幾個關鍵性問題》真是一次同齡人的心與心的交流,我們不難看到這本書平凡之中見真諦,平淡之中有神奇的魅力,也不難讀到一個有著獨特教育思想的教師的真知灼見、敢為人先的求索精神。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僅此而已嗎?說這就夠了,是因為古人已將為師之業說清楚了;說這還不夠,而且還遠遠不夠,是因為當今為師已不在是私塾裡的先生,他需要關注人類、關注社會、關注環境、關注國家、關注民族、關注生命……今之為師,正如成龍演唱的歌曲《紅太陽》中所唱的一樣:“我雙肩扛著天,踩著腳下的黃土地……”——太過沉重的重擔已經不容置疑地壓在了教師的肩上。但是,教師不能推卸,也無法推卸,只有義無反顧地將之承擔起來,因為學生需要、家長需要、人民需要、國家需要、歷史需要……當然,我們自己也需要!正如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所言:能力強是任務多逼出來的,鐵肩膀是擔子重壓出來的。的確,教師是站起來的人,是有思想有遠大抱負的人,是以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為國家培養合格公民的人。故而,今之為師者必須化壓力為動力,敢於擔當,勇於進取,為學生做良師,為家長做益友,為學校做名師,為國家做公僕,為生命做護航人。讀張康橋《為什麼做教師》,在作者善於思考、不斷求索的智慧篇章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關注校本研究、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呵護學生心靈的有思想的優秀教師形象。

  其實,面對市場經濟對教師職業的衝擊,教師群體也在反思和追問:逃脫歷史的衝擊嗎?不,我們只有迎難而上,敢於思考、善於思考,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方能在這市場經濟的大潮衝擊中穩住腳跟不動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向自己的教育理想邁進……讀張康橋《為什麼做教師》時,總是讓我想到餘秋雨先生《千年庭院》中的一段話:面對歷史的風霜雨雪,教師掌握不了什麼,只能暫時地掌握這個庭院,這間課堂,這些學生。是的,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他知道這就夠了,他就能在得失之間平衡自己的心態,發現自己的價值,尋求到教育的本真,迴歸到林格先生所言的教育本質:無所為而無所不為,不教而教,於無聲處響驚雷。

  讀張康橋的這本書,從他的教育人生中我們很容易結合到自身經歷去思考教育。說真話,原本的我在學生時代也沒有打算做教師,只是基於自身學業情況和為了轉戶口等急功近利的原因讀師範、做教師。反思我們自己接受的教育,我們昔日的良師真的還少有傳遞什麼思想給我們,我們也就在學生時代無法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理想去規劃未來,選擇專業和職業。所以,當我們做了教師的時候,必須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並用我們的思想感召學生們的思想,讓大家都成為有思想的人,為國家培養出有思想的合格公民。讀這本書,再一次讓我明白學習、閱讀、思考、寫作會讓教師向著“教育家”(我更喜歡說是“教育思想家”)的方向成長起來。

  是的,我們不迷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書中卻有思想!博覽群書,讓我們的頭腦充實,在心靈與心靈的對話中思想的火花就會忽現。面對周遭的教育現象,我們不斷的反思、不斷的追問,就會讓我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條理,在內因和外因的不斷促變中去主動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擔當起作為教師的責任,教育的智慧一定會在我們不斷追求人課合一的教育境界中形成。這樣,我們就要可以向世人莊嚴地宣告:我們是有思想的教師,我們是人民滿意的教師,我們辦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5

  暑假裡,校長為我們大家準備了《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一書;在假期裡看了這本書,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現在我試著先把讀後感寫下,要求是“3R”標準,一是認同的觀點;二是聯絡實際工作;三是重構。

  一、認同的觀點:

  教書是最有挑戰性,同時也是回報率最高的職業。一年之內就可以看到回報:孩子們在認知、行為和社會性方面都進步了不少,有時這樣的進步是逐步的,有時這樣的進步是巨大的,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都讓我覺得是很大的回報。

  教書是歡樂、悲哀、快慰和無助的結合體,但它也是一項有著明確目標的任務:改變我的學生,也改變我自己。我教書是因為教書這個行為本身能夠觸及我精神和靈魂的很多方面,使我一直保持內省並不斷推動我的某種意識的醒悟。

  教書是一種革命性的舉動,它能夠決定一個年輕人是否有機會過上好日子,它會有終身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就可能去讀大學,找到好的工作,然後過上好日子。推動兒童教育意味著去鼓動年輕的一代,他們既可能會變成教育和社會忽視的犧牲品,也有可能會促進他們各自所居住社群的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二、聯絡實際的工作

  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組織學生參加課餘活動、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我要樹立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允許學生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能大膽提出質疑。我想只要是出於彼此尊重、走和諧的氛圍中,課堂活躍一點,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不要把自己的尊嚴放在第一位,不要認為自己就是長官、皇帝,要放下教師的架子,真正啟發學生的智慧,扮演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順導者。我們反思和改進的,我們要在課堂上就要讓學生知識什麼是平等、民主,如何建立民主的組織,什麼叫尊重,什麼叫真正的自由等等,因為只有在得到尊重、自由、平等、和諧的氛圍中,人們的才能才能發揮到極致。

  三、重構

  我要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推動著自己努力地工作,不記個人得失,甘於奉獻,樂心思教。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責任心教師能把教學工作做好。沒有責任心,工作態度散漫,對學生成長不關心,對學校,對社會,對待遇等等,心有怨言的;自然無心思教。有了高度的責任心,必然能激起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負責任。

  我要熱愛學生,嚴愛有加,對我來講,愛人的具體表現就是要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悔乎?”在他看來,教師只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才能不知疲倦地全力教誨學生。熱愛學生,就是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平等待人,寬厚仁慈。要把學生當成夥伴和朋友,以智慧、包容、理解的心情對待。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或許就是這個道理罷了。當然,熱愛學生,決不是降低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王夫之說過:“教人必須有嚴格的要求,學習必須向高處努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

  我校的學生的文化成績不是很好,在初中裡是“差生”。對“差生”的教育工作是我們的重點,我要對他們更加關心,“差生”的接受能力要比正常同齡學生的接受能力差,難於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從而產生自卑心,自暴自棄。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有一個全面可行的計劃,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而且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朽木不可雕也”之類打擊“差生”的積極性,傷害他們自尊心的話,要細心、耐心、用心的教育。實際上,每個“差生”也和正常同學一樣,也希望有人關心他,愛護他,體貼他,也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護、幫助和鼓勵。我作為老師,對每個學生都必須付出真摯的愛心,設身處地的為“差生”著想,只有這樣才能為學校、社會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6

  古語有言“讀書使人明志”。多讀書可以使人學到很多有意義的東西。暑假期間讀了《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一書,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你以幫助,讓你充滿信心……其寓意深遠,使我受益匪淺。

  一、書的觀點

  教師,是一種讓你一直努力進步的職業。而要成為一名對學生有影響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應具有深厚的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嫻熟的溝通技巧,還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樹立起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懷有高度的愛,以平等、公正、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瞭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判逆期學會接受批評,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幸福是一種感受和體驗,也是一種實在的生活境遇。一個幸福的教師,要把教育學生作為享受,把奉獻作為樂趣。用樂觀無私的心態看待我們職業,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一個能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是一個追求課堂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能享受教育的教師;是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教師。

  二、聯絡實際

  在今天教師的角色和心態變得越來越複雜了,面對的'是一些個性鮮明、思維活躍的學生。作為一名新老師,我在面對學生的不懂事,犯錯誤的時候,甚至讓我難堪的時候抱怨過。師生間的互相交流是實現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途徑,我們要愛護每一個學生,重視同學間的交流,本著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宗旨,使師生關係融洽。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學生思想上的不成熟,要正視自己的錯誤,勇於改進。那就需要我們一切從學生出發,平時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上課時注意學生聽課的情緒,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儘可能的去發現學生當中的那種美,我們就是要挖掘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啟發、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教書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機會,讓我去質疑、思考。很多時候從自己身上感受到教育的無止境,問題不斷出現,要求我們時刻有靈感,多讀教育書籍,能從容的智慧的處理學生中的問題。同時,不斷鑽研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理論,深入到學生當中,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

  “信任”對於學生而言是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哲人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事實上,教師把學生當什麼樣的人看待,就等於暗示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嚴,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因此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要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

  教育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心態的問題。如果視工作為享受的話,就會努力地去享受,然後努力地工作,並取得滿意的結果,從中會體會到另一種快樂,於是便成了“努力工作——取得成果——感受快樂”的良性迴圈。

  三、反思重構

  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我覺得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人格完善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響。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人格力量的重要內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們才能看到。教師的健康而豐富的審美意識也很重要,可以影響學生領悟和體驗生活與藝術,讓學生學會不僅用眼睛而且用心靈去感受真、善、美。同時,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健康的成長,因此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和他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其次,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孩子們的眼中,他們希望老師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不喜歡老師憑個人的好感偏愛或是袒護某些學生或冷淡歧視某些學生。

  第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地位,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把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是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其同探求真理的夥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儘早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7

  閱讀了美國尼託主編的《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一書後,我深受啟發。這本書在向我們闡述教師的重要性的同時更是從不同方面闡述了一些教師在選擇教育工作的動機,以及關於這一職業本身的一些想法。雖然他們的經歷迥然各異,但是他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忱都是高漲的,對於他們而言教師不只是一份單純的職業,而是他們人生為此不斷付出努力付出,努力奮鬥的事業。

  這本書中提到:要成為對所有學生有影響的教師,一般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即深厚的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嫻熟的溝通技巧。日常教學中,要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聯絡起來,對所有學生都應該抱有較高的期望,那些別人已經放棄的學生,不論有多大的困難,也不放棄對學生的責任感,要堅韌不拔,運用靈活生動的方法,關心、尊重、愛護自己的學生。愛是一切的中心,“教育之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其實愛並不是簡單的情感,特別是在學校的環境中來界定它的時候就更是如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往往會換化、外顯為“責任”,所以,面對調皮、貪玩、反應較慢的學生,我們教師,唯有樹立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思想,並運用靈活生動的勸教方法,從關心、尊重、愛護自己的學生入手,把“學困生”拉到前進的隊伍中來,只有這樣才是對社會負責,對學生的真愛。當然,尊重和欣賞亦是教師對待學生所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有了尊重就可以實現平等溝通,使學生容易向老師敞開心扉。如果老師能順利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那麼教育好學生應該就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青少年學生多少存在叛逆思想,所以為人師表要以身作則,要嚴格要求學生,首先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無可挑剔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學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樣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自己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來影響教育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教師要愛自己所教的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我們教師要善於理解學生,理解是產生關心和愛的情感的前提,不善於理解人則很難去關心他,很難對他產生愛的情感。我認為:即使是對一個差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並以此給他鼓勵促進其轉化。作為老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多引導,不要武斷。讓學生喜歡我,能夠演化為他對我所教的學科的喜歡,聽從我的教導。讓學生與我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學成功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師生關係,往往能夠是學生的情緒穩定,有助於學生心智發展;相反,往往容易給學生心理上造成壓力和挫折,則會讓學生反感、害怕,從而阻礙心智發展。老師的情緒如何,對於學生能否積極愉快的進行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上課時教師必須始終注意保持著高漲的熱情,飽滿的精神。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善於思考、樂於接受教誨的作用。要做好老師這份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總要想著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

  教育是一種互動,一份投入,一個期待和一次次教師與學生的心心相印的活動過程。讓我們從“心”出發,以“愛”為基礎,讓“心’和“愛”讓教育閃光。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8

  最近,拜讀了索尼婭·尼託(美國馬薩諸賽大學教育學院傑出的語言和文化教授)主編的《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一書,感受頗多。書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教師作為個體,怎樣步入到教育行業中來,又是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這一份職業的真實過程。讀著讀著,不免聯絡自己,我為什麼做教師:

  1,因為喜歡這個職業

  2,因為這個職業比較穩定,不喜歡動盪的感覺

  3,因為自己的某位老師對自己影響很大,所以選擇了他的職業

  因為……

  一、認同觀點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裡21位教師也並不都是"天生就是教書的材料"。他們或許是中途改行的中年人,或許是剛入行的新教師,但他們都認為教書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教書使得他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教書可以幫助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

  珍妮弗·韋爾伯是一位中學科學教師,她說:"我做教師是因為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目的。""我做教師是因為我相信教育能夠帶來的影響和認知效果。""我做老師是因為我相信我幫助了孩子們,讓他們喜歡來學校上學,喜歡學習,並且樂於面對風險和挑戰。""我教書是因我知道做老師是起模範帶頭作用的。"安布瑞萊斯·馬利,是一位年輕的公立學校的雙語教師,她說:"我到底為什麼要教書對我來說,教書是歡樂,悲哀,快慰和無助的結合體,但它也是一項有著明確目標的任務:改變我的學生,也改變我自己。我教書是因為這個行為本身能夠觸及我精神和靈魂的很多側面,使我一直保持內省並不斷推動我向著意識的醒悟。""我教書是因為教書給我帶來希望。"

  在這些教師的言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師可以親歷創造的過程,追求真實健康的成長,主張"成事""成人",並在創造中提高總結。這麼多優秀教師的現身說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師的責任和作一名優秀的教師的任務。我有幸成為一名新課程下的教師,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師,學生髮展的需求,社會的未來需求,它引領師生,學校對教育的認識,明確的是個人,學校的使命,學得多才更感覺到學習的必要。用美國本傑明。拉什的話說: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領略到希望的曙光,還能有幸發現生命的立體的詩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這詩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標點。你可能沒有成為一個美麗的詞,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一個驚歎號,但你依然是這生命的立體詩篇中的一個音節,一個停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足以使你放棄前嫌,萌生為人類孕育新的歌聲的興致,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詩意。所以,我願意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去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二、聯絡實際

  我為什麼做老師,是因為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光榮;一個個學生的進步讓我感到喜悅;讓我體現人生價值與意義。我為什麼做老師,是因為天真無邪孩子薰陶影響著我保持著一顆珍貴的童心。我為什麼做老師,是因為學校的環境和諧溫馨。我為什麼做老師,是因為校園環境幽雅美麗,空氣清新。我為什麼做老師,是因為學校環境有利於我學習,不斷地探索,思考,豐富自己的學識與道德修養,儘管我物質上並不富裕,但我卻是精神上的富翁。

  學生總是模仿教師,所以為人師表要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學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樣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自己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來影響教育孩子。每一個學生都是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教師要愛自己所教的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我們教師要善於理解學生,理解是產生關心和愛的情感的前提,不善於理解人則很難去關心他,很難對他產生愛的情感。我認為;即使是對一個表現很差的學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並以此來促進其轉化。作為老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多引導,不要武斷,武斷往往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學生喜歡我,能夠演化為他對我所教的學科的喜歡,聽從我的教導。讓學生與我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助學成功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師生關係,往往能夠是學生的情緒穩定,有助於學生心智發展;相反,往往容易給學生心理諮詢上造成壓力和挫折,則會讓學生反感,害怕,從而阻礙心智發展。老師的情緒如何,對於學生能否積極愉快的進行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上課始終注意保持著高漲的熱情,飽滿的精神。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諮詢狀態,樂於接受我的教誨的作用。要做好老師這份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為了應付課堂上學生們千奇百怪的提問,花大量的時間來查詢相關的教學資料;我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充分地理解吸收講解的知識,絞盡腦汁研究出行適應學生個性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我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接觸學生,瞭解每個學生豐富而又具有個性的心靈世界,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進行因材施教,努力幫助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潛力與天賦。

  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我從不強調"尊師"超過"愛生",尊重學生,最重要的是尊重他的人格,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信心,不能挫傷其心靈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尤其尊重後進學生的人格,因為我知道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被人重視,成為有尊嚴的人。作為一個老師,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作用,從正面引導,啟發。對於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對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肯定,信任,增強學生信心,產生不斷奮發向上的力量。對於學生的缺點要進行批評,但我注意把握好"度",適可而止,使學生"知恥"為止,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熱情,讚揚的方式對待學生,比過多的指責,否定批評,效果好得多。

  三、反思重構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我想我會積極的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勤於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儘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做一個好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我為之付出青春和全部的熱忱,我無怨無悔。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9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很自然地我把它當成了一個問題問自己——我為什麼做教師?但答案似乎並沒有很快就從腦海中閃過,那別人為什麼做教師?帶著一種好奇心理我翻閱了這本書。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收錄了21位美國公立小學、初中和高中任教的教師的一些感言。他們中有的剛執教鞭,有的已經執教十來年,還有些是執教了30多年的資深老教師。這些教師所教授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民族、種族、語言和社會階層等背景,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點——對教育事業富有激情,不論是公眾承認的,還是不承認的,他們關心學生、熱愛工作,就算有再次選擇的機會,他們也仍願意從事教育工作,雖然有些教師也對如今的公共教育狀況感到沮喪、憤怒,但他們仍然熱衷教育事業。

  說到“我們為什麼做教師”書中各人的解釋五花八門,既有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也有說是因為教育事業富有詩意,有人提到和某些學生髮生的一些故事;有人回憶引導他們成為教師的最初的經歷;有人描述昨天甚至30年前的奇聞逸事,但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講為何從事教育事業都是津津樂道,並將其作為激勵自己的動力,他們把當教師當作是他們的使命,這樣的使命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使得他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作者從四個部分歸納了為何“我”選擇做教師,即:“漫漫長路——他們是偶然決定去教書,或者是那些走了很多彎路才去教書;“讓世界更有意義”——教書如何讓那些教師的生活更有意義;“幫助學生認識世界”——把教書描繪成幫助學生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聲音和位置的方法;“成為更完整的人”——教書就是好好為公眾服務,幫助年輕人積極改變生活,使他們成為更完整的人。看了這21位教師的感言,我不禁從書中去反思自己教書的動機,似乎在閱讀了此書後我也與許多他們中的教師一樣產生了一種共鳴,這樣的共鳴讓人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下面就說說自己為什麼從事教書這一職業吧!

  永遠忘不了自己初為人師時的那種興奮:可以有這麼多人叫我一聲“老師”,無論是年幼的還是年長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其他社會人士,這個稱呼是我們作為老師的專利;忘不了第一次走上講臺時的緊張,我竟能把整堂課的教案背得滾瓜爛熟,可還是出乎意料地超出了我的設計,課堂上有太多個插曲是我始料不及的;忘不了學生獲得成績時給我帶來的興奮和學生對你這樣的課堂設計不感興趣時帶來的失落;忘不了家長對你教育的肯定時的自豪和他們帶來負面反映時的擔心;更忘不了我第一次拿到工資時的激動,因為那是對你職業的一種肯定。如今我已經是一個有著8年教學經驗的專職教師了,這8年來,捫心自問我熱愛教育工作,把愛傾注於每一個學生,關心、理解並尊重他們,耐心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驚喜地發現自己並不是失敗者,也不是笨孩子,只要持續努力,成功和榮譽屬於自己。8年來在教學上,我銳意進取,積極參加各種業務進修,打下了紮實的英語基本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8年來每上完一節課後,我總要寫上幾句:這節課這個環節處理不當,使學生感到枯燥了,可以嘗試用另一種方式增加學生興趣;這節課學生順利的讀出所學單詞,但在理解單詞上尚需加強,可以設計一個幫助理解單詞的遊戲;這節課某同學不專心,課後要找他談心;這節課這幾個方面取得了成功等等這樣的反思。正是這樣的反思使我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成長,在教學上不斷取得進步。雖然我也會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抱怨教師的工作時間大大超量,而薪水與其他贏利性行業工作相比卻低得多;像梅琳達。帕勒瑞。杜克老師聽到的那樣想:那些什麼都做不了的人,就去教書吧;像安布瑞萊斯。利馬那樣認為教書會讓我不自由,讓我不安,讓我有一項壓倒一切的責任。但這些想法並不意味著我會放棄我的責任,因為我已經選擇了做教師。

  我像珍尼弗。韋爾。伯恩老師那樣認為教書是最有挑戰性也是回報率最高的職業,一年之內就可以看到回報而選擇了教書;我像斯蒂芬。戈登老師那樣認為由於我的性格和我的父母的因素解釋了我為何會選擇做教師;我也像艾拉。蓋文思那樣認為對學校的記憶是我現在教書的部分原因。我更像克麗絲滕。弗倫奇那樣認為是因為愛與被愛讓我為什麼選擇做教師,(我愛我的學生,我的學生也愛我)愛給了我信仰,愛給了我動力,愛給了我充實——所以我選擇了做教師。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在向我們闡述教師的重要性的同時,更是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一些教師在選擇教育工作的動機以及關於這一職業本身的一些想法。雖然他們的經歷迥然各異,但是他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誠都是高漲的。對於他們而言,教師不僅僅是一會單純的職業,而是他們人生位置不斷付出,努力奮鬥的事業。

  沒有這本書中提到要成為對學生有影響的教師,一般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及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嫻熟的溝通技巧,日常教學中要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聯絡起來,對所有學生都應該抱有較高的期望,那些別人已經放棄的學生,不論有多大的困難,也不要放棄對學生的責任感,要堅韌不拔,運用靈活生動的方法關心,尊重,愛護自己的學生愛是一切的中心,教育只沒有愛就如池塘沒有水,其實愛並不是簡單地情感,特別是在學校的環境中來界定他的時候更是如此,所以面對貪玩調皮,反應較慢的學生我們要有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思想,並運用靈活生動的方法,從關心尊重,愛護學生入手,把學困生拉倒前進的隊伍中來,只有這樣才是對社會負責,對學生的尊重和欣賞。

  教師對待學生還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有了尊重就可以實現平等溝通,那麼教育好學生,應該就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我們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學生首先要求自己用自己無可挑剔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學生,喊破嗓子不如做樣子榜樣的力量,用自己美的語言,美的行為來影響教育學生每一個學生。我們教師要善於理解學生,理解是產生關心和愛的情感的前提。

  我認為即使是對一個差生,也要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並以此給他鼓勵,促進其轉化。作為老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多引導,不要武斷,讓學生喜歡我能夠演化成為對我所教的學科都喜歡聽從。因此上課時教師必須始終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和飽滿的精神,使學生教師是一種互動,一份互動投入一個期待,更是一次次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的過程,讓我們從心出發,以愛為基礎,讓心和愛讓教育閃光。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1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這本書起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書名,因為我也在想:我為什麼做教師呢?這本由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教育學院傑出的語言和文化教授索尼婭·託尼主編的書收錄了21位在美國公立小學、初中和高中任教的教師的一些感言。其中有一個名叫珍妮費·韋爾伯恩的中學女教師寫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碰巧做了教師》。的確如此,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只是碰巧做了教師。譬如我,初中畢業的那一年,只是因為同桌的好友報考了師範學校,就輕易的在第一志願那一欄裡填寫了師範學校,碰巧就考上了。那一年,我十四歲,懵懂到還沒有意識到這將決定我將來的工作。

  師範畢業以後,十七歲的我以優等生的名義成為那一年唯一被分配到淮陰實驗小學工作的畢業生。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既是輕鬆愉快的幾年,又是痛苦迷茫的幾年。那個時候我們的課務很輕,一週只有十二到十四節課,同時又沒有嚴格的考勤制度,沒課的時候,可以到菜場買菜,週末的時候可以在辦公室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有時學校還會舉辦舞會和球賽,日子過得輕鬆自在。然而,作為新教師的我,卻不時會感到工作難以勝任的苦痛,加上我是選優進來的教師,同事和領導對我的高期望與現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沒有人告訴我該如何提高教學技巧,我敏感的內心被周圍蔑視的眼光刺得千瘡百孔,一向自信的我開始的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職業。於是,工作兩年以後,我考取了南京師範大學,脫產進修了美術專業。畢業後我本想留在南京另謀生路,但是在父母的極力勸阻下,我萬般無奈的再次回到了原單位。那一年,我二十一歲。

  十多年過去了,當年淮安師範的老師、同學、都紛紛轉行了,想做官的做官去了,想發財的發財去了。而我,還待在這所小學校裡。學生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我還是我,人沒有變,變的是心態。為了讓平淡的教學工作變得富有意義,我開始嘗試同自己的職業建立起一種全新的關係,我試著去喜歡這份職業,在教學工作中體驗師生情感互動的樂趣,我為能在工作中開啟孩子們的心智,幫助孩子們掌握必要的知識,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感到驕傲。同時,我也深深的感到只有當你把工作當成一種快樂,把教書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把書教好。

  珍妮費·韋爾伯恩在文章中提到“人們在許多場合都問過我,‘你還在當老師嗎?’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的感覺是,人們肯定是認為既然我已經教了那麼多年書了,我肯定已經覺得沒有任何新意,需要換換工作了。或者他們可能覺得我太”聰明瞭“,不應該只教書的。人們從不會問一名醫生、律師或木匠是否還在當醫生、律師或木匠。當我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意識到有許多人都不知道,教書有多難,二教好書又有多難。他們不清楚,要做一個好老師你必須要有多‘聰明’。”

  的確,也有人曾經這樣問過我“你還在教美術嗎?”我無比心酸地回答:“是的,我還在教美術。”我想:他們一定是認為我這輩子永無出頭之日了,也許他們所理解的教美術就是教小孩畫畫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兒。可是,他們都不知道要教好美術有多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得要多“聰明”。如今,課堂已經不再令我感到焦慮,我相信我擁有了可以影響學生的力量,我相信我在教學中能夠幫助孩子們,讓他們喜歡藝術,喜歡學習。

  有人奇怪普師班畢業的我怎麼會教了美術,我想說:那是因為我喜歡美術。小時候,我曾經把繪畫當做自己的第一愛好,家中的牆壁上貼滿了我的畫作,每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我母親便會驕傲的向客人們介紹說“看!這些都是我女兒畫的。”而我的父親卻希望我能在寫作上有所專長,他說他年輕時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記者,他曾不只一次向我們講述他十八歲在青島當兵的時侯,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但後來命運卻讓他進了一家工廠。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他與母親結婚時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張梳頭桌和一張門板鋪的床,床腿,是用廢棄的床頭壘成的,一間十三平方米的房子是廠裡的,在窮困潦倒中,他透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從政的道路……記得小時候,他總是對我畫的一些莫名奇妙的畫嗤之以鼻,他似乎希望我能夠實現他的夢想,所以,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親經常給我買是《小學生作文》、《兒童文學》之類的書。我上初中的時候,父親時常從圖書館借來《牛虻》、《復活》、《尼爾斯企鵝旅行記》之類的世界名著回來給我看,甚至還將他自己的十二元錢稿費全部給我交了學費,讓剛上初一的我參加一個什麼作文報的寫作培訓函授班,可那時的我一直對繪畫痴心不改,將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都用在了繪畫上,甚至在一些不太嚴厲的老師的課上也偷偷的畫畫。後來,我終於只是成了一名美術老師。我想:我顯然是辜負了我老爸的期望。不過,在老爸的影響下,我倒是讀了不少的書,且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這讓我在寫教學論文的時候受益匪淺。所以,我現在有時會拿自己的一些論文獲獎證書和發表的論文刊物去哄老爸開心,讓他知道,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女兒到底還是繼承了他的一部分寫作天賦的。

  生活中有些東西是難以改變的,也許還會不斷有人問我:“你還在教美術嗎?”我會平靜地告訴他:“是的,我還在教美術。”我從小在繪畫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而現在我想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這種樂趣。課堂上,我鼓勵孩子們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想法,改作業時我為每一位認真畫畫的孩子畫上五角星,寫上“你真棒!”,所以,當我在黑板上畫畫的時候,孩子們也會豎起大拇指誇讚:“老師,你真棒!”這讓我覺得很有趣。

  是的,我還在教美術。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而教書的時間越長,我就越覺得有許多東西要學。教學促使我不斷尋求新知,讀書使我的心靈日益豐盈。《我們為什麼做教師》這本書中,另外一名作者瑪麗·科黑寫到“我教書是因為教書是一份同他人一起學習就可以掙錢的工作。”想想看,這是多麼合算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掙錢養家,又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內涵。

  是的,我還在教美術。我希望孩子們能瞭解美術,瞭解人類文化傳承的另一種方式;我希望美術教師的地位能夠得到提高,這樣別人就不會再問我:“你還在教美術嗎?”這樣傷自尊的話了;我希望能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埋下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種子。不論我所教過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從事怎樣的工作,將會有一個怎樣的人生,我相信,這顆種子都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開出美麗的花朵。

  珍妮費·韋爾伯恩說的沒錯,“教書是一份相當吸引人的職業。”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2

  一、學到了什麼

  閱讀了《我們為什麼做教師》一書,感受到了其中一個個鮮活的優秀教師的形象。雖然每個主人公從事教育行業的初衷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是殊途同歸,在走上教育之路之後,都是肩負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懷著對學生無盡的關愛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極致的發揮著自己的力量。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的使命感、耐心、挑戰主流知識的勇氣、即興發揮和對社會公正的熱忱等素質的最好詮釋和體現。本書並不是從表面上交代他們為什麼做教師,事實上是以他們生動的事例來向我們闡述如何做一名真正對學生成長能夠起到指點迷津作用、能夠讓學生學有所樂的教師,其中的許多為師之道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參考。

  二、聯絡實際

  雖然我們很多人已經身為人師,雖然我們有著代表身份的教師資格證,可是我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個合格的老師嗎? 一名合格的教師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心裡有學生,無論是多還是少,總想著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在現實中然而我們有一些教師,只是把教學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對於學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變得熟視無睹、麻木不仁,這樣的老師如何能夠讓他們的學生健康成長呢。責任心是我們做教師最基本的一點,除此之外,我們的工作是應該是用心用智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一時的隨意而錯過影響了學生的一生。我為什麼做教師?最初是懷著一顆很平常的心,當做一份很普通的職業來從事的,但是隨著工作狀態的慢慢深入,我發現了教師這個職業的更多的內涵,體會到更重的擔子,收穫了更多的欣喜和感動。正如書中所說的”教書不僅改變了學生,也改變了我。“透過和一屆屆學生的接觸,在教學中,每當看到學生的成長,我都覺得得到了莫大的享受,其實成長的不僅是他們,更多的是我自己。對比書中提到的教師必須具備的一些素質中,我覺得自己對於”即興發揮“這一項做的比較欠缺。在平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由於面對的是靈動的學生,隨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應付於這些僅僅憑備好的教案時遠遠不夠的,每當意想之外的狀況發生時,自己的應變能力不夠,不能最合理的處理每件事情,往往在事後會留下遺憾。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耐心、睿智、具有開發思想和幽默感的教師是會受到學生歡迎的,然而周圍真正同時具備這些素質的老師又有多少呢,所以我們有很多的努力要付出。

  三、重構

  同樣做為一名教師,和書中的主人公對比來講,相差的太多,當然這些差距不會是打擊,只會激勵我以後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教育方法,書中的一個個主人公其實並不是什麼教育專家,但是他們平凡的崗位上做的幾乎平凡的事卻贏得了學生的肯定,他們的這些成功經驗也讓對自己以後的教學充滿了信心。所謂知恥而後勇,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更好的做好以下幾點:

  1、把工作當成是自己的興趣。當我們把工作當成興趣或許會有更多的激情熱情去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工作的結果會更好。 雖然我們的工作中的確會存在很多苦、很多累,但是這種充滿挑戰的生活卻是極具意義的,尤其我們的身份是老師,是可以影響下一代的人民教師。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夠把我們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嚮往的這份積極的情緒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快樂,每天擁有不斷的鬥志,引導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學生都有一定的”向師性“,老師要為他們做好表率,希望我們對他們以後成長的影響是積極向上的。

  2、多瞭解學生,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要了解學生,首先必須進入學生的情緒和思想的系統中去,以學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學生的心情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然後有效地將這些感受傳遞給對方,使他們感到理解與尊重,我想這種感受可以誘發出彼此充滿體諒和關懷的溝通氛圍,而不是以往的高高在上,為師獨尊,有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當老師看,有時候我們需要放下身段,樂於做學生的夥伴,在平等中感受昇華,在成長中享受收穫。唯其如此,我們的一片良苦責任心才能成為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3、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教師個人魅力。

  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師只有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品德,才能以教書傳知、育人感人,才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求我們老師透過各種途徑自我充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技能水平。除了知識的專業基本功之外,我們還要有豐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學知識。這方面的知識可以便教師瞭解教育教學規律,增長教育機智,有效地組織教育教學過程。另外因為青少年學生的求知慾強,興趣愛好廣泛,他們面臨的”問題“、想要知道與探究的”問題“呈現出多樣化、意外化的特點,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解惑“要求,需要教師具有更精深、更廣博的知識和更高的教育能力。許多知識體系是處在不斷變化和完善當中的,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尤為重要。

  不管我們當初是懷著怎麼樣的初衷加入教師行列,不管我們現在是多少的普通與平凡,只要用心的去對待每一天的工作,用愛去關懷每一位學生,相信我們也會成為一位成功的教師的。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3

  週五傍晚在四樓會議室聽了三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事蹟報告後讓我體會很深,特別是俞建棟老師的報告,語言很樸實很幽默,但他講的幾個小故事讓我笑過以後都會靜靜地去想些事情,會讓我去思考一些事情。

  晚上回到家,坐到電腦前面,我開始想,我為什麼要做老師呢?而且還是一名小學老師!說實話,其實從小就沒有要做老師的志願,因為我覺得老師這種需要為人師表,比較紀律性的工作不適合我這種喜歡自由的人,而且想到那些小孩子那麼的吵鬧就更覺得煩了。因此即便是大學畢業以後也沒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考取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

  另一讓我當初不願意做老師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實在讓人活的不夠瀟灑。雖然做了老師以後能夠在講臺上慷慨激昂,但那也只是對著你的學生,還是一群不怎麼懂事的小孩子。可是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師似乎總是那個讓人覺得斤斤計較的職業,即使在生活中也給人這個感覺。雖然教師可以有兩個長長的假期,這點還是讓我覺得比較欣慰的,也是讓我別的職業的同學比較羨慕的一點,但是就教師那麼點微薄的工資,即便有那麼長長的假期,也讓我有點捨不得出去旅遊。但現實和理想總有差距,很多時候不是我選擇了職業而是職業選擇了我,因此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走上教師崗位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

  另外一個讓我最後成為教師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的嘮叨和長輩的期許。大人們總時常在我耳邊唸叨著:“現在工作這麼難找,做老師每年又有寒暑假、工作又相對穩定、學校環境比社會單純,這些換成別的工作哪裡來!”可是我心裡會想如果單單因為這些而選擇做老師,那麼在做了老師一段時間之後會不會因為沒有了開始時的激情而懈怠了呢,會不會後悔了自己的選擇,因為教師工作的辛勞、不高的收入以及工作中的種種不如意。而且現在的小孩子哪有向我們那時候那麼聽話,做老師真的得處處小心,不能隨便批評學生,否則一不小心就得被投訴了。

  記得上學期學校還讓我們讀過一本《我們為什麼做教師》的書,這本書收入了21位在美國各學校任教的教師的感言,雖然文中主人公和我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書中的某些做法在中國並不可行,但同為教師的我們卻有著對於教育和學生相似的觀點,這也是本書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文中的每位教師都是在講述自身的真實故事,從他們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為什麼做教師的很多理由,也學到了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標準。

  怎麼說呢,既然都已經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學著去熱愛她吧。已經工作快3年了,沒有很多的激情,但也沒有懈怠。有的可能就是對學生的一份責任吧。我不期望自己會成為一名領導眼中的優秀教師,但願成為學生們心中的一名負責的好老師吧!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 篇14

  一、認同的觀點

  書中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比如的張開眼睛面對更大的新世界:我覺得教師這份職業最能考驗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一直作出犧牲。對自己選擇的這份職業要有熱情,富有挑戰性,給每個學生帶來人生的改變。成為他們的老師、權威、決策者、表率。帶給他們正面、積極上進的思想去改變世界。教育過程會帶來挫敗感,但要靠教師的自我調節能力。作為一名教師我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也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教師認為為公益服務的人。閱讀這本書,會讓我們體會到書的作者的教師使命感經常會擴充套件到了他們自己的課堂之外。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教師以其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並在創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有愛心負責任的老師用愛心和學生進行溝通,走進學生的心裡。

  二、聯絡實際

  教師不但教書更要育人,我們在完成教學任務時,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培養是不可或缺的,完成教學和思想教育並不矛盾,它們相輔相成互相滲透。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基本上學業成績並不理想,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熱情不高。所以在教學上要用更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把學生引入全新的世界,與現實的就業相聯絡。在深入淺出的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為人處事之道。讓學生在堅忍不拔的創業情緒下產生學習的動力。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往往沒有成功感,從小被父母、老師所拋棄,有自卑心理。所以教師要善於為他們開啟更廣闊的天地,各種文娛活動和技能比武都是他們激勵的舞臺,張開眼睛面對更大的新世界。有了閃光點,就會激勵他有興趣、有信心去學習。每一次對學生的鼓勵,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將對學生產生一生的影響。教學育人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作。當遇到不同的學生時,我們都要細細的思考解決的辦法。即使遇到挫敗也不放棄,不論有什麼困難,都不放棄對學生的責任感與愛心;把學生家長和其他教育同仁看作是教育工作中的好朋友,同時也建立起一種純樸的友愛之情;創作出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學生同甘共苦,關心、尊重、愛護學生。體會一次次成功的歡娛。

  教師是學校的無形財富,一方面,學校為教師開闢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教師完善精神和物質的和諧。而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加強學習。教師產生工作動力繼而有愛心和精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人格力量的重要內涵。教師健康而豐富的審美意識也很重要,可以影響學生領悟和體驗生活,讓學生學會不僅用眼睛而且用心靈去感受真、善、美。教師的工作是良心飯,對學生的影響並不能計價,所以要善待教師從而會影響學生更愛學校。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不喜歡老師憑個人的好感偏愛或是袒護學生或冷淡歧視學生。每一位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趣,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育人相長。

  三、反思重構、打算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這基本上反映了教師無形之中對學生的影響,他們把教師當成權威聖人,信任教師。教師的決策都能在班級中透過。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表率。這就要就教師的決策正確富有威信。教師言行富有感染力。教師應放眼世界,不能要陳詞濫調來教育學生,要不同的新穎的例子和方法引導學生。世界在改變,在新形勢下,學生的興趣愛好也發生了變化,在學生中也出現了新問題:如網迷與玩遊戲無法控制自己,學生單親家庭多無人管。世界在發展。學生的個性也更強。留長髮,戴飾物,帶手機,染髮,等等惡習更多出現。這都在社會風氣所影響下的。學校教育工作任務更艱鉅。教育育人不但是學校的工作更是家庭和社會的任務。對於今天的教育,家長的眼光也是十分的挑剔的,教師付出的許多辛苦往往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援。現實生活中教師每天的工作都處於社會好家長的監督之中。教師和學校對安全教育絕不能麻痺。有一個安全的教育環境給學生以保障。教師要善於家長交流、溝通,要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援。真切地認識到教育首先是一種公益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公益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帶領學生有更高的理想追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範性。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生活在學生中間的,他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因此我平時能嚴於律己,處處檢點。只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薰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責任感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及願意獻身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心,教師才會樂業、敬業,才會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了這樣的認識,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才會明白: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它崇高的責任感。責任感是成為優秀教師的首要條件。

【我們為什麼做教師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