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

  文章摘要:作文我靜靜地走在路上,一顆石子在我眼前,我狠狠地踢了一腳,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正在嘲笑我,天上的雲朵也不像往常那麼潔白,一切都變得那麼不順心!1000字作文由於一個不可知的原因,李平的母親在20xx年懸樑自盡走上了不歸路。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關於禮儀的故事很多,比如:楊香扼虎救親,千里送鵝毛,程門立雪&hellip。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雨過天晴後,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的寶寶們是怎樣在媽媽的糞便中生存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的。

  第一次讀《昆蟲記》,我就為之深深吸引了。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活史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於是,我接著往下看《昆蟲記》。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很小的時候,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而去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會不會還在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地寫出《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與科技寶藏。它行文生動形象,語言生動而不乏準確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2

  世界是多姿的,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昆蟲,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要想去了解它們,我認為讀《昆蟲記》這本書為首選。在寒假期間我就細細品味了這本書。以下是我的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讓·亨利·法布林。法布林出身寒門,但他一生勤奮刻苦,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用十二年的時間先後獲得雙學士和博士學位。可是這種奮發上進並未得到法國教育界、科學界的所謂權威部門的認可,以致雖一直夢想著能執教大學而終不能遂願,只好屈就中學的教職,以微薄的薪金維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不過法布林並未氣餒,除了兢兢業業的教書而外,他利用業餘時間對昆蟲進行細心的觀察研究。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我非常喜歡讀《昆蟲記》,因為讓·亨利·法布林筆下的那些小昆蟲們,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佈滿著靈性,讓人看了之後覺得十分可愛,就連一般人討厭的食糞蟲都讓人看了覺得妙趣橫生。我更佩服讓·亨利·法布林的毅力,因為《昆蟲記》這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再加上作者細細觀察這些昆蟲,不知道需要幾個春秋才能完成這部著作。

  我想,我們不僅需要了解一下這本著作的內容,更應該學習作者那不懈探究的精神。在此,我寫下了我的讀後感。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3

  過去的日子以光速流失著,而我的知識量也在不斷增加著。最近一段時間我讀完了名著《昆蟲記》,以下是我的讀書心得。在讀完《昆蟲記》這本名著後,我被那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各種昆蟲所吸引。如在地底沉睡4年的蟬是如何脫殼的,蜣螂是如何把其他動物的糞便滾成球的等描述。這是一本描寫昆蟲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書,作者是法國的法布林,此書是法布林多次親自考察寫成的一部昆蟲百科全書。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候就象陷入了泥沼似的,如飢似渴地從中獲取知識,出生,卵,幼蟲,成蟲,勞作,搶奪,生殖,死亡,一組組圖片在我腦海中劃過,我彷彿清晰的看見了昆蟲的一生,那些我從不在意的小東西竟愈來愈高大,我似乎也成為了昆蟲,透過心靈的溝通,我發現在昆蟲的一生中和人相比竟有許多相似之處……

  這一發現讓我有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開始進一步地瞭解昆蟲的一生,我發現,即使是最兇猛,最彪悍並且善用心理戰術的螳螂,在它的生命初期,也會犧牲在那最渺小的螞蟻手下,在它已經成熟後,還難逃被母螳螂咬死的厄運,人性的弱點也正是如此呵,如果,你交給一個嬰孩壞習慣,他便會變壞了,而一些不起眼的好習慣往往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蜘蛛隨便織出的網,就值得研究上好幾年,即使一個數學家用最標準,最正規器具也畫不出如此驚奇的創作啊!這奇妙的大自然孕育出了一些多麼奇妙的生命啊—昆蟲!可是,我們在驚歎的同時是否也該替蟲子們著想呢?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21世紀,人們在創造的同時也在破壞著,我不禁為它們的身世而惋惜,為它們的命運而擔憂,現在,它們還在,可沒有哪個人可以擔保:在即將來臨的22世紀,23世紀它們依然存在,瑪雅人的寓言沒錯,只是我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即便如此,地球已千瘡百孔,如果這種生活方式再不改變,那麼--將不是傳說,而是現實。

  《昆蟲記》帶給我的不僅是昆蟲,還有人生哲理啊!我感謝法布林寫了這本書,我被他那種精神而折服,《昆蟲記》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獨具匠心的手法和關於人生的一切,讓我們品味《昆蟲記》,讀出人生,讀出創新,讀出自己的思想,來吧,讀《昆蟲記》,超人生夢,做中國人!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4

  科學,是一個嚴謹的象徵,一個人真的代號。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我被法布林的那種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深深震撼!

  在法布林進行科學實驗時,首先會蒐集材料。我知道光光是這一點就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與平日累積的經驗,因為平日我也是個從小幻想著當科學家的孩子,可是如果對某種生物感到好奇,卻從來不會仔細查它的習性或特點。只是瞭解了它的名稱就草草了事,在平日時,就要從生活中積累經驗和知識。法布林根據平時的經驗找到小動物適宜居住的場所,再用他那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到實驗材料,當他在進行松毛蟲的實驗時,他從以前的觀察心得中得出松毛蟲棲息在松樹上,他立即去門前松樹的樹枝縫隙中尋找松毛蟲。無論這些可愛的小昆蟲藏在多麼隱蔽的小角落裡,總是逃不了法布林的“火眼金睛”。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透過法布林那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他有著一顆微妙而敏感的心吧!光這些就需要長時間的鍛鍊,要付諸一定的努力。當進行實驗時,法布林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以及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當金布甲對法布林為它準備的蝸牛毫不感興趣的時候,他不是灰心喪氣,而是繼續努力,從頭再來直到知道金布甲只能吃受傷的蝸牛。當然,在試驗成功後,他也不沉浸於這一點點喜悅之中,而是繼續尋找其他答案。當試驗之後,法布林也有著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心和善心,他會將獻身於科學的小動物安頓好,並且將倖存的小動物放回大自然與家人團聚。

  目前,我國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及優秀的科研人員完成了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xx年9月21日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部的'第二個階段。按照計劃,“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將在兩年內依次與天空一號完成無人或有人交會

  對接任務,並建立中國首個空間實驗站。現在,我才知道科學是有多麼重要而致力於科學,不僅要有著小時候的遠大志向並且在夢想實現期間,有著非凡的毅力與耐心,它更需要我們努力,心血,汗水去澆灌它,讓他萌芽,成苗,長大。想必大家一定想長大後成為科學家,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吧。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累計科學知識,好好學習,為成為科學家打下牢固的基礎,為未來做好準備!

  科學,一個莊嚴的名稱,一個神聖的象徵。在此,我會努力學習,努力向科學這個遠大的夢想越來越近。科學伴我成長,我愛科學!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5

  我終於讀完了《昆蟲記》,合書那一刻,心情無比激動,腦海中浮現出各種昆蟲的畫面,也對法布林的生平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為了探究昆蟲的生活,他投入了一生的精力,觀察昆蟲的一舉一動,並真實地記錄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才寫出了《昆蟲記》這部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經典。

  雖然我見過不少昆蟲,但卻沒有仔細觀察,而《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解開了昆蟲們的神秘面紗,讓我看到了他們的“廬山真面目”。

  《昆蟲記》讓我懂得了小蜘蛛怎麼從媽媽們的卵袋中孵化出來,屎殼郎怎麼滾糞球,蟹蛛怎麼乘坐“飛行器“隨風飛舞,蝗蟲怎麼蛻皮,蟋蟀怎麼修葺它的住宅,這些有趣的事情只要一想起來,就會感覺很有意思,回味無窮!

  法布林從產卵、孵化、生活習性等方面展現了昆蟲世界的精彩紛呈,他經常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各種昆蟲寫得很生動、很形象。

  在法布林筆下的昆蟲中,我最喜歡的是蜜蜂。像舍腰蜂、斑紋蜂、黃蜂、樵葉蜂、黑胡蜂……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雖然形狀各異,但是他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它們都很勤勞;二是它們都異常關心疼愛自己的寶寶,這讓我想到了我媽媽那整天為我忙碌的身影。

  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學會了很多自然科學知識,也提高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更加懂得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境,齊心協力來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自然界中有不計其數的昆蟲,不妨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去了解它們吧。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6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算是奇蹟了《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講,而要自己去觀察、思索、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我多麼渴望像法布林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林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林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7

  隔壁六年級的一位學生買了本《昆蟲記》,於是借來看看。這是一個昆蟲的天堂。下面我來為你們介紹幾種吧。螢火蟲的吃食是很奇特的,它一般以蝸牛為食。它吃食的時候先給蝸牛打一針麻藥,然後再開始慢慢享用美食。夏天,蒼蠅很多,大家也很討厭它,可有了捕蠅蜂就好了。平日猖狂的蒼蠅現在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了。

  《昆蟲記》確實是一本好書,裡面有許多昆蟲的資料。這都是作者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累,認真地記載下來的。我總是忽略生活中的小細節,現在發現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的奧妙。平時,我都把昆蟲殺死,也不管它對我們是否有益。現在,我覺得要細心觀察身邊的每一個問題。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8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著作,這本書是他認真觀察了幾十年昆蟲,又花了三十多年寫成的,全書記載了二十多種昆蟲,它們都非常有趣,也都很有特色,《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昆蟲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螞蟻和蟬之間的關係,小時候讀的童話中說,螞蟻一個夏天都在準備糧食,而蟬只是在樹上唱歌,從來不準備食物,過得悠閒自在,還笑話螞蟻總這麼忙。冬天到了,螞蟻家裡有許多他們夏天準備的食物,供他們過冬,而蟬因為夏天沒準備食物,所以冬天來了,他們沒有吃的了,只好到螞蟻家去乞討。螞蟻對蟬說,你夏天唱歌,冬天你就跳舞吧,所以蟬最後還是餓死了。

  但這畢竟只是個童話,但當我讀了《昆蟲記》後,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我對他們有了全新的認識。其實蟬壓根都沒去螞蟻家門口乞討過,倒是螞蟻會經常到蟬家乞討,更確切地說,螞蟻是經常到蟬家去搶,所以螞蟻在法布林的眼裡是一個強盜。其實蟬的食譜很簡單,他只要吸樹幹中的樹汁,就可以生存下來了。一到夏天,它用嘴上那根長長的管子插進樹幹裡去吸樹汁,它就這樣開了一口“井”,讓樹汁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但它被一群口乾舌燥的傢伙圍住了,它們都搶著去分享蟬的勞動成果,可蟬當然不願意把自己辛勤鑿出來的“井”拱手相讓,所以他們之間會發生一場惡戰。在這些強盜中,最不甘心的要數螞蟻了,其他昆蟲在戰爭在混亂中偷偷地喝了一小口就溜走了,可螞蟻總想獨佔這口“井”,所以一個勁把這口井的主人趕走,螞蟻雖然比蟬小得多,但是成群結隊地活動,勢單力薄的蟬哪是他們的對手,它被螞蟻軍團團團圍住,在戰爭中敗下陣來,氣呼呼地撒了一泡尿,然後逃之夭夭了。螞蟻成了這口井的主人了,蟬又重新去鑿新的井了,但是螞蟻很快就把這口井的水喝完了,然後又去搶蟬新的井,可憐的蟬新的忙碌半天開的新井,還沒喝上幾口,又被螞蟻軍團霸佔了。有的螞蟻更貪心,為了能得到更多的樹汁,還要把蟬那根開井的管子拔下來給自己用,蟬真是一隻可憐蟲。

  法布林透過細緻的觀察,在《昆蟲記》中把這些動物描寫得這麼生動和有趣,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這些昆蟲之間的戰爭和爭奪,原來動物界與人類一樣,弱肉強食。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9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名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讀過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蠍自殺之謎”這一節。這節大意是這樣的:有人說蠍子遇到危險就會自殺。於是,作者就做了一個實驗。他用燒紅的木炭圍成一圈火牆,然後把一隻白蠍子放進火牆裡。熱浪烤在蠍子身上,它倒退著把自己身上的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彎曲,動作快極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陣抽搐,接著,就一動不動了。作者用鑷子把白蠍夾到一塊涼沙土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蠍子竟然奇蹟般地活過來啦,和以前一樣變得生氣勃勃了!這個實驗證明,根本就沒有蠍子自殺這種事情,無非是人們亂猜測而已!

  讀了這一節,我不禁思緒萬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會自己結束生命。其實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自殺都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大家都認為生命是一種很寶貴、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賜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面對苦難,珍惜生命,也回報他人!由此,我還聯想到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就拿我說吧,我經常會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就生氣、苦惱,有時候甚至乾脆不做,去問同學答案,這應該也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吧!

  啊!真沒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書給吸引了。讀這本《昆蟲記》遠比讀好幾本童話書和小說還要強。以後,我要多讀一些科普、歷史類的叢書,不能討厭它們。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給予我們快樂和感悟,還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呢!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0

  作者筆下形形色色的渺小蟲子,是一個個頑強而值得尊重的生命。不難看出,作者對昆蟲乃至大自然的熱愛以及讚美。

  肥沃土地中覓食的昆蟲,綠葉花叢中嬉戲的生命,淺水窪地中垂死掙扎的食物,一切都是大自然冥冥註定中的迴圈。

  在法國作家法布林生動的描寫下,我彷彿看到一片昆蟲的樂園。《昆蟲記》在文學史上得到了極高的讚揚,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在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熾熱而真摯的感情,帶動著讀者更加嚮往那一片生機勃勃的樂園。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1

  輕輕合上《昆蟲記》,我卻仍然沉浸在法布林引領我走進的昆蟲王國,一隻只可愛的昆蟲仍在我的眼前嬉戲。是什麼讓法布林獲得許多名人的讚許?是什麼讓他為我構造出了一個如此活靈活現的昆蟲世界?難道僅僅是他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嗎?

  不,這裡還包含著法布林對科學的熱愛與執著。法布林——這個人類傑出的代表,耗費其一生的光陰,就為了為這眾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昆蟲譜寫一部精彩的生命樂章。法布林用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為我們締造了一個昆蟲的樂園。從字裡行間我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布林對生命的敬畏,以及他相信科學、注重觀察和尊重真相的精神。頓時,有一種深深的敬仰之情從我的心底蔓延開來。

  剛翻開這本書,我堅定地認為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讀著讀著,我就發覺這本書比無聊的小說有意義、有趣味多了。我尤其喜歡的是描寫螢火蟲的那部分:在螢的皮上有一種白顏色的塗料,形成了很細很細的粒形物質。

  於是,光就從這個地方發出來。在這些物質附近,還分佈著一種非常奇特的器官,它們都有短幹,上面還生長著很多細枝,這種枝幹散佈在發光物體的的上面,有時還深入其中。這是多麼細緻的描寫呀!

  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在草叢中艱難地捕捉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坐在顯微鏡前仔細地觀察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在燈光下,認真地記著什麼,臉上露出喜悅之情……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2

  在媽媽的推薦下,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書裡寫了一個小男孩,他特別愛研究昆蟲。小時候他家裡很窮,買不起專用的工具,只能用眼睛看。在河邊看蝌蚪,小魚,蝸牛,甲蟲,他對這些很感興趣。長大以後,他開始研究水裡的,土裡的,還有天空中飛舞的昆蟲。十九年過去了,他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

  讀了這本書使我瞭解到了許多昆蟲的習性,最重要的是,我要學習他做任何事情都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上,我有時候怕苦怕累,得過且過,主要是我太懶,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3

  《昆蟲記》是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林本人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林的書中所講的昆蟲的生活,不是昆蟲學家坐在實驗室中做解剖和分類所下的結論,而是走進大自然,用觀察與試驗的方法,實地記錄昆蟲的世界。他以樸素、人性化的語言描述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處處滲透著人文關懷。

  自從龍龍把這本書帶到幼兒園,我們講過幾篇之後,各種昆蟲成了孩子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場景一:早上晨間活動時,陸星宇發現了一隻蜘蛛,馬上拉過幾個人:“看,快看,蜘蛛!”“它在幹什麼呢?”王谷豐問到。“它在織網呢!”“有沒有蟲子被抓住?”“還沒有!”陸星宇對著蜘蛛網吹了一口氣,立刻引來別人的質問:“你幹什麼?蜘蛛網要壞掉的。”陸星宇說:“我想讓網動一下,網動了,蜘蛛就出來了。”“對呀,對呀,蜘蛛網動了,蜘蛛以為有蟲子就會出來抓它了。”立刻好幾個人開始吹氣了。可是蜘蛛不僅沒出來,反而開始往裡面縮回去了。陸星宇又用力吹了一口氣,不小心把網弄破了。龍龍拿了根小樹枝,輕輕地搗了搗,蜘蛛馬上爬了出來,幾個人叫起來:“蜘蛛出來了,蜘蛛出來了。”只見周裕安手裡拿著《昆蟲記》,一邊看蜘蛛,一邊對照書上的圖片:“這個不是,這個不是……我找到了!”他高興地告訴我:“王老師,我找到了,這個蜘蛛就是書上這個!”他又拉過旁邊的人:“快看,就是這個蜘蛛!身上有一條一條的!”(觀察和討論還在繼續中……)

  場景二:桌面遊戲時間:龍龍、毛毛兩個人拿著《昆蟲記》在畫上面的昆蟲。毛毛邊畫邊說:“我要畫只大蜘蛛。蜘蛛頭小小的,身體大大的,有八隻腳,身上有好多好多毛。它還瞪著兩隻眼睛。”龍龍說:“還要畫蜘蛛網,蜘蛛呆在網上。”過了一會兒,龍龍又說:“我還要畫只甲蟲。”他轉過來問我:“王老師,你知道甲蟲長什麼樣嗎?”我反問他:“你知道嗎?”他很驕傲地說:“我知道,甲蟲長著硬硬的外殼,有六隻腳。頭上有觸鬚。它還有兩隻很厲害的顎,上面有很多尖刺,就像我們的牙齒一樣。我畫給你看。”他就開始畫了。

  《昆蟲記》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他的語言樸實而流暢,不像一些科教類圖書讀上去索然無味。同時又配以真實的圖片,讓孩子們更直觀地去了解各種昆蟲。由於《昆蟲記》的閱讀,不知不覺在班裡出現了一批小昆蟲迷,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昆蟲熱,每次到戶外時,總有幾雙眼睛在密切觀察著樹叢、草地,希望有所發現。而一點點的發現都會讓他們討論半天。也許,在三五十年後,真的會有一個昆蟲學家在此誕生呢!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4

  近期,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本書《昆蟲記》。這本書是昆蟲學家法布林花費畢生的精力寫的。剛開始我還沒什麼興趣去看,可是看了沒多久,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這部講了法布林對於蟲子的疑問、實驗、觀察的書,內容也很豐富。

  就說昆蟲記重的文章吧,題目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說裡面的《蟬和螞蟻的寓言》、《糞金龜和公共衛生》……都讓我眼前一亮,想去讀一讀。

  題目要好,內容也要豐富、精彩。這樣才能深受我們這些小朋友的喜愛。

  在《昆蟲記》裡,有很多的好詞佳句。法布林本人細心、耐心、專心的觀察,更是讓我回味是最喜歡昆蟲,其次是其他的東西吧無窮。

  比如說《貓的故事》,這些就是法布林喜歡的、關於其他的一些事。裡面講了法布林在阿維尼翁的院子裡發現了流浪貓“阿黃”和一隻稱作“祖先”的老貓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很有感受,便在我腦海中有個疑問:“發達布林是不是還喜歡昆蟲以外其他的一些東西呢?”我想,有可能他是最喜歡昆蟲,其次是其他的一些東西吧。

  這部昆蟲學的經典鉅著,不知你們有沒有看過,但是我相信,你們也會喜歡這這部書的!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15

  我們為深邃的大海歡呼;我們被巍峨的高山折服;我們對廣闊的沙漠充滿嚮往;我們對嬌豔的鮮花充滿讚美……

  但,誰曾留心過蟬第一次蛻皮是怎樣的;誰曾瞭解過螳螂是怎樣捕食的;誰曾觀察過屎殼螂是怎樣製作糞球的;誰會想到石蠶原本是生長在蘆葦叢裡;

  我們忽略的太多太多,忽略的時間太久太久……

  “昆蟲”,聽起來過於學問化的名詞,不像人們日常口頭用語。但是它,雖陌生但又熟悉——樹上的知了、花間的蜜蜂、米袋子的象鼻蟲、水裡的魚、吸血的斑紋……昆蟲的數量比地球上的人類多上千萬倍,然而人們居然熟視無睹,根本不願意認真感覺這生命。他們真的那麼渺小嗎?就因為它們渺小而忽略它們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不是奇蹟了。法國傑出昆蟲家、文學家、法布林用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被人們忽略的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法布林以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完成了傳世佳作——《昆蟲記》。

  《昆蟲記》告訴我們,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在內,都有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不應該被忽略。

  法布林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

  《昆蟲記》雖然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地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也不忽略。正是由於沒有忽略,法布林才會發現昆蟲界與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法布林才會讓那些我們平素看來陌生的生物變得親切有趣。

  法布林就是少了忽略,用他求真求實,勇於探索發現的科學精神,在為我們講解生物知識的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大自然的大門,使我們的視野更加廣闊。

【讀法布林《昆蟲記》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