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

2022年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通用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以先進物件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年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1

  殷均山,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下午三點多,接到妻子科裡同事的電話說醫院緊急排程,需要回醫院有緊急任務。妻子徐明心內科醫務人員,我知道她已連續工作30多小時,中午剛回家,一定是在補覺,心裡是一百個不忍心打擾她,可是出於醫務人員的責任與擔當,那隻不爭氣的手還是拿起電話打給了母親叫她立刻趕回醫院。當天醫院院長親自坐陣,醫院一千多人不回家,妻子被緊急安排到新區醫院附近十公里以內的近五十萬居民小區做核酸取樣任務。

  記得那晚雨雪交加,院長及領導班子坐陣到第二天凌晨三點多,我也安頓好病患後被安排在附近小區採核酸,做好防護是我們的第一要務。來到小區,居民已排起長龍。帳篷側面寒風吹過,體貼的居民拿來布料為我們擋風,帳篷頂部時不時灑落下雨雪落在我們的身上,但這絲毫阻擋不了我們決戰病毒的決心!我們不急不躁,專心按診療規範做好每一人的核酸。這樣的夜晚,我們聽到的只有風雨聲,沒有吵鬧,沒有抱怨,大家井然有序,不知不覺到了凌晨兩點。我採了八百多,妻子採了九百多。當放下手中最後一根棉籤的時刻,我方才感知雙手已凍得失去了知覺。回到醫院擔心我們醫務人員自身感染,又為醫院每位醫務人員自身採完核酸才回到家中,此時此刻,用飢寒交迫來形容最為合適不過了,匆匆洗漱,吃過母親已為我們準備好的熱粥,倒頭睡到天黑才緩過神來。

  從那以後,除完成一天緊張的醫院病患工作外,我常常會被不定時安排外出做核酸取樣。幾乎凌晨三點起床、四點到醫院、六點到點位,沒有周末,核酸檢測成為了我們的日常,到中午十二點取樣完核酸回到醫院繼續日常為病患服務。其實我們心裡最牽掛的還是兩個孩子的學習。女兒今年小學六年級,平時在家按時完成學校的網課,還指導二年級的兒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從不讓我們操心。女兒總是能按時打卡,還時不時在家人外出時為自己和弟弟做一頓還算可口的午飯。

  記憶猶新的一個週日早上,我和妻子同時被派往支援太倉的核酸取樣任務,凌晨兩點我們從家出發,前往醫院坐上大巴近一百人前往太倉。剛上車,醫院同事說你們夫妻倆同時去,家裡孩子怎麼辦?我說家裡有爺爺奶奶,其實家裡只有兩娃。我心想:我們是醫務人員,我們是共產黨員,此時此刻我們不上誰上?同事還有去支援上海的、去隔離點一個多月才回家一次。其實當時我心裡已做好半個月不回家的打算。

  到達太倉已是五點,天剛矇矇亮,被熱心的市民接往核酸取樣點剛好六點。按照政府指定六點準時開始取樣。我們夫妻二人同太倉醫院的醫務人員共四人被分配到完成小區內三千人員的取樣任務。早晨我們穿著兩件衣服及防護服工作,緊張有序的取樣到九點多時天太熱,我們都更換的薄衣及防護服,但還是抵擋不了炎炎烈日。熱心的居委會工作人員為我們找來了冰塊貼在大腿外降溫,工作到下午一點時,脫下防護服,衣服上已擰下水滴,臉上已被口罩勒下深深痕跡。但是我們還是面帶笑容,因為我們光榮地完成了今天的取樣任務。坐上大巴車返回醫院的途中,大家都倚靠座椅累得呼呼大睡,回到家已是夜晚。

  救死扶傷是醫護的天職,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我們多次奔赴抗疫一線,同病毒多次交鋒。聽黨指揮,危急時刻,衝鋒在前,主動請纓支援。高強度的工作,艱苦、疲憊……我們從不計較,不懼危險,晝夜奮戰,用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堅信:靠黨的領導、靠政府的力量,靠廣大的人民群眾,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2

  “光頭”醫生劉積誠是我校醫務室的`一位“資深”醫生,待人極熱情,看病有訣竅,深受師生們信任和喜歡,又因為腦袋光光,。劉醫生為人仗義,若學生要外出看病沒帶夠錢,他經常會借錢給學生出去看病,也結交了一批學生朋友。估計在桂林洋校區的學生沒幾個不認識他,不論在校園的哪一個角落,都有人和他打招呼。

  2022年8月1日,海南三亞出現疫情,海口的防控措施不斷加強,校園的防控壓力不斷增大。會議、排查、檢查落實一件接著一件。8月4日海口出現疫情,8月5日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全市區域開展全員核酸。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還在休假的劉積誠醫生一接到命令,馬上騎著“紅頭雷公馬”返校。

  劉醫生是我校核酸點位的主要干將,帶領醫務室留守人員安排物資準備、接送醫護、轉運樣本、處理醫療廢棄物以及做好檢測完成後的消殺工作,還需維持現場秩序。

  讓我們來看看“光頭”劉醫生是怎樣度過抗疫的一天的:

  (前一晚)23:30,接物資組通知,劉醫生前去桂林洋開發區昌炳社群日間照料中心,領取取樣物資;

  0:00-1:30,劉醫生等待分配物資。;

  2:00,劉醫生帶著物資到校;

  6:00,起床開始做好核檢前準備,消毒用品、醫療垃圾處置用品安放到位;

  7:00,劉醫生聯絡車輛去桂林洋開發區接醫護人員;

  7:30,醫護到位、資訊員到位、志願者到位;

  8:00,所有人員防護到位,準時開始;

  8:00-12:00,取樣時間;

  12:30-14:00,醫護人員休息;

  14:30-17:00,取樣時間;

  17:00-18:00;場地消殺,醫療垃圾處理;

  20:00-21:00,全體人員覆盤。

  人們總是以為,物資是應該準時到位的,誰能想到這些人凌晨都在加班幹活,甚至通宵達旦;人們以為數字都應該是現成,哪想得到都是他們加班加點在做統計工作;人們還在為排隊人多而抱怨的時候,哪想得到身邊的工作人員嗓子都啞了,還在勸說人們保持一米距離……

  這就是以劉醫生為代表的的基層工作人員的一天,他們不是取樣員、不是資訊員、不是志願者,因為不是“大白”不能享受他們的榮光,但他們工作時間最長,每天來得最早、回去最晚。大家都散去後,他們又要準備第二天的工作。他們從沒有出現在閃光燈裡,他們總在默默無聞地工作,他們每時每刻捧著手機,連睡覺都不踏實,生怕落下一丁點通知而影響工作。

  這就是疫情下基層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他們是群眾“最貼心”的人,是學校黨委密切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更是學校安全穩定的第一線。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守護了全校師生的健康安寧。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3

  厚虎虎,男,中共黨員,31歲,瑪納斯縣人民醫院外一科醫生。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先後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甘當“逆行者”,以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始終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強化擔當“幹在前”

  2020年烏魯木齊疫情期間,厚虎虎主動請纓,舍小家顧大家,離開剛剛十個月的女兒,奔赴一線,奮戰在烏魯木齊核酸取樣一線。妻子安慰他說,現在是特殊時期疫情嚴重,你又是黨員,放心去支援,我會照顧好自己和妞妞的。為確保前線人員安心抗疫,醫院安排黨員一對一關心關愛援烏醫務人員,同事鄧永偉成了妞妞的臨時爸爸,2個月後等他回來見到女兒妞妞,孩子已經不認識他了,一個勁的叫鄧永偉爸爸。厚虎虎對女兒感到很愧疚,但是作為共產黨員和醫生,他深深知道疫情面前,以身作則,主動擔當的深刻含義。

  2022年8月,疫情再次席捲新疆各縣市,他再次請纓帶領瑪納斯縣人民醫院核酸取樣隊逆行出征支援呼圖壁縣,作為新冠疫情防控的“排雷兵”,勇敢投身抗疫最前沿。這一次,因為妻子在發熱門診工作,閉環管理需住在醫院,3歲的女兒只能拜託給母親照顧,作為共產黨員的厚虎虎深知只有大家安全,才有小家的幸福。他帶領取樣隊日夜兼程與時間賽跑,拼搏戰“疫”分秒必爭。取樣任務每天都會從晚上持續到天亮,連日來持續的高溫,讓他倍感燥熱,在這樣的天氣下,他佩戴N95口罩,帽子、防護服、面屏,並且還要戴著密不透氣的乳膠手套把隔離服的袖口緊緊包裹防止皮膚外露。當他脫去防護服時,衣服已經溼透;當他摘下口罩時,臉上留下來深深的印痕;當他累到極限時,無論坐著還是躺著,倒頭就能睡著。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沒有一個人從“陣地”上退下來,依然堅守在崗位上,都紛紛表示:“我沒事,我還可以再堅持!”

  主動對接“衝在前”

  剛剛到達呼圖壁,他立即開展培訓,認真指導取樣隊員規範取樣,取樣管如何密封、儲存和運輸,被取樣人的資訊要標註清晰明瞭,並親自看著每一名取樣隊員操作過關,確保萬無一失。當日凌晨取樣隊就開始入戶核酸取樣,因為都是高風險區域,取樣都是夜間進行,而且所有居民都要上門取樣,需要一層一層爬樓,一戶一戶去採,採到天亮累到極致的時候,隊員們靠在牆角就能睡著。其他隊員白天可以休息,但是身為隊長的厚虎虎還要不停的接打電話,對接呼圖壁當地疫情防控專班組落實聯防聯控機制,積極協調當地社群,溝通協調物資,交接物資,做好人員分配,任務配發,協調隊員們的衣食住行。還要組織隊員不斷培訓學習新的規範和管理要求,確保核酸檢測取樣規範、有序、高效。他基本白天還沒來得及休息,夜間就又投入新的取樣任務中,每天取樣結束後還要跟各組組長溝通,確保外出工作的每一名隊員都返回後才休息。

  每天凌晨和深夜,人們都還在甜美的夢香中,厚虎虎已經帶領隊員們奔波在居民小區的樓棟中,踏著月光前行。8月份天氣炎熱,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前半夜汗水溼透衣背,如同“蒸桑拿”,後半夜冷風吹著瑟瑟發抖,防護服裡面的衣服溼透後,被捂幹,再溼透,再捂幹,汗水一滴滴滑到眼睛裡,蟄的眼睛生疼,他強忍各種不舒服,認真為每一位居民規範採集核酸,同時嚴格執行手衛生。穿著一身防護服,在平地走尚且笨重,他還要入戶採集,無數個五樓、六樓、七樓爬下來,汗如雨下,透不過氣來,看著每個採完核酸的人臉上泛起的樸實微笑,聽著一句一句的謝謝,他為自己能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點微薄之力感到無比的自豪。厚虎虎帶領著取樣隊員,克服種種困難,披星戴月,逆光而行,圓滿完成任務。

  發揮特長“做在前”

  在一次上門入戶進行核酸取樣時,他發現一名患者的眼睛有些紅腫,詢問後得知患者在高風險區,擔心自己去醫院看病會給社群幹部增添麻煩,就一直忍著,仔細問診後,根據經驗,厚虎虎判定是麥粒腫,馬上細心安撫居民並認真指導他用熱水燻蒸眼部,每日清潔雙眼,用家裡自備的紅黴素眼膏滴眼,為患者答疑解惑,這無疑是一顆定心丸,讓社群居民焦慮的心放了下來。

  厚虎虎在呼圖壁取樣期間,依然不忘關注自己的“老病號”——家住御景苑社群的殷爺爺。殷爺爺今年93歲了,是厚虎虎的老病號,因病情需要,長期使用尿管,每次需要換尿管的時候,厚虎虎都會計算好時間,和爺爺約好,下班後去殷爺爺家裡幫他更換尿管,可是這次他在呼圖壁,眼看著殷爺爺換管時間到了,他卻無法親自前往,於是他給好友鄧永偉打電話,囑咐他去幫殷爺爺換尿管。鄧永偉完成“任務”後,及時給厚虎虎彙報,他才算放下一顆心,繼續忙碌起核酸取樣工作。

  是黨員亦是醫生

  堅定信仰不忘初心

  厚虎虎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書寫青春靚麗篇章。他用見“疫”勇為的力量築牢戰疫防線;用“疫”無反顧的決心踐行鏗鏘的誓言;用“疫”不容辭的職責守護群眾的健康;用大“疫”凜然的逆行點亮生命的希望;這是“疫”往無前,從未止步的超燃青春;這是萬眾“疫”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4

  2月12日晚,早過了下班時間的急診科護士王歡歡脫下防護裝備,正用手輕揉自己的臉,想緩解一下長時間穿戴隔離面罩在臉上磨出的印記。雖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裡仍透著剛毅與堅定。

  在疫情期間,王歡歡不僅承擔急診科的本職護理工作,還是醫院發熱門診的專職護士。春節前她就進入發熱門診值守,連續在一線奮戰十天,整個春節假期都沒有休息。有同事關心她“別這麼拼,休息一會”,她笑著反問“沒事,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老家的親人曾問她“春節還回來嗎?”,她只能推說工作上忙可能還回不來。她不敢告訴年邁的父母,自己在“危險”的地方值守,對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連年夜飯也只是在醫院匆匆對付。

  每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王歡歡都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脫次數,她時常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工作,毫無怨言。

  她因為基礎紮實、技術到位,還同時承擔起發熱門診護理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進入發熱門診增援的護理人員及收款處非醫人員如何做好防護、規範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時間耐心指導年輕護士解決發熱門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細心的她還發現進入發熱門診的患者大多非常緊張、害怕,她就主動和患者聊聊天、說說話,安慰他們。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導下平復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鬆後的神情,她都感覺工作沒有白費,自己心裡也暖呼呼的。

  在與疫情的正面交鋒中,發熱門診的一線醫護人員是衝鋒在前的排頭兵,他們奮戰一線,盡己所能,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專業力量。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5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畢業。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診了一位82歲的女性患者,就診的疾病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他說:“我們平時接觸患者也沒有做特殊防護,病人來的時候也沒發熱,我就大意了。不過,第二天也就是9號,她就發燒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懷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為CT顯示,她的症狀是‘雙肺磨玻璃樣病變’,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現。而且,已經排除了常見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情況。不過,因為醫院還沒有用於檢測確診病人的試劑盒,當時並沒有給她確診。她1月8號住院,我1月10號就出現了咳嗽症狀。隨後他的病情也發展出現嚴重症狀,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在住院期間他說:“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後還是要上一線。”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6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她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在春運臨近高峰,武漢疫情呈蔓延趨勢時,她頂著壓力,幾度建議“封一座城,護一國安康”。黨中央迅速採納了她的建議,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這一舉措不知讓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歲的李蘭娟院士還主動請纓,進駐武漢,和武漢的醫護工作一起接診病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醫生。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連7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她怕一眨眼,鮮活的生命會從她指間溜走。

  她搶在時間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為了儘快找到“對症下藥”的疫苗,她率領科研團隊,日夜兼程。

  她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

【醫生抗疫個人先進的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