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1

  :把自己的能量激發出來

  一夜之間,寒氣襲來,氣溫驟降,坐在屋子裡,冷得人直打哆嗦,褲腳篩糠一般。

  運動場上,我和兒子你爭我奪地打起了籃球,二十分鐘後,停下來休息,只見兒子嘴裡哈著熱氣,滿頭大汗,不再喊冷了。

  為什麼剛才沒運動之前會感到那麼冷,而運動之後會感到那麼熱呢兒子問。

  那是因為運動把我們身體裡的熱量激發出來的緣故,就像冬天的時候我們蓋被子,不是被子把我們捂熱了,而是我們身體裡的熱量被被子儲存下來散不出去,是我們自己捂熱了自己。我說。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的很大一部分還未開發利用,開發的潛力巨大。刀越磨越快,腦越用越靈。把我們人類的智慧充分挖掘出來,就像運動能把我們身體裡的熱量激發出來一樣,人類就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2

  :教育

  在幹活時,都要孩子幫忙。他說為什麼總是叫我,你自己不行嗎我說:我希望你能習慣,別人需要你時,你就去快樂地幫助他。

  也許你的幫助不是刻意的,或者在你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對需要幫助的人來說,那是刻骨銘心,感激不盡的。

  或許你幫助人,人家沒有謝意,但別的人會尊敬、讚美你。

  再或許沒人在意,或心懷惡意,但在自己的內心裡,那是一份愜意。

  愜意是什麼感覺那是無水的洗浴,讓人渾身上下洋溢快意。

  但是絕對不能帶著情緒,要主動地做。

  快樂是一種釋放。人有很多的愛意,不釋放就被扭曲,更抑制了愛的再生和增長。

  那愜意是靈與肉的會意,人與自己心靈難得的相逢。

  如果受到不公也不必委屈,宗教講,那是為自己積的善事;政治說,為世界出了一份力;我說,那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你想想,一個人整理自己的回憶,往事中能剩下的僅僅是人家助己或自己助人的努力。比如父母的撫養,朋友間的情意,親戚送來的溫暖,不相識的人一點兒慰藉,還有懊悔,點點滴滴。懊悔什麼,自己沒能很好幫助人家。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3

  :孩子,我不欠你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所以美國小孩從小就會自己努力,等繼承了父輩祖業,也會如此傳承,幾代過去,就成就百年企業。

  有個中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錢,等我死了,這些將來都是你的了。所以,中國富人小孩,從小就被嬌慣壞了,爹還沒死,他們就開始大把花錢,整日無所事事。等到他們接手了父輩產業,很快揮霍殆盡。所以,古語云:富不過三代。

  下面看一個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中西方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差異。

  去年暑假,一箇中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瑪麗家,說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瑪麗照顧一下,因此,瑪麗就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瑪麗就對他說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託我照顧你,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起床後,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但若沒時間的話,你要弄清楚路線和車程,可以自己去玩。總之,你要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歲的小男孩眨著眼睛聽著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瑪麗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所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裡,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

  最後,當瑪麗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說:聽明白了。是啊,這個阿姨說得沒錯,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

  他的爸爸媽媽對瑪麗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兒子一個月之內就長大懂事了

  中國的父母太寵愛溺愛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給了孩子,自己沒有的,也總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輩子的也幫他們準備好,卻忽視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選擇,不是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寵愛,不是真愛!

  希望年輕的中國父母,學會為自己和家人活著,也為社會活著,而不是再象過去父母那樣,只為孩子活著。孩子有他們的自己的未來,靠自己尋找,靠自己創造。或許他們自己找到的未來,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再過幾年,中國的寶寶只配給美國的寶寶打工,你信不

【教育幼兒哲理短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