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

  以短影片“吐槽”而獲得高達千萬粉絲的Papi醬近期獲得1200萬元投資的訊息引爆社會對於網紅是否為下一個網路投資熱點的關注。

  說起Papi醬的走紅則要回顧一下,20xx年7月起,在凌亂的家居背景中,一位年輕美女papi醬穿著家居服,素顏出鏡,以獨白秀的形式,利用變音器釋出原創短影片內容,透過對口型、方言惡搞、男女關係點評等,大講時下熱點。 據報道,Papi醬在微博上的粉絲數已高達1072萬人,數量上一舉超越許多當紅熱門明星,像岳雲鵬、歌手華晨宇等人。

  據瞭解,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宣佈對papi醬投資1200萬元,佔股12%;papi醬團隊持股88%,估值1億元。3月21日,羅輯思維宣佈與papi醬聯合拍賣廣告,廣告主可以在短影片中露臉。這起投資被業內視為首例網紅成功“變現”案例。

  可以說,Papi醬演繹了一個在半年時間內從一個無人知曉的窮學生變成估值上億元的網紅傳奇。但是,Papi醬的傳奇能否複製?網紅會否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投資熱點等等皆是未知數。

  在Papi醬獲千萬元投資後,網紅經濟正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和重視。招商證券分析指出,嚴格意義上講,網紅並非新生事物,但“網紅經濟”這一概念近兩年才被提出。實現從網紅至“網紅經濟”的跨越,需要具備高質量的社交資產和恰當的商業模式。伴隨消費趨勢變化,電商面臨產品同質化、流量獲取成本高、轉化率低等諸多問題,以及消費者獲取資訊方式的轉變,網紅經濟近兩年來快速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網紅經濟市場規模過千億元,短期內行業或將加速擴張,長期而言,實力不同的網紅群體將出現內部分層,各自配合不同的變現模式,形成較為穩定的金字塔結構。從淘寶網紅到電競主播再到移動影片,網紅經濟衍生的產業鏈已經比較龐大了。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目前至少有包括服裝及電商平臺、影片直播平臺、電子競技及美容醫療板塊可能會受益於網紅經濟。

  不過,也有一些評論者認為,鉅額融資對於“網紅經濟”有的也像是一輪商業炒作,難逃“泡沫宿命”。例如papi醬獲得鉅額投資後,許多網民擔心影片質量下滑,甚至微博留言道:“以後不會都是廣告了吧”。

  對此,有專家指出,自媒體發展的道路不應是利用粉絲打廣告,而是將內容和模式賣出去後,利用粉絲布局電商。不能為了取悅受眾而低俗媚俗,保持持續不斷的高水準內容生產,才能在更迭迅速的網路時代立足。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2

  無論是“大學生心靈導師”李開復,還是“創業教主“周鴻禕,他們都在不停的奉勸:“大學生不要直接創業,要先進入社會積累一些經驗…”,似乎大學生創業或大學畢業就創業,成為了創業失敗的另一種說法。但是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創業成功者其實都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用自己的例項證明了,中國大學生創業者也可以如矽谷的扎克伯克,比爾蓋茨那樣,做一個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

  當然,創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一個創業者必備的素質是能清楚判斷,形勢作出決策,究竟你是否要直接創業,還得你自己說了算。

  1.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康盛創想創始人戴志康是無數網際網路人的偶像,他建立的“Discuz!”開源模板與“Wordpress”併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開源網站模板,被數以百萬級的站長使用,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網際網路,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學生創業者。

  戴志康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效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程式設計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後的1995 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體。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捲了各類計算機大賽。戴志康20xx年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20xx年便在校外創業,他在外面找到一間月租300塊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個小時都泡在電腦前面,最終他創造的“Discuz!”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建站開源模板,“Discuz!”於20xx年被騰訊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

  2、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聚美優品的CEO陳鷗也是一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他的大學生創業經歷要追溯到他的上一個創業專案GG遊戲平臺。陳鷗16歲的時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一個資深遊戲愛好者,在大四的時候陳鷗決定在遊戲領域創業,憑著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後來影響力巨大的GG遊戲平臺。作為當時沒有任何資源的大學生創業者,那時的創業經歷是非常艱苦的,據陳鷗回憶,那時候他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魚丸面,最後吃得都有些“腦殘”了。

  後來,陳鷗出售GG平臺,獲得了千萬級別的收益,也為自己後來的創業道路做了極好的鋪墊。而他創造的GG遊戲平臺,仍然是現在東亞地區最受歡迎的遊戲平臺之一,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夢想心了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拼,創造了財富。

  舒義19歲就開始創業,讀大一時就是國內最早的web2.0創業者之一,創辦過國內第一批部落格網站Blogku,Bolgmedia,還建立了一個高校SNS和一家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20xx年舒義第三次創業,創辦了成都力美廣告有限公司,後發展為中西部最大的專業網路廣告公司之一。20xx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廣告有限公司(i-Media),兩年內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移動營銷解決方案公司,並於20xx年獲得IDG資本投資。目前舒義開始嘗試天使投資,投資創辦過多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透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王繼成在大學的專業是電子商務,20xx年,大學畢業後他就一頭扎進了農村的田間地頭。6年裡,他和村裡的鄉親們一起,在過去低產值的土地上種下了“創業的種子”,一同實現著“致富夢”。20xx年,王繼成從衡水學院畢業。當年,他幸運的成為我國第一批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很快就被分配到了河北省平泉縣黃土樑子鎮梁後村工作。梁後村是一個貧困村,村民們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20xx年的冬季,王繼成在縣內四處考察學習、認真求教,並結合縣情、鎮情、村情,確定了首個創業專案——種植食用菌。經過努力,在平泉縣委組織部和鎮裡的協調下,王繼成貸款10萬元建起10畝食用菌園區。

  20xx年,食用菌專案盈利3萬元。“許多人覺得一個不會種地的大學生,一下子就能正這麼多錢,一些人開始盤算著也想試一試。”20xx年,梁後村搞起來食用菌園區,全村投資將近一百萬元。一年的總產值達到150萬元。20xx年,為了帶動更多任創業,王繼成和當地一家蔬菜種植公司商定,在該公司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共籌集了24.6萬元,承包了28個大棚。 20xx年9月,第一期服務期滿後,王繼成又續簽了3年。王繼成又帶頭髮展創業成本更低中藥材種植業,讓一些資金短缺,抗風險能力弱的村民,也加入到了創業的隊伍中來。幾年來,自己不僅從創業中學到了許多知識,還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5、隨著網路購物的方便性、直觀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個人在網上開店,線上銷售商品,引發了一股個人開網店的風潮。而大學生正是這一群裡的主要力量,不少大學生看到這一潮流紛紛投身個人網店,成功者比比皆是,更有不少大學生選擇輟學而投身網店。

  風靡全國,中國最成功的桌遊三國殺,其創始人黃愷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黃愷20xx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遊戲設計專業,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不務正業”,模仿國外桌遊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人娛樂風格的桌遊《三國殺》。20xx年10月,大二的黃愷開始在淘寶網上販賣《三國殺》,沒想到大受歡迎,而畢業後的黃愷並沒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萬元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做起《三國殺》的生意,20xx年6月底《三國殺》成為中國被移植至網遊平臺的一款桌上游戲,20xx年《三國殺》正版桌遊售出200多萬套。

  粗略估計,《三國殺》迄今至少給黃愷帶來了幾千萬的收益,並且隨著《三國殺》牌品的發展,收益還將會繼續增加。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3

  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一:沒錢也可以開店

  張大勇性格開朗,待人熱情,頭腦靈活,善於社交,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他既酷愛電腦又做著電腦的生意,兜裡也有一些積蓄,而且身邊又結識了眾多的電腦愛好者們。由於當今的網路已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張大勇就瞄準了一個掙錢的機會——開一家網咖。但是,自己積蓄的錢又不夠。經過仔細分析和市場調研後,在一個交通便利又比較熱鬧的地段,張大勇和幾個朋友一起開了一家規模較大的網咖。一年後,張大勇不僅收回了本錢,自己又開了一家分店。

  張大勇的成功歸功於他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市場需求有充分的瞭解,同時藉助於和朋友合作,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壯大了個人的實力,將自己的優勢,有效地與外部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對於每一個創業者而言,永遠要面對的困難,就是資源的匱乏,但是,成功的創業者總是能夠利用自己僅有的資源,巧妙地與其他資源整合,張大勇不僅有“勇”,還有“謀”——資源整合的意識。

  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二:小王創業記

  某校機械專業畢業的小王。畢業後盲目創業,學著別人倒菜、倒水果、倒服裝,幾經波折,沒有一件事幹成功,正當小王垂頭喪氣時,恰好社群組織個體經營者進行自我創業資源分析。經過分析,小王發現自己最大的長處還是所學的專業。在這之後,小王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店,他感到一下子有了廣闊的空間。創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付出艱辛和努力外,還需要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走向成功.小王的專業是機械,修理汽車是他的專長,在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後,小王及時調整方向,最終獲得了成功。

  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三:“敢”創業比“能”創業更重要

  小張曾患有小兒麻痺症,技校畢業後,家人都擔心她今後的路該如何走?經過深思熟慮.要強的小張決定自己當老闆。

  她發現學校到現在還沒有打字影印裝置,而附近也只有一家打字影印社,於是就在學校門口開了一家打字影印社。

  身患殘疾的小張,選擇了自己創業這條路,將自己的勞動貢獻給社會,既給許多人帶來了方便,也給自己帶來了富足和快樂。

  殘疾的小張依然能夠創業成功,令人深思!看來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你是否能夠創業,而是你是否敢於創業,這也是創業者的一個基本素質。

  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四: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另闢蹊徑

  19世紀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黃金,出現了淘金熱。有一位17歲的少年來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隊伍,可看到金子沒那麼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蠻,他很害怕。這時,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熱的天氣下幹活口渴難熬,就挖了一條溝,將遠處的河水引來,經過三次過濾變成清水,然後賣給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險,賣水卻十分保險。他很快就賺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鄉辦起了罐頭廠。這人就是後來被稱為美國食品大王的亞爾默。

  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獨到見解的人,他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能不斷產生創意,發現新的需求。不僅要看到市場需求什麼,還要注意事物間的聯絡。

  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五:“不安分者”眼中的商機

  高中畢業後幹起家電維修的小胡和小姜,每天都以修收錄機、電視機為生,但前者是一個經營上的“不安分者”,後者則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老實人”。不久前,小胡又突發奇想,尋找到新的商機:他發現當地的農民用上了自來水後,將來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機,有洗衣機便會有維修洗衣機的業務。於是,他買回本地市場上常見品牌的洗衣機供周圍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讓人們嚐嚐洗衣機的甜頭,目的之二是學習洗衣機的結構,保養和維修。果不其然,一年後,一臺臺洗衣機進入農村,維修業務幾乎全被小胡包攬了,而小姜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失去一次擴大維修範圍的機會一般人總是等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是透過努力工作來創造機會。

  一般人總是等機會從天降,而不是透過努力工作來創造機會。殊不知,人們遇到的問題和未滿足的需要總是不斷提供新的商機。優秀創業者的一個基本素質,就是善於從他人的問題中發現機會,主動把握機會。對照一下你自己,又作何感想?

  如今是個人人創業的時代,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敗,創業要想成功,優秀的創業點子非常重要,同時創業者要有敏銳眼光和創新意識,能從平凡的事情當中找出閃亮點處理。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4

  一、一邊找工一邊創業

  這種方式一般是利用自己專業經驗和在自身的廠商資源在上班時間外進行創業嘗試和增加收入,好處是沒有任何風險,但應該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創業的關係。

  A先生是某服裝企業採購,從事了幾年的採購工作後頗有心得,對服裝有了一定的敏感的知名品牌《如班尼路,美特斯邦威》也是負責產品設計,本身並不設廠,設計出衣服樣式後找服裝廠加工製成成衣,然後加上品牌標識發往全國的零售終端,現在A先生就經常接一些“私活”客戶提供樣式,然後A先生負責採購面料和找加工廠,最後交付成衣。一單下來的幾千,多的幾萬,的確非常愜意。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沒有風險,自己在有固定的收入的同時可以創造更多價值。

  可能有人認為此方法欠妥,有對公司不忠的嫌疑,我認為只要掌握一個度該方法還是非常可行的,利用閒時間去開拓自己的事業並且增加收入也無可厚非。

  建議:

  1、應該知道自己發展的主次,在企業打工除了養家餬口是個人能力也是個人和資歷的增長,因此重心是完成好本職工作,推進個人能力和職業發展的程序。

  2、保持以下尺度,客戶不要是你打工企業的竟爭對手,不要佔用任何上班時間,那個時間屬於為你提供薪水的公司,不洩露任何公司的商業秘密。保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和信用對將來個人發展有可估量的作用。

  二、依靠商品市場創業

  專業的商品市場,《比如眼鏡批發市嘗服裝批發市場等》都會為租戶代為個體工商執照,只需一次性投入半年或一年租金,以及店內貨品的進貸費,所以投入在3‘5萬發內。只要依靠人氣旺盛呂市場,風險也比較小,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溫轉洲人起家就是從商品市場做起來的。

  B小姐以前是服裝設計師,後來從服裝公司撤職後自己從業,轉租別人的帶照商戶《現在有很多商品市場可以買,可以租,有些下後通過出租贏利,並且經營的證照齊全》在一家服裝市場中經營批發零售業務,憑藉自身的設計能力和多年的行業經驗,B小姐自己設計,找服裝廠加工成衣後在自己的店鋪。目前銷售良好,已經開出了第二家分店。

  建議:

  1、一定要找人氣旺的市場,可能比起經營較差的市場租金要高,可是人流量是該商品市場內你的小店存活的最基本條件,

  2、同樣的市場也有生意好和差的區別,因此需要你對自己經營的產品比較清楚的。《例如清楚該類商品的消費者喜好:清楚該商品的進貨渠道,能以更低價格進貸等等》

  三、在大賣場租個場地創業

  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代理銷售,不過必須眼光獨到,風險比較大一點。但是回報也是非常可觀。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有營銷經驗的人員採用。

  C先生出差X市場發現松子在當地價格比較便宜,回來後就經過簡單調查發現本地松子很少有人銷售,而且價格昂貴,因此C先生在春節期間開始用大缸裝著松子進行銷售。這一個月下來是寧人瞠目結舌的30萬利潤。

  建議:

  1、用你所代理或銷售產品的生產廠家相關證明《衛生許可證、廠商證明等》同賣場的辦理手續。否則不能正常

  2、風險比較大,一定要對市場行情有所把握,並且注意產品的銷售季節和保質期。《有人從外地批水果到賣家場銷售,運輸途中耽擱了一下結果很多沒賣完就爛掉了。

  3、考慮本地人對該產品的接受程度,最好做個有個簡單的調查。《有些東西儘管本地是很少銷售,但是可能不一定適合本地品味人,例如有的商家曾經一些城市推廣檳榔,但是當地的人並不習慣檳榔的品味,因而失敗。》

  經過專家分析了成功案例中,我們是不是更明白了,其實創業不難,只要您對所做的事情有個瞭解,就不怕不成功。當然成功事例不止這些,而在這給大家簡單的例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跟大家分享其中的意義,同時也給出最有價值的建議給大學生,希望看了這幾個成功案例中對大學生更明確的對自己該怎麼樣做的思路。當然還有更多方面是得需要學習的。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5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一:從校園“小買賣”起家

  謝玲萬,是該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大一剛進校時,謝玲萬帶的錢還不夠交學費,那時,他就決定以後要自己掙錢交學費,養活自己。

  “很多人都想創業,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從何入手。”謝玲萬說,他的創業是從校園中的“小買賣”做起的。謝玲萬發現學生喜歡看《英語週報》,他就透過努力當上了校園代理,最終做了700份左右,掙了六七千元,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後來,一個偶然機會,謝玲萬看到教務處貼的徵訂下學年教材的通知,學生可自願購買,他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就跑到書城、舊書市場聯絡資源。由於自己賣的教材便宜,很受學生歡迎,“做得最好時,一年能掙八九萬元”。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二:用“頭腦”讓別人投資

  大學時,何先聲組織班上同學出去旅遊時認識了旅行社的經理,從此何先聲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園代理業務。事後,他組織了60人遊世紀歡樂園,每人5塊錢提成,這300塊錢是他賺得的第一桶金,如今他已是鄭州一家照明工程公司的總經理。

  大一暑假,何先聲進入河南一家網路公司打工。後來,何先聲自己想開家網路公司,但要投入十幾萬,還要有懂技術的人。

  可當時,這兩樣他都沒有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何先聲說,他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在網站打工時認識的一位老總,希望他能投資,然後又找了位技術人員,兩人都答應了。就這樣,公司就開起來了。

  他認為,大學生要用自己的頭腦賺取第一筆原始資金,而不是盲目投資,“投資不是我們乾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給我們投資”。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三:當“漁大夫”

  李強農學院的同學在農科所或科研單位就業後,他卻選擇在江南的一家漁業養殖場打工,待遇不好,工作十分辛苦。對此,很多同學嘲笑他,一個名牌大學生淪為高階打工仔有所不值,家人也很不理解。李強卻有自己的職場規劃,先苦後甜。

  原來,他是在拜師深造。在打工兩年裡,他利用技術員的合理身份,遍訪周邊牛蛙、甲魚、螃蟹等養殖場,向高階漁技師學藝。自認為成了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後,他辭工回來,辦了一間“漁大夫”診所,為遍佈市郊八十多個養殖場”送醫送藥”。由於技術精湛,專業熟,本市又獨此一家,那些患了“漁病”的養殖戶只會想到他。為避免遭遇全部損失,儘管開的“診斷費”和治療費相對較高,也樂意付。現在,吳強年“出診”收入在八萬左右。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四:“借”老促銷

  20xx年,羅漢明和同學開辦了一家環保產品公司。他們擁有一種節能產品的完全自主產權,在所做的營銷網站上一炮打響,每天問價,要求訂貨的客戶源源不斷。

  讓人困惑的是,好幾次,外地來公司訂貨的客戶考察了公司,看過產品,都表示滿意,但簽約時總有些不放心。後來,和一個使用者深談後才得知,公司全都是二十幾歲的小年輕兒,怕有閃失。羅漢明靈機一動,招來一名懂技術會營銷的退休工程師“坐鎮”,從此銷售形勢大變。羅漢明實為總經理,但名片上卻印的是業務員。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五:殺“回馬槍”

  實習時,吳暢曾在市裡好幾個寫字樓推銷過套餐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投資創業。相對來說,白領對中餐的質量要求較高,人群也集中

  他和女友想到給白領做盒飯,分八元、十元和十二元等三個等級,隔幾天換菜式。盒飯乾淨衛生,包裝漂亮。“刷”三十次卡,送“公仔狗”或“海盜熊”。另配有韓國泡菜或開心果,特殊售賣方式引起了白領的興趣。在金融街推廣開後,他們又在“光谷”和開發區等白領集中地設點,聘了五名大學生當幫手。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6

  1980年,錢俊冬出生於安徽省無為縣赫店鎮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他從小就立志要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改變家庭貧困的生活。

  1999年,父母做生意借來的8萬元錢被人騙走,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由於家庭經濟拮据,錢俊冬隨父母來到天津大港。靠著父親做滷菜的手藝,全家人在一個偏僻的小巷子租住下來,省吃儉用,掙錢還借款。

  剛到天津時,錢俊冬特別嚮往大學生活,所以,一有空閒他就去附近的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轉悠,並結交了一些大學生朋友。透過與大學生的交往,他知道了大學生畢業後將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於是,他就有了上大學後一定要自己掙錢的想法。

  錢俊冬把自己整天關在屋裡,除了複習功課,數百本從舊書攤上購來的雜誌被他一頁一頁地翻過,大量成功人物的創業故事刺激著錢俊冬活躍的大腦,特別是那些大學生透過勤工儉學改變自己命運的文章,讓他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成功人士,單靠找一份好工作是實現不了的,必須從底層做起,走自主創業的道路。

  開學一週,掘得第一桶金

  20xx年,錢俊冬考上了陝西長安大學。當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送到家裡時,父母既欣喜又發愁,生意的失敗使他們債務纏身,已經沒有能力支付兒子上學所需的費用。最後,全家人東借西湊好不容易才弄到20xx多元錢。

  開學報到的那天,錢俊冬攥著20xx元現金,在報名的長隊裡他一次一次退到最後面。後來他鼓起勇氣找到輔導員,終於爭取到了緩交學費的機會。安定下來後,錢俊冬的心中萌發出一種堅定的信念:越是日子困窘,越要咬緊牙關,想辦法去改變命運。

  開學第三天的下午,錢俊冬正獨自在寢室裡翻閱新課本,一位師兄推門進來推銷隨身聽。正在這時,幾位室友也回到了寢室。結果,這位師兄沒費多少口舌,4部隨身聽以每部80元的價錢被室友買下。這件事情使錢俊冬隱約地覺得一種商機和一個比較大的消費群就在自己身旁。後來,他從同學那裡打聽到在西安東郊有兩處小商品批發市場。第一個週末,他逛遍了這兩個小商品批發市場,仔細對比了各種隨身聽的效能和價格後,他以15元的批發價購買了6部師兄推銷的那種款式的隨身聽,一倒手淨賺了300元。這是他掘得的第一桶金。之後,當同學們剛習慣用卡式電話時,他以低廉的價格從IC卡經銷商那裡購進話卡,然後以比市場低的價格出讓給同學,在賺得一點辛苦費的同時,讓同學們也得了一些實惠。後來,像上游泳課穿的游泳衣,考研用的複習資料、英語磁帶,他都找到了低於校外價格的供應渠道。一年後,他便成了校園裡小有名氣的“生意精”。

  底層做起,為創業做準備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錢俊冬除了學習好專業課外,還不時去學校圖書館看一些法律、心理學、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書籍。他認為,搞推銷和倒賣純屬個人行為,還沒有完全融入社會。要創業最好還是先融入企業,到企業中去體驗,懂得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與企業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7

  創業成功人士案例分析

  1.楊明平

  超級課堂的聯合創始人楊明平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並且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楊明平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xx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學校邊上的一家川菜館,發展到擁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萬營業額規模的火鍋店,大學的創業經歷為他贏得第一桶金。而後楊明平決定朝著更大的方向發展,進入線上教育領域,建立超級課堂(Super Class)。

  超級課堂成立於20xx年10月,由楊明平創立的超級課堂將線下教育搬到線上,為中小學學生提供好萊塢大片式的網路互動學習課程。

  2.舒義

  舒義19歲就開始創業,讀大一時就是國內最早的web2.0創業者之一,創辦過國內第一批部落格網站Blogku,Bolgmedia,還建立了一個高校SNS和一家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20xx年舒義第三次創業,創辦了成都力美廣告有限公司,後發展為中西部最大的專業網路廣告公司之一。20xx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廣告有限公司(i-Media),兩年內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移動營銷解決方案公司,並於20xx年獲得IDG資本投資。目前舒義開始嘗試天使投資,投資創辦過多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3.王學集

  王學集出生於浙江溫州,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大學時和2位同學一起創業,大三時正式釋出phpwind論壇程式,20xx年大學畢業的王學整合立公司,公司亦命名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大型社群建站的解決方案。目前,phpwind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社群軟體與方案供應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群軟體領域樹立起一個極高的技術壁壘,phpwind8.0系列版本則推動了社群門戶化。

  phpwind於20xx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約5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現在隸屬於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為阿里雲計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4.黃一孟

  電驢(VeryCD)之父黃一孟是一名中途離開大學的創業者。20xx年,verycd.com只是愛好計算機的大學新生黃一孟陸續註冊的眾多個人網站中的一個。當時,因為不滿於網路上質量不高且需收費的電影資源,VeryCD很快聚集起了一批和黃一孟有著類似熱情的使用者,他們在下載的同時也願意上傳自己的資源。這讓黃一孟意識到,這個所謂的個人網站不再只對他一個人具有價值。20xx年,VeryCD以黃一孟中途離開學校專心創業而成立了一個工作室。

  黃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創始人,也是心動遊戲的創始人。20xx年,心動遊戲的收入達到了10億人民幣,從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億的網頁遊戲公司。黃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覺和摸索去創業。

  5.黃愷

  風靡全國,中國最成功的桌遊三國殺,其創始人黃愷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黃愷20xx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遊戲設計專業,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不務正業”,模仿國外桌遊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人娛樂風格的桌遊《三國殺》。20xx年10月,大二的黃愷開始在淘寶網上販賣《三國殺》,沒想到大受歡迎,而畢業後的黃愷並沒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萬元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做起《三國殺》的生意,20xx年6月底《三國殺》成為中國被移植至網遊平臺的一款桌上游戲,20xx年《三國殺》正版桌遊售出200多萬套。

  粗略估計,《三國殺》迄今至少給黃愷帶來了幾千萬的收益,並且隨著《三國殺》牌品的發展,收益還將會繼續增加。

  6.蔣磊

  鐵血網創始人蔣磊——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16歲保送清華,創辦鐵血軍事網,20歲保送碩博連讀,中途退學創業。如今,鐵血網穩居中國十大獨立軍事類網站榜首,鐵血軍品行也成為中國最大的軍品類電子商務網站,年營收破億,利潤破千萬。

  倒回20xx年,16歲的蔣磊初入清華園,電腦還沒有在這個普通宿舍出現,他只能去機房搗鼓他的網頁,他想把自己喜歡的軍事小說整合到自己的網頁上,他的“虛擬軍事”的網頁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大量使用者,第二天就達到了上百的瀏覽量。蔣磊很興奮。他把“虛擬軍事”更名為“鐵血軍事網”。

  20xx年4月,蔣磊和另一個創始人歐陽湊了十多萬元,註冊了鐵血科技公司。期間蔣磊還被保送清華碩博連讀學習了一陣。20xx年1月1日,蔣磊最終頂住了家庭已經學校的壓力毅然決定輟學創業,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現在鐵血科技公司的辦公室裡。經過12年的努力,目前蔣磊的公司擁有員工200餘人,他創辦的網站已成為能夠提供社群、電子商務、線上閱讀、遊戲等產品的綜合平臺。據透露,截至20xx年12月,網站已有1000萬註冊會員,月度覆蓋超3300萬用戶,正處於穩步且高速的增長中。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8

  1、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學生卻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高EQ,兩年就賺到這筆錢。創業如何選專案?他叫潘文偉,20xx年剛來廣州時口袋裡只有200元,而現在他已經是有樓有車的大老闆。因生意繁忙,潘文偉曾一度想退學,不過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當年只有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xx 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創業如何選專案?來到廣州後,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

  當他揣著荷包裡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我到底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於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優哉遊哉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小試牛刀從院服開始,他就意識到了裡面有錢可賺,20xx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專案,潘文偉看到了商機。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裡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並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後,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學校的院服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後,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最後,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專案。雖然第一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潘文偉靈活的頭腦能夠見機行事,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裝置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專案正好在招標安檢裝置,於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樑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後,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賺到這筆錢後,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嚇得母親驚恐地在電話中問了10多次“錢從哪裡來的”。幾年間潘文偉陸續做了外牆磚生意、與朋友合夥開酒吧,並開始投資股票並利用“第一桶金”繼續生財。今年3月,潘文偉還投資了50萬元在大學城開了間網路公司。

  2、6角錢一斤賺上千萬

  有位農民孫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與幾個老鄉上街,途經一個市場,口渴難奈,想買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價格,令他們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棗,那是他家鄉的大棗。他知道那棗在家鄉挺便宜,只有6角錢一斤,於是他決定買一斤解解渴,一問價格,結果令他大吃一驚:3元 5角一斤?“這麼貴呀,你們賺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鄉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某想,一大棗一來一往價格相差這麼大,該多有賺頭呀啊!於是,他立即返回家鄉,憑著老鄉關係,賒了3噸大棗,搭了一輛車送到北京,他來到豐臺區的一家大市場,將大棗以2元9角的價格批發給小販們,這鮮紅的帶著露珠的大棗頓時被搶購一空,就這樣一個月內他往返北京與山東達 5、6次。孫某這樣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僅經營大棗,還開始經營山東的其他土特產,生意一步步擴大,一步步紅火,至今他已是聞名京城的山東土特產經銷商,擁有資產上千萬。

  3、不花一分 錢就賺1萬多

  不花任何一分錢就成功販運整車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時候,我來到剛剛大開發的城市——廣州市,想在這裡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可是一無文憑,二無技術特長又是個生手的我,找工作總是碰壁。身上的錢所乖無幾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飯也成了問題。我也不敢再住旅館,晚上只有找張報紙睡在馬路邊了。我當務之急是讓自己生存,再去找發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著來來往往的人流,一個肩挑李果的老漢走過來叫賣:先生:2元一斤,來點吧。什麼?兩元一斤?這在我家鄉不過二三角錢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發市場,一問批發價也有1.2-1.5元的價,我驚得跳起來:老闆,這東西我有很多,到我家鄉來,我給你6角錢一斤怎樣?水果老闆:好呀,很樂意與你合作,我和你過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門口張貼上一張收購李果的廣告,上門售李果的人來來往往。這幾天我賺了一萬多元。嚐到甜頭,我常下廣東。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9

  陳歐就一直受到父母的阻止。遠在四川的父母得知陳歐在新加坡創業,而且做的這個事只有使用者沒有賺錢,父母開始電話規勸,後來乾脆遠涉重洋勸告,願望陳歐能回心轉意。他們都是公務員,對陳歐的期望是當一名博士。“父母認為創業很丟人,不務正業,創業是找不到工作的表現。”直到後來陳歐從Garena退出,把股份換成真金白銀,他們才開始支援兒子的抉擇。

  在新加坡大學畢業後,陳歐抉擇申請斯坦福MBA。

  “當時看到很多很糟糕的專案都能融到資。一看,開創人是斯坦福、哈佛的MBA,後來總結一下,這兩個學校的MBA融資對比容易,自己做得這麼好卻拿不到錢,是因為沒有斯坦福的MBA。”陳歐這個抉擇,完全是為創業做準備。

  斯坦福申請上了,陳歐最開始是想讀著MBA,同時遠端管理在新加坡的Garena,當時劉輝仍然留在公司。

  但遠端遙控沒有想得那麼簡單。Garena引進了職業經理人,同時因為距離太遠,陳歐已經無法掌控公司,20xx年中旬,他賣掉股份,拿到千萬級別的現金。“對於24歲的年輕仁攀來說,這筆錢足夠了,未來10年不用工作也能養活自己,可以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幻想。”陳歐說。僅僅一年之後,Garena接受了騰訊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

  在斯坦福,陳歐認識了戴雨森。後者在斯坦福待了三個學期,就被陳歐拉回國內創業。劉輝也在20xx年賣掉股份,同時放棄未到手的價值100萬美元期權,追隨陳歐回國創業。

  這是為數不多的一開始就具備相對健康的開創團隊的企業之一。陳歐有技巧經驗,擅長融資、戰略、市場;劉輝在兩個創業專案中都是技巧負責人;戴雨森是很好的視覺設計師。“從產品、視覺設計、技巧實現到推廣,我們完全都可以做,是一個非常互補的團隊。”劉輝說。

  在美國期間,陳歐就開始籌辦回國創業企圖,最後選擇了遊戲內建廣告商業模式,他開始不斷回國,和投資人進行接觸,最後拿到了徐小平18萬美元的投資。

  早在20xx年底,陳歐為Garena在國內尋找投資人的時候,經蘭亭集勢開創人郭去疾的介紹,就認識了徐小平。當陳歐為國內這個創業專案找到徐小平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年。

  “天使投資人投筆錢會顯得更加光鮮,用自己的錢創業,別人會認為你可能是找不到工作,也沒啥家底,拿天使投資人的錢是一個放大器,後面找A輪會容易一點。”找徐小平,陳歐考慮的是對方的名氣。

  一邊喝茶,陳歐一邊給徐小平講商業企圖。“說實話,那個專案很難講清楚。我講了很久,有廣告商、遊戲公司、遊戲玩家,搞的是一個鏈條,是一個系統工程。徐老師也是聞名投資人,假裝很懂地就把18萬美金給我了。”

  得雷軍真傳

  這家名為Reemake的遊戲廣告公司在中國誕生後,迅速蒙受了水土不服,幾個月的光陰,公司賬面上只剩下30萬元了。

  陳、劉、戴三人整天窩在海淀黃莊左近的一間民居里思考前途。他們沒有勇氣完全放棄原有業務,陳歐擔心完全停掉,風險太大,不如先去投石問路,嘗試化妝品團購的.業務。當時,他們嘗試過很多事情,唯一的目標就是能讓公司活下來,找到下一個方向。

  化妝品團購被他們覺得是離錢對比近的一件事,可以讓公司活下來,但是能不能做大,當時三人並不知道。他們花了兩天的光陰搭建起團美網,在線上做一些簡單的推廣,觀察有沒有去點選。如果有人購買,再把單子加上去。結果效果很好,真的有消耗者願意來買。隨著團美網越來越消費人力,掙錢的可能性也比原有專案高出很多,他們抉擇集中全公司之力,轉型做化妝品。

  “剛開始轉型的時候,認為幾個大老爺們兒賣化妝品,我們還有點不好意思。後來一想,如果我們不好意思,別人也不好意思,所以更有時機。後來發現,做化妝品團購的全是男人。”陳歐說。

  20xx年2月,抱著擴充套件人脈、便於融資的想法,陳歐申請了亞傑商會的搖籃企圖。面試他的正是雷軍,陳歐通過了,成潦攀雷軍的學生。

  “雷軍後來奉告我,當時看到我的創業專案認為超級不靠譜,但是看我簡歷認為人還挺靠譜,最後勉為其難把我留下的。”陳歐說。

  雷軍曾經奉告過陳歐三點,讓他認為受益匪淺:要做一個市場足夠大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喜愛的東西;正確的光陰做正確的事;早期低成本高速擴大。

  團購符合這三點,陳歐一度覺得,這是最好的商業模式——預付款,30天以後再打款給商家,現金流非常好。但是此時,市場上已經有了36團、VC團這些團購公司,市場已是一片紅海,憑藉著早期就開始做的倉儲物流這些B2C基因,陳歐再次轉型,團美網從“千團大戰”中抽離出來,變身化妝品B2C聚美優品。20xx年,聚美優品拿到潦攀來自紅杉資本的650萬美金的A輪投資。

  像重視自己的個人品牌一樣,陳歐一直非常在乎聚美優品的品牌。在購物體驗、進貨渠道等方面,嚴峻把控。

  陳歐致力於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聚美允諾消耗者30天內無條件退貨,哪怕是在已經拆封的條件下。“這在中國全部化妝品電子商務領域從來沒有過,我們就想打破這個傳統,因為在美國,即使消耗者用完產品之後依然可以退貨。只要不滿意就可以退貨。”

  這個猖狂的想法是陳歐提出來的。戴雨森第一反應是“很酷”,同時也擔心在實際操作歷程中會存在風險。最後,為了在使用者體驗方面贏得口碑,這個風險很大的政策被施行起來,“事實證明,它對使用者體驗提升贊助很大”。

  規模的增大,讓聚美在供應商面前的話語權產生了變更。從一開始的“不好拿貨”,轉變為有一定的賬期。他們還延伸了業務鏈條,研發、生產自有品牌,比如化妝棉、化妝刷等消費類產品。這些打著“聚美優品”標籤的產品不僅強化了品牌形象,還讓他們意外發現——銷量大大超過其他品牌。

  在陳歐看來,自有品牌的發掘是電商未來的趨勢所在。“因為你不能一直在賣別人的東西,有自己的東西會讓你活得更好。一是利潤率更高,二是供應鏈可控。”

  目前,聚美優品正在籌建上海和廣州地區的倉儲。因為化妝品不能走空運,導致貨物從北京倉發往上海、廣州地區的光陰很長,這嚴重影響了使用者體驗。分倉以後,上海、廣州地區也能實現當天或次日到貨。

  前不久,陳歐剛剛過完29歲生日,他感慨,這次過生日跟以前不一樣了,“感到到更大的責任和壓力”。

  “相比馬化騰創造了即時通訊時代,馬雲締造了電商神話,我們不可能有當時的機遇再做一個非常大的東西了。但也許聚美有可能把握住時尚標緻的時代,這個時機,我認為還是有的。”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0

  楊天龍,一個曾經紮根西部的80後創業者,於20xx年10月,註冊成立了甘肅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透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帶領家鄉農戶走上了致富之路。

  20xx年,搞農業的楊天龍,藉助風頭正勁的網際網路電商,找到了一片廣闊的市場藍海——他的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先後和本來生活網、我買網、易果網、美味77、鮮果日記等食品類專業銷售網站合作,推出了水果玉米的特色生鮮品牌 “八兩陽光”。很快,“八兩陽光”走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楊天龍這個曾經紮根西部的80後創業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網際網路對傳統農業銷售模式的衝擊。如何在網上賣玉米,成了嚐到電商甜頭的他每天都要琢磨的事。

  電商助推水果玉米品牌打進中高階市場

  20xx年10月,楊天龍註冊成立了甘肅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創業之初,透過 “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模式,他很快帶領家鄉農戶走上了致富之路。

  然而,和所有的農業創業者一樣,楊天龍遭遇了農產品做品牌難的問題。如何將水果玉米品牌打進中高階市場?他嘗試過直配酒店、超市等方法,但始終打不開局面。直到20xx年6月,他將發展的突破點轉移到網路平臺,才有了轉機。

  “網路推廣成本低,消費者沒有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品牌可以直達終端消費者手中。”楊天龍說。

  早在20xx年,楊天龍就開始在C端 (零售端)市場 “試水”。由於相應的計算機技術和營銷手段的欠缺,中美國玉淘寶網店,在半年時間內僅僅接到了幾十筆訂單,讓公司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在電商時代,什麼樣的農產品能走俏網路?楊天龍想到了“褚橙”,“有競爭力的產品是骨架,品牌才是它的靈魂。農產品真正銷售的是它潛在的附加值,比如一種精神、一種健康生活的理念”。

  抱著這個想法,他主動聯絡擅長“故事營銷”的本來生活網創始人喻華峰。一番考察瞭解之後,本來生活網“相中”了這款特色農產品。

  得益於之前幾年專心做農業的積累,楊天龍先後建立了甘肅、海南、雲南、內蒙古、湖北等水果玉米種植基地,從而可以實現一年四季鮮貨供應。

  20xx年7月的一天,楊天龍驚喜地發現,僅在本來生活網華東區一家,他的“八兩陽光”一天就接到8千多穗的訂單。與接踵而至的訂單一起來的是水果玉米價格的攀升。過去,一穗水果玉米最高賣到2.4元,而在20xx年,根據單次訂貨量的大小不同,一穗水果玉米可以賣到3.8元到6.0元。

  電商這個“沒有地域限制”的大超市,讓楊天龍的水果玉米與消費者實現了面對面的溝通。更重要的是,整個產業利潤率得以提升,品牌在終端的識別性大大提高,“八兩陽光的品牌進入終端視野”。

  帶動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參與水果玉米種植

  網路銷售的樂觀局面,讓楊天龍深信農產品只有更加規範、標準,才能凸顯個性進一步開啟市場。

  20xx年7月,國內第一條水果玉米全自動智慧流水線正式投產。這套生產裝置是由楊天龍自主設計的,投資500多萬元。它讓玉米的標準率一下子由原來人工篩選的95%上漲到99.5%。殘次品的驟減,不僅帶來了更高的收益,也大大提高了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八兩陽光”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品質陽光、重量適宜、尺寸標準。

  “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三分之二。”楊天龍說。這套標準化的裝置,降低了成本和損耗,同時提高了效率。

  最大的受益方是水果玉米的消費者。在本來生活網中美國玉的銷售頁面上,不少會員評價水果玉米比超市還便宜。透過賣家的評論和大資料分析,楊天龍重新定義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買家和賣家不再是對立的、互補交流的,而是深入融合的。

  過去一年,楊天龍還多次帶領商家、消費者參觀水果玉米種植基地,打破消費者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疑惑。與電商平臺的良好合作解決了食品儲運問題,剔除一切冗餘的中間環節,基地直供的冷鏈宅配,讓楊天龍的水果玉米凌晨 “出發”,下午就可以到達消費者的餐桌。

  今年,楊天龍已經收到了本來生活網3000萬穗水果玉米的訂單意向。這將是本來生活網繼“褚橙”之後,推出的一款“年度大品”。

  網路大訂單帶來的高收益,激活了整條產業鏈。水果玉米種植基地農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參與種植,為中美國玉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貨源。

  楊天龍欣喜地發現,在他的家鄉——甘肅省榆中縣高崖鎮大營村,最早種植推廣水果玉米的地方,小汽車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周邊的村莊。“水果玉米的品牌真正在市場站住了腳跟,與我們合作的農民穩賺不賠。7年創業,我們終於培養出和農民榮辱與共的情感。”楊天龍說。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1

  是誰說90後是狂妄墮落又的一代,是誰說90後的孩子都不踏實能幹,這樣的90後你見過嗎?大學生創業,校園開餐廳。沒有人會想到90後會自主去創業,那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90後大學生是怎樣去創業的。

  “同學你好,請問你要吃點什麼,我們的美味悠長湯品都是熬製了3個小時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一臉文氣的範宏偉拿著選單、端著盤子在小店裡忙活著。他是南京林業大學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這家“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中餐館的老闆。2月29日開張以來,每天中午,慕名而來的師生會將小店擠得水洩不通。

  他是店老闆 把一間小門面房裝修得挺高雅

  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為“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館門口,排起了長隊。“聽同學推薦說這裡環境不錯,飯也好吃,而且不貴。”一位排隊等候的同學說。這間只有20多平米的小門面房,只能容納21人就坐。別看空間侷促,內部裝修卻有模有樣,米黃色的牆紙、柔和的燈光、牆體四周的烤漆玻璃,整體環境顯得挺高雅。

  由於還在試營業階段,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只有七八種餐品,例如蘿蔔排骨飯、雞腿漢堡、玉米排骨飯……價格從10至12元不等。“我們的美味悠長湯品都是要熬製3小時的。”面對每一位光顧的客人,店老闆範宏偉都熱情推薦著,“我一下課就趕過來了,中午人多,我得幫著搭把手。”

  南林大高分子專業的姚立正是第二次來店裡吃飯了。“10塊錢能吃到一頓美味營養的套餐,很實惠了。”

  他還是大學生 南林大的老師在微博上力挺他

  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老闆範宏偉還有一個身份——南林大人文學院社會工作系的大三學生。去年11月,他就開始張羅著要開一家自己的餐飲店。

  今年2月29日,小店開張。為了攢人氣,範宏偉還為每位顧客提供一份小掛件,凡是領到8、18號牌的顧客還能領到10元錢的紅包。

  “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前兩天都是不賺錢的,剛開張,要先贏得口碑。”現在,範宏偉的小店每天營業額有3000多元,毛利1000多元。“我們還請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總部的特級廚師為我們開配方調湯料。”

  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小店的開張,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南林大老師孟祥遠在微博上力挺範宏偉,“西餐套餐和湯味道不錯,關鍵是不添雜料,貨真價實又放心。”

  現在,範宏偉每天的生活緊張有序。如果沒有課,他會在上午9點到店裡幫忙打打雜。而中午12點至1點的黃金時段,是美味悠長快餐加盟店最忙碌的時段,點餐、送餐、收銀,範宏偉什麼都要幹。當接待完一天的客人,打掃完衛生經常是晚上9點了。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2

  80後成功創業案例分析1:江西贛州80後記賬網創業,精打細算記賬年賺500萬

  “80後”開記賬網,精打細算記賬年賺500萬

  假如你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一定有記賬的習慣,上百度搜索一下“記賬網站”,立即能跳出幾十個搜尋結果。記賬網站真正在國內出現只有四年左右,甚至比美國出現的還早。這些國內記賬網站的開創人多是佈滿創業激情的年輕人,來自江西贛州的“80後”小夥田克山和他的團隊就是這樣一群人。

  “80後”開記賬網“移師”南京

  這個10人的創業團隊均勻年齡只有25歲。田克山說,“移師”南京是由於這裡的人力本錢相對於上海而言低很多,而園區的扶持政策是吸引他們這些草根創業投資的最大因素。他們原來有6個人,來南京後又招了3名軟體人才和1名財務職員。

  20xx年2月,“財客線上”正式上線,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記賬網站,成立初期時,田克山並沒有加盟。當時他大學畢業剛兩年,在上海一家小公司做網站策劃,每月拿著3000元的月薪。網站是由懂技術的合作伙伴開設的,起初名字叫“阿拉理財”,取自上海話“阿拉”,20xx年年底更名為“財客線上”,更名的原因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學會記賬理財。

  註冊會員從500人躍升至52萬人

  說起加盟“財客線上”網站並運營至今,田克山說完全是機緣偶合。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素不相識的田克山與其合作伙伴在單身網站上熟悉了,兩人本來都是抱著找老婆的目的而上網的,結果老婆沒找到,卻成了有意共同創業的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與磨合,20xx年年初,田克山加盟“財客線上”。

  加盟前,網站註冊會員總共只有499個,即是均勻天天只有一兩個會員註冊,而且隨著“財客線上”的出現,網上很快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網站,有的網站註冊會員半年就竄至8000多人。面對當時的困境,田克山與合作伙伴湊了10萬元啟動資金作市場拓展。如今,“財客線上”已做到了行業第一,註冊會員已達52萬人,同時擁有淘寶網、人人網、阿里軟體、華安基金等眾多合作商。

  財客網記賬安全性獲銀行認證

  與人人網、淘寶網的合作模式是怎樣的呢?田克山說,簡而言之就是“使用者共享”,只要是這些大網站的會員,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新增“財務記賬本”,有“財客線上”的後臺伺服器支援。

  至於網站的贏利模式,主要分兩塊:一是基金公司的廣告投放;二是會員付費,後者佔到了網站營業收入的六七成。目前網站合作的基金公司主要是華安基金和匯豐基金,基金公司主要是看好網上的記賬人群,有目的地投放廣告。比如基金公司可以透過網站了解記賬人群大致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是否購買過基金等。“當然,使用者的個人資訊是不可能洩露的”,田克山解釋說,首先,使用者在註冊時使用的是虛擬資料,就算洩露也和現實對不上號;其次,記賬使用者和網銀使用者也不同,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資訊,對於駭客來說,既使弄到資料,也沒價值;第三,網站的安全性已透過銀行的安全認證。

  收入消費買基上網記賬搞掂

  “網站80%的功能是免費的,但‘子使用者功能’、‘多賬本功能’要收費,一年用度50元,三年送一年”,田克山先容說,像很多父母要監視在外求學的孩子、夫妻分居兩地要知曉對方的收入和消費,都會開通“子使用者功能”,而很多在淘寶上開店的使用者,用“多賬本功能”在家就可以瞭解公司的整體賬目。網站50萬會員中現在1/5是淘寶使用者,只要是淘寶使用者,交易資料和購物資料都可自動記錄入“財客線上”系統。

  記者登陸該網站看到,從柴米油鹽、工資獎金到基金定投、房產等資產變動,都能記賬,同時,網站能讓使用者按月、年等彙總開支,並天生彩色圖表。聯網記賬免去了人們將辦公室、家裡電腦的"電子賬本"同步更新的麻煩,而且手機也可以上網隨時記賬。

  家庭公司呆壞賬可精確統計

  “現在天天有1000-20xx個新使用者加入,最多的一天新增5萬名使用者”。田克山先容說,目前國內有幾十家類似的網站,但天天也有網站倒閉,能堅持做下來的並未幾。“財客線上”網站的後臺採用複式記賬技術,國際通用的都是複式記賬法,與正規的財務軟體功能一樣,無論是家庭還是中小公司的呆壞賬處理,都可以精確統計不會出錯,而使用者使用時只要按一下通俗易懂的按鈕,這是他們與其他記賬網站最大的不同。

  透過長期對使用者的觀察和統計,田克山發現,現在記賬的男性比女性多,且男性比女性更勤快。記賬人群的年齡從25歲至50歲不等,以沿海大城市人居多。未來,田克山和他的團隊想把“財客線上”最後做成線上財務治理平臺,能夠治理註冊會員的社保、公積金、水電醫療等所有與個人或家庭消費有關的所有資料。

  “投資夢”:

  對於今年的盤算,田克山預計,不包括基金廣告收入,網站營業收入至少能達到500萬元,註冊會員能突破200萬人。同時和銀行及證券公司等進行更深度的合作,“由於現在我們已透過銀行的安全認證,風投方面也在談,除了獲得園區的投資外,今年可落實一些大機構的風投專案”。

  80後成功創業案例分析2:80後“雲財雅思”教育培訓校長黃安新的創業故事

  黃安新,一個來自江西的陽光大男孩兒,從雲南財經大學一畢業就紮根市場自主創業。他是國家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務市場裡摸爬滾打五六年,已經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大學畢業就創業

  黃安新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大學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卻偏偏對教育最有興趣。抓住某機構在校園招聘兼職的機會,黃安新在大二時就成為了大學生拓展訓練的校園代理。開朗的性格,富有號召力與感染力的授課風格讓他很快成為人氣教練,積累了最初的教學經驗,也在心裡暗自埋下了當培訓師的職業“種子”。

  此後,黃安新自學考取了體驗式中級培訓師中級職稱、團體心理培訓師高階職稱。為他的“培訓師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0xx年,黃安新大學畢業,正值國家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業,於是,他一個人去註冊了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那時聽說經開區的創業大廈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開到了經開區。”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黃安新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創業大廈給的條件非常好,50平米辦公室,辦公桌、電腦、飲水機都是免費配套的,網路也不用交費。”

  初嘗創業的艱辛

  解決了基礎配套的問題,黃安新輕裝上陣,和同學一起開始做起企業培訓,卻遭受了市場的當頭一棒。“很多企業做培訓都會選擇教育經驗豐富的培訓機構,尤其是給大企業做過培訓的,對於我們這樣的新培訓機構,他們的眼光總是不信任的”。

  沒有經驗,是很多大學生創業專案共同面臨的困難,但黃安新並不氣餒,而是一家一家地問企業要不要培訓,挨家挨戶地推廣自己的培訓產品。“幸運的時候,別人和我多聊兩句,大多數時候是被直接拒絕。”黃安新幾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寫字樓,卻收穫甚微。“跑幾百家才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說,但只要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就投入100%的熱情和責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時光,黃安新逐步摸索企業經營的方向,積累了作為教育服務提供商的初期經驗。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20xx年,母校雲南財經大學要找機構合作開辦雅思培訓,黃安新的企業成為雲南財經大學的合作伙伴,雙方共同創立了雲財雅思品牌。從那時起,黃安新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校長,麾下有15名海歸教師。

  透過引入現代西方的教學理念,加上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支撐,黃安新的“雲財雅思”迅速成為後起之秀。“我們的學生有拿雅思滿分的,有被哈佛、倫敦政經、紐約大學等名校錄取的。”

  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成果。接下來,黃安新還將把教育服務延伸到中學課程輔導,“我正在積極與母校臨川一中、臨川二中聯絡,希望接下來能透過網路教學的方式,引入國內優質中學的教育資源,為雲南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黃安新說。

  在黃安新的規劃裡,金凱瑞教育培訓學校將提供“一站式”國際教育培訓,即從3歲的幼教階段到出國前的高中階段,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英語教學服務。而對於“雙創”時代的幸運兒,他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儘可能地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最貧困、最需要的地方,“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希望有我的一份力”。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3

  每個創業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創業考驗的也是創業者的綜合素質,縱觀中國的成功創業人士,縱觀中國成功創業的人,有兩個人最讓我佩服,一個是馬雲,一個是史玉柱,馬雲的成功在於他的遠見和機遇,而史玉柱屬於你不管讓他破產多少次,他都能重新站起來的人,我想這點即使是馬雲也做不到,也許現在把馬雲的一切財產沒收,或許他還能夠幹出一番事業,但絕幹不到現在那麼大,原因在後文在分析,這裡之所以寫馬雲,是因為我曾經研究過馬雲的經歷,而史玉柱還在研究中,下面就結合創業機會的分析

  一、產業和市場

  1. 市場

  需求:阿里巴巴出現之前,中國並沒有一個成熟的B2B網路,甚至在美國B2B都還沒有流行起來,而透過B2B可以使企業之間的貿易更加的方便快捷,所以雖然這在當時還是一個新興市場,但是需求非常的大.

  消費者:阿里巴巴剛開始創辦時目標就很明確,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他清楚地意識到,大企業有專門資訊渠道和鉅額廣告費,小企業卻什麼都沒有,而正是這些小企業的需要,使得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有著巨大的需求量,消費者(小企業)需要這麼一個平臺來發布自己的產品.

  對使用者的回報:阿里巴巴給小企業提供的是一個平臺,而小企業需要的正是這麼一個平臺,把自己推銷出去的平臺,有了阿里巴巴,只要是需要大宗商品的消費者搜尋一下,就會很容易的找到你的商品,東西更好賣了,賺的錢更多了,阿里巴巴對企業的回報就立竿見影的表現的出來.

  增加或創造的價值:阿里巴巴雖然是一個平臺,但卻可以把它當成商也活動的潤滑劑,由於有了阿里巴巴,企業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容易,企業之間的聯絡變得更加緊密,這帶來的價值幾乎是不可估量的.

  產業生命:只要有舞蹈演員就需要舞臺,只要有商人就需要推銷商品的攤位,而阿里巴巴恰恰就是網際網路上的攤位,除非有了更快捷的企業交流渠道,都則它幾乎是不可取代的.

  2.市場結構:

  雖然在阿里巴巴誕生時中國的網際網路已經遍地開花,但是對於亞洲的的電子商務來說,亞洲並沒有符合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模式,尤其是B2B電子商務幾乎在全球都是一個盲點,雖然有,但都是小企業或者新興企業,這對於阿里巴巴的崛起也起著關鍵因素.

  3.市場規模:

  應該說馬雲是開創了一個新興的市場,在馬雲之前,沒有人認識到B2B電子商務那麼賺錢,最後當阿里巴巴成功是才恍然大悟,卻為時已晚,據我估計這個市場規模應該在幾十億美元.

  4.市場增長率:

  雖然阿里巴巴創辦於1999年,20xx年網際網路泡沫就破滅了,但是阿里巴巴不單純是一個網站,它不以網站盈利,應該說它屬於服務業,而眾所周知1999年至今中國服務業的市場增長率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5. 市場份額:

  剛才已經說過了,在馬雲之前藉助網際網路平臺來進行電子商務的B2B網站幾乎為零,所以阿里巴巴是一個領先者.背靠一箇中國大市場,優勢極為明顯.

  6. 成本結構:

  阿里巴巴是一個網站,而一個網站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是典型的低成本提供.

  二、資本和獲利能力:

  1.毛利:

  雖然沒有詳細的資料,但是從馬雲提出的三句話:20xx年馬雲提出”每天營收一百萬“的目標,20xx年,馬雲又提出”每天盈利1百萬”,20xx年,進一步提出”每天納稅1百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毛利是驚人的.

  2.隨後利潤:

  20xx年提出”每天納稅1百萬”.利潤如何也不用我多說了.

  3.所需要的時間:

  1999年馬雲創辦阿里巴巴,其後20xx年就遇到了網際網路寒潮,20xx年,阿里巴巴定下一個看似簡單的目標——賺一塊錢,也就是說,4年後,阿里巴巴開始盈利了,雖然花的時間長,但這和網際網路寒潮的影響分不開,關鍵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倒了,但阿里巴巴活下來了.

  4.投資回報潛力:

  我想沒有人說阿里巴巴不賺錢,20xx年阿里巴巴市值已經超過680億港元,投資回報潛力巨大.

  5.價值: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前,亞洲並沒有屬於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說一投資阿里巴巴具有高戰略價值.

  6.資本需求:

  剛開始阿里巴巴的起始資金是50萬,其後他接受了高盛等投資商的500萬美元投資和孫正義的20xx萬美金,資金充裕.

  7.退出機制:

  一個網站不值錢,之前的事創意和內容,可以說阿里巴巴的錢主要花在可變資本上,所以退出機制良好.

  三、競爭優勢、管理班子、致命缺陷:

  1.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一個網站的固定成本是很低的,雖然現在阿里巴巴的規模大了,在住房上有一定的需求,但是與其幾百億的資產來講可以忽略不計,現在阿里巴巴有7000員工,主要的花費在人員上.

  2.控制程度: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從企業的商品活動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在阿里巴巴還是小企業的時候,在阿里巴巴還有eBay做競爭對手的時候,它的控制能力確實不強,但是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交易模式,控制能力變得非常強.

  3.進入市場的障礙:

  剛開始的時候B2B的進入障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正因為他有這種缺陷,使得很多大企業忽略的它的優勢,使得阿里巴巴有了可乘之機,在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一方諸侯的今天,想競爭過他也就變得千難萬難了.有一定的領先期,這就是它最大的優勢,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馬雲不是剛剛建立網際網路的新手,靠著他曾經給外貿部工作的契機,他有了一個團結的團隊,而且透過外經貿部這個平臺,馬雲積攢了廣泛的外貿關係,他有了名氣,有了資源,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確的方向.

  4. 管理隊伍:

  曾經馬雲這樣考驗過他們的團隊:馬雲約齊團隊的所有人,說出了自己的決定,他對大家說:”我給你們3個選擇:第一,你們去雅虎,我推薦,雅虎一定會錄用你們的,而且工資會很高;第二,去其他站,我推薦,工資也會很高;第三,跟我回杭州,只能分800塊錢,你們住的地方離我5分鐘車程以內,你們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車,而且必須在我家裡上班.你們自己做決定.”馬雲給他們3天時間考慮. 眼見從杭州跟自己闖到北京來的親密夥伴陸續走出房門,馬雲心裡有些失落,卻依然十分堅信自己的選擇.僅在3分鐘後,所有人全部折回,說,馬雲,我們一起回家吧.那一刻,堅強的馬雲流淚了.也就是那一刻,他對自己說:朋友沒有對不起我,我也永遠不能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我們回去,從零開始,建一個我們這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公司.所以馬雲的團隊很團結,而團結我覺得正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馬雲的成功有其偶然,有機遇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沒有經過一系列的失敗,沒有之前兩個網站失敗的嘗試,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我認為馬雲成功的最關鍵原因有兩個:

  1、他又一個團結的,可以完全互信的團隊,正是因為這種無保留的互信,使得他們走向成功.

  2、馬雲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也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走尋常路,這句廣告詞來形容他可以說恰到好處,敢於特立獨行,敢想敢幹,沒有這兩點,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14

  胡啟立是武漢科技學院電信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紅安農村人。4年前,他借債上大學。在大學期間,他打工、創業,不僅還清了債務,為家裡蓋起了兩層洋樓,自己還在武漢購房買車,擁有了自己的培訓學校。

  他創業走過了怎樣一條路?學校師生對他創業又是如何看的呢?

  從小收購土特產賣

  胡啟立1982年出生在紅安縣華河鎮石咀村一個普通農家,父親在當地礦上打工,母親在田裡忙活。

  在胡啟立3歲那年,父親在礦上出事了,腿部嚴重骨折癱瘓在床,四處求醫問藥。三年後,父親總算能下地走路了,可再也不能幹重活累活。為給父親看病,家裡幾乎家徒四壁。

  胡啟立的父親不能下地幹活,只得開了家小賣部,賣些日用品。胡啟立小小年紀就經常跑進跑出“添亂又幫忙“,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從小就接觸到了買和賣。

  慢慢長大了,胡啟立在商業方面開始顯才。全村20多個同齡小孩,他的年齡和個頭都不是最大的,但卻是“領袖”,他經常帶著同伴們去挨家挨戶收購土特產,如蜈蚣、桔梗、鱔魚等,賣到販子手上,掙些零花錢。

  20xx年,胡啟立讀高中,學習成績還不錯,正在讀高一的弟弟輟學外出打工,給哥哥賺學費。胡啟立心裡不是滋味,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胡啟立說,他從那時就開始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大一好好學習,儘量多去學點東西,從大二開始,尋找機會掙錢,力爭大學畢業的時候,自己能當上老闆。

  高考時,他本打算報考一所商學院,卻遭到家人的反對,好在他對電子也有興趣,最後選擇了武漢科技學院電子資訊工程專業。

  貼海報發現校園商機

  20xx年9月,胡啟立帶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和從姑姑那借來的4000元學費,到武漢科技學院報到。

  進校後,胡啟立感覺大學生活比高中生活輕鬆多了,空閒時間也多,他利用這些空閒時間逛遍了武漢所有高校,也熟悉了武漢的環境,這為他的下一步創業打下了基礎。

  大學時間相對充裕,稍不注意就會養成懶散的習慣,胡啟立是個閒不住的人,他決定提前走入社會,大一下學期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半學期。

  20xx年春季一開學,胡啟立開始給一所中介機構貼招生海報,這是他找到的第一份兼職工作,並且交了10元錢會費。

  “貼一份0.20元,貼完了來結賬。”中介遞給他一沓海報和一瓶糨糊,胡啟立美滋滋地開始往各大校園裡跑。

  “貼海報,看起來容易,其實很難做的。”胡啟立沒想到貼份海報,還要受人管,一些學校的保安輕者驅趕一下,嚴重的會辱罵甚至動手。

  3天后,胡啟立按規定將海報貼在了各個校園,結賬獲得25元報酬。同行的幾人嫌少,都退出了,而胡啟立卻又領了一些海報,繼續幹起來。不過,他心裡也開始在想別的門道了。

  一次,他在中國地大附近貼海報時,看到一家更大的中介公司,就走了進去,在那裡遇到一位姓王的年輕人。

  王某是附近一所大學的大四學生,在學校網路中心搞勤工儉學。幾個學生商量,能不能利用網路中心的電腦和師資,面向大學生搞電腦培訓。網路中心同意了,但要求學生們自己去招生。

  “只要你能招到生,我們就把整個網路中心的招生代理權交給你。”王某慷慨地說。胡啟立想,發動自己在武漢的同學幫忙,招幾個人應該是沒問題,就滿口應承下來。

  做招生宣傳要活動經費,胡啟立沒有經驗,找幾個要好的同學商量,結果大家都不知道要多少錢。有的說要5000元,有的說要20xx元,最後胡啟立向王某提出要1800元活動經費,沒想到王某二話沒說,就把錢給了他。

  胡啟立印海報,買糨糊,邀請幾個同學去各個高校張貼,結果只花了600元錢,淨落1200元。這是他掙到的第一筆錢。

  儘管只花了600元錢,但招生效果還不錯,一下子就招到了幾十個人。然而,這些學生去學電腦時卻遇到了麻煩,因為動靜搞大了,學校知道了這個事情,叫停了網路中心的這個電腦培訓班。胡啟立幾次跑到網路中心,都沒辦法解決這個事情。他無意間發現網路中心樓下有個培訓班,也是搞電腦培訓的,能不能把這些學生送到那去呢?

  對方一聽說有幾十個學生要來學電腦,高興壞了,提出給胡啟立按人頭提成,每人200元。非常意外地,胡啟立一下子拿到了數千元錢。

  辦培訓學校,圓了老闆夢

  20xx年,“胡啟立會招生”的傳聞開始在關山一帶業內傳開了。一家大型電腦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找胡啟立商談後,當即將整個招生權交給他。

  隨著這家培訓機構一步步壯大,胡啟立被吸納成公司股東。但胡啟立並不滿足,他註冊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家專門做校園商務的公司。

  胡啟立談起成立第一家公司的目的:“校園是一個市場,很多人盯著這個市場,但他們不知道怎麼進入。成立公司,就是想做這一塊的業務,我叫它校園商務。”

  同時,胡啟立發現很多大學生透過中介公司找兼職,上當受騙的較多,就成立了一家勤工儉學中心,為大學生會員提供實實在在的崗位。他的勤工儉學中心影響越來越大,後來發展到7家連鎖店。“高峰時,每個中心能有一萬元左右的純收入。”

  20xx年下半年,由於業務越做越大,胡啟立花20多萬元買了一輛豐田花冠轎車,在校園和自己的各個勤工儉學點奔跑。去年9月,他又將豐田花冠換成30多萬元的寶馬320。記者問他為何換名車,他說:“談生意,好車有時候是一種身份證明吧。”

  在給一些培訓學校招生的過程中,胡啟立結識了一家籃球培訓學校的負責人,開始萌生涉足體育培訓業務的念頭。經過多次考察比較,20xx年底,胡啟立整體租賃漢陽一所中專校園,正式進軍體育培訓。當年招生100餘人,今年的招生規模預計是300人。“以前都是為別人招生,這次總算是為自己招了。”

  如今,胡啟立已涉足其它型別辦學,為自己創業先後已投入200萬元左右。

  師生眼裡,他是個怪才

  儘管現在成了校園裡的創富明星,但胡啟立一點也不張揚。

  雖然在外面買了房子,但胡啟立現在還和以前一樣住在學生宿舍,吃食堂,而且他看上去和大多數同學差不多,只不過稍顯得老成一些。

  只是在學校很難見到他的人,用同學們的玩笑話來說:“誰要想見他,都要提前一個月預約。”他和同學關係都比較好,雖然經常不在學校,但是如果有訊息的話,一般不出半天就會通知到他。

  “他是個怪才,我們都很佩服他。”胡啟立的同學裴振說,其實,班裡對胡啟立的看法,分成兩派:一部分人十分羨慕他,大學還沒畢業就能自己賺錢買車買房;另一部分人認為他雖然創業成功了,但學習沒跟上,而且他現在從事的工作和專業沒什麼關係,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專業,怪可惜的。

  胡啟立在大學期間,學校也為他創業提供了幫助,從院長到老師,都為其創業和學習付出了更多心血。由於忙於創業,耽誤了一些課程,學校瞭解他的特殊情況後,特事特辦,按規定允許他部分課程緩考。

  班主任杜勇老師談起自己的這個特殊學生,也連說:“我帶過很多學生,但胡啟立是其中最特別的,創業取得的成績也較大。”他認為在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整體不太好的前提下,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做得好的話還可以為別人提供崗位。“但要是能兼顧學業就更好了。”

【創業成功案例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