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幼兒禮儀教育隨筆

幼兒禮儀教育隨筆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8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1

  在幼兒園中,我們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為主線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入園、閱讀、傾聽、排隊、盥洗、進餐、睡眠與起床、戶外活動、離園、學習基本的儀容儀態,以及開關門、敲門、就餐、尊敬長輩的禮儀,我們可以隨機抓住並細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例如,早晨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們兩位老師帶著一位幼兒站在班級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您好,再見”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儀的美麗圖畫,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孩子,現在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小朋友相互間的“小摩擦”,還是相互間的友情幫助,幼兒都能運用自如地交往,班集體中傳播著文明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為習慣。

  實踐證明,只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裡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善於觀察,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對幼兒隨機進行教育,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2

  xx月xx日,我到xxxx幼兒園看評幼兒禮儀教育,該幼兒園雖然硬體條件不是很好,設施也不夠完善,但幼兒園十分重視幼兒禮儀教育,準備得非常充分,教師專心致注教學,其對幼兒禮儀教育的認真度和專業度值得讚賞,本次幼兒禮儀教育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幼兒禮儀教育活動,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帶給我許多思想感受和新的啟迪,特敘述如下:

  一、要重視幼兒禮儀教育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對一個社會來說,是一種文化,是一個國家社會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集中反映。禮儀教育要常抓不懈,使全社會深刻認識禮儀的重要,形成學禮儀、懂禮儀、用禮儀的濃厚氛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使幼兒從小認識禮儀,養成學禮儀、懂禮儀、用禮儀的習慣,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利。因此,要重視幼兒禮儀教育,切實把幼兒禮儀教育抓好,促進幼兒文明健康成長。

  二、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禮儀教育

  幼兒是人生中的第一階段,其心靈十分幼稚單純。因此,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要區別於其他年齡段的人,採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做到與小學生的禮儀教育相銜接,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禮儀教育。潛移默化就是採用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不必說明這是禮儀教育,而是在禮儀教育中,使幼兒明確該怎樣說話,怎樣做事,怎樣與小朋友交往,怎樣聽父母和老師的話。使幼兒自然而然做到禮儀,成為一個聰明活潑、人人喜愛的一名好孩子。

  三、讓幼兒親身感知、實踐文明禮儀

  要透過實境教育和實踐教育,讓幼兒親身感知、實踐禮儀,做到文明禮貌、舉止行為規範。在幼兒禮儀教育中,切實抓好三方面內容:

  1、做到語言文明。語言文明是禮儀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讓幼兒做到語言文明,一是要講普通話,講儘量不講方言、土語。二是用詞文雅,要檢點語氣,顯得熱情、親切、和藹、友善、耐心。三是語言禮貌,要多說“你好”、“請”、“謝謝”、“再見”等日常禮貌語言。

  2、做到交際文明。要教育幼兒在與父母和老師交往中,聽父母和老師的話,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師的好學生。與小朋友交往,要做到團結友愛,互推互讓,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畫圖大家一起看,成為小朋友們都喜愛的好夥伴。

  3、做到行為規範。一是要求幼兒遵守幼兒園紀律,能夠按時上學和下學,自覺排隊,做遵守紀律的好孩子。二是要求幼兒吃飯要不揀食吃飽,不浪費糧食;中午睡午覺要睡好,不發出響聲,不影響其他幼兒午睡。三是要求幼兒要團結其他幼兒,說話有禮貌,遇事共商量,促進班級幼兒的團結。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3

  經過日常觀察,孩子們的各種習慣令我很頭痛,做什麼事情不知道排隊,吃飯就像“大鬧天宮”飯菜滿桌“飛舞”,吃完飯不知道送碗,飯後還亂跑亂叫,上課吃零食的吃零食,玩手絹的玩手絹可以說沒有幾個小朋友聽老師上課。後來經過了解,原來這些小朋友有很多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大家都知道爺爺、奶奶大部分都比較慣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很多孩子都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上學期我們嘗試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發現孩子們的品行確實好了很多。本學期把《幼兒園的禮儀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因此,在開學期間我根據各階段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禮儀教育”計劃,現將對幼兒開展的禮儀教育做以下總結:

  1、在教學中滲透,豐富禮儀認知。

  教育學認為:德育與智育的融合與互動是課堂教學的規律,德育與智育血肉相連,相互促進。因此,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薰陶。如:在組織語言活動《誰做得對》時,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哪個對”、“哪個錯”,然後再請幼兒說說“為什麼”、“應該怎樣做”,透過討論、爭辯,使幼兒懂得了在公共場所應該怎樣做,豐富了幼兒對公共場所禮儀的認知。然後透過欣賞歌曲,使幼兒懂得了不小心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要說“對不起”,請求別人的原諒。可見,有計劃的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並在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可以使幼兒學到一點知識,懂得一點道理,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

  2、開展實踐活動,內化禮儀品質。

  教育家蔡元培認為:“道德不是熟記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心得體會《幼兒教育禮儀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抱著實驗的態度。”禮儀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它具有十分鮮明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如果把禮儀規範只是當作一般知識來傳授,“光說不練”,是行不通的,只有經過實際的訓練,禮儀教育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幼兒良好禮儀行為的培養,是由“行”到“情”,再由“情”到“知”的轉化,然後將知、情、行合而為一的過程,要重視為幼兒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體會禮儀行為的意義,內化禮儀品質,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因此,可以佈置適當的任務讓他們去做,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練習,使他們在實踐中體會樂趣,加深印象。

  (1)遊戲活動

  在區域角中,幼兒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練習使用禮貌用語,並學會了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禮儀行為。如幼兒在“泡泡超市”中,學會了招待客人的禮儀。

  (2)任務活動。

  事先設定好任務,讓幼兒去完成,讓幼兒的禮儀行為得到訓練。如派幼兒去其他老師那裡拿教玩具、去傳達室向爺爺拿活動室鑰匙等多種任務活動,透過在這些活動中的反覆練習,使幼兒的禮儀行為在真實的情景中獲得知、情、行的統一。從這次活動不難看出,要把一種禮行為轉化為幼兒內在的品質,光靠說教是不夠的,只有經過實際的訓練,禮儀教育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

  3、家園互動教育,養成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發揮著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和家庭應該攜起手來,內外結合,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因此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絡,一方面瞭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另一方面教師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以便採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充分發揮家教園地的作用,多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裡得以鞏固和發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4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並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餘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後很有感觸。

  餘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為主的禮儀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髮展有著深遠影響,透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開啟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裡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很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境的衝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於習慣培養,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著“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高於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於餘老師的觀點我很贊同。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可以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程序,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要讓幼兒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說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恆,像餘老師說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班的那些淘氣鬼經常互相講起一些不文明的話語,什麼某某某是什麼了,某某某怎麼怎麼樣了。講得多了,孩子間開始斤斤計較,相互埋怨,還有小朋友接二連三到我身邊來狀告某某小朋友的不是,誰罵我了,誰叫我別的名字了,誰說了難聽的話了,諸如此類。為了平息孩子們之間的糾紛,也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文明禮貌習慣,我們對幼兒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並開展了“文明之星”評比活動。

  首先,我們教育幼兒明辨是非。向孩子指出這句話不好聽、不文明。讓孩子知道這是不良的行為,應予以制止和改正。同時,我們示範給孩子如何用文明的語言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在孩子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為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打下基礎。並且引導他們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督促孩子能夠主動向老師和小朋友問早,會用“請”、“謝謝”“不客氣”等一些禮貌用語的孩子。另外,我們規定,如果孩子會文明的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就能成為“文明之星”,在毎週五的時候,我們為成為“文明之星”的孩子發張小獎狀,以作表揚,從而激發其他的小朋友,努力爭取下個禮拜當“文明之星”。我們老師也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態度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小朋友見面時親切的'打招呼,請他們做事時不忘說聲“請”和“謝謝”。當我們不小心撞到孩子,蹲下去真誠的向孩子說聲“對不起”,我們在打擾孩子的時候,就應悄悄的說聲“對不起,打擾一下”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在這種彬彬有禮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使用各種文明禮貌用語。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們進步很大。來老師身邊告狀的小朋友少了。每天早晨,孩子都會主動和小朋友、老師問好,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會禮貌地說“請你幫我一下好嗎?”“謝謝”……。漸漸地提高了孩子們的文明禮貌習慣,家長們都說自己的孩子變得懂事了。為了鞏固孩子們這一良好的習慣,我們還要求在家與在園一樣,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都要學會常用的禮貌用語,最有禮貌的就是“文明之星”。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心靈程度的反映。在幼教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文明禮貌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它不只是教幼兒口頭上的一些禮貌用語而是發自幼兒內心的。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必須長期堅持,要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一點一滴的滲透,給幼兒創造一個文明禮貌的優雅環境。從而實現對幼兒文明禮貌的養成教育。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教師應起著引導和示範作用。相信我們會繼續努力幫助每一位孩子,讓他們個個成為“文明之星”。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6

  今日幼兒園半日開放,我在許多家長面前組織活動,說實在話,心裡有一點點緊張。

  家長們準時來到活動室,我和他們一一打著招呼,他們的到來一點也沒影響孩子們,我內心的擔心看來是剩餘的,他們像往常一樣進入區角活動,“教師,我的鞋帶開了;教師,我的棋子少了一個;教師,家家搶我的玩具。”我像平時一樣處理著孩子的“案子”。

  看家長都到齊了,我讓孩子們圍在我的身邊,做了一個拍手遊戲,等孩子們安靜下來。我把花費了兩天來精心製作的課件逐一展示出來,細心的給孩子講解,讓他們去觀察每張圖片,引導他們說出圖形的排列順序,勇敢的孩子到前面幫教師把圖形排列完整。

  大部分幼兒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想在家長面前表現一下自我很棒,我一一獎勵了他們,僅有坐在最終的悠悠老是不舉手,她媽媽急的臉都紅了,“這孩子,真煩人,見了生人就啞巴。”我看著淚水在悠悠的眼圈裡打轉,就拿著一顆五角星走過去,趴在悠悠的耳邊悄悄對她說“不要怕,教師相信你,你是最棒的。”在我的鼓勵下,悠悠最終舉起了小手。接下來我的幾個問題悠悠也都舉了手,我趁機讓小朋友們都棒了棒他。這節課孩子們聽得很認真,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媽媽還和孩子一齊舉手,短短的三十分鐘,一會兒就過去了。

  第二節課是親子游戲,當我告訴大家欣欣小朋友的媽媽有事,我和她一組時,膽小的悠悠扔下自我的媽媽,抱著球跑過來:“教師,你和我一組吧!”,“教師,你也和我一組吧!”孩子們爭著、吵著,一雙雙小手拉扯著我的衣服,“彆著急,今日你們好好和家長做遊戲,明天教師和每個小朋友都玩上一遍。”“噢”孩子們歡呼雀躍,看著家長們羨慕的眼光,我心裡可高興了。

  活動結束後,媽媽們圍在我身邊說:“以前都說你們是孩子王,也就看孩子,看了你們上課才知幼師的辛苦,看了你們教孩子,才讓人明白什麼是細緻,何謂耐心,怪不得孩子們和你們那樣親,望著家長們滿意的笑臉,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我欣慰的笑了。”

  我們幼兒教師的工作就是這樣平凡,但平凡中卻有苦也有樂。

  我越來越愛幼師這一行,因為我擁有了許多開心果,一聲聲親切的呼喚總在我耳邊久久迴旋,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就意味著我將永遠青春燦爛。於是,我願從此熱枕、平和地耕耘於幼教之園。同樣我們愛幼教,愛這一群天使,我們的心也沒有圍牆。這樣我們才能同我們的天使一樣飛得更高。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7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懂禮貌,應從父母自身做起。因為孩子的禮貌語言、禮貌行為都是來自對成人的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感染和薰陶著孩子。如果家長平常都不用“禮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訴孩子要講禮貌,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這也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良好的禮儀是對孩子最生動、最有效的教育。父母透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就能夠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所以,父母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為孩子樹立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榜樣。比如,見到熟人應主動用“您好”等文明語言來問候和打招呼;和長輩講話要用尊稱和敬重的口吻,即使在背後也不能當孩子面對長輩指名道姓;就餐時應先請客人和長輩入席,並注意飯桌禮儀,同時告訴孩子不能私自開始吃飯,要正確使用餐具,不能高聲喧譁、亂夾和亂丟食物等。

  二、教孩子待客之道

  生活中,有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來訪的客人,一般都會把孩子打發到一邊,讓他們自己去玩。這樣做也許能夠獲得一時的安靜,但是卻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而這一不經意的舉動,也傷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家裡一來客人,他就會自動躲到旁邊去。

  父母要試著讓孩子學會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注重禮貌待客。如親友來訪時,聽到敲門聲要說“請進”;見了親友按稱謂主動親切問好;拿出點心、水果等熱情地請客人吃,不應顯出不高興的樣子或獨自去吃;當大人談話時,小孩不應隨便插話;小客人來,應主動拿出玩具與小客人玩;共同進餐的人未完全入席前不得動餐具自己先吃;客人離開時要說“再見”,並歡迎客人再來。

  三、不要強迫孩子打招呼

  不要認為孩子小,就能夠掌握在父母的手裡,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立的思維空間。現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沒有禮貌的時候總會強迫孩子講禮貌,比如有客人來家裡,孩子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不與人打招呼,家長非得把孩子拉出來跟客人問好,結果,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孩子不願意與人打招呼必然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很害羞;孩子認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與自己沒關係;或者他正在做作業,一時忘記了打招呼……這時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導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實在不想打招呼,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等到孩子平靜了以後,再告訴他:“這是應有的禮貌,你去別人的家裡,也希望他能夠熱情歡迎你呀。”讓孩子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或許能夠幫助他理解。

  四、教孩子遵守社會公德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社會上對個別孩子缺少文明禮貌行為的責怪聲,在一些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大聲喧譁,隨手亂扔廢棄物,買東西交款不排隊,上公共汽車亂擠等不良行為,真是屢見不鮮。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父母有責任教自己的孩子學習一些社會公共禮儀。父母帶孩子到公共場合時,可引導孩子學會與人禮貌交往,比如,不要大聲喧譁;買東西要排隊,不插隊,不亂擠;乘車時遇到老弱病殘人士以及孕婦和抱小孩的人,要學會主動讓座;無意中做了冒犯別人的動作,要及時主動道歉。

  五、學會尊重孩子

  文明禮貌看起來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有自尊的孩子會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在說話時往往會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孩子。以應有的尊重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同時,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

  六、用表揚激發孩子有禮貌的主動性

  要讓孩子能夠學會禮貌待人,其實平時的表揚和鼓勵非常重要。因為只有表揚和誇獎才能讓孩子體會到有禮貌的孩子大人喜歡,有禮貌的孩子會有很多朋友。所以帶孩子外出參加聚會等活動時要適時地給予孩子這方面的表揚和鼓勵,從而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其實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也間接地培養了孩子自信、開朗和活潑的性格。

2022幼兒禮儀教育隨筆8

  為了改善大班幼兒進餐中存在的挑食、偏食,進餐時大聲說話,進餐時間長,進餐中衛生習慣差等不文明的現狀,解決進餐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幼兒文明進餐行為的教育質量。“健康“在《綱要》中目標第一項就是指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健康已經不僅僅是指身體強壯了,他還包括心理健康,他涉及了認知、情緒、情感、個性、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因此,在本學期我在午餐的進餐環境及細節上進行整改,採取了一些措施,初有成效。

  一、創設一個寬鬆的進餐環境,有助於促進食慾。

  在班級餐廳中運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在牆面佈置了“進餐禮儀歌”進行暗示,起到提醒、指導幼兒的效果,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能得到滿足。讓幼兒懂得進餐時的禮儀,並讓幼兒學讀,牢記在心,同時在進餐時做到。

  二、幫助孩子拓展知識經驗。

  向孩子介紹食譜,讓孩子認識飯菜的名稱、味道、顏色,知道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對人體的好處,瞭解吃飯的禮儀,幼兒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不僅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經驗還可以延伸出許多新得主題,透過餐前引導教育,幫助幼兒鞏固用餐習慣或瞭解即將食用的食物,使幼兒在進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在對以前不熟悉或不太愛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瞭解後,心裡不再恐懼,能嘗試著接受各種食物。例如:有些幼兒不愛吃胡蘿蔔的人數較多,因此在吃胡蘿蔔前,以故事、兒歌等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蘿蔔,孩子們都喜愛小動物,我說:我們一起來做小白兔,嚐嚐胡蘿蔔時,大多數孩子都願意嘗試著把以前不愛吃的胡蘿蔔吃掉。

  三、為孩子創設一個自我服務的機會。

  大班的孩子生活經驗已經相對與中小班孩子比較強了,他們願意獨立的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常常聽見一些孩子說:“我自己來。”因此我在此時就要給予一定的支援,讓孩子來自己為自己服務比如餐後收拾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輪流擦桌子、收渣盤等,從而使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賴成人的好習慣。提高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我還注重為幼兒提供可參與的環境。在孩子們吃帶刺、骨、殼的食物時給每張桌子提供一條擦手小毛巾,讓幼兒感受清潔帶給我們的舒適感。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將髒手擦在身上的情況減少了,孩子們開始愛乾淨了。我班透過創設午餐管理員的活動,一方面使幼兒管理能力得到鍛鍊,另一方面,透過嘗試理解他人,孩子學會了要尊重他人的勞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與實踐,我們發現幼兒在進餐習慣上有了較大的進步。以前挑食嚴重的幼兒,能自覺嘗試著吃一些以前不願意吃的食物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及自我服務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打翻碗,掉落筷的現象也減少了,真正從老師要我吃轉變為我要吃。有的孩子從不會用大牙咀嚼食物到能在規定時間內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多數孩子的進餐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有利於孩子的終身發展。

【幼兒禮儀教育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