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你的名字觀後感

你的名字觀後感

你的名字觀後感7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你的名字觀後感1

  影片中,每當瀧和三葉試圖從遠去的記憶裡拼命搜尋對方時,二人會對著空氣,不約而同地大喊到:

  重要的人,不能忘的人,絕不想忘記的人!

  名字似乎無關重要,只是一個承載數不清的奇幻經歷的符號;名字又是魔力四射的存在,才能在記憶退潮後,提醒我們憶起那個曾住進自己身體的人。

  正如維繫二人的羈絆,喜悅而憂傷,彷彿遠古留下的印記,衝破時空阻力,搭起命運相會的橋樑。

  對現代化都市的滿心向往,與腦海中抹不去的湖光山色,隨同場景轉換對號入座的,是對遠方如出一轍的渴望。遠方是電視裡的影象,是報上的鉛字,是歷史的夾頁,是陷入沉睡的記憶。

  困在當下的軀殼,總在不安分地追逐著新的探索與體會。而不息變幻的風景,所象徵的正是世間萬物永恆的主宰者:時間。

  三葉的外祖母,宮水家神社的掌管者說:

  聚攏成形,扭曲纏繞,時而還原斷裂,再次連線,這是編繩,也是時間的象徵。

  時間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化妝師,它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又能瞬間縫合隱蔽的裂痕,迎向燦爛的新生。

  最初看到海報時,滿心的不屑一顧。

  整啥呢,還是那熟悉的風格,小破感情死去活來,劇場獨白X炫技畫工,坐等被打臉。

  直到島國上映後口碑爆棚的訊息傳來,我才隱隱察覺自己這回錯怪了誠哥。

  果然,和敘事蒼白的秒5相比,這是一部構思巧妙,質感豐富,沉澱著新海誠多年創作才華的心血之作。它延續了監督一貫的作品主題,於光陰流逝間捕捉情感細膩而強韌的一面,既匠心橫溢,又不失思考價值,更將尋常的兩心相悅拔至探討生的高度。

  開頭仍是似曾相識的獨語,當身著浴袍的女孩置身無垠的曠野,東京一隅的陽臺上浮現男孩的背影,二人望向同一片夜空中墜落的奇蹟時,安靜的配樂如墨痕在紙上暈開,情緒驟然收緊:

  あぁ このまま僕たちの聲が啊,

  這就是彼此的聲音

  世界の端っこまで消えることなく

  直到世界盡頭也不會消失吧

  屆いたりしたらいいのにな

  要是能聽到就好了

  そしたらねぇ二人で

  然後呢、、、兩個人

  どんな言葉を放とう

  現在該說什麼話好呢

  作為《你的名字》成功背後不容忽視的功臣,RAD的配樂在片中數度響起,每段歌詞都無比精確地對應著情感的醞釀,從充滿節奏感的《前前世世》,到暗戀般溫柔的《火花》,一路哼唱著主角從相逢到離別,再到相逢的主題歌。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身體互換的題材早已過時,而時空旅行的加入,無疑為這類俗套戲碼鍍上了不一樣的光輝。從鄉間到陌生的大城市,從高樓林立到荒蕪的小鎮,男女主角腳下的足跡,是對於思念之深刻、熱切的最佳註解那並非厚厚一沓信札,而是人流中閃光的紅繩,是滑入胃中冰涼的口嚼酒,是璀璨隕滅後的落寞,是手心擦不掉的筆跡。

  影片另一出彩處,是將故事推進與本土的傳統風俗無聲融合,奏響生命流淌的樂章,更暗含了日本神道觀念中對時間獨到的觀察與解讀,譬如靈魂現形的黃昏之時,附著在編繩上的結靈。

  人與人,土地與糧食,食物與身體,聯結萬物魂靈的,都是看不見觸不到的結靈,意即時間的流動。而作為貫穿頭尾的概念,時間的身影無處不在:

  諳熟政治遊說的父親,與守護傳統的祖孫三人;

  封存靈魂的酒罈,與濃霧遮掩的隱世;

  枝頭掉落的楓葉,與路邊的枯枝荒木;

  清新的學生制服,與筆挺的正裝。

  在堆積的意象中,最具震撼力的莫過於那顆千年一遇的彗星,作為時間彎曲、斷裂、連線的象徵,一度改寫時空秩序,令瀧和三葉幸而結緣,卻在接近地面那刻訇然炸碎。這一幕刻畫得尤為傳神:沒有末世般的災難場景,伴著隱隱不安的鋼琴聲,鏡頭定格在三葉放大的瞳孔上。嚓,玻璃破碎的聲音,黑屏,記憶旋即沉至無底的深海。

  地表上赫然出現巨大的隕石坑,那個重要的人自此從生活中缺席。少了頻繁的打擾,快樂為何變得如此不易?

  只因你我曾靈魂交織,呼吸著彼此的呼吸,翻閱著彼此眼中的風景。我的孤獨,你的心事,我的姓氏,你的名字。

  你看,我們活在同一精彩而傷感的時空中,就如指間舞動的編繩,註定相互纏繞。這具無所適從的身體,便是你存在過的活生生的證據。

  彗星千年光顧之際,也是奇蹟上演的最佳時刻。新海誠衝破了自己脆弱憂鬱的窠臼,讓主人公躲過傷春悲秋的浸洗,最後重逢在寂靜的街頭。

  一,二,三,告訴我你的名字。

  答案早已寫在你的手心(君が好きだ)。

  你的名字是彩虹,是流星,是畢生難忘的夢。我在角落,發出驚歎的叫聲。

你的名字觀後感2

  想帶著喜歡的人去看,想邂逅一切不顧一切的風月,我不記得你的名字,但我還記得喜歡你。 ------------題記

  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我看了三遍,看完後也讀了一些影評和資料。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對待過一部日本動漫電影,也從沒有被一部動漫電影感染得深入內心;印象中,日本愛情動漫情節都脫離不了俗套,不是青梅竹馬,就是浪漫偶遇。《你的名字》就像一群身著校服的女孩當中卻有一位模特裝,這般讓人驚奇和歡喜;男女交換身體的設定吸足了觀眾們的眼球,相隔了時間和空間的愛戀卻最後能走在一起也滿足了觀眾的心願。從《追逐繁星的孩子》、《秒速五釐米》一路走來的新海誠讓過了自己,也讓過了觀眾。《你的名字》畫質太美,感情太細,容易不經意間讓人淚流滿面;所以,適合一個人靜靜的看,有紙巾作陪,氾濫的情緒再無需隱藏。在《你的名字》中,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青春。

  一、年少的夢想

  宮水三葉是一個生活在偏遠鄉村的女孩,每天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她有一位總愛讓自己在同學們面前責怪自己的嚴厲父親,愛吵嘴的兩位死黨,還有可愛的妹妹和繼承宮水神社的奶奶。她抱怨小鎮太偏僻,又小又擠,電車兩小時才有一趟,便利店9點就關門,既沒有書店也沒有牙醫,小酒館卻有兩家,沒有地方招人,沒有人願意嫁過來,日照時間又短,咖啡店是路邊的一個自動售貨機。她厭倦年復一年的口嚼酒祭典儀式,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夢想著延續前一天的“夢”——到東京去成為一個帥哥。但冥冥之中,三葉似乎明白自己無法離開小鎮,因為祖傳的神社,她被自然賦予神聖的使命。所以彗星降臨小鎮,給小鎮帶來了災難,對她何嘗不是一種重生,雖然重生的現實不比夢想那般美好,但是使命和夢想都完成了。我們在同情她的同時,卻也為她高興。可惜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生命中都沒有一次彗星降臨般的變數,最後只能聽憑命運的驅使,最後漸漸淡忘了年少的夢想。

  二、無疾而終的單相思

  可以看出,瀧曾經暗戀的奧寺前輩是非常喜歡瀧的。這種喜歡也許源於靈魂交換後的瀧(三葉)的貼心和可愛,同樣也因為瀧尋找三葉時的努力和執著。所以奧寺會說“喜歡最近的瀧,雖然他以前也是一個好人但最近更好了,總感覺他很努力很可愛,他說的話雖然很奇怪,但是他一定是與某人相遇了改變了他”。“你以前是不是有點喜歡我呢?不過現在你是不是有另外喜歡的人了?”奧寺在與瀧約會時察覺到了瀧的心不在焉而向瀧問的話;這句話,是我迄今聽到最無力悲慘的表白,我同樣感受到了她離開後心那般莫名的絞痛。奧寺前輩是一個非常年輕漂亮的女孩,一直是身邊男孩暗戀的物件,就是這樣的女孩喜歡上了小自己的瀧。她甘願為他戒了煙,陪在他身邊,相信他說的胡話,最後不得不離開他嫁給了別人還要假裝高興的祝願他在未來獲得幸福;奧寺這樣的女子柔軟得讓人心疼。

  而敕使同樣是那個讓觀眾心疼的男孩。他對三葉的愛已經不能再明顯了。雖然早耶香同樣和敕使如影隨形,但在敕使的心裡早耶香是好友,而三葉才是那個喜歡的人啊。所以當三葉說他和早耶香很般配,他會急著否定;所以當三葉提出彗星會毀滅村莊,要想辦法拯救大家時,敕使沒有一點懷疑,三葉的每一句話他都無條件相信,特別是靈魂互換後的三葉(瀧)對自己如同哥們兒般相處時,敕使更是充滿了幹勁,那句“我只能陪你到這兒了”無奈又讓人感動,雖然我不是那個你愛的人,但我卻願意默默的支援著你的一切,敕使對三葉的單相思有點虐,卻又有點甜。

  喜歡的瀧的還有司,他的說三葉靈魂的瀧更可愛會臉紅,他會陪著瀧去找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地點的人,他會在奧寺說喜歡瀧的時候一驚。遺憾的是電影描述他的情節太少,所以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畢竟他的單相思不是主流的情感。

  奧寺嫁給了別人,敕使與早耶香訂了婚,司找到了工作,每一個單相思的人都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單相思不可怕,可怕就是一個人一直沉迷在其中。青春中何處不是無疾而終的單相思,成長會讓單相思這種回憶漸漸隨風而去。

  三、奮不顧身的愛戀

  不同於新海誠成名作《秒速五釐米》中的遠野貴樹、篠原明裡、澄田花苗,三葉和瀧最後獲得了完美的結局,但這結局來得太不容易。以至於有些人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又哭了,最後見到他們在階梯相遇時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三葉和瀧靈魂的交換,鬧出了許多笑話。瀧和三葉面對雙方的身體,表現出不同的舉動。瀧愛摸三葉身體的胸,三葉對瀧的身體充滿好奇又害羞。瀧在三葉的身體裡,不愛打扮,坐姿隨意,愛好籃球和畫畫,獲得了男生和女生的表白。三葉在瀧的身體裡看到了東京的繁華,在嚮往已久的咖啡店裡面吃鬆餅,到餐館裡打零工,幫助瀧獲得了奧寺前輩的約會。

  一切似乎都是這麼美好,但美好都相對短暫。三葉按捺不下自己的好奇心,不遠萬里的來到東京尋找瀧,辛苦奔波後終於找到他,卻發現瀧已經不認識自己。傷心之下,三葉減掉了自己的頭髮(女孩失戀會減掉自己的頭髮和男孩失戀會蓄起鬍鬚是同樣道理吧)。當天晚上,她與好友三人在去往觀看秋月祭的途中恰巧彗星隕落在她們小鎮上,隨即她便斷了與瀧的一切聯絡。

  未知所以的瀧,在奧寺和司的陪同下,踏上了尋找三葉的路途,但由於只有一張風景畫為線索,所以尋找過程艱難。三人在在吃高山拉麵過程中,風景畫被面館老闆娘認出畫上的村莊就是在附近的三年前就消失的糸守鎮。親眼目睹了一片廢墟的糸守鎮的瀧不相信三葉已經三年前就死亡,但消失的日記和遇難名冊告訴了他事實。他因此沉迷在過往與現實的迷惑中,夢境和現實無法分清。

你的名字觀後感3

  事實上,新海誠一直都不是我個人所喜歡的動畫電影導演。他的動畫總是充滿絢爛多彩的畫面,給人一種非常夢幻而不真實的感覺,唯美而憂傷,莫名其妙的哀愁。不過畫面的美麗也算得上是新海誠的重要優勢之一,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其在故事指令碼上的弱勢一直為人所詬病。

  對於一部分影迷,包括我自己而言,一部電影的故事的重要程度要遠超於其畫面的美麗或者其他一切藝術手法。而新海誠導演的幾部動畫電影都有著同樣的問題,過分重視畫面的質感,而忽視了電影的故事性。比如《秒速5釐米》中漫天隨風落下的櫻花,《言葉之庭》中細膩真實的雨水。美則美矣,但故事總是讓人接受無力。

  不過這一問題被其最新作品《你的名字》所改變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有著新海誠標誌性的美不勝收的畫面,而且還在故事指令碼上有了質的突破。畫面與故事的盡善盡美,一起成就了這部電影。最終電影在日本上映兩天拿下超過7億日元的票房,被新海誠自稱為他的最高傑作。

  據新海誠自己介紹說,電影的故事來源於一首著名的日本和歌,歌詞大意為:“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新海誠把這個夢中相見的故事更進一步地改編成為了一個兩個人在夢中交換身體生活的故事,並加上了一個千年一遇的彗星重返地球的“末日背景”,這讓整個故事變得有趣而吸引人了。

  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村女孩,母親早逝,父親忙於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生活。小鎮生活平淡無聊,三葉早已厭倦這裡的一切,希望去往大城市東京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經常去餐廳打工,同樣平淡而無聊的生活。

  一切都從他們的夢中開始改變。

  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而夢中的瀧則進入三葉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勇敢地面對所有流言蜚語。就這樣,他們不定期地在夢中交換身體,並給對方留下當天的日記,用文字互相交流。

  電影中的這一部分非常有趣,同一個身體卻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三葉變得時而內向膽怯時而勇敢帥氣,瀧也變得時而神經大條時而溫柔體貼,這對他們各自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影響,更是讓他們的朋友感到困惑。

  在新海誠以往的電影中,男女主角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世隔絕般地孤獨、思考、獨自生活。而在這部《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終於一反常態,進入了像所有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他們也被賦予了朋友、家人、同事這樣的社會關係網,讓這一切都變得更廣闊和大眾,不再是孤芳自賞般的個人情緒的展現。

  少年與少女在時空之間不斷地穿越,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但他們始終沒能相遇。

  這一設定已經足夠吸引人了,但新海誠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彗星來臨的“末日情緒”,更是讓人大吃一驚。雖然電影的前半段,彗星的來臨一直被作為是一種美麗的自然天象來展示的,直到最後才突然意識到彗星即將毀滅小鎮的事實,這讓整部電影的故事性更上一層,變得更加精彩了。

  隨著彗星的接近,故事不斷髮展,少年瀧突然意識到好像在某一次之後再也沒有類似的夢境了。他開始懷疑一切,懷疑這夢中的故事究竟是夢還是事實,夢中的那個少女到底存不存在。為此,他踏上了尋找那個夢中小鎮的道路。

  然而他所發現的事實不僅讓他大吃一驚,更是讓觀眾也同樣驚訝。原來夢中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穿越,還是一個時間的穿越。少女三葉是三年前的少女,而少年瀧是現在的少年,他們共同做的這個夢的終極意義是試圖拯救整個小鎮的居民。

  故事的最後,他們共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拯救了小鎮。少女三葉終於在災難之中活了下來,來到東京生活;少年瀧也同樣一直在東京繼續生活。但是他們卻互相遺忘了夢中的故事,忘記了那個不能忘,也不想忘的名字,只是隱隱記得一直在追尋的那個人。

  要是以新海誠以往的調性,或許故事會就此結束,留下淡淡憂傷的結局,甚至會更催淚的讓男女主角在人海中插肩而過卻無法相識。但在這部電影中,新海誠竟然給出了一個Happy Ending,反而更加催淚更加動人。

  冬去春來,地鐵上的偶然一瞥,驚人的似曾相似的感覺,讓他們互相尋找對方。可是見面之後,卻又沒有勇氣說話,強忍著衝動,默默低頭插肩而過,直教所有觀眾為他們著急。

  直到少年瀧一低頭,一咬牙,大喊一聲:請問,我在哪裡見過你嗎?

  少女淚如雨下,微笑著說:我也是。

  感動在這一瞬間達到極致,這種純粹美好的愛情讓人無比羨慕,少女心在這一刻都值得原諒,真是抵擋不住的美好。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複,即使沒有真正的遇見過彼此,但或許是在夢中。畢竟夢這種東西,醒來之後就會消失的。

  享受夢境吧,或者珍惜每一個相遇的人,或者告訴我你的名字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4

  拾起了失傳的東方愛情

  當我們習慣了現代愛情語境裡最直接的肉體慾望;當我們習慣了感情被都市生活的繁忙瑣碎功利化處理;當我們習慣了愛情故事被送花,看電影,旅行,吃飯等等模式化的橋段填滿,我們內心極其渴望一種超越俗套的愛情,哪怕她只是一場夢,對很多人來說,能做一場這樣的夢也足夠了。

  而《你的名字。》恰逢其時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各種走心和圈淚。其實在我們的文化裡,有著太多的東方傳奇愛情,只不過被現代社會里的功利愛情沖淡了。但當愛情成為奢侈品時,人們又哭著喊著尋找。

  驚夢

  有多少人會記得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之一的《牡丹亭》?有多少還記得那場遊園驚夢?沒有見過面的人真的能相愛嗎?當杜麗娘蜷縮在"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春閨苦悶時,高中女孩三葉也厭煩於困在這個安靜偏僻的小村子,渴望下輩子變成東京的帥哥。於是,愛情女神眷顧了他們,賦予他們一段夢幻之旅。杜麗娘於春花掩映中,夢到了翩翩公子柳夢梅,而三葉索性變成了東京的高中帥哥瀧。夢是我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慾望挖掘。

  杜麗娘日日鎖在深閨,當二八少女的情竇初開時,卻不得不表現的端莊持重,三從四德。就連教書先生都要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解釋成后妃之德這般可笑時,她根本不可能懂得何為愛情,但她內心卻有一個說不清的本能指引著她。三葉在靜謐小鎮的生活一成不變,2小時一班的電車,晚上9點就關門的便利店,而唯一的"咖啡店"是一個路邊的自動售貨機。但她也有著一種改變現有機械生活的本能衝動。此時,一場奇怪的夢助力她們突破現實,直達慾望本體。

  杜麗娘在夢裡被柳夢梅抱到牡丹亭做了羞羞的事情。三葉與東京帥哥瀧交換了靈魂,走在了東京的繁華忙碌的.生活中。而這不可思議的一切都在夢中完成,當內心的慾望以另一種方式得到滿足時,現實中是一個更加孤零零的存在。當我們被互換身體的一幕幕畫面逗得大笑不已時,一個更加嚴肅的命題出現,有穿越生死的愛戀嗎?愛情禁得住生死的考驗嗎?

  生死

  《牡丹亭》題記裡有這樣一段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然而杜麗娘自遊園驚夢以後,思春成疾,竟香消玉殞了。三葉死的更意外,在一場流星雨中結束了生命。似乎愛情結束了。但導演新海誠和湯顯祖都在倔強的說不,故事還沒有完,他們賦予柳夢梅和瀧另一重身份,即挽救自己愛人的天使。而杜麗娘和三葉也有自己的使命,她們要突破生死,和愛人重逢。

  其實他們所追求的是愛情的生命力和保質期,為了愛情不惜對抗閻羅,上天入地,翻山越嶺,無視法律規則,突破生死界限。這可能是這個物質孵化愛情的時代,人們難以企及的犧牲。杜麗娘為了與柳夢梅再相逢,於閻羅殿據理抗爭,終於魂歸故里。三葉為了拯救自己和村子,帶著發小炸燬供電站,盜取廣播頻段,極力勸說父親,幫助整個村子避難。

  聽到杜麗娘夢中召喚,柳夢梅便掘墓開棺,找到復活的愛人,甚至日後因此而入獄。得知三葉死亡的瀧從東京翻山越嶺,來到被摧毀的村子,終於再度穿越,救活了三葉。證明愛情的方法有很多,可誰能抵擋穿越生死式的唯美和蕩氣迴腸。

  名字

  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深沉,卻記不住對方的名字?

  三葉和瀧時時不忘提醒,卻依然走不出忘掉對方名字的現實。愛到最後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喜是悲?而杜麗娘和柳夢梅則要浪漫一點,夢中只留下一首詩:"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但我們依舊會因為不確定的愛情而欣喜,畢竟愛情如果可以用搜索引擎精確尋人,那所有的小鹿亂撞,臉紅心跳,都會因為已知而煙消雲散。因為即便忘記了名字,卻依舊記得彼此熟悉的感覺。誰能否認那種尋找的過程,極美妙。誰又能否認喜歡你的那顆真心,比記住你叫什麼,更重要。

  命運

  東西方的愛神有著巨大的差別,丘位元對準男女射出的愛情之箭強調隨機和偶然,而月下老人的紅線是前生姻緣註定,強調緣分的堅韌,羈絆和生生不息。杜麗娘臨終前讓侍女春香把她的花香藏在太湖石下,才有了三年後柳夢梅尋得畫像,與杜麗娘重逢。而三葉更向前一步,親自去東京尋找瀧,把扎頭髮的紅繩,交到尚未對她有記憶的瀧手中。或許這是東方人看待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源自農耕文明的生生世世的命運認同。命運的堅韌,正如春去秋來週而復始;而命運的劫數,正如永遠無法預知的天災。所以我們又對命運,這個強大的力量會如此尊重。

  在片尾男女主角相遇中,男主角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還記得嗎?《紅樓夢》裡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怎麼說的?"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而王家衛那句經典臺詞"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更是如此:

  "我並不是遇見你,而只是對於早該有的相遇的重複。我並不是愛上你,而只是回憶起了我對你的愛。我們為什麼相愛?因為我們命中註定要相愛。我必須在遇見你之前已經遇見過你,在愛上你前已經愛上過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愛得理直氣壯、愛得心裡踏實。就好像我遠遠看見一個靶子豎在那裡,我所要做的只是射出那支箭。。。。。。"

  但我們要知道,現實中的愛情與浪漫主義式的愛情往往都相反。忘記前世姻緣註定,奮不顧身抓住眼前真實的存在。

你的名字觀後感5

  《你的名字》,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是,誠哥還是那個誠哥。與現實界限模糊的都市街景,光影重疊變幻和絢麗的雲舒雲卷等標誌性元素在本片依然得到最多的展現,無限貼合著人物內心的舒緩曠遠。與之前從現實出發表現愛情衝突不同的是,此次故事的支架建立在時間上,透過對多重時空的交錯性刻畫,並輔之以日本傳統文化的敘述性描寫,講述了一個龐大而又細膩的跨時空愛情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及其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了互換身體的荒誕感。對東京無限憧憬卻無奈被困於鄉下的少女三葉,在東京生活卻兢兢戰戰的叛逆少年立花瀧,他們在流星降臨前莫名的互換了身體,經歷著一日自己一日他人的奇妙生活,與彼此約定的諾言未得到對方遵守,由此引發著靈魂與肉體的不協調而帶來的尷尬與衝突。

  三葉的靈魂寄生於瀧的身體,少女天生的手腳靈巧讓奧斯前輩對瀧刮目相看,也逐漸拉近著二人的關係,並促成瀧與奧斯前輩的第一次約會。而瀧在深山裡私自濫用著作為寄主的三葉身體為其打抱不平,看似衝動易怒的少年之心卻在祭祀神明時發生了感動。

  前半部分的敘述視角主要圍繞三葉展開,在日復一日單調卻刺激的互換人生裡,用少女此時天生細膩敏感的神經暗示著兩人感情的緩慢升溫。前往東京前,三葉對著鏡子不明所以的淚流滿面說穿了一切。當她攜帶著三葉的肉身初涉東京,實現二人第一次相見時,面對瀧的陌路,她沮喪萬分,同時,二人由紅絲帶牽引的結界也正式形成。

  此時誠哥的一盤大棋初現端倪。觀眾此時明白,二人原本處於不同的時間維度中,而這樣的時間卻又不是純粹的過去與現在的關係:瀧的時間是正常向前併線性延伸的,而三葉的時間卻是散亂無章的,是基於“現在”的基礎之上才成立的。所以,我們才能在後面看到瀧以現實者的身份進入時間隧道並篡改歷史。

  電影始終貫穿了“結”的主題,瀧的手鍊、三葉的髮帶都是結繩編織而來。正如片中所說,“結”是神的作品,形式上一頭牽一頭也象徵了結繩所連線著的倆人的羈絆。

  而 “結” 又是時間流動的體現,“ 聚集、成型、扭曲、纏繞,有時還原、斷裂,再次連線”,奶奶作為唯一一個看穿真相的人, 此番話又像是在暗中藉機表達倆人慾說還休的心境與想見難見的痛楚。

  當互換身體的體驗結束,瀧帶著腦海中的深山之景踏上尋找的旅途之時,主觀視角自然地切換到他身上。前半部分的稀鬆幽默被削減大半,取而代之的是誠哥式尋找與失去的落差感,引用一位網友的用詞—— “深海孤獨症”,太貼切!

  無法接受小鎮三年前已經被流星摧毀的現實,瀧孤身來到另一個世界入口。喝下口嚼酒的他頓時陷入時間的輪迴旋渦中,此時動畫的線條之美得到了極致的表現,以結繩連線起來的預言與真實,化作流星墜入人間,又變為母親與孩子間的臍帶,串聯起三葉的一生……而結繩另一頭始終牽連著的瀧,以旁觀者的身份目睹了這段歷史的短暫複述。

  此時上文所講的碎片化時間在這裡得到了印證。 瀧再次進入三葉的肉身,試圖以一己之力拯救小鎮,而這與“之前發生過的歷史”發生了矛盾。

  在“上一個歷史”中,三葉身穿和服在山坡賞流星時遭遇死亡,而在“此時此刻的歷史”中,她卻聯合好友試圖製造騷亂忤逆大眾。

  兩人在山頂的相見應該是片中最浪漫化的片段, 而這也在前文老師所講的“他是誰是黃昏的語源,此時能看到非人之物”中早已得到了鋪墊。

  而對結局的處理新海誠這次顯然是溫柔了許多。不同於《秒速五釐米》中的擦肩而過,二人再一次相見於軌道上錯過的電車,隨後拼盡全力的製造相遇,而在階梯前卻又害羞矜持得不知所措的場景,有滿滿的現實的代入感,觀眾在替他們著急的同時也會不自覺熱淚盈眶。誠哥在採訪時也說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並藉此寄語所有孤獨的靈魂都能找到真愛。

  此次誠哥在《你的名字》 中的一盤大棋其實在此前的作品中早已初現端倪。 主人公總是透過電話進行初步聯絡,隨即是長途跋涉的相見。《秒速五釐米》有言,“櫻花下落的速度大概是秒速五釐米”,一分一秒的流逝下能改變的東西太多,少男少女見面被呼嘯的電車阻隔, 而年少時的悸動也隨之慢慢化為咫尺天涯的無奈。

  而在《你的名字》之中,流星的墜落似乎是在踐行著櫻花秒速五釐米的約定,毀滅也有美學主義既視感。三葉和瀧之間的聯絡則比《秒速五釐米》中的二人更為緊密,熟悉彼此身體的親切感,以君之名向前努力像是抓住救命稻草的動力,就算跌倒也不想忘記的初心,還是敵不過時間的一眼萬年。所幸紅絲帶的心靈感應有著臍帶般某種原生化的力量,讓短暫相遇的二人得以善終。

你的名字觀後感6

  《你的名字》票房累積達到194.9億日元,超越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排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196億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以及神一般的《千與千尋》(308億)。

  如果票房不能證明電影好看,那麼《你的名字》同名小說拿下了年度文庫銷量榜冠軍,售出119.7萬冊,也足以證明這個故事有多受歡迎。

  高中生戀愛的故事,不僅讓二次元少男少女迷之感動,更讓無數中年大叔為之淚流滿面。

  新海誠終於從“二次元”火到了麻雞世界。

  一位迷妹在導演見面會上問:“導演,你高中的時候談過什麼樣的戀愛,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啊?”導演愣了一下,回答說:“正是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沒談過戀愛,所以才能構思出這樣的電影啊。”

  新海誠大叔,年芳43,動畫界奇才,以唯美的畫風享譽世界。畫面有多美?人人都說,隨便截個圖就可以當桌面。

  新海誠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關於學生戀情的。為什麼他對高中女生如此痴迷呢?是因為高中時期留下的遺憾,亦或者乾脆就是一種痴漢行為?不得而知。

  但或許我們能從大叔們的共鳴中找到答案。據說不少直男在電影院裡哭得死去活來,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則社會新聞:日本調布市的一位女高中生被一個穿棒球服的陌生男子搭訕,對著女生說了一句,我好像認識你。隨後對方報警。

  你根本想象不到,高中沒談過戀愛的大叔心底有多單純啊,如同新海誠,還有那位看完電影就找姑娘搭訕的痴漢一樣。

  可以想象,新海誠在高中時期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平凡著,孤獨著,暗自喜歡某個姑娘,卻抵不過心底裡的自卑,於是一切只能靠想象,那個姑娘是不是也喜歡著我啊?

  遺憾的是,來不及多看一眼,就在茫茫人海中暈開不見。全都是遺憾,終生遺憾,即使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無數次擦肩而過,也沒辦法再說一句,我喜歡你。

  你瞧,新海誠的故事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從《秒速五釐米》到《你的名字》,情緒和套路都差不多。最初最單純的感情總是讓人在慢慢長大之後回味到一絲酸楚。

  電影的結尾處,男女主角終於在街頭偶遇,雖然記不得彼此的名字,但那張有故事的臉卻印在心裡,一句“你的名字”?讓所有孤獨著、尋覓著的靈魂得到了溫暖的慰藉。何時能在千萬人中找到你,是多少單身大叔魂牽夢繞的心結。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後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於敘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到要死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

  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捨。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湧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於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云。《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於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於顯得有那麼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體會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後一分鐘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釐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麼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於痴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敘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於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你的名字》相比較新海誠以前的作品來說,複雜的有點兒燒腦。平行世界、時空穿越、人與人的情感連線、男女身體互換的橋段、尤其是身體互換之後的情節,為故事增加了許多歡樂逗趣的氛圍。

  依然是高中生的戀愛,但又不僅限於此。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才是這個世界執行著的唯一動力,一旦人與人失聯,那麼整個世界都將毀於一旦。連線是人生、是時間,更是存在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必然。

  也許我會忘記你的名字,沒關係,我一定會找到你,親口告訴你我的名字。

  用愛意拯救世界,成為了電影宏大的主題,在這一主題的基礎上,依然是高中生懵懂的情感。遺憾和酸楚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觀眾一旦被帶入到那個情境當中去,不哭死你才怪。

  有人說正是因為沒有辦法超越吉卜力,所以新海誠乾脆下決心去做一部中學生、高中生甚至笨蛋都能看懂的電影。現在好了,他成功了,笨蛋們不僅看哭了,還學著電影裡的人到街上找人搭訕,《你的名字》就是這樣一部給笨蛋們看的電影。

你的名字觀後感7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主要配音演員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人設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是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如此強大的製作團隊,奠定了《你的名字》的不平凡。

  新海誠真的到了一個高度。片中各種插敘倒敘手法的炫技,真是"亂花漸如迷人眼",卻仍讓人感覺到自然,對人性的理解以及整個故事架構表現得幾近完美,功底深厚。這部片子拋開了畫面,吸引人的是他的故事架構和完美的表述。

  女主葉,很不喜歡自己生長的小鎮。"我受夠了這個小鎮,又小又擠,什麼都沒有,小酒館也只有兩家。"、"沒地方招人,也沒有女人要嫁過來。"、"畢業以後,我要去東京。"過了吃奶依戀期,忘了"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的歡笑,大多數的我們,都曾一遍一遍幻想過逃離。

  離開破舊閉塞的小城市,想去北上廣闖蕩,那裡的車水馬龍,喧囂著大城市的繁華;那裡的燈火璀璨,照耀著如夢般的奢靡。就像,女主第一次穿入男主身體,看到自己身處夢想中的東京,高樓大廈,地鐵穿行,還有裝修洋氣的咖啡館她一臉花痴地形容:"東京到處都像過年一樣熱鬧。"可是,當小鎮面臨彗星被撞的危險時,女主比任何人都要心急,懷著"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雄心壯志,為了拯救小鎮的人,她跟小夥伴跑去炸發電站,在街上大喊疏散人群,甚至狂奔到父親面前,極力爭取。為了這個她"受夠了"的地方,她依然全力以赴。

  我們很少會像以前的人,濃烈地感受思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成了很遠古的情緒。

  很多人說,這部動畫片是給所有單身狗的精神,新海誠用一場不管不顧的愛情,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對愛情的細膩,暴擊了形單影隻的人。男女主角之間,隔著三年時間的交錯,因為消除太快的金魚記憶,而不斷糾結於名字的情節,不免想到《千與千尋》。

  當年保暖思文藝的男主,變成了穿西裝穿梭面試的待業青年,依然念念不忘地繼續尋找。他和女主的錯過也讓我們更加明白:從現在開始,能接吻就不要說話,能擁抱就不要吵架,能行動就不要發呆。瀧與三葉的這場愛情,擁有最厚重的外殼,彗星撞地球這種事,可不是天天都有的。但他們的愛情本身,是很純粹的簡單,不必問"你喜歡我嗎?"不用追究"你到底喜歡我什麼?"戀人間的你追我趕,你試我探,在這裡統統沒有。最純粹的喜歡,就足夠我拼盡全力去追逐,哪怕"上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火,然後走過來,陪你一起。你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你快步走過去,生怕慢一點他就會被淹沒在歲月的塵埃裡,你帶著你的熱情,你的冷漠,你的狂暴,你的溫和,以及對愛情無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氣不接下氣,結結巴巴地對TA說:"你的名字是。"

  《你的名字》讓當年的"美好"長大,在"現實"裡繼續存活。我們在《你的名字》裡看到了《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未聞花名)《千與千尋》、《穿越時空的少女》、《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甚至是男女主始終無法觸控到彼此的《螢火之森》。。。。。。當年宮崎駿的觀眾都已經長大,滿臉稚嫩的少年少女們變成了大叔熟女,老練地穿梭在樓宇森林裡。我們都很難再有當時當日看電影到鼻酸的難過,也很難再有為重逢捏一把汗,憋尿憋到瑟瑟發抖也不願意挪窩兒的緊張。

  宮崎駿認為命運感的愛情,才是時空旅行的意義。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愛情比死亡遙遠》,在死亡和愛情面前,靈魂是赤裸的,沒有遮蔽,也沒有裝飾。人與人,到底要跨過多少山海才能夠在一起?在遙遠的時間與空間之外,是否有一個未來註定和你有際遇的人在同樣期待著你?我一直在想象有你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由此,距離成為了愛上一個人的理由。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愛情發生在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因為在他的身上,有你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新鮮氣息。那股氣息,將你深深吸引。

  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了而已。

【你的名字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