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注會考試經驗

注會考試經驗

注會考試經驗

注會考試經驗1

  當時還是大三的學生,時間比較充實,而且沒受過打擊,雄心壯志地報了四科(除了經濟法)。從四月中開始看書,因為第一次接觸cpa教材,先每科都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看書和做練習,按財管—稅法—會計—審計的順序看下來,大概七月初完成了第一遍的看書。第一遍看書主要是將書裡的重點字句劃出來,再做練習題中的往年考題和相關習題等。當時的感覺是財管比較有信心,稅法和會計也還好,就是審計完全找不到方向,好像完全學不到東西一樣。然後我就回家過暑假了,誰知家裡太舒服反而完全看不下書,蹉跎了一個月以後,8月初才回到學校開始第二遍的學習,當時只剩下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從5月初看完財管到8月,已經有3個月沒有接觸過這一科,發現我完全忘記了財管的內容,所以當年財管的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才41分,嗚嗚)。那個夏天,忍受著炎熱的天氣,忍受著暑假唯一開放的惡劣的飯堂,每天早上八點出門看書,晚上十點多才回宿舍洗澡睡覺。第二遍的學習我主要是看著第一次看書是劃出的書中重點開始做筆記(每科滿滿兩大本啊,手寫的),再將第一次做錯的題目看多一次,將覺得比較難和較為重要的標示出來,主要是為了方便第三遍的快速梳理,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再詳細看書了。當時我做了一個每天學習內容的計劃表,基本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好像是9月初才看完了第二遍,第三遍主要是看自己做的筆記和標示出來的練習題,再總結出幾頁紙的重點,方便臨考前看。再將近2年的考題做一遍,算是熟悉一下完整地做一套題。然後說到考試了,由於我報了審計,稅法和會計三科,第一、二天是連續作戰,考到會計幾乎已經沒有精神了,而且當時也沒有把握好會計考試的策略(這個我下面會說到),所以當年的會計也只有51分。稅法和審計都是低空飛過,特別是審計,我到現在都覺得自己運氣很好,最沒有信心和方向就是這一科,答得最少也是這一科,如果當年不過,我覺得可能現在都可能是不過的。

  大學畢業,經歷了從學生到工作的轉型,這個過程其實很不好受,而且我的動力好像在第一年完全用完了一樣,20xx年拖拖拉拉地直到七月中旬才開始看書,這一年報了剩下的三科。會計簡直就是在吃20xx年的老本,我只看了一份講義和20xx年自己做的2本筆記,看了一些往年的考題,完全沒做過練習,就去考試了。幸好當年碰到新舊準則過渡,很多重點章都沒有考,很幸運地就混過了。經濟法就很認真地看了三遍,第一、二遍是看書和講義,第三遍是看自己總結的筆記,看了往年的考題和做了一些客觀題。因為以上2科都還算比較花時間看,最後剩下給財務管理的只有一個星期了,看了一遍講義,連練習都幾乎沒時間做,而且最後考試的時候計算器又壞了,所以財管考了2年都是四十多,我連說自己運氣不好都不行,絕對是實力問題。

  考一科財管,比起之前算是比較輕鬆。因為之前的基礎打得不好,我先把書看了一遍,順便看了往年的考題(沒有做練習,因為做不下去,這一點我考試時懊悔得差點想撞牆,),第二遍看講義和做電子書裡的客觀題(順便總結了一份客觀題的考點,居然真的給我押到幾題),第三遍主要想練習大題,但是到最後時間所剩無幾,草草做了一些,導致考試時對著十分簡單的計算題一頭霧水,當時就後悔得要命。還好我的客觀題答得還不錯,要不然真是給自己的懶惰害死了。財管的大題練習是很重要的,大家千萬不要輕視它啊!

注會考試經驗2

  看到了自己的考試成績(會計68 審計65 經濟法59 稅法60 財務成本管理73),有一些失望,但也證明了cpa考試七分實力三分運氣的說法,感覺雖然考試的過程很辛苦,考完之後真有一種再也不想考試的感覺,但仔細想想也不是絕對的難,只要付出了還是有回報的。

  一、複習過程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是在職考的,複習期間沒有休過一天假,甚至考審計的'上午我還在單位上班,中午蹭完飯才去考試的,呵呵。我不是會計專業的,不過本科的時候學過一點,工作之後開始做財務,算是有一些實務經驗。我是20xx年初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考一下cpa的,之前已經工作了近5年,一直沒安心做財務,總想著轉行,而且在國企cpa也沒啥用,所以只考了中級職稱。這樣渾渾噩噩的到了xx年,發現自己已經虛度了太多時間,於是開始發奮圖強,呵呵。在網上先看了看往年情況,知道一次過5門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為了彌補之前5年的光陰,決定一次全報,把之前的時間都補回來!

  為了給自己點動力,3月份我就去買了兩本04年的審計、財管,準備預習。可是因為好多雜事,再加上自己的懶惰,兩本書基本都沒看。4月份報名,領了新書回來,交了一大筆錢,準備破釜沉舟一博了。但這時還是一點都不著急,也沒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只是偶爾翻一下審計教材。五一長假也全部用來買傢俱裝飾新居了,直到5月中旬,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荒廢時間了!

  開始制定學習計劃,但是一開始的計劃很鬆,結果一個多月還沒看完審計,再加上期間還被借調到外單位,每天都加班,之後單位轟轟烈烈的保先也開始了,那時候我真的感覺上天在考驗我,但我堅持了下來,越是忙,越是沒時間,我越要堅持每天都學習!基本上是把網校的課件聽一遍,書也跟著看一遍,然後做一下輔導書的習題。到8月初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可能複習不完了,甚至想放棄經濟法,因為當時稅法只看了一半,經濟法一點都沒看。但是想想經濟法並不難,又把學習進度加快了,終於8月下旬把所有書看了一遍。

  之後開始複習,時間已經很緊,基本上是聽網校的串講班複習的,最後兩星期在網上到處找模擬題練習,但是由於時間有限,很多都沒來得及做。這時候感覺自己已經精疲力盡了,巴不得塊點考完,呵呵。

  考試之前我把網校的幾套模擬題打印出來,考試前把大題看一遍,因為自己做題太少,很多大題甚至沒有從頭模擬過,所以只能這樣來熟悉。考試的過程以前回顧過了,從考分來看,跟自己的預計差別不是很大,算是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吧。

  二、複習經驗

  cpa考試難度確實很高,之前我考中級會計師,沒報輔導班,只是看了訂購的輔導書,看了幾個星期就考過了(小聲說,兩年過的,因為第一年只看了幾天,呵呵),但是cpa我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和習題,複習了幾個月,還是差一點。對於真正想掌握知識的人來說,只憑幾個月時間是不可能完全拿下這五門的,但是如果把它當成一個考試,還是有很大希望的,畢竟,考試有其規則,規則比起厚厚的書來說,還是相對簡單的。

  首先要對自己的專業基礎和學習時間有個清楚的瞭解,如果沒有任何會計基礎的人,建議不要一口吃成胖子,沒有足夠時間和毅力的人,也不要浪費金錢去報名,有太多報名不去考試的人了。在校生或者業餘時間有保障的,不妨放手一博!但是博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恆心。

注會考試經驗3

  經濟法:背書、背題

  實話實說,經濟法是比較注重法律知識理解和實際應用的一門。但令人鬱悶的是,經濟法考試的特點之一是試題涵蓋了考試大綱以及輔導教材所有章的內容(記住是“所有章”)。換句話說,整本書你得全背。當然,可以把類似的東西聯絡起來記憶,如股票、債券、基金、上市條件等等。

  會計:投資、合併報表是重點

  註冊會計師的《會計》這一科,可稱得上是第一殺手。會計書最厚,內容最多,要充分做好吃苦和受打擊的準備。想要不經歷“一番寒徹骨”,就要“梅花撲鼻香”是絕對不可能的。總的來說投資、合併報表等是永恆的重點,當然每年新頒佈的會計準則也很重要。雖然不太願意承認,不過有些重點確實是沒辦法的事,屬於下了工夫也白費。

  財務成本管理:多多做習題

  首先要說的是財務成本管理考試的透過率很低,但說它很難考卻也未必。就我的感覺來看,應該說“風險與機遇並存”。財務成本管理考試考核全面,題量較大,而且注重實際。所謂“實際”,主要是考查財務數量分析的操作能力(其實多是紙上談兵的東東),因而試題中的計算量比較大。所以只要多做習題就OK了。當然計算會相對複雜一些,不過只要平時注意理解概念也就行了。

注會考試經驗4

  每次報考不要兩科以上

  要成為一個註冊會計師,就要在5年內透過全科(共5科)考試。我的感悟是:第一,注會考試很難;第二,想在一兩年內全科透過更難。當初,我在報考時也充滿了當年透過全部5科的雄心壯志(事實是每年全國只有不到20人可以當年全科透過),結果到複習時就知道自己錯得很厲害,所以強烈建議考友每次不要報兩科以上。

  複習書一定要用當年的新版,輔導書最好選當年5、6月份出版的。如果還有前一年的課本就再好不過了,因為每一年課本更新的部分都是考試的重點,對照起來看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參加一個比較有口碑的輔導班也是過關的不二法門。

  審計:強化記憶

  據考綱說“《審計》科目的考試以‘全面考核,突出重點,理論聯絡實際,注重考查考生的實務操作能力’為命題原則”,就個人的親身經歷來看,透過審計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曰“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其實只要你背下來了就一定能理解)。

  審計重點在前面幾章,關於基本審計概念、理論的內容以及最後幾章關於完成審計工作和審計報告的內容,至於中間幾章關於各個迴圈的具體審計程式,只要知道每個迴圈的一些重點內容、理解其精神就夠了。考前要特別注意審計報告的部分,多做題,應該很順利地PASS(前提是你的會計還不錯。)。

【注會考試經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