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5篇)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

  蒙古族清明節習俗:

  不同地區的蒙古族祭奠習慣也略有不同。在XX市,清明節要到祖墳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後,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後到附近打獵。在XX市,清明節當天吃烏審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時分送給鄰居,清明節前後3日上墳祭祖。蒙古人不哭墳,就是祭祀奶食白酒。

  按照蒙古族傳統,清明節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黃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蒙古族每年要在除夕傍晚和清明節對祖先供奉兩次圖勒希(焚燒飲食物等祭品以祭祀祖先)祭祀。這些祭祀,通常只有男性成員參加。前往祖墳上土燒紙的圖勒希作為固定的圖勒希祭祀,只有清明節時在埋葬地進行,這時女性也是不前往的。

  一般情況下,蒙古族的女性一生當中一次也不祭拜祖先的埋葬地,只有在女孩小的時候也就是處於上小學階段時才會被帶領著參加傳統的圖勒希祭祀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逐漸遠離與祖先的祭拜活動。女性禁忌習俗廣泛地存在於阿爾泰語系諸民族中。有些村屯還要宰殺豬羊並在墳地上搭起鍋,向先人墳墓獻饈斯(全羊)。

  蒙古在清明節時大都選擇和家族一同祭奠已故先人,一般對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墳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後,把祭奠後剩下來的酒食聚集在一處,人們按輩分、長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長者給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贈者向長者請安問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輩和失去的親人。

  完成祭祀活動之後大家聚在某一家,大多是在世老人所在的兒子之家進行聚餐,大家共同緬懷已故祖輩和失去的親人,感激在世長者為這個家族的昌盛而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精神付出得以換來今日的幸福生活。這樣不僅可以相互促進感情而且可以加強團結提高家族凝聚力

  蒙古族清明飲食習慣:

  蒙古人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人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蒙古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幹、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2

  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並沒有清明節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代時清明節上墓祭掃已成風氣。唐代是我國南北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

  1、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據說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2、鬥雞

  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帝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3、踏青

  杜甫有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唐代清明時節,郊外就遍地美女了。

  4、掃墓

  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3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植樹

  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jū)。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4

  清明節的民間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習俗起源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節的相關禁忌

  1、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繫結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它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徹供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前完成掃墓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5、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掃墓活動。

  6、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供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財帛。

  7、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更好),來作為化解。

  9、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10、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炮、鮮花果品、財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燒化金帛,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後即可撤供離開。

  11、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隻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12、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它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14、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

  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當然,結婚的擇日講究還很多。

  15、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5

  1、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踏青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4、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5、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6、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7、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8、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9、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

  10、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2.各地清明節的習俗

  1、上海清明節習俗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因此前往上述區域的人次達到一百餘萬之多,從而在清明前後數天往往會造成出省交通的擁擠。

  此外,青團是江南地區的清明時令點心。其主體由糯米粉製成,經青艾(草頭汁)調和而呈綠色糕團,一般為豆沙餡或芝麻餡。食用時保留了寒食的習慣。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2、河北清明節習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週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

  3、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4、四川清明節習俗

  四川都江堰放水節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會(二王廟廟會)。

  5、山西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麵餅放在院裡,吹曬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3.清明節話題作文

  天,陰沉沉的;雨,細綿綿的;風,冷颼颼的……不免給人傷感之意。走在烈士陵園外的小路上,心中的傷感也逐漸加深……

  陵園前的松柏,因為烈士們而長得高大挺拔;路旁的野花,因為烈士們而開得燦爛美麗;如今的我們也因為烈士們而茁壯成長!

  走進陵園,靜悄悄的,抬頭仰望那矗立著的墓碑,心中便好像找到了依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刻在五邊形的墓碑上,好像在時時刻刻的提醒著人們:銘記恥辱。繼續向前走,胸前的小百花顯得格外莊重,放慢腳步,來到烈士們的墓前,繞著墓走了一圈,最後,輕輕放下手中那一朵小白花。

  伴著莊嚴的音樂,向東走進了歷史遺蹟保護館。裡面儲存著戰爭時期,先烈們所用過的水壺、子彈、槍等,心中頓時油然而生出崇敬之感。

  走出陵園,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看著四周高大的建築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幸福。我反問著自己:這些生活是由誰換來的?

  對!就是長眠在地下的烈士們,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鑄成了城牆。他們不怕犧牲,他們可以為了我們,用他們的身軀去抵擋日本侵略者的炮槍彈雨,他們的血不僅染紅了長江,還染紅了隨風飄揚的國旗,更染紅了我們中國人的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漸漸暗了,路上的街燈亮了,再次回頭看著高大的墓碑,我又再一次向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先烈們默默致敬!

  雨,一直下;心,不能平靜……

  4.清明節話題作文

  清明,正是桃花遍野的日子。山上大片大片的桃花中幾棵高大的老樹顯得有些突兀,冬天的狂風叫那本就危在旦夕的它們格外衰老。禿禿的樹枝擎著乾澀的分叉,顯得有些哀寂。都說春天是新生的孩子,我倒覺得像那快要去世的老人,抱著剛出生的孫子,那種獨特的結合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唐突,而是一種別樣的美感。

  小草冒出那嬌綠的新芽,一個勁地向上躥,也不怕那厚實的泥土折斷了腰。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拼命與時間競跑,就連夏日裡那倚在牆邊風兒吹過才肯動一動的慵懶的爬山虎也努力地攀上牆體,長出紫色的小芽。春天是一場競速快跑,所有的生命都從冬天的沉睡中醒來,一切都煥然一新。

  春天是個漂亮的姑娘,帶來一片又一片美好色彩。杜鵑花舒展鮮豔的花瓣,映著山巒,紅紅一片,好不熱鬧。春姑娘披著一身豔麗的新裝,用長長的裙襬,給連綿起伏的山脈染上一層新綠;用和煦溫暖的春風,將冰冷刺骨的溪水吹進一絲溫暖;用淅淅瀝瀝的春雨,把唇焦舌燥的大地從昏睡中敲醒。方才因春天溫柔的呼喚而甦醒的萬物,睜著惺忪的睡眼,讓這個細雨裡的季節顯得更為迷離。春姑娘那如墨色蝴蝶般的睫毛,每撲閃一次,便送來陣陣春風。春天那浸染著各種顏色的美好畫布,給冬日的素銀裝束潑上滿滿春光。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春天演奏著舒緩的交響樂,描繪著飽蘸墨色的綺麗畫卷。清明踏春,將春天的美好盡收眼底,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5.清明節話題作文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裡、籃子裡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後,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後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裡,一陣陣悲涼湧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願,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6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1.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

  2.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5.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掃墓期間的五個禁忌

  1、不帶隱形眼鏡,燒紙錢時護好眼。醫生說,菸灰、粉塵入眼,會引起眼部過敏、角膜炎等症狀。萬一出現症狀,要及時用清水洗眼。另外,掃墓時不要戴隱形眼鏡。

  2、不要過度悲傷,控制情緒,防心病。醫生提醒,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掃墓時要注意穩定情緒,需帶上急救藥品,身旁最好有親人陪伴。

  3、警惕花粉過敏。眼下正是花粉傳播的時期,花粉飄浮在空中,被人吸入體內後,常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鼻腔及全身發癢等過敏症狀。醫生提醒說,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出遊前應帶抗過敏的藥物,並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

  4、不吃野菜,防中毒。掃墓、踏青後,挖野菜帶回家也成為不少人的選擇。醫生提醒,市民如果誤食有毒的或被汙染的野菜,要進行人工催吐,並及時送醫院診治。

  5、不空腹,適當添衣物防感冒。清明節前後,早晚溫差大。醫生建議,掃墓、踏青時出門不宜過早,不要空腹上路;不要過度勞累,更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但“春捂”須有度,如果“捂”過了頭,易誘發中暑招惹“春火”。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1.青糰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雞蛋。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3.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

  4.子推饃。“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5.薄餅。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

  6.樸籽粿。製作樸籽粿,首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核)搗爛,與大米舂成粉末,然後發酵再配糖,最後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樸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樸籽為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7.清明飯。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

  8.棗糕。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9.芥菜飯。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10.大蔥和蛋餅。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11.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12.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7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日食品。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在山東,吃雞蛋和涼饅頭,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

  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寒食節與清明節:

  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8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各地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清明果也有叫清明稞的。

  浙江南部各地採摘田野裡的棉菜(又稱鼠麴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蔔絲與春筍,製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藍子裡,煞是好看誘人。艾葉採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時候我就特別好奇,這明明是草,怎麼就變成了後來的清明果的?外婆她們也懶得理我,就讓我在邊上看著,她們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頓時變成碧綠色的粉團,鮮嫩欲滴,還是半成品就讓我垂涎。準備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餡也是很講究的,條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樣繁多,製作精細。有燻肥腸伴芥菜末的,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還有其他各類美味的搭配,但無論什麼餡少不了辣椒粉,這樣做出來的果吃起來才覺得夠味過癮。面和餡都準備完畢,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這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緻些,那褶折得就像花邊一樣,一個個碧綠剔透,可愛極了,看她們包清明果也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藝術品從她們手中飛出。那一個個碼放整齊的清明果讒得我只得嚥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鄉親們總也忘不了在城裡的親朋好友,總在清明時節給我們送來自己做的清明果,那親情,那美味至今都難以忘懷。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祖的意義了,他含著濃濃的親情,帶著純純的鄉情。如今,遠離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綠綠的清明果,便會從心底裡湧起淡淡的鄉愁和甜甜的回憶。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於工作原因我沒能回到家鄉給外公、外婆掃墓,但父母卻捎回了家鄉的清明果。見果如見人,我又想起了鄉里鄉親親親熱熱在一起製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親暱是那麼溫馨和美,但這些在都市裡,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只有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滿誘惑,依然耐人尋味。

  清明時節雨綿綿, 艾果柔柔鄉情牽, 春風伴夢迴家去, 又見村頭起炊煙。

  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畫卵

  在一些地方,於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據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9

  1、掃墓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炮、鮮花果品、財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燒化金帛,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後即可撤供離開。

  2、掃墓時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隻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3、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它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4、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5、清明節穿衣配飾

  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

  6、清明節拜祭輩分

  當然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後當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0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民俗學家認為“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後來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歷來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掃,就會被認為是“斷後”。因此無論多窮困,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專案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清明節還有那些習俗

  射柳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蠶花會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清明節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節日,有著許多傳統習俗,這些傳統習俗都是我們重要的財富,我們應當重視傳統節日,瞭解傳統節日,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也是每一個國人的責任!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1

  清明節氣習俗大全一覽:踏青、蹴鞠、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碰雞蛋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粿互贈,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1、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說可以洩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鞦韆的習慣,濰坊地區的鞦韆有三種:一種是直鞦韆(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鞦韆,第三種是翻鞦韆。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床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像舉行婚禮那天一樣在炕上坐著),然後去打鞦韆。鞦韆甩得高,意味著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你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鞦韆。這一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2、蹴鞠

  蹴鞠(cù jū),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至今我們叫足球。

  3、盪鞦韆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4、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5、植樹

  清明是在寒食後的一天,屬於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草木吐綠的時節。悼念之後當仰起頭邁向未來,冬天之後就是春天。人們在寒食之時,祭祀哀思;寒食之後,就出去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插幾枝柳,看它日後成蔭。而且在寒食之時,偶爾會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燒掉了;寒食過去,清明到來,是時候多種些樹木補上了。先人的精神,當像山上的樹木,是長青的;人的生命,也當像新種下的樹木,在這春風中成長、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清明商機無數。

  6、碰雞蛋

  每到清明,總有幾個小朋友願意碰雞蛋,碰雞蛋就是將兩個雞蛋對在一起,互相捏,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捏破。因為不能吃熱食,所以這個遊戲成了小朋友們的最愛。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2

  節日簡介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根據至真道人講述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然而,如果緬懷先人方式不當,與父輩溝通不足,反而會疏離親情,沖淡家庭感情。

  習俗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

  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3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盪鞦韆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清明通常在農曆三月前後,恰是大地春回的時節。經歷了一個漫長寒冬之後,人們紛紛走出居室,來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風,這些郊遊活動便被稱為“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 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趙之珩表示,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因而踏青節也就有先有後。農曆二月二為福建一帶的踏青節,三月三為陝西一帶的踏青節。北京、東北由於春來得特別遲,到了五月初五才開始踏青。由於踏青是一項有意義的習俗,因此代代流傳。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4

  寧海習俗

  搗菁麻餈

  距清明不過一兩天便是寒食節,寒食節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所以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而寧海人便將寒食節與清明結合在了一起,保留吃清明麻餈的習俗。每年的清明前,人們會先到田野採來綿菁、糯米菁等嫩草,煮熟搗糊,再拌入蒸熟的糯米粉中,放在石臼裡搗勻,然後擀薄切塊,做成清明麻餈。此外,有人還會直接用菁葉、糯米粉拌和揉成團,嵌進餡料,餡料有甜有鹹,用蒸籠蒸熟,叫“菁團”。菁麻餈或菁團都是清明節必備的特色食品,也是上墳時的主要供品。

  加墳、請太公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7天或者後8天。人們將菁麻餈、紙幡、祭品都放在套籃擔裡挑上,前往先祖墓前祭掃。在祭掃的過程中,要在墳頭上加土,故亦稱掃墓為“加墳”。生壙則要插紅幡,拜請土地公多加照顧。祭奠過後,同去的人在墳前圍坐分吃先人“用”過的食品。根據迷信的說法,這樣的食用方式可以使人腳手輕健、永保平安。

  當然,這種習俗從古延續至今,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了。現在的人會在掃墓當天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有時遠在千里的兒女不一定回家過年,但清明必定趕到,以盡孝道。晚上於自家的門前屋後設禮作祭,謂“請太公”。

  祭祖

  舊時,村中各姓都會集中在宗祠內祭祖。根據留存下來的宗譜看,很多都有祭禮的明確規定,這稱為“做眾家”。一般宗族都有祀產,村人輪流值祀,按到人頭分胙,有分肉、分錢、分麻餈不同型別。

  如果墳墓損壞,可以在這一天修理,不用揀日子。現在也有類似的形式,但現在的清明節掃墓活動,更多的是希望借掃墓之際回顧歷史,重溫歷史,瞭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以此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踏青

  踏青又稱春遊,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因此,在寧海也一直保留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放風箏寧海人稱為“放鷂”。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在白天放鷂,夜間也放。夜裡放鷂時,人們會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人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從樹木的習性說,這段時間種植的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詮釋了清明節的意義。

  寧海人在清明時還作興“吃螄螺”。因這個時節螄螺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是採食的最佳時令,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客家人食俗

  客家人是漢民族南遷的一個民系,從中原遷徙到嶺南嶺北,甚至遷移到世界各地,一直都祈求祖先的蔭庇保護,所以厚葬和祭掃是客家人每個家庭裡的一項重要活動。厚葬表現為“背祖骨”和“二次葬”。“背祖骨”就是客家人在輾轉逃亡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以免拋離祖上遺骨一任異族他人蹂躪,一旦找到了新的安居處,尋覓得風水寶地,將骸骨擦拭乾淨,置於“金斗罌”,重新安葬。

  客家人的這種習俗沿襲下來,即使不再遷徙了,也會在下葬先人三至十年間,重啟墳墓,開啟棺材,擦拭乾淨骸骨,貯於“金斗罌”,再擇風水寶地及良辰吉時,再來“二次葬”。葬禮也是重要而神聖的祭拜活動。

  客家人祭掃祖先墳墓不在“清明節”,而是在“春秋”祭祀。為什麼呢?原因有二:一是客家人都是客居在嶺南嶺北的山地裡,“韓江三角洲”靠山邊的饒平、潮安、揭西、陸河等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珠江三角洲”靠山邊的縣也不用說,就是珠江三角洲中心的中山市,其中的五桂山等地也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客家人在山區居住,耕地極為有限,再加上要講究風水,所以都將祖先葬於各個山頭之上,離住家都有一段路程。而清明時節又是客家人春耕大忙季節,“春爭時夏爭日”,春耕生產農時絕不能因掃墓而耽誤,所以時間上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

  二是客家人生活較為貧困,“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開學,學費不能賒欠的話,連下蛋的母雞都得賣掉;清明春耕生產又得投資,因此此時掃墓,既無錢又無物,又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們?所以從財物方面都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

  客家人對中國傳統的清明掃墓這一習俗進行了改革,改為“春秋”祭掃。“春祭”就是春天的正月,較為富裕的家庭在正月初九開始祭掃,有時間且有財物,在正月裡去掃墓,該添土的添土,該拔草的拔草,總之,該維修的維修。另外在祭辭中亦可以向祖先稟報新一年有哪些計劃,如何實施,祈求祖先靈佑!“秋祭”是在夏收夏種大忙過後的農閒季節,一來有時間,二來有今年上半年的勞動成果可奉獻於祖宗的靈前,並祈請祖宗靈賜下半年同樣有好的收成。客家人的這一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更是從實際出發的。

  清明節一大早,客家人邊帶著祭祀用品,鋤頭、鐮刀等工具出發了。按照當地習俗,親人去世後都喜歡依山而葬。到達後,大家便動手清除親人墓地上的雜草,墓地周圍的雜草也要清除乾淨。客家人認為,雜草清除得比較乾淨,不僅是為了更好看,主要是為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雜草清除乾淨後,將貢品擺上,便可以進行燒香祭拜了。每個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後將香火插在親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較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晚輩除了鞠躬之外,還需要行跪拜禮。

  客家人過清明節的另外一個重要風俗就是製作艾粄。各家各戶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用碎青艾葉與之混合,做成青色的米粄,或蒸或炸,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原本清苦的艾葉,在這時味道也變得十分溫婉,只剩下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艾粄,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歡樂。不少在外地的客家人走的時候,都要帶一些艾粄。

  歷史典故

  清明樹

  這是一個無雨的清明,乍暖還寒。

  迷睡了多日的趙氏,突然在清晨甦醒過來,兒孫們一陣驚喜。

  這是一座無碑的孤墳,墳土新培。

  清明樹趙氏被攙扶著站在墳前,身後跪著她的兒孫們。墳窯裡焚燒的火紙呼呼地舞動著。象是又再追憶半個世紀發生的那遙遠而耳熟的故事。

  一個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愛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線,轉戰數載音信全無。日本投降了,她帶著兒子興高采烈地去尋找久別的親人。然而,找到的卻是一件手工縫製的已滿是彈孔的襯衣和一枚閃光的勳章。母子倆沒有向部隊提出任何要求,含淚返回故鄉。母親帶著對丈夫的永遠思念,兒子帶著從未見到生父的終身遺憾,掩埋了一個僅裝有兩件遺物的棺木。

  孤獨的一座墳凸現在大巴山中一個無名而荒蕪的小山上,孤寂淒涼。而自從有了這座墳,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墳旁便會多幾棵新植的松柏。年復一年,從沒間斷。不知不覺五十年過去了。禿山早已被綠樹覆蓋,孤墳始終被松柏掩映。參天的大樹與新植的小苗相間,構成年輪分明的林帶。起伏山林卻沒能掩蓋趙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結。

  “趙哥,我又來了,帶著我們的兒孫種清明樹了。時間過的好慢,一年見你一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險些來不了啦,不過我遲早一定會來的。我說過你不會寂寞不會被遺忘的,有這些清明樹陪伴你,你並不孤獨。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連咱們的兒子都當爺了。趙哥呀,我這輩子也真夠……不說了,我知道你不愛聽那傷心的事。說些別的吧!”趙氏低聲自語著。火紙漸漸燒盡,紙灰隨風輕輕飛昇。

  這個無雨的清明,一座孤墳的周圍又多了數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歲老婦人親自種植的清明樹。

  第二年的清明時節,陰雨綿綿,在那棵清明樹旁多了一座新墳。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15

  潮汕清明節習俗一:上墳

  人們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紙條,舉行祭禮。不少僑胞,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潮汕清明節習俗二:踏青

  郊遊踏青。清明期間,春臨大地,桃紅柳綠,鶯飛草長,人們三五成群到野外去遊玩踏青。這種風俗,很早便相沿下來,因而清明節又有踏青節之稱,潮汕人同樣也有清明日郊遊踏青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有鬥雞、踢球、踢鍵子、盪鞦韆、放風箏等專案,十分逗人。

  潮汕清明節習俗三:食薄餅

  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餅有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

  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卷薄餅是用精麵粉拌人適量溫水後,充分攪拌搓捏成團塊狀,置於爐火上面的煎盤(平底鐵鍋),烙成圓形薄餅皮,然後包裹餡料。 料有鹹、甜兩種,鹹餡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雞肉或豬肉絲、香菇、蝦乾、蛋絲,油煎蔥珠等調料。入口時又在餅皮上塗抹香甜適口醬料即成美食。甜餡料用白糖加工製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冊絲,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餅皮即成薄餅。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清明時令,春韭性溫,是保肝佳蔬,有行氣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諺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災”之說。新增綠豆芽又有清熱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療效甚妙,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

  清明日食薄餅,既有紀念寒食古俗的含義,也享用了一頓別具風味的美餐。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子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圓,狀如綠豆大點, 味甘甜, 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 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人侵潮州,殺戳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樸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

  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棵”吃的風俗,沿襲至今。 樸籽棵是採摘樸籽葉和果實(俗稱樸幟)搗爛,與大米一起混成粉末,過篩出粉精。加工製作時將米粉新增白砂糖及發酵粉,

  加入適量水份攪拌均勻充分發酵,然後裝入陶製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於蒸籠裡(炊具)蒸熟。噴噴清香的裸品呈淺綠色,就成為質優味香色美的樸籽棵。 掃墓。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稱“掛紙”,為與冬至掃墓有別也叫“掛春紙”。

  潮州清明節習俗有些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隆重了,但是當代清明掃墓,紀念英烈,機關團體和學校,常在清明節組織隊伍到革命英烈墓地、紀念碑和陵園舉行紀念活動。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