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知識點歸納

生物知識點歸納

生物知識點歸納精選15篇

  在學習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掌握知識點有助於大家更好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知識點歸納1

  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溼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迴圈。

  總結:以上是老師總結蒸騰作用的知識點,蒸騰對我們生活也很重要哦!

  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需要環境(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種子萌發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發芽率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能播種。

  2、種子萌發時最先發育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後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線根和莖的部分,萌發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胚乳(玉米)或子葉(菜豆),所以貧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種子同時萌發。早春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土壤溫度使種子早萌發。

  希望上面對生物中種子的萌發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內容學習一定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哦。

  種子植物

  1、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在玉米種子的剖面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因為胚乳內有澱粉,澱粉遇碘變藍色。

  2、將胚的各個部分(胚芽,胚軸,胚根)都連在一起的是胚軸。

  3、我們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發時因為無胚。

  4、被子植物(桃樹)與裸子植物(松樹)的主要區別是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透過上面對生物中種子植物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預祝同學們考試成功。

  綠色植物

  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在陸地陰溼處,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如:水綿、海帶、衣藻。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佔大氣的90%。

  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溼的陸地上,植株矮小,有莖、葉、假根,無輸導組織。如:牆蘚、葫蘆蘚。作為檢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溼的陸地上,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乾旱的陸地上,有莖、葉、種子,結構複雜。如:油松、雲杉、銀杏、蘇鐵、側柏。

  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有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如:玉米、小麥、毛白楊、。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這三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後代所以稱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後代,所以稱為種子植物。

  2"春水綠如染"中的"綠"指藻類植物。魚缸內壁的綠膜指藻類植物。

  3"苔痕上階綠"和"應憐履齒印蒼苔"都指苔蘚植物,大樹一側樹皮上的綠色植物是苔蘚植物

  上面對生物學中綠色植物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有利也有害

  上面對單細胞生物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成績哦,認真學習吧。

  初中生物知識點:細胞透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透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知識同學們還熟悉吧,下面我們來學習哦。

  細胞透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1)染色體進行復制(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3)細胞質分成兩份(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生物知識點歸納2

  1、營群體生活動物:螞蟻、蜜蜂、猴、狒狒、象、鹿等,它們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

  2、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如“領頭羊”“首領雄狒狒”

  3、群體中的資訊交流:動作、聲音、氣味;群體中的資訊交流,在群體覓食、禦敵和繁衍後代等有重要的意義。利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昆蟲性外激素可以誘捕相應的農業害蟲。

生物知識點歸納3

  細菌和真菌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2.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製培養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恆溫培養

  3.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4.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5.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境中,發現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②細菌的分佈很廣泛。

生物知識點歸納4

  學習初中的生物中,有哪些知識點需要大家掌握的?

  1.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意義的部分

  2.能量在2個營養級上傳遞效率在10%—20%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5.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6.物質可以迴圈,能量不可以迴圈

  7.河流受汙染後,能夠透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汙染

  8.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殼的是1—6多肽分子個

  原核細胞的細胞壁:肽聚糖

  10.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後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11.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12.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13.萌發時吸水多少看蛋白質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脫氨基主要在肝臟但也可以在其他細胞內進行

  14.水腫:組織液濃度高於血液

  15.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6.是否需要轉氨基是看身體需不需要

  17.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

  高爾基體合成纖維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導彈是單克隆抗體是蛋白質

  19.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

  20.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

  (未分裂)(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腎細胞

  有分裂能力並不斷增的:幹細胞、形成層細胞、生髮層

  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23.檢測被標記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質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體處發現放射性

  24.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自養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細菌、綠硫細菌和藍藻)

  25.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生在減數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26.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絲或星射線周圍聚集著很多細胞器這種細胞器物理狀態叫線粒體——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紅細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體

  28.紡錘體分裂中能看見(是因為紡錘絲比較密集)而單個紡錘絲難於觀察

  29.培養基:物理狀態:固體、半固體、液體

  化學組成:合成培養基、組成培養基

  用途:選擇培養基、鑑別培養基

  30.生物多樣性:基因、物種、生態系統

  31.基因自由組合時間:簡數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32.試驗中用到C2H5OH的情況

  Ⅰ.脂肪的鑑定試驗:50%

  Ⅱ.有絲分裂(解離時):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脫氧核苷酸不溶)

  Ⅴ.葉綠體色素提取:可替代**

  33.手語是一鍾鋂裕?攬渴泳踔惺嗪陀鋂災惺?/SPAN>

  34.基因=編碼區+非騙碼區

  (上游)(下游)

  (非編碼序列包括非編碼區和內含子)

  等位基因舉例:AaAaAaAAAa

  35.向培養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是為了調節PH

  36.物理誘導:離心,震動,電刺激

  化學誘導劑:聚乙二醇,PEG

  生物誘導:滅火的病毒

  37.人工獲得胚胎幹細胞的方法是將核移到去核的卵細胞中經過一定的處理使其發育到某一時期從而獲得胚胎幹細胞,某一時期,這個時期最可能是囊胚

  38.原核細胞較真核細胞簡單細胞內僅具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細胞內具有兩種核酸——脫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病毒僅具有一種遺傳物質——DNA或RNA

  阮病毒僅具蛋白質

  39.秋水仙素既能誘導基因突變又能誘導染色體數量加倍(這跟劑量有關)

  40.獲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

  41.已獲得免疫的機體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發生過敏反應(過敏體質),可能不發生過敏反應(正常體質)

  42.冬小麥在秋冬低溫條件下細胞活動減慢物質消耗減少單細胞內可溶性還原糖的含量明顯提高細胞自由水比結合水的比例減少活動減慢是適應環境的結果

  43.用氧十八標記的水過了很長時間除氧氣以外水蒸氣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機物中也有標記的氧十八

  44.C3植物的葉片細胞排列疏鬆

  C4植物的暗反應可在葉肉細胞內進行也可在維管束鞘細胞內進行

  葉肉細胞CO2→C4圍管束鞘細胞C4→CO2→(CH2O)

  45.光反應階段電子的最終受體是輔酶二

  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應需要酶,暗反應也需要酶

  48.脂肪肝的形成:攝入脂肪過多,不能及時運走;磷脂合成減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49.脂肪消化後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腸絨毛內的毛細淋巴管,再有毛細淋巴管注入血液

  50.大病初癒後適宜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但蛋白質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51.穀氨酸發酵時

  溶氧不足時產生乳酸或琥珀酸

  發酵液PH呈酸性時有利於穀氨酸棒狀桿菌產生乙醯谷氨醯胺。

  52.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53.細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強的時期是細菌的對數期

  54.紅螺菌屬於兼性營養型生物,既能自養也能異養

  55.穩定期出現芽胞,可以產生大量的次級代謝產物

  56組成酶和誘導酶都胞是胞內酶。

  57.青黴菌產生青黴素青黴素能殺死細菌、放線菌殺不死真菌。

  58.細菌:凡菌前加杆“杆”、“孤”、“球”、“螺旋”

  真菌:酵母菌,青黴,根黴,麴黴

  59.將運載體匯入受體細胞時運用CaCl2目的是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

  60.一切感覺產生於大腦皮層

  61.生物的一切性狀受基因和外界條件控制,人的膚色這種性狀就是受一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調節的。

  62.“京花一號”小麥新品種是用花葯離體培養培育的

  “黑農五號”大豆新品種是由雜交技術培育的。

  67.分裂間期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沒有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68.注意:細胞內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與核糖體有關,分泌酶和高爾基體,內質網有關

  69.葉綠體囊狀結構上的能量轉化途徑是光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

  70.一種高等植物的細胞在不同新陳代謝狀態下會發生變化的是哪些選項?

  ⑴液泡大小√吸水失水

  ⑵中心體數目×高等植物無此結構

  ⑶細胞質流動速度√代表新陳代謝強度

  ⑷自由水筆結合水√代表新陳代謝強度

  72.高爾基體是蛋白質加工的場所

  73.HIV病毒在寄主細胞內複製繁殖的過程

  病毒RNA→DNA→蛋白質

  RNA→DNA→HIV病毒

  RNA→RNA

  74.流感、菸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

  75.自身免疫病、過敏都是由於免疫功能過強造成

  76.水平衡的調節中樞使大腦皮層,感受器是下丘腦

  78.骨骼肌產熱可形成ATP

  79.皮膚燒傷後第一道防線受損

  80.純合的紅花紫茉莉

  82.自養需氧型生物的細胞結構中可能沒有葉綠體可能沒有線粒體(例如:藍藻)

  83.神經調節:迅速精確比較侷限時間短暫

  體液調節:比較緩慢比較廣泛時間較長

  84.合成谷安酸,穀氨酸↑抑制穀氨酸脫氫酶活性可以透過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來緩解

  85.生產賴氨酸時加入少量的高絲氨酸是為了產生一些蘇氨酸和甲硫氨酸使黃色短桿菌正常生活

  86.生長激素:垂體分泌→促進生長主要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

  促激素:垂體分泌→促進腺體的生長髮育調節腺體分泌激素

  胰島:胰島分泌→降糖

  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尤其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孕激素:卵巢→促進子宮內膜的發育為精子著床和泌乳做準備

  催乳素:性腺→促進性器官的發育

  性激素:促進性器官的發育,激發維持第二性徵,維持性週期

  87.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和分解者

  88.植物的個體發育包括種子的形成和萌發(胚胎髮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胚後發育)

  89.有絲分裂後期有4個染色體組

  90.所有生殖細胞不都是透過減數分裂產生的

  91.受精卵不僅是個體發育的起點,同時是性別決定的時期

  92.雜合子往往比純合子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93.靶細胞感受激素受體的結構是糖被

  靶細胞感受激素受體的物質是糖蛋白

  94.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時間、光合作用面積、光合作用效率(水,光,礦質元素,溫度,二氧化碳濃度)

  95.離體植物組織或器官經脫分化到愈傷組織經在分化到根或芽等器官再到試管苗

  96.16個細胞的球狀胚體本應當分裂4次而實際分裂5次

  基細胞

  受精卵→

  頂細胞→16個細胞的球狀胚體

  97.受精卵靠近珠孔

  98.細胞融合細胞內有4個染色體組

  99.內胚層由植物極發育其將發育成肝臟、心臟、胰臟

  胚層、外胚層由動物極發育成

  100.高等動物發育包括胚胎髮育和胚後發育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中關鍵的時期是原腸胚時期其主要特點是具有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並形成原腸胚和囊胚腔兩個腔

  101.生物體內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

  102.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質或能量

  103.細胞免疫階段靶細胞滲透壓升高

  104.C4植物

  葉肉細胞僅進行二氧化碳→C4(正常)

  僅光→活躍的化學能(NADP,ATP)

  圍管束鞘細胞C4→CO2→三碳化合物

  (無類囊狀結構薄膜)

  ATP+NADP―→輔酶二+ADP

  供氫供能

  105.關於基因組的下列哪些說法正確

  A.有絲分裂可導致基因重組×

  B、等位基因分離可以導致基因重組×

  C.無性生殖可導致基因重組×

  D.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可導致基因重組√

  106.判斷:西瓜的二倍體、三倍體、四倍體是3個不同的物種×(三倍體是一個品種,與物種無關)

  107.生物可遺傳變異一般認為有3種

  (1)將轉基因鯉魚的四倍體與正常二倍體鯉魚雜交產生三倍體魚苗(染色體變異)

  (2)血紅蛋白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導致血紅蛋白病(基因突變)

  (3)一對錶現型正常的夫婦生出一個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基因重組)

  108.目的基因被誤插到受體細胞的非編碼區,受體細胞不能表達此性狀,而不叫基因重組(插入編碼區內叫基因重組)

  109.判斷(1)不同種群的生物肯定不屬於同一物種×(例:上海動物園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種不是同一群落)

  (2)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

  (3)在物種形成過程中必須有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不一定有地理隔離,只需生殖隔離即可)

  109.達爾文認為生命進化是由突變、淘汰、遺傳造成的

  110.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

  111.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112.種群的數量特徵:出生率、死亡率、性別組成、年齡組成

  113.基因分離定律:等位基因的分離

  自由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體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連鎖定律

  114.河流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和無機自然界物由於質迴圈和能量流動能夠

  較長時間的保持動態平衡

  115.喬木層↑

  灌木層↑由上到下分佈

  草本層↑

  而為了適應環境喬木耐受光照的能力最強,當光照強度漸強時葉片相對含水量變化不大

  116.被捕食者一般營養級較低所含的能量較多且個體一般較小總個體數一般較多

  117.生態系統碳迴圈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自然界之間不斷迴圈的過程

  118.溼地是由於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徵且具有防洪抗旱和淨化水質等特點

  119.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靶細胞的能力

  120.可以說在免疫過程中消滅了抗原而不能說殺死了抗原

  121.第一道防線:皮膚、粘膜、汗液等

  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例如:淚液)、白細胞(例如:傷口化膿)

  122.胞內酶(例如:呼吸酶)組織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內環境中

  12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是協同作用

  124.腎上腺素是蛋白質

  125.低血糖:40~60mg正常:80~120mgdL

  高血糖:130mgdL尿糖160mgdL~180mgdL

  126.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2有3層作用

  ⑴使效應T細胞的殺傷能力增強

  ⑵誘導產生更多的效應T細胞

  ⑶增強其他有關免疫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能力

  127.釀膿鏈球菌導致風溼性心臟病

  128.HIV潛伏期10年

  129.三碳植物和四碳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線

  130.C4植物

  光反應在葉肉細胞中進行ATPNADPH進入圍管束鞘細胞中,葉肉細胞CO2固定形成C4,C4被運入維管束鞘細胞形成CO2生成C3後變成糖類物質

  140.將豆科植物的種子沾上與該豆科植物相適應的根瘤菌這顯然有利於該作物的結瘤固氮

  141.高爾基體功能:加工分裝蛋白質

  142.植物的組織培養VS動物個體培養

  143.細胞質遺傳的特點:母系遺傳出現性狀分離不出現性狀分離比

  144.限制性內切酶大多數在微生物中

  DNA連線酶連線磷酸二脂鍵

  145.質粒的複製在宿主細胞內(包括自身細胞內)

  146.mRNA→一條DNA單鏈→雙鏈DNA分子

  蛋白質→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單鏈DNA→雙鏈DNA

  147.單克隆抗體是抗體(單一性強靈敏度高)

  148.厭氧型:鏈球菌嚴格厭氧型:甲烷桿菌

  兼性厭氧型:酵母菌

  149.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的生根

  150.植物培養時加入:蔗糖生長素有機新增物

  動物培養時加入:葡萄糖

  151滅活的病毒能誘導動物細胞融合

  152.製備單克隆抗體需要兩次篩選,篩選雜交瘤細胞,篩選產生單克隆抗體的細胞

  153.細胞壁決定細菌的致病性

  154.根瘤菌固氮的場所是細胞膜

  155.放線菌產生抗生素,而青黴素多產生於真核生物

  156.利用選擇培養基可篩選:

  酵母菌、青黴菌——運用的試劑是青黴素

  金黃色葡萄球菌——運用的試劑是高濃度氯化鈉

  大腸桿菌——運用的試劑是依紅美蘭

  157.研究微生物的生長規律用液體培養基

  158.PH改變膜的穩定性(膜的帶電情況)和酶的活性

  159.發酵工程內容⑴選育

  ⑵培養基的配置:①目地要明確

  ②營養藥協調

  ③PH要適宜

  ⑶滅菌

  ⑷擴大培養

  ⑸接種

  160.發酵產品的分離和提純⑴過濾和沉澱(菌體)

  ⑵蒸餾萃取離子交換(代謝產物)

  161.判斷:

  ×⑴固氮微生物的種類繁多既有原核生物又有真核生物(無真核生物)

  ×⑵自生固氮微生物異化作用型別全為需氧型

  (反例:梭菌為厭氧性)

  √⑶固氮微生物同化作用型別既有自養型,又有異樣型(藍藻,園褐固氮菌)

  ×⑷共生固氮微生物同化作用型別全為異養性

  (藍藻+紅萍、藍藻+真菌成為地衣)

  163.誘變育種的優點提高突變頻率創造對人類有力的突變化學誘變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亞硝酸、秋水仙素

  164.膽汁的作用是物理消化脂類

  165.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

  166.人體內糖類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可能大量轉化成糖類,說明營養物質之間的轉化時是有條件的,且轉化程度有差異。人體內主要是透過糖類氧化分解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當糖類代謝發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由脂肪和蛋白質氧化供能。這說明三大營養物質相互轉化相互制約

  167.注射疫苗一般的目的是刺激機體產生記憶細胞+特定抗體

  168.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具有定向性化學遞質需要穿過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169.遺傳規律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170.中樞神經不包含神經中樞

  171.單克隆抗體的製備是典型的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和動物細胞培養的綜合應用

  172.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的運輸方式⑴主動運輸⑵自有擴散

  173.動物有絲分裂時細胞中含有4箇中心粒

  174.染色體除了含有DNA外還含有少量的RNA

  175.蛋白質和DNA在加熱時都會變性而當溫度恢復常溫時DNA恢復活性而蛋白質不恢復活性

  176.離體的組織培養成完整的.植株

  ⑴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型

  ⑵這種技術可用於培養新品種快速繁殖及植物的脫毒⑶屬於細胞工程應用領域之一⑷利用這種技術將花粉粒培育成植株的方式

生物知識點歸納5

  細胞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徵。細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透過它,單細胞生物能產生後代,多細胞生物則可以由一個受精卵經過分裂和分化,最終發育為一個多細胞個體。在增殖過程中可以將複製的遺傳物質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可見,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一、有絲分裂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細胞週期,它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此,包括分裂間期期和分裂期。

  1、分裂間期

  分裂間期特徵是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增長,對於細胞分裂來說,它是整個週期中為分裂期作準備的階段。

  2、分裂期

  (1)前期

  最明顯的變化是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稱為姐妹染色單體。同時,核仁解體,核摸消失,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2)中期

  染色體清晰可見,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染色體的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便於觀察。

  (3)後期

  每個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離,形成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細胞兩極運動。

  (4)末期

  染色體到達兩極後,逐漸變成絲狀的染色質,同時紡錘體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現,將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新的子細胞,然後細胞一分為二。

  (5)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比較

生物知識點歸納6

  一、動物的運動

  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肌肉組成。

  骨骼 骨

  運動系統 不活動的連線(顱骨之間)

  骨連線 半活動的連線(脊椎骨之間)

  肌肉 活動的連線,又叫關節(四肢骨之間)

  2、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結締組織),一組肌肉的兩端分別附著在兩塊相鄰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經刺激後有收縮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所以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完成各種活動。【特別是伸、曲肘動作: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則相反】肱二頭肌是兩塊肌肉組成一組,肱三頭肌是三塊肌肉組成一組。雙臂自然下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直臂豎直向上提起重物或雙手抓住單槓身體自然下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4、運動系統的功能:運動、支援、保護。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控制作用,骨起槓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

  5、運動系統在神經系統控制和調節下,以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來自有機物的分解)共同完成運動。運動能力發達,利於捕食和避敵,以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

  6、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及囊裡面、外面的韌帶。使關節運動靈活的結構特點是: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的內表面還能分泌滑液,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衝運動時的震動。

  7、脫臼:關節頭從關節窩滑脫出來。(由於進行體育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因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動物的行為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織網、蜜蜂採蜜、螞蟻做巢等。還有菜青蟲取食,舉例:

  學習行為則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透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舉例:

  3、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行為。(注意:並非所有營群體生活的動物都具社會行為,如蝗蟲群體沒有。)

  4、社會行為的特徵: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還形成等級。

  5、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資訊,接受資訊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的現象。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資訊,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

  6、蝶蛾類昆蟲的雌蟲可產生性外激素,透過性外激素吸引雄蟲來交尾。據此,可以製造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昆蟲或干擾使昆蟲不能識別同種昆蟲的性外激素。

  7、探究《螞蟻的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資訊,接受資訊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通訊。

  (1)提出問題:螞蟻是怎樣交流資訊的?

  (2)作出假設:螞蟻是靠氣味傳遞資訊的。

  (3)設計實驗,完成實驗 '

  在設計實驗時,在離蟻穴較遠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應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為螞蟻的種類很多,食性也不盡相同,有的為肉食性,有的為植食性,有的則為雜食性。在飼養螞蟻時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螞蟻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內要求空氣溼度為90%~95%,飼養沙土含水量為10%---15%。

  (4)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支援假設。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

生物知識點歸納7

  1、按細胞器的分佈

  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和溶酶體。

  主要存在於植物細胞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液泡。

  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有:中心體。

  分佈最廣泛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核糖體在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甚至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都有分佈。

  原核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2、按細胞器的結構

  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和溶酶體。

  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無膜結構的細胞器:中心體、核糖體。

  具有核酸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

  具有DNA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

  具有RNA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

  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液泡、葉綠體。

  3、按細胞器的功能特點歸納

  能複製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中心體。

  能自我複製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能半自主遺傳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能產生水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或與ATP形成有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核糖體。

  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參與細胞細胞器:核糖體、線粒體、中心體和高爾基體。參與動物細胞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和中心體(形成紡錘體)。參與植物細胞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和高爾基體(形成細胞壁)。

  能發生鹼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核糖體、葉綠體和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不同的細胞器: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生物知識點歸納8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動物的運動

  1、脊椎動物的運動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線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和骨連線構成骨骼,因而也可說成“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人和脊椎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2、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食物───→細胞───→ATP───→肌肉。

  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激素)的調控。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2、變異的原因及型別:

  (1)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可遺傳的變異。如:用化學藥劑處理過的甜菜染色體加倍。

  (2)單純由環境因素髮生變化引起的變異,不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不可遺傳的變異。如:美容院裡做的雙眼皮;小時候因外傷臉上留下的疤痕等。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

  人工選育(生物變異)、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5、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與野生稻雜交。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用種子繁殖。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馬鈴薯用塊莖(帶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葉繁殖;竹子用莖繁殖;紅薯用根繁殖等。

  3、自然界中無性生殖方式:植物營養生殖(用營養器官根、莖、葉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無性生殖方式:組織培養(教材P8)、克隆。

  4、生產實踐中,人們常應用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常見方式:扦插、嫁接。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

  5、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嫁接存活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6、扦插:

  a、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減小傷口水分過多蒸發)的,而莖段下方的切口則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的。

  b、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下面一個節上的葉從葉柄處全部去掉,減少水分散失。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

  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

  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

  ③甲殼動物,如蝦、蟹;

  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

  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鱅魚。

  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

  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於游泳。

  7、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軀幹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9、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10、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

  11、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12、水由魚口流入鰓,然後由鰓蓋後緣(鰓孔)流出。

  13、魚類的主要特徵有:適於水中生活;體表被鱗片;用鰓呼吸;透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蟲等動物的結構簡單,它們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烏賊、章魚貝殼退化,也是軟體動物。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觀察植物細胞

  實驗過程:擦、滴、撕、展、蓋、染、吸。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援、保護;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裡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過程:擦、滴、刮、塗、蓋、染、吸。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空中飛行的動物

  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

  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於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範圍,有利於覓食和繁育後代。

  3、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

  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

  ④胸肌發達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

  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迴圈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

  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

  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於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的一類動物。

  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於飛行)和絨毛(主要用於保溫)。

  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進入肌胃(內有沙粒、小石子用於磨碎食物)。

  7、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佈最廣泛的動物。

  8、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9、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援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為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

生物知識點歸納9

  牛奶:含有一種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牛奶中還含有大量的鈣質,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動脈硬化的預防和保養

  1.飲食治療:減少對脂肪的攝取:應少食“飽和脂肪酸”佔有量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膽固醇”食物的蝦、肝、腎和其他內臟,蛋黃等。多吃恰瑪古產品可以有效的調節身體內的酸鹼平衡,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

  2.不吸菸並防被動吸菸:菸草毒害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內皮系統功能,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並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3.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體力活動量需根據原本身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運動,每天最好堅持不短於30分鐘的活動,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進行,每次10分鐘。依個體條件進行跳繩、保健體操、打太極拳、騎車、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幹家務等。

  4.釋放壓抑或緊張情緒:慢性憂鬱或持續的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流減少。

生物知識點歸納10

  1、原生質:指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包括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如:一個植物細胞就不是一團原生質。

  2、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

  8、無機鹽: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細胞中某些複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維持酸鹼平衡,調節滲透壓。

  9、糖類有單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動、植物細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後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蔗糖、麥芽糖,動物細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後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澱粉和纖維素(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動物細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10、可溶性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

  11、脂類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生物體內主要儲存能量的物質,維持體溫恆定。)b、類脂(構成細胞膜、線立體膜、葉綠體膜等膜結構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具有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的作用。)

  12、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線,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13、肽鍵:肽鏈中連線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

  14、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15、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有幾個氨基酸叫幾肽。

  16、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7、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線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18、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遺傳資訊的載體,核酸是一切生物體(包括病毒)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9、脫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類,主要存在於細胞核內,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

  20、核糖核酸: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

生物知識點歸納11

  人類生命活動的調節

  1、人的視覺和聽覺

  (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角膜:外膜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鞏膜: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顏色,中央是瞳孔,通光,能改變大小

  睫狀體:虹膜稍後部,內有平滑肌,能收縮舒張,調節晶狀體的曲度

  脈絡膜:佔中膜2/3的後部,有血管(營養眼球)、色素細胞(遮光並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視網膜,內有大量感光細胞

  晶狀體:雙凸鏡,依靠韌帶與睫狀體相連,玻璃體、房水.

  (2)視覺的形成:

  外界光線經反射在視網膜上成像,產生神經衝動傳遞到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3)眼的衛生保健:

  近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戴凹透鏡

  遠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矯正:戴凸透鏡

  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瞼內面的結膜

  2、耳的結構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傳導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鼓膜:接受聲波,產生振動.

  聽小骨:三塊,將鼓膜的振動傳導至內耳的耳蝸;內耳:半規管,前庭:能感受頭部位置的變化;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衝動

  (2)聽覺的形成

  聲波、鼓膜產生振動、耳蝸產生神經衝動聽覺中樞骨傳導有關的神經(形成聽覺)

  3、神經系統的組成

  1)神經系統的組成: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

  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

  2)腦:大腦、小腦、腦幹

  大腦:表層是大腦皮層,具有運動,感覺,語言等高階神經中樞.大腦受傷:如植物人

  小腦:和身體平衡有關.腦幹: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腦幹受傷會導致死亡.

  3)神經元的結構、功能:

  (1)結構:細胞體、突起

  (2)功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興奮是以神經衝動的形式傳導的)傳導方向:樹突—細胞體—軸突

  4、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概念:動物(包括人)透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書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過程:扣擊部位:膝蓋下位的韌帶現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頭肌及肌腱內的感覺神經末梢,神經中樞:位於脊髓中

  效應器:(下肢的)股四頭肌及其內的運動神經末梢

  3)反射的型別

  簡單的反射又稱非條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會消失,反射中樞在脊髓)

  複雜的反射(後天經學習獲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樞在大腦)

  激素調節

  1)、人體主要內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稱: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性腺、胸腺

  2)、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促進生長,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分泌過多引起巨人症

  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分泌,促進發育,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缺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又稱大脖子病

  胰島素:由胰島分泌,降低血糖的含量,促進合成糖元.分泌不足得糖尿病.

  5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係: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的調節

  6、人類活動隊生物圈的影響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例項

  人類活動改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森林遭到嚴重濫伐

  沙塵暴危害嚴重,大量捕殺野生動物,何時還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酸雨:PH值小於5.6的雨,由空氣中二氧化硫過多引起,能腐蝕樹木,建築,有“空中死神”之稱

  溫室效應:由二氧化碳過多引起.如:全球變暖.

  水華和赤潮:由水汙染而引起藻類大量繁殖的現象

生物知識點歸納12

  根據性別決定的原理,不論是哪種性別決定方式,後代的性別比例都是1∶1。

  性別決定發生在受精的過程中,受精作用一經完成,性別也就決定了。

  現以人的性別決定為例來說明XY型性別決定的情況。

  人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女性個體的一對性染色體是同型的,即XX;男性個體的一對性染色體是異型的,即XY。

  從某種意義上說,性別也是按孟德爾方式遺傳的,1:1的性別比例是一種測交的結果,這意味著某一性別(例如哺乳動物的雌性)是純合體,而另一性(如雄性)是雜合體。

  根據基因的分離規律,男性個體的精母細胞在經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可以同時產生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並且這兩種精子的數目相等;女性個體在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過程中,只產生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

  受精作用發生時,因為精子、卵細胞的融合是隨機進行的,因此形成兩種型別(就性染色體的組合而言)的受精卵,即:將來發育為女性個體,含XX性染色體的受精卵;和將來發育為男性個體,含XY性染色體的受精卵,且這兩種受精卵的比例為1:1,即女性個體與男性個體的數量比為1:1。

  下面說明ZW型性別決定的情況。

  ZW型性別決定方式和XY型性別決定方式正好相反。屬於ZW型性別決定的生物,雌性個體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異型性染色體,用ZW表示,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卵細胞,即Z型卵細胞:W型卵細胞為1:1;雄性個體所含的性染色體為同型性染色體,用ZZ來表示,它只產生一種精子,即Z型精子。

  總結:在受精過程中,兩種配子融合是隨機的,這樣就使其產生的後代中,雄性個體和雌性個體的數量比同樣也是1:1。

生物知識點歸納13

  1、科學研究的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探究法,實驗法,分析資料法......

  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假設:是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假想,是對問題結果的預測。假設是建立在觀察和已有知識經驗之上的。

  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時應該注意,控制單一變數,設定對照實驗。

  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係。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係。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鬆,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於生物影響環境。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風化,促進土壤層的形成,起到開路先鋒的作用。

  4、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5、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能量在食物鏈的流動過程中的特點是逐級遞減。物質是反覆迴圈。有毒物質因為無法在生物體內分解和排出,所以也會透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不寫分解者。

  6、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自動調節能力越強,反之就越弱。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外界干擾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人類活動是影響生態系統的最大因素。

生物知識點歸納14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有: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

  4、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分成兩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

  7、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

  鏈彼此交錯連線形成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8、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9、顯微鏡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10、目鏡看到的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300

  11、在視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標本朝右上方移動,在視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動。

生物知識點歸納15

  1、T2噬菌體:這是一種寄生在大腸桿菌裡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存在於頭部內的DNA所構成。它侵染細菌時可以產生一大批與親代噬菌體一樣的子代噬菌體。

  2、細胞核遺傳:染色體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載體,且染色體在細胞核內,受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

  3、細胞質遺傳: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且在細胞質內,受細胞質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

  4、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關鍵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單獨直接地觀察DNA的作用。

  5、肺炎雙球菌的型別:

  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體無多糖莢膜,無毒,注入小鼠體內後,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體有多糖莢膜,有毒,注入到小鼠體內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熱的方法殺死S型細菌後注入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實驗:格里菲斯用加熱的辦法將S型菌殺死,並用死的S型菌與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於R型經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轉化因子)的誘惑,變成了S型)。

  6、艾弗裡實驗說明DNA是“轉化因子”的原因:將S型細菌中的多糖、蛋白質、脂類和DNA等提取出來,分別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結果只有DNA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才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並且的含量越高,轉化越有效。

  7、艾弗裡實驗的結論:DNA是轉化因子,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即DNA是遺傳物質。

  8、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吸附→侵入→複製→組裝→釋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質中P的含量少;蛋白質中有S而DNA中沒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一部分噬菌體的蛋白質,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另一部分噬菌體的DNA。用35P標記蛋白質的噬菌體侵染後,細菌體內無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蛋白質沒有進入細菌內部;而用32P標記DNA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後,細菌體內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DNA進入了細菌體內。

  ③結論:進入細菌的物質,只有DNA,並沒有蛋白質,就能形成新的噬菌體。新的噬菌體中的蛋白質不是從親代連續下來的,而是在噬菌體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說明了遺傳物質是DNA,不是蛋白質。此實驗還證明了DNA能夠自我複製,在親子代之間能夠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也證明了DNA能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9、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只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沒有證明它是主要遺傳物質)

  10、遺傳物質應具備的特點:

  ①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能自我複製

  ③可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④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11、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如菸草花葉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因此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12、①遺傳物質的載體有:染色體、線綠體、葉綠體。

  ②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

【生物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