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月跡評課稿

月跡評課稿

月跡評課稿

  聽了肖老師執教的《月跡》,也讓我對肖老師所說的教學細節有了更深的體會。在課堂上,肖老師特別能把握文章作者最想表達情感的地方,並由此展開。

  《月跡》這篇文章很長,如果按照一般精讀課文的教學環節展開,即使兩節課都不能將文中那美麗的月亮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也不能將月亮那種“淡淡的、酥酥的、甜甜的”感覺品味出來。因此,肖老師在教學時,緊緊抓住了文章中的疊詞和兒化詞,長長的文章,在肖老師的.眼中,一下子濃縮成六組詞語,這每一組的詞背後都有一輪圓月在跳躍,如果我們抓住這些文字展開教學,不同心境下的月亮就自然而然出現在學生心中。於是,在教學中,肖老師依託這六組詞語,讓學生梳理課文內容,品味箇中味道,這些文字猶如一首音樂的主旋律,再在肖老師深情言語的引導下,帶著不同味道的月亮,在學生心中擴散開來,讓學生由內向外的受到感染。而這些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你們的心是怎樣的,月亮就是怎樣的。因此,處理好這些詞句的教學,也就是教師、學生對文字“文心”的深度探尋。

  正如肖老師所說:文字的內容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但是文字的“秘奧”卻不能輕易看到,解讀這個文字的“秘奧”,關鍵在於文化細節的教學。一篇文章我們把它讀熟很容易,但是真正的讀懂它卻很難,平常我們在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已經研的很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很難打動學生,學生或是一語不發,或是毫無感情,這於我們對文字“秘奧”的探知停留在表面有關,我們並沒能真正領略文字的“秘奧”,這個支點不能突破,無法牽動學生的身心。

【月跡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