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集錦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心得體會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1

  轉眼間,我參加支教已經第二學期了,在學校領導,年級領導及同事們的幫助下我日益成長起來,感謝他們又給了我一次鍛鍊的機會,讓我擔任初一一班的班主任工作。感受最深的是怎樣與學生相處,和他們關係融洽,讓每個孩子都盡最大努力去學習好,生活好。

  xxxx年對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極富挑戰性的一年。學生們從入學到現在發生了不少變化,我的工作方式也隨著孩子們的變化也相應的發生改變。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協調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要求與影響,有計劃地組織全班學生的教育活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並對他們的學習,勞動,工作,課外活動和課餘生活等全面負責,把班培養成為積極向上的集體,使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班級是學校的細胞,既是學校教導工作的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集體。如何把一個班的學生很好地組織起來進行教學和教學活動?靠誰來抓好班的工作呢?這些都必須有專人來做,這一重擔就落在了班主任身上,而我剛剛走上崗位,有很大壓力,但是面對全班這麼多同學求知的眼神,我就告訴我自己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把這個班主任當好。尤其是學生剛一入班那段時間,我腦子裡想的全部是班上的事, 班上某個學生狀態不太好,該如何與其交流、溝通、進行開導教育。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我的辛勤培育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整個班級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學校曾多次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總結經驗,表彰失進,十分關注每一個班集體。記得剛一接班時,我總是愛著急,愛發火,批評學生。後來,我發現這種方法對學生起步到作用。後來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探索,不斷向優秀班主任請教,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比如說,我在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優點,讓他們自己說出自己的優點。這樣再批評教育學生時,他就會從心裡服氣,並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透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裡頭的大金礦。這樣對他的一生會有好大的影響,對他的一生也許是個很大的轉變。我一直相信學生們會取得進步,我一直注重孩子們點滴的進步,只要有進步就好,鼓勵自己,超越他人,激發學生們的學習鬥志。每次調研考試後,針對班裡孩子的考試成績,分批分類評價,退步的幫其尋找原因,進步的要給其敲警鐘,不要驕傲,保持成績,爭取更大的進步。此外,在班級管理方面我也有一些感想。

  第一: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要放棄任何一次教育學生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是有志向有追求的,都是渴望學習的,只是有時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而已。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引導學生走入正軌,而班主任就是幫助學生戰勝他們自身的缺點,引導他們更好的學習。學生不論好壞,只有進步就是好學生,所以對於每個學生我們要永不言棄。

  第二:班主任對學生應該是平慈並濟的,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方面我始終以為班主任和學生們是需要一定距離的。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對學生嚴格要求,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生活習性的養成。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去關心學生的生活和他們的心理狀態,從而消除隔閡,達到一種和諧。

  第三:注重辦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和班委成員工作能力的提高,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最後,在班級管理方面,我還是教育戰線的新兵,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琢磨和研究改進。我需要的是信心,虛心和耐心,因此我要不斷地向有經驗的班主任交流請教,要不斷地總結和積累自己的經驗,從而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2

  學習了李老師的影片,真是受益匪淺,李老師講的很深刻,也很全面,對於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我也有一些感悟,我認為作文教學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重視平時積累,巧練多思多評。

  一、方式靈活,激發興趣

  教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了興趣,興趣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積極主動去認識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習過程的內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去求知,“艱苦”的學習活動在他們看來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厚積薄發,重視積累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與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學中,務必使學生明白,寫作積累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三、巧練多思,多評多議

  培養學生的讀者意識,可透過多評多議來實現。在評議中,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得到很的提高。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及時有效的評價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為學生指明進步努力的方向,從而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慾望。

  總之,語文是一門綜性很強的學科,而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又舉足輕重,這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找到有效的方法,實踐教書育人的總體目標。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3

  農村中學創新作文教學讓教師們覺得難入手,難引導,難分析,顯得尤為棘手,而學生也對作文望而生畏,甚至是怕上作文課,怕見到作文題目,從而形成了教師不知如何教,學生不知如何學習的現象。為此,我們申請的課題《農村初中創新作文的研究》就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作文水平。經歸納認為,其實就是“擴充套件農村中小學創新作文教學課堂,讓學生體驗生活”,透過學生的親自參與和互動,及對情態、行為、事物和策略的內省體察,從而掌握某些行為習慣,建立某些情感、態度和觀念,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創新水平。

  一、利用有效資源,擴大學生閱讀面,增加素材積累,在他人作品基礎上創新

  學生頭腦中的語言枯竭,積累甚少,材料的組織能力差,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更缺乏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積累基礎,借鑑別人的有效資源,這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充分利用學生閱讀時間,有目的性地向學生介紹別人的作品,讓學生主動走進別人的作品,從別人的作品中深入體驗,作好摘抄記錄,寫好讀書筆記,完成讀後心得體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或故事情節,找出創新點,展開聯想,寫出自己的東西來。比如:在指導“成長的煩惱”作文課前,筆者有意讓學生從資料中瞭解了高爾基的《童年》,並摘取了部分內容供他們閱讀,以此作為了課前的準備基礎。學生在隨後的課堂上準確地找到了《童年》的創新點,如高爾基的豐富的語言、主人公的生活經歷、主人公對生活的態度、對當時的社會現狀的分析等等,然後,教師引導他們從創新點回到現實中,對號入座進行成長煩惱的創作。這樣一來,學生的創新點有了,寫作有了依據,寫出來的文章都顯得有血有肉。

  二、擴大課堂範圍,使學生深入實地觀察,收集作文素材,進行體驗創新

  雖然,學生生活在社會中,卻沒有去留心,要寫出自身的切身體驗,就顯得尤為吃力。社會生活、大自然是學生作文素材的源泉,我們應有針對性地把學生帶入社會、大自然,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實地觀察體驗,掌握作文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作文素材。比如,在寫“農忙”作文前,安排學生利用週末在農民伯伯家進行一次採訪,做好採訪記錄,並讓他們在農田旁進行一次實地觀察,做好觀察記錄。學生透過實地觀察體驗,不僅看到了農田中的“人、事、物”,而且從中體驗到了農忙的氣氛和其中“人、事、物”的關係,掌握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農忙”的作文,就不會感到下筆如千斤重,而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切身體驗寫下來了。再比如讓學生寫“我的校園”這篇作文時,筆者讓學生在校內進行了一次實地考察,讓他們先根據方位繪製了學校平面圖,再進行方位介紹,並對各地點加以自己的創新理解說明,這樣,他們便掌握了這篇作文的第一手資料,有了素材,當然就能順利地完成創作。

  三、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在模擬體驗中感悟素材,完成感悟創新

  作文素材來源於生活,但並非事事我們都可以去親身體驗,我們也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走進生活,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條件更為有限,就難體驗了。對此,筆者經常在課堂上進行了大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模擬情景,產生真切體驗,這樣同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指導學生寫“交通安全”這篇文章時,模擬了這樣的情景:

  在全班抽調了五位同學,分別扮演了五位駕駛員,讓他們在教室的過道上,模擬駕駛。提供情景為:A因車輛出現故障,當道修車,B因酒後駕駛,飛速前行,撞向了A,此時,C、D、F正快速前行至此……然後,這五位同學自行創新表演。

  演出中,同學們都根據對交通安全規則的理解,進行事故後的創新安排,突出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未參加演出的同學,也紛紛出謀劃策,緊緊圍繞交通安全規則進行創新。活動後,同學們的作文都取得了未曾意料的效果。

  四、營造作文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生體驗到作文學習的樂趣,用心體驗創新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農村中小學條件非常有限,學生被動接受太多,因此,教師過多地向學生講授作文的理論,不會讓他們有興趣可言,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對此,筆者認為營造作文的學習氛圍,是教師的一大責任。

  首先,在近三年年來,筆者一直堅持讓學生留心生活,主動和他們一起寫日記、隨筆,卻從不對其進行檢查,讓他們充分信任教師,更讓他們找到了用語言記錄生活的辦法,形成了個人的寫作小檔案,形成了愛好動手寫東西的良好習慣。

  其次,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從不採用過極性、批評性的語言,讓他們首先喜歡上教師本人,從而愛上了作文課。

  再則,在作文評改中,常常用批改後的學生作文進行示範,讓他們建立了自信心。

  最後,指導個別較好的作文,參加投稿,讓他們的文字變成了鉛字,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作文氛圍。

  以上僅為我們語文課題組在教學中的一些小技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向各位同仁學習,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很好地完成農村中小學作文創新教學的使命。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4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一種綜合性的創造性練習,具有綜合性、創造性和技能性的特點,所以作文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這也難怪封建社會要以“一文定終身”。然而在中學作文教學中,作文難寫、難改卻是很多同學老師共同的感受。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 、 “好作文是誇出來的”

  經觀察,很多學生對寫作喪失興趣主要是在寫作中缺少成功感。無論文章怎樣,都是學生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所能表現出來的最佳水平,而我們老師習慣以挑剔的眼光來看待文章,以某種權威的身份自居,往往對文章自認為不足的地方大加刪改,曾經的“作品”現已是“滿目瘡痍”。我相信學生拿到被老師點評得一無是處的作文,心中的挫折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樣的失敗感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在學生身上,他怎能對寫作還保有濃厚的興趣 所以,我認為作文的批改思路應該由發現問題轉變為挖掘優點!

  每學期,我要建立一個學生作文件案,在改作文時做好詳細的記錄:好的標題、好的詞語、好的句子、段落等。評講作文時儘可能把表揚的面擴大,爭取讓絕大多數同學的作文都能被提及,這樣學生便會有一種被關注的快樂與滿足感。只要用心去感受,我相信在學生的習作中各色的優點都能被髮掘,即使它在老師的眼裡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於學生卻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二、 “凡事預則立”

  如果做事有目標,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謂“凡事預則立”。我在作文教學中尤其強調目標的重要性。每次作文我通常讓學生擬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範圍可以只是簡單的書寫、段落的安排,也可以是文章的構思、立意等方面,並讓學生把自己認為該次作文較好的句子、段落標註出來,這樣一來,學生作文的徵對性就強了,往往寫作時就會十分注意自己定下的目標。如一個作文語言原本很差勁的學生,把本次作文的目標定位於爭取在作文中努力營造精彩語句,他在這次作文中肯定會精心構思打磨一些語句。老師在批改時只需留意他的目標完成情況,一旦做得好,便不遺餘力地讚美。在這樣定計劃,完成目標,再尋找目標再完成的過程中,學生的作文能力會逐漸地增強。

  三 、“ 弟子不必不如師”

  “作文的批改是一個繁瑣的工作,從老師的角度看,有時甚至會感覺吃力不討好,因為有些學生只是關注於分數,對老師的批語卻重視不夠。如果把評卷的權力下放給學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做一個客觀的評價,稱之為自評;既而在全班範圍內交換評改,稱之為他評。學生已習慣把自己的作文給老師披閱,一旦要把作文展示給同學看,就會有一種潛意識的比較,要將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示人。作為評卷者,要想著自己的觀點能使別人信服,就會有一種角色換位,批語也會顯得嚴肅認真,小到錯字別字,大到選材立意都可能給同學提及。如一位平時書寫極差的同學要想批評別人的書寫,他留在同學作文捲上的這一句話的書寫肯定是十分在意的。待到下次發作文卷的時候,看到同學繞有興致交換作文,互看批語時,你不得不感嘆“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樣例學習”和“幹中學習”

  當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起來之後“寫什麼”的問題就會接踵而至。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涉獵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養成寫作能力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應思考的問題。心理學家總結出學習的兩種模式:一種是“樣例學習”(learning by example),另一種是“幹中學習”(learning by donging)。“樣例學習”要求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找出規律。“幹中學習”首先是確立問題,要求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出規律。徵對作文教學實際,我們可以根據這兩條規律把寫作分為兩點:多記多聽是基礎(樣例學習);多練是關鍵(幹中學習)。

  教師可利用語文課堂情感平臺的作用,聲情並茂地朗讀一些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老師挑出的一些課外讀物,也可由同學自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美文,內容不拘一格,讓學生在傾聽中感動,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這種樣例給學生帶來的啟發是無窮的。在這種耳濡目染中,學生的眼界更寬了。“見多才能識廣”,讓學生自由涉獵時必須做好讀書筆記,培養他們靜心來閱讀的習慣。這樣是量的積累,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在量上下功夫,並有意識地加以模仿,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形成學生一定的寫作能力。此之謂“樣例學習”。

  古語云“絕知此事要躬行”,作文要寫才是硬道理。週記是語文寫作中一個易行且有效的方式。這不僅是寫作,也是對學生成長曆史的記載。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每學完一篇課文後思維非常活躍,一方面受作者的影響,展開各種聯想,一方面是對作者的觀點並非完全贊同,而想自己樹立觀點,於是我總是趁熱打鐵,每上完一課總是選一個點讓學生自由闡述,這樣使學生一改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以創作者的身份出現,成為學習、認識的中心和主體,為保證態度的端正,我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記在書上,字數儘量控制在200字以內,力求觀點鮮明,這種方式,學生反應很好。如學完《咬文嚼字》我出了題目:《讀書一定要咬文嚼字嗎》;學完《故都的秋》,學生便很有興趣的記下了《校園之春》等。這種寫作方式隨意且操作性較強,在練筆的同時又鍛鍊了學生的思辨性,所以學生對此反應較好,真正達到了“我以我手寫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心得體會。我相信在這一些方法的引導下,學生對寫作的態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一改寫作時的懼怕,取之的應是對作文的期待,從而真正實現由被動寫作到主動寫作的轉變。“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對某事能“好”字當先,還有什麼做不好的呢?這樣中學作文就不再是一個令老師、同學頗感棘手的問題了。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5

  新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一指導思想充分傳達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了“作文與做人的統一”,警示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力戒“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沉痾。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專門向學生大講作文技法,而且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就是說,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培養對生活的感情,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圈子,帶領學生多接觸自然,認識社會,培養健康的人格。如何讓學生多親近自然,多接觸社會,儘快地走進作文天地;如何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加強語言的積累;怎樣設法讓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培養用自由的筆墨寫自由的精神,讓作文成為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更好的發揮作文教學課的作用,成了眾多語文教師關心的話題。在此,我就作文教學談幾點個人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當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很多,中學生真正對作文有興趣的少,普遍害怕作文,厭煩作文,寫不好作文。我透過多年的作文教學,談談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1. 斷了學生作文的“活水”源頭

  杜甫有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熟了,有先決條件了,就可能寫出好文章來。因此,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在讀書上下工夫,讓學生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見多讀書是學生作文的“活水”源頭。而現在,學生主動閱讀的少,閱讀視野窄,斷了學生的“活水”源頭,學生頭腦幹涸,無水可流,怎寫得出文章呢?學生說:“我不會寫”,其實往往就是沒得寫。

  2.遠離生活,漠視心靈

  我們現階段的中學生大多不瞭解社會,不熟悉生活。學校講封閉式管理,家長害怕學生混入社會,沉重的課業負擔把他們關在教室裡,沒有時間瞭解社會。所以作文時就只有瞎編亂造,無病呻吟,甚至故作高深。

  3.語文教師自己不會寫作文

  古代私塾先生詩寫得好,才會被請去當老師。朱自清、葉聖陶等人既是語文教師,又是著名作家。所以提高語文教師的寫作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針對“下水作文”的討論已很多,我認為還是應該提倡的。試想,語文教師如果只會“看”作文,出作文題目,還妄下評語,是“難服侍的婆婆”,故作老道的“醫生”,而自己不會寫作文,是多麼尷尬的事啊l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 篇6

  古今中外的著名文藝作品得以流芳千古,給萬千讀者雋永的藝術魅力,無不是在初稿後經過作者反覆的嘔心瀝血的修改才獲得成功的。所以,作文教學中必須把作文評改作為一個重要環節抓緊抓好。下面,我就個人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如何對待學生作文評改的心得談談自己的看法。

  1、歸還學生的評改權,自評自改是學生提高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文章是改好的,這已成為許多人的共識,但 “改的優先權應屬於作文的本人。”葉聖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新頒佈的《課文課程標準》中也強調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自評自改並不是放任自流,同樣應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主”‘不等於教師“放手”。學生是寫作的主體,主體的基本特徵是獨立的、積極的、自主的、創造的,而不是無節制的放任。教師在宏觀上引導方向,在微觀上予以具體指導,使得學生的評改活動朝著有序有效的良性方向發展。在活動之初,教師要細緻地給學生以方法上的指導,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評改依據,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參與進來。

  在自寫自評的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教師不能用權威性壓服學生,要提倡學生靠自己動手動腦的行為來獲得寫作經驗。只有這樣,學生在評改實踐中才能產生學習的快感和自豪感,並享受探究寫作經驗的快樂,他們的寫作的興趣才會大增。

  2、互評互改也是提高學生自由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說明分項、分等評議和評分的標準,組織學生互批互改。例如:採用五人一組輪值評議,交替評議的方法,每次由一名學生擔任組長,負責朗讀文章,指出其中語句、字調、標點的錯誤,提出自己的評改意見,其他四名同學提出補充或評改意見,少數服從多數,由輪值學生打出等級,寫出評語。這樣在他們的評語中就可能有善意直言的批評,有真心實意的讚揚,有熱情友好的鼓勵,有傾心誠摯的交流。但無論長短都融合了一個“情"字,體現了讀者對作者的負責,體現了學生之間真誠純美的交流。把評改權還給學生,這並不否定語文教師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主導作用,它順應了教育改革,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無論是構思寫作,還是評改交流,都突出了一個“自主”。這樣就尊重了學生的判斷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老師只做組織者和參與者,這樣就極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兩全其美,各得其所,何樂而不為呢?

  3、教師評改,講求藝術

  教師在評改學生習作時,應堅持鼓勵性原則。試想一下,如果教師給學生的評價是:“內容乏味,空洞無物,語言表達太羅嗦,找不到好詞好句,離優秀習作太遙遠了……”這樣的評語對這一位習作者來說,打擊太大了,會使他失去習作的信心,認為自己不是習作的“料”,只會對習作產生厭煩、害怕的情緒,那還指望他進步嗎?所以我在批改作文時,不能老做醫生,將學生的作文批得體無完膚;也不做難服侍的婆婆,用規矩套路束縛學生;而是像一個園丁,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時施肥澆水,幫助幼苗迅速地發育成長。要給學生成功和快樂,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哪怕是點滴進步,他都會歡欣鼓舞,大加褒獎,“這個詞用得妙極了”“這句話把……寫得十分具體、形象”“你這篇作文詞通句順,我為你的進步高興,願你再接再勵”,如此等等、學生讀之身心愉悅,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樂。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評改中這種效應尤其明顯。

  4、家長評改,啟發創作

  家長評改是一個大膽的舉措,因為現在家長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完全有品評的能力,而且他們從事於不同職業,有著各種不同的見解,這樣不僅是有效減輕教師勞動量的得力助手,也是開拓學生、教師創作思路的指路明燈,讓作文更加貼近生活。可也有人的認為這可有可無:因為家長哪有“閒情”啊!其實不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只要能客觀公正的評價自己的孩子的習作,更有助於幫助孩子樹立寫作的信心,再者,父母與子女更容易溝通、交流,更有利於習作的提高。如其中一篇“關於6· 11洪災的記實”文章,學生由於沒機會親臨搶險現場,習作顯得華而不實,後經各自曾參加各種搶險的家長的點拔,材料雖是耳聞,但真實、驚險,這是教師無法批閱出的成效。

  5、網路評改,以點帶面

  多媒體網路平臺突破了作文評改的時空限制,縮短了師生交流溝通的時間,提高了評改的效率。藉助於網路教學系統,教師彷彿長出了“三頭六臂”,及時有效地監控每一個學生的寫作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成為可能,使學生在習作中即評即改,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評與改的資訊透過網路迅速傳遞,學生在寫作同時就可以透過網上評改,獲得反饋意見,並立刻對自己的習作做出相應的修改。

  藉助多媒體網路還為作文的教學注入新活力,開拓了新天地。它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面積的評議和修改作文,既可以師生對話,也可以生生對話,又能針對普遍現象,直觀地以點帶面進行作文要求的評改,還能完成習作修改的個別化輔導。除此,還可以查詢呼叫網路中作文資料,為自己、他人的習作作補充修改,互相評議,互相欣賞,共同進步。評改中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自已習作中毛病,一邊評議別人作品,一邊修改自己習作,雖是“依瓢畫葫蘆”但收穫也頗多。

  6、跟蹤反饋,鞏固落實

  上述幾種評改機制完成後,應作跟蹤管理,檢查學生是否對別人的評價作出應答——認真修改。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因為很多學生不能認真對待評語,沒有細緻品讀,導致馬虎修改,甚至不改。這樣,就失去評語的意義,也就沒有達到評改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從作文評改環節的創新入手,改變過去重寫作不重評改的常規,採取多元化評改機制,激發習作興趣,培養作文能力,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使他們各個都去征服這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實在令人欣喜!

【初中心得體會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