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文化節的主題口號

文化節的主題口號

文化節的主題口號

  1、主題:成長

  成長是,那個在舞臺上動作浮誇、表情誇張但聲音發抖的你變成了這個情感變化細膩但極具感染力的你。

  成長是,那個在調研時發問卷給陌生人都難以啟齒的你變成了這個與陌生人談笑風生並認真做筆錄的你。

  成長是,那個在校對文章時戰戰兢兢、害怕超時而手忙腳亂的你變成了這個胸有成竹、鎮定自若的你;

  成長還是,那個在做採訪前不安、焦慮、敏感羞澀的你變成了這個溫情、真誠,讓人如沐春風的你。

  成長更是,那個在辯論賽場上緊張到發抖、頭腦發熱、語無倫次且說話小聲的你變成了這個亢奮、頭腦清醒、說話情不自禁變大聲的你。

  其實成長就是看過了更大的世界之後,再也不甘心留在原地,渴望成熟的你。

  2、主題: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主題源自於的《沁園春·長沙》,意為知識分子充滿躊躇壯志,意氣奔放,揮動毛筆蒼勁有力。“書生意氣”體現廣財學子的壯志,與辯論賽,戲劇之夜等開放性活動關聯;“揮斥方遒”體現廣財學子的書香氣息,與寫作等文字類活動關聯。

  3、主題:沉潛

  做學術需要沉潛。沉潛是一種智慧,一種清醒的選擇,沉潛能讓人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當今的社會,人們一味的追求成功,而且急功近利。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就急著考各種證書,試問,面對一個半桶水的自己,即使有證書在,你敢去做一位老師,心理學家?

  拉滿弓才能射得遠,種子向下扎深根才能長得好,我們做學術也要懂得沉潛,才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4、主題:博文約禮

  博,廣泛如博覽全書;

  文,即事情,如格物之物;

  約,即簡單、單一、一的意思;

  禮,即理,天理的意思;

  文和禮互為表理。文就是事情,禮就是事情上存在的道理。博文約禮的現實意義在於告知年輕人要學會進行自我鍛鍊,廣泛地經歷事情,得到唯一的道理。

  5、主題:一綹陽光

  一綹寓意16年,暗含2016學年新的陽光,新的學術文化節;

  一綹陽光是一絲溫暖,要珍惜;一綹陽光是一絲希望,要在乎。

  祝學術文化節舉辦成功,如陽光般溫暖人心和輝煌燦爛,給人帶來希望;同時一綹陽光暗喻學術活動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

  6、主題:印記

  有“你”的地方就有“你”的印記。這裡的“你”可以指真實存在的人或物,或者可以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兩個理解:你接觸過這種東西因此在你身上留下它的印記或者是被人接觸過的東西上必定有他人留下的印記。針對學術文化節而已,印記可以由抽象變具體,把它看做一種活躍的思維,文化,知識,學術。再用於每一活動的話,班際辯論賽辯的不是口才,辯的'是思維,是生活閱歷與書本知識在辯手心中留下的印記;文章校對大賽比的不是改錯,比的是觀察,那是精讀的閱讀態度在我們留下的印記;新聞達人秀秀的不是新聞,秀的是精神,新聞紀錄事件,時間人物地點全都是事件發生的印記。現實的印記容易看到,心中的印記需要每個人慢慢發掘,觀察生活,享受文化帶給我們的,慢慢會留下它的印記以及將解開多年前印記的封印。

  7、主題:同書同心

  人文學院是一個有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學院,很多專業都與書籍有關,各個專業也各具特色,而人文人一家人,同一個學院同一份情懷,書籍與人文心,兩個相連的東西,寓意人文精神及人文團結。

  8、主題:知而不惑,行而無界

  學術文化節,所要追求的就是我們大學生要具備學術研究的興趣以及能力,而不簡簡單單就是從書本上去學習。當然更多的是我們需要大學生在這個多元化觀點的世界裡學會自己發現。在這之前,首先得“知”,這個知由“矢”“口”二字組成,矢口即為不用思索,或者敏捷。《法人·五百》,“聖人矢口而成言”後面還有一句,“言可聞而不可殫”。知道的多所以能夠出口成章,但這並不能組織言語的多元化和觀點的發展,因此需要我們去學習然後知道了解進而去研究。但大學也並不僅僅是培養學習能力,還有我們的實踐能力。真正的學術是需要躬行實踐去實現的。用心去研究和實踐學術的人是沒有邊界的限制的,所以“行者無界”。學而行,這是學校對培養人才的希望。

  9、主題:學而優術,堪擎時代

  第一句:學而優術,是因為不學無術,那就要學而有術,有術但還不夠,要“優”。

  第二句,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學術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發展好文化,就要搞好學術,搞深研究,時代的巨頭也就“擎”起來了。

  10、主題:翰林折竹

  “翰林”謂文翰薈萃之所,猶詞壇文苑,出自《晉書·陸雲傳》:“辭邁翰林,言敷其藻”。

  “折竹”典出《拾遺記》。張儀是戰國時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輕時替人家抄書,遇到沒有見過的好句子就寫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寫,久而久之,就整合冊子。後人遂以“折竹”或“張儀折竹”形容勤奮刻苦學習。

  11、主題:與時偕行

  出自出席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演講,原句為: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天道與人道的合一就是“與時偕行”,時進我進,時止我止,時退我退。在當下,個人,社會,國家都需要變通趨時,當著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此所謂與時偕行也。

  12、主題:託缽生活

  託缽來自釋迦牟尼對比丘的訓誡。大意為謙遜做人,無憂無畏。我們從世間託缽走過,只得到需要的簞食壺漿。其他任何東西,不留下影像。

  13、主題:學如弓弩

  出自袁枚《續詩品·尚識》

  古人說:“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說的是學問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頭,只要依靠厚實的見識來引導,就可以讓才能很好發揮作用。青年人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經過同學們踴躍參與,投票結果已經出爐了。“與時偕行”將會成為我院第十四屆學術文化節的主題。

【文化節的主題口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