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雨霖鈴》課後教學反思

《雨霖鈴》課後教學反思

《雨霖鈴》課後教學反思

  教學是門失敗的藝術,而我在這種藝術當中不停地摸爬滾打,積累失敗的教訓。

  先談談我這次的授課吧。

  柳永的《雨霖鈴》,一首送別詩,詞意本身不難理解,重點是品味語言,體會意境,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表達出來。所以我安排的重點是學生活動和發言。

  英才一班是一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的班級,平時學生上課狀態好,願意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發言積極,思維活躍,所以我自認為讓學生分析品味後發言交流是符合學情的。

  但是,不測是學生看到教室後面坐著20位老師和領導,出現了緊張和壓抑情緒。不論我怎麼引導孩子們就是不敢發言。課後我問了不少學生原因,他們給我的答案很一致,那就是怕回答錯了給我丟人……。我感動與學生的懂事,但是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學生這麼害怕答錯?從上第一節課開始,我就就告訴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無所謂對錯,只要是敢說,並且言之成理都是值得肯定的。表面上看這種話,似乎是在鼓勵學生髮言,但是另一種心理暗示可能就是他們必須言之成理,還有就是我始終把他們當做學生,當做孩子,他們可能會說錯,沒有把他們真正當做課堂的主人。所以,問題在我。

  其次,評課老師提出我放手的問題太寬泛:1. 幾分鐘相互討論,然後提出問題,不論是字面,還是理解上的疑惑,舉手發言,共同討論。2. 選出你感覺最精彩的句子,並一起討論這句話為什麼給人這種感覺。

  我的設想是在學生提問和分享的過程中,把學生望情感方面引導,提到意象,引出意象反映出的情感,分析句子(重點是:執手相看淚眼,就無語凝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我就適時進行補充,這樣情感理解,名句欣賞,情境關係,虛實關係就會在相互探討中逐漸明朗。

  但是,學生卻始終都不敢張口說話。或許我的問題太大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但是這兩個問題確實是我常規課堂上最常見的問題,通常的`課文我都會提問這兩個問題,要說理解應該不是難度。好不容易點一個學生回答,又總是不在狀態,引導很久也說不出什麼,在這個環節糾結太久,導致我我後面的環節沒有展開,即

  1.為這首詞加個詞題

  2.提取這首詞的意象,改為詩歌或者散文

  這是展示學生能力的環節,也是亮點所在,透過這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學生對文字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汲取知識之後活學活用的能力。但是這個環節沒有展示,只作為課後作業留給了學生。

  這樣來看,除了前面的背景、讀兩個環節在我控制範圍之內之外,雖然主體部門在我的引導下基本完成,但是氣氛沉悶,沒有達到預期。作為主體部分和亮點的兩個環節都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這門失敗的藝術被我展示的淋漓盡致。

  其實在發現學生的氣氛不對時,我就應該及時調整策略,既然學生不說,我就不要再繼續問,改為提問對某句話的理解,由我來掌控重難點,這樣學生會有的放矢,或許敢開口發言。這裡體現出我的教學機智不夠,這方面的能力尚需要不斷去磨練。

【《雨霖鈴》課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