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裝/紡織/皮革> 面料再造在服裝設計的運用論文

面料再造在服裝設計的運用論文

面料再造在服裝設計的運用論文

  面料再造,又稱面料二次設計,是根據設計需要,對成品面料進行二次工藝處理,使之產生新的藝術效果,它是設計師思想的延伸,具有無可比擬的創新性。具體來說,就是在傳統面料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工藝手法或者結合各種面料、輔料,對面料的形態造型進行重塑改造,使其在視覺和觸覺上發生較大的變化。面料再造結合色彩、材質、空間和光影等綜合因素,使面料本身所具有的潛在美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拓展了面料的適用範圍與服裝設計空間[1]。

  1面料再造的發展歷程

  據考證,我國最早出現面料再造的形式要追溯到殷商時期,當時人們的服裝上普遍出現刺繡等紋樣,而周朝手繪工藝技法則比較流行,在當時帝王服飾手繪工藝已是十分完美[2],直到戰國時期又出現了著名的楚帛畫和漢帛畫,據《考工記》記載:“畫繢之事,雜五色……後素功。”講的就是手繪在進行面料再造過程中所展現的工藝技法。另外,凸版印花工藝在當時也比較盛名,原理如同印章一樣,比手繪工藝更為簡單易操作,一般是在木板上先刻出花紋,然後刷上色漿蓋到織物上即可。到秦漢時期出現了織、繡等處理面料的技法工藝,其中東漢的蠟染花布最為流行,唐代手工印染進一步得到發展,並日趨成熟,扎染、蠟染和夾染逐漸取代了手繪和凸版印染,另外,扎染則極具流行,深受人們喜愛。扎染以繩線捆紮防染,蠟染以蠟防染,而夾染則是以夾板防染,防染不僅是它們工藝特徵,也是它們獨有的藝術風格。而到了宋代刺繡達到了一個興盛世時期,尤其是在宮廷內還開設了專門的刺繡製作機構,專門為皇帝制作服裝[3],因而,使刺繡這一面料再造的工藝技法在當時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使其不僅具有裝飾效果的藝術美感,還具有統治階級內涵的文化特色。另外,在當時被人們所熟知的水田衣,也叫作百家衣,是將各種碎步片拼接和縫合,整件服裝色彩互相交錯形似水田,與其他服裝相比,無論是款式還是處理手法都與眾不同,簡單而別緻,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因此,儘管“服裝面料再造藝術”是21世紀初出現的新興詞彙,然而它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社會發展的早期已經形成,並貫穿人類歷史發展始終。

  2面料再造對服飾文化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服裝服飾除了本身的基本功能外還體現了一種民俗文化,人們的著裝通常都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文化審美。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有了用骨針進行縫綴簡單的日常用品,將樹皮、獸皮和樹葉等串連起來包裹身體,用來遮羞,這便是服裝出現的最初形式,到後來的百家衣就是以這種原理設計而成,只是運用材料不同。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逐漸從簡單的物質生活需求向高階的精神生活需求轉變,人們的自我審美意識與審美要求也在日趨加強,有著自我的審美標準,不斷地使自己具有獨特性、優越性和重要性。作為未來時裝的主要消費人群,其獨特的審美與消費觀念,促使當代眾多面料和服裝設計師對面料再造給予高度的重視。在當今電子機械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很多服裝產品缺少了些許與眾不同的設計元素,其款式、色彩等雷同較多,突出不了創作新意,比如迷彩面料,一般在軍隊中使用,然而大量生產導致此面料氾濫嚴重,以至於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因此,對服裝面料再造迫在眉睫,也是當代時尚服裝所發展的一個必要趨勢。為了滿足人們的消費心理和需求,當代眾多設計師開始把設計關注重點從服裝款式轉向服裝的面料創新與裝飾。眾所周知,國內時裝行業起步較晚而且發展較為緩慢,一開始從不斷地學習與摸索到現在已有30年左右,從國際一些大型時裝釋出及知名服裝服飾大賽的發展趨勢中看,可發現在之前的設計中,設計師對造型款式的設計把握極為看重,而後來,設計師們把時裝的設計重點轉移到了面料的開發與創新上,希望從面料中獲取一些好的靈感,將面料的再創造作為服裝服飾設計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工藝流程,透過對面料的把握與整體成品款式的相互對比襯托來體現設計的主題和靈感。同時也體現了當代服裝服飾設計的一個大的流行趨勢,這種設計思路與創作手法逐漸地被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如今國外的'服裝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且種類繁多,而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仍然不慍不火,在服裝行業的市場競爭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大多數的產品趨於同質化,色彩、款式和麵料都相差不大,使服裝行業進入了一個發展緩慢的瓶頸期。然而中國服飾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怎樣將傳統的民族文化與當代時尚創新文化融入在產品中,是當代服裝設計師們關注和深思問題。只有在面料的再創造上著手並尋求突破,並且運用各種工藝技法改變面料的區域性外觀,對服裝的整體外觀進行改造與裝飾,使原有服裝單調的面料進行一個豐富的創新與改變,才能滿足與符合當代消費人群的審美要求,而且這種從面料創新角度入手的工藝手法也將會成為現階段一種獨特的服裝服飾文化。

  3服裝面料再創造藝術的設計原則

  服裝面料是服裝設計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服裝存在的物質條件[4]。隨著紡織業的不斷髮展,服裝設計中所見到的面料種類也層出不窮,無論是材質肌理還是工藝手法,都各不相同,正是由於大多數的服裝面料經過了再創造設計,使得面料的視覺肌理、觸覺感受產生較大變化。而面料只有經過再創造設計才能使其裝飾效果更具感染力,在進行面料再造設計時可選用單一手法,也可以同時選用多種手法,最終形成創意無限的裝飾面料[5]。當代服裝設計除了其基本功能外,更重要是展現了當代傳統服飾文化的審美特徵,將純粹的藝術設計運用在產業生產中,是裝飾與實用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服裝經歷了由最初的獸皮、樹葉到單一的纖維面料向後來的高科技創新面料等一系列發展中過渡,根據現有條件以及設計需要,結合服裝風格、形式美法則及工藝造型特點,透過一定的工藝處理手法,使服裝由最基本的材質到結構再到空間效果等,形成獨具特色的視覺衝擊感,將服裝面料的內在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設計而成的作品便會與眾不同。因此,提升服裝的獨特美學藝術效果,就是對服裝面料進行再設計及再處理的一種獨一無二的設計[4]。儘管面料再造作為當今社會服裝設計材質中的一大亮點,但是其再造並不是盲目的,需要儘可能多地考慮到面料及服裝本身的材質及工藝特徵,儘可能在服裝材質發揮效果的範圍之內,最大限度地利用服裝的固有材質特徵。在設計與創作的過程中,要以服裝整體造型風格為基本中心點,宏觀調控,以面料固有材質特徵為出發點,根據想要表達的設計理念與一定的處理技巧合理搭配,發揮面料本身的優勢特徵,將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使面料再造能夠在服裝設計中發揮最大的潛力。

  4服裝面料再創造的意義

  面料再造藝術是服裝設計中材質與工藝的創新與昇華,也是將設計師的靈感與思路表現在服裝設計中的橋樑,面料再造可以使傳統的服裝行業增加新的靈感與活力,具有深遠的意義。面料再造設計打破了服裝面料以往的傳統特性,使普通的面料表現出獨特的色彩效果和豐富的肌理,同時也讓服裝設計師有了廣闊的創造空間,使服裝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以滿足消費者對高階服裝的需求。面料再造設計以本身的時尚性特徵,對消費者的引導,及對服裝行業的刺激與創新,使其成為未來服裝設計發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

  5結語

  面料再造藝術為現階段服裝市場注入了新的靈感與活力,有助於服裝行業突破現階段發展形式的一個瓶頸期,可以透過自身的不斷完善與創新,不斷地提高服裝設計中工藝技法的水平,且更好地與當代服裝市場及發展形勢相融合,提高其自身的影響力以及服裝與行業潛在的發展價值,為現代流行設計與時尚服裝行業創造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曉偉.中國傳統服飾中面料再造的藝術[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10):59.

  [2]張凇.淺談服裝面料藝術再造在中西方的歷史與發展[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5):163.

  [3]韋拉.淺談傳統少數民族服裝面料再造藝術———以廣西瑤、壯服飾面料為例[J].美術界,2015(11):38-39.

  [4]崔文波,白碧源.淺談面料再造設計與應用[J].山東青年,2014,491(12):57,59.

  [5]何藝萍.面料再造在服裝中的應用意義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2(6):36.

【面料再造在服裝設計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