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圖書館的設計語言研究論文

圖書館的設計語言研究論文

圖書館的設計語言研究論文

  一、建築的設計語言

  1973年,《現代建築語言》的出版在建築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作者布魯諾賽維打破了建築設計師對古典主義的墨守成規和盲目崇拜,透過對現代建築的思想創作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現代建築語言的七項原則,即功能原則;非對稱性和不協調原則;反古典的三維透視法;思維分解法原則;懸挑、薄殼和薄膜結構原則;時空連續原則;建築、城市與自然景觀相互結合的原則。[1]同時,他也向我們證明了,語言不僅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溝通交流手段,建築也有自己的語言,將人與空間聯絡密切。如他所言,“用現代建築語言來研究現代建築本身”。在中國,梁思成也曾提出了“語彙”與“文法”的思想,在他對中國古代傳統研究之時。他認為,一個國家或者民族所建造的建築,應該和語言在某些程度上是一致的,是有其獨特的“語彙”與“文法”的。[2]然而“語彙”和“文法”還須被用在特定環境中,按照語言學中的概念,應該將其分為“語彙”、“語法”和“語境”。那麼,在現代建築語言中,我們可以認為,透空的底層、橫條形長窗、獨立支柱與屋頂花園是它的“語彙”;那麼,按照功能進行設計、非對稱性的結構以及流動的空間則是它的“語法”;而不斷髮展著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思路的變革,就是建築物置身其中的時代“語境”。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日益更新,每天都會有無可計量的資訊被生產被淘汰,我們身處於大資料之中,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各種語言的傳達。對於建築語言來說,賽維的現代建築語言不再完全滿足於新時代的表達,幾十年的變革發展使原有理論與現存實際發生了偏差。

  二、庫哈斯及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一)庫哈斯

  庫哈斯,全名為雷姆庫哈斯(RemKoolhaas),1944年誕生於荷蘭的第二大城市鹿特丹。2000年,他一舉拿下普利茲克獎後,轟動全球,繼而吸引了大量來自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他早年學習新聞媒介,是一位記者,在二十四歲轉行學建築時,其天賦異稟令世人震驚。他將記者的職業習慣代入到設計作品中,對事物的好奇心,對人的觀察力,對城市的興趣感等,都是他的獨特的標誌。他對政治、經濟、文化也同樣關注,並對其碰撞產生的化學反應格外好奇,他以自己的無限的熱情和創造力,讓我們看到了建築身上的無數種可能。有人說,比起學院派建築師,也許他更像位記者。

  (二)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是整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體系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個設計。它由設計至建成,整整用了五年時間,2004年5月24日才對公眾開放。圖書館是由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Koohas)主操刀設計,在某項研究中,它被譽為是世界上排名第5的圖書館。時代雜誌在它建成的那一年就頒發給它最佳建築獎,第二年,美國建築師協會也頒給它傑出建築設計獎(AIAHonorAwards),除此以外,紐約客雜誌也稱讚它為“本時代修建的最重要的新型圖書館”。在整個建築中,它佔地面積約5000㎡,專案總面積38300㎡,位於西雅圖市市中心,是二十一世紀著名的解構主義建築(如圖1)。

  三、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語彙

  誠然,每個建築都有其獨樹一幟的語彙,而在庫哈斯的設計中,他徹底改變了建築的語彙。在西雅圖圖書館的設計中,他對語彙作出了深刻的變革,大膽的同時賦予了其社會責任感與時代內涵。

  (一)場所

  圖書館對於人們來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坐在家裡閱讀一些書籍。但圖書館館藏書籍眾多,氛圍環境良好,及時交流溝通的特點仍然讓它具有重要地位。有人曾作過調查,在新時代的公民中,依然有不少人願意進入圖書館。庫哈斯在設計西雅圖圖書館中,特別注重它的空間開放性,它拒絕傳統的圍牆做法,打破原有的舊規則,力求創新。他儘可能地將小空間擴大,營造無拘束無遮擋無封閉的空間,給人一種寬闊通透的空間感。同時,它位於西雅圖市中心的繁華路段,臨街,附近有居民區。庫哈斯在設計圖書館時格外注意不對周圍的景觀住宅進行遮擋,讓它們和諧共處,協調共存,不被這個龐大的建築物喧賓奪主。

  (二)光線

  圖書館對於光線的依賴程度非常巨大,沒有良好的採光,就滿足不了使用者們長時間的工作和學習需要。庫哈斯和現代的建築師們一樣,對自然光有一種特殊的喜愛。他設計的建築外表面由大面積的玻璃幕牆和裸露的鋼架結構製成,意味著將大量採用自然光線照明。對於圖書館來說,自然光確實是更適宜的,因為無論是暖光還是冷光都會對人們的眼睛有所損害,並且,在過亮的環境中看書一段時間以後,會使人短暫的產生暈眩,看不清等影響,而過暗的環境同樣會對視力造成損傷。但只靠從玻璃透進的光線是不足夠的,設計師在建築頂部又開了個“窗”,中庭的設計讓建築內部瞬間明亮。庫哈斯將自然光線無干擾直接引入的做法,同樣的照度,使室內室外得到真正的溝通。同時把窗外的景色也作為整個設計的一部分。而透過日照變化產生的光影效果也是室內空間與使用者的一個交流方式。

  (三)傢俱

  在室內傢俱用品的設計上,庫哈斯選用了現代傢俱風格,在門廳中放置了數種桌椅,既有單色的沙發椅,也有獨特的田字形座靠區域,將十字做高,其他四個方形區域“降低”成為坐椅,絲毫不束縛使用者在閱讀時的坐姿。雖然看上去有稜有角,實際上非常舒適,而且符合人體工程學。在圖書的歸還區域,設有木製的矮牆,牆上用顏色鮮明的粗體字寫著醒目的“Check-in”和“Check-out”,一目瞭然,借書還書的快捷性大大提升。同樣的設計方式出現在兒童區,矮牆的設計方法使孩子們能夠輕鬆找到目的地,不必因為身高原因造成困擾。為了滿足大量書籍的陳列,庫哈斯設計了螺旋書庫,同時也避免讀者找不到書的問題。他將整個書庫以杜威十進位制圖的方式,從“000”到“999”按序號排列,使一個個長條形書櫃沿著這個矩形螺旋狀的空間連續陳列,序號寫在貼近書架的地面上,低頭可見,不必費心尋找。

  (四)材料

  建築的外表雖然全由玻璃構成,但在內部有一層受力鋼架,就像微型天窗,隔離外部的陽光,卻能夠保持室內光線通透。也正因為如此,才更符合圖書館這一命題。玻璃幕牆的使用,讓整個建築看上去更加新穎而通透。由於內部空間多是開放式,玻璃的反射性特徵使空間的廣度和深度增加,透過人的視覺效果擴大了整個空間。圖書館地面材料為竹製品,非常環保耐磨,看起來卻如同橡膠,給人一種不強硬的踏感。不同的區域設有不同的地毯,紋路豐富,線條流暢,賦予了場所藝術氣息和人美的享受。在閱覽室空間,設計師採用了軟質材料,既能吸收噪音保持場所安靜,又能夠營造一種安適的氛圍,更適宜人們閱讀。

  (五)顏色

  庫哈斯在圖書館的內部設計中運用了視覺強烈程度不同的色彩,有其獨特的意義。在連線各樓層的電梯和自動扶梯上,是強烈的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紅黃等亮色,有如馬路上紅綠燈的意義,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傢俱顏色的選擇上,多采用了紅黑色,更加現代化,也更加簡潔大方。在地毯的配色上更加大膽,選用了紫色綠色等進行視覺效果的強烈碰撞,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色塊,將空間分割成了不同的區域,不必再用傳統的牆面圍合阻隔。由於整座博物館的外表皮是由玻璃製作的,庫哈斯索性將窗戶的'色澤選用為自然的藍色,既清透又明亮。在天花色彩的原則上,設計師主要用到了黑白兩色,形成強烈對比,較為安靜的閱覽空間是白色,更加活潑的交流空間則是黑色吊頂。透過不同顏色,以人的視覺效果來規劃空間佈局,同樣是庫哈斯的一項創新(如圖2)。

  四、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語法

  語法在建築中是設計師用來營造空間的規則,如作家遣詞造句,設計師們將掌握的各種語彙排兵佈陣,對於整個建築空間中作出歸納和說明。庫哈斯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對建築的結構和功能重新思考,拋開了任何一種現有規則的束縛。

  (一)空間組合

  荷蘭風格派曾經對庫哈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他在一定程度上開始關注建築牆面互動穿插的設計方式。在西雅圖中央圖書館中,他將其以一種“5+4”的實虛體塊組織穿插佈置而成,其中的五層面積大小各異的實體是相對私密的使用空間,而其間交雜著的四個虛體則是供使用者進行活動的公共空間。真實空間的面積範圍是已知的,虛擬空間則可以說是未知的。這些真實空間和虛擬空間在圖書館中有著不同的作用,決定了圖書館的使用功能。真實空間主要分為五個大功能,停車、會議、辦公、圖書、管理,每個建築區功能的空間大小不盡相同,並且採用不同透明度的牆面分割。具有動感的虛擬空間則負責流動的公共活動,分別是少兒活動區、讀者閱覽區、休閒娛樂區、多功能交流區。虛實空間交錯的方式使整個建築空間更加富有靈活性和跳躍感。

  (二)空間結構

  流通的空間是西雅圖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特徵,庫哈斯給整個空間賦予了“不確定性”。在固有空間之間的靈活的“虛體”空間,同時也承載著流通的功能。這種“不確定性”模糊了界限的概念,使空間與空間之間互相連通,彼此滲透,既融為一體又相隔分離。圖書館的門廳是室內外的相交之地,也是整個建築中活動的人流量最多的地點。其作為建築內部首先讓人們見到的場地,留有特殊的印象。庫哈斯不僅將這個開放空間設計得利於使用和疏散,也使它承載了更多的社會屬性。例如設定在角落的咖啡廳和紀念品商店等場所,使整個空間環境更加輕鬆,在這裡每一個都可以享受到舒適和自在。

  (三)空間聯絡

  圖書館內部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每部分有自己不同的交通流線與連結方式。靠近頂部的六七八九層為一部分,在這一部分中庫哈斯採用了螺旋式階梯,讓樓層與樓層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界限。每一層樓的階梯透過傾斜的坡道通向另一層,將各個空間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彈簧”式樣,讓空間更有“彈性”,也更加靈活。剩下的一到五層樓是另一部分,庫哈斯將它們以最直接的垂直電梯連線,強化了主要的交通流線。對於讀者而言,迅速找到室內的交通渠道,可以更便捷高效地進行樓層的跨越。

  五、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語境

  每個建築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它自建成至廢棄都在受到環境的影響,或者對環境產生影響。而在西雅圖圖書館的設計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與“語境”息息相關。它作為外界的某種空間語言的補充,和語彙語法一起,將整個建築賦予一種深層的含義。

  (一)地域文化背景

  西雅圖是個多雨的城市,每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陰雨綿綿,對人們的生活而言是極其不便的。庫哈斯考慮到這一特點,在大門前設計了懸挑結構,人性化地給公眾提供避雨的場所。不僅如此,在整個建築中,他還使用了雨水採集裝置和迴圈灌溉系統,做到迴圈利用,節能環保。庫哈斯希望每個建築和它自己的歷史聯絡起來。在新館建立之前,曾有過兩個圖書館,但都有自己的弊端。西雅圖只有短短一百多年曆史,從第一批被稱為“拓荒者”的移民揹包客至今,民眾的歸屬感不是很深。西雅圖圖書館的建立對於人關愛至極,用充滿溫情的設計擁抱每一個到來的客人。庫哈斯的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建成,迅速成為這個城市的亮點之一,並向全世界介紹了西雅圖。

  (二)場所特徵

  庫哈斯意識到單一的功能結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產需求。他試圖將一些其他的東西塞入到這些空間中,讓每一個空間可以更加“巨大而擁擠”。這些不同的東西可能是一些完全不同的性質,例如,他設計將閱覽室區別於傳統的閱覽室,不再是擺滿圖書桌椅的固有安靜場所,而是作為一個大廳存在,人們可以在其中實現很多其他的活動,而不僅僅只是坐著閱讀。這樣的設計免除了人們的奔波之苦,人們驚喜地發現再也不用跑兩公里路去買一杯咖啡或者一個漢堡。這樣的空間承載的功能是混雜的,也是多元的,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一個綜合體。可以說,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是一個公眾的自由廣場,在這裡你可以做到想要在購物廣場內做到的任何事,因為它有了我們需要的一切。庫哈斯認為,他們應該將圖書館的絕大部分迴歸到社會功能。在西雅圖這樣一個生活快節奏的大都市中,包含一切的“綜合體”形式無疑是一個更契合的選擇。

  (三)公眾意願

  1998年,西雅圖市民透過投票確立了一項名為“全民圖書館”的法案,決定投資更多的經費用在圖書館上。公眾對於圖書館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所以,當庫哈斯著手設計西雅圖新圖書館時,幾乎所有人都飽含期待,並且持續關注著這位優秀建築師的一舉一動。在庫哈斯建造新圖書館以前,這裡曾出現過兩代圖書館建築,但曾經的圖書館難以滿足當今世界讀者們的要求,空間比較壓抑,也沒法存放更多的書籍。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數字媒體的出現也打破了人們以往的閱讀方式,公眾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滿足需求的新型圖書館。在整個設計建成以前,庫哈斯勸說當地居民接受開放式的空間,這在當時仍屬於一件標新立異的事情。雖然過程艱難,但這座建築本身已經可以說服一切。總結有人說,庫哈斯是第一位將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融於自己建築的一位設計師。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建築總是會被賦予社會責任感和人文使命。在西雅圖圖書館中,庫哈斯將設計與表達同步進行,每一項用意既是設計又是表達,透過特殊的語彙、語法在語境中國產生的效果,讓建築空間與使用者無時無刻不在對話與交流。人們不僅僅能從視覺上,同時還可以在觸覺上、感覺上等與建築空間進行溝通,這與傳統建築是決然不同的。庫哈斯認為,圖書館早已不再是一個只供公眾閱讀的地點,越來越成為了人們交流活動的場所。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發現,倘若一個建築物被注重的只有外觀,那它更像是奇特造型的雕塑像,而不是真正的使用場所。庫哈斯在內部空間上下足了心思,力求讓它的各方面都處於開放性,擁有一個流動的語言表達狀態,讓它可以更自由引導人們。在自由的同時又符合外部條件,內外部空間無時無刻不在交流,不在相互成就。身處其中的人們既是使用者,又是參與者,是空間的完善部分。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建造,對於現代建築來說具有啟發性,並且拓展了未來建築的可能性,激起了未來設計師們無限創新的勇氣和持之以恆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布魯諾賽維(意);王虹,席雲平譯.現代建築語言[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7-63.

  [2]王輝,丁明達.從梁思成先生“語彙、文法”思想說起——中國語境中的建築與城市語言學[J].建築學報,2011(s1):174-177.

  [3]王一鳴.西雅圖圖書館建築風格簡析[J].城市建築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4):790-790.

  [4]盧一.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覽空間情景化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2:50-51.

  [5]劉江.空間建築——當代西方建築空間理論發展及相關領域比較研究[D].同濟大學,2008.

  [6]王麗娜,錢曉輝.突破重塑延伸——西雅圖中央圖書館功能深度探究[J].山東:山東圖書館學刊,2014(4):74-74.

  [7]龐月婷.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再解讀——尺度過渡與關懷[J].北京:建築與文化,2017(08):137-138.

  [8]郭立群.室內空間設計語言[J].北京:城市住宅,2016(09):93.

  [9]張娜,汪蘭川,韓嘯.民族元素在圖書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6,29(11):40-41.

  [10]虞路遙,尚慧芳*.對高校圖書館非正式學習空間設計的思考[J].設計,2016,29(21):152-153.

【圖書館的設計語言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