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論文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論文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論文

  一、引言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是自1999年開始,伴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擴招,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不同層次人才的規模和培養質量需求、進一步最佳化高等教育的佈局結構而興建的一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分佈範圍廣,從中心城市到少數縣級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及經費來源以省、市為主,與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較,特殊的發展背景決定了其辦學使命是定位於以培養地方需要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但是從辦學歷史積累、師資力量,辦學經驗、教學經費資源等方面均無法和研究性大學相比,實施“差異化競爭,特色化發展”需要這些學校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創出特色,使學校的人才培養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應用創新型人才既不同於研究型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也不同於職業型高等學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它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因此,構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體系成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構成內容之一。

  二、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特徵及其培養模式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適應社會需求開設了工商管理本科專業,並提出了培養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綜觀不同學校對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這一含義的理解,可將基本特徵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理論基礎方面。專業知識結構完整,知識面較寬,注重與應用的結合,但對所學基本理論、原理以夠用為原則,對具體實踐知識和應用技能的要求更為具體。第二,專業能力方面。提出培養學生的複合能力,即同時具備本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獨立操作的能力、知識轉化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三,社會適應性方面。許多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提出職業化培養理念,即在校期間就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行業和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儘可能和社會需要做好人才培養的對接。為滿足上述培養目標,許多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都在積極探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並提出了構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培養模式。在傳統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背景下,由於發展歷程短、經費相對較少、師資力量薄弱、管理經驗不足等原因,構建和創新科學合理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成為確保實現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所在。

  三、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強調的是要具備善於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實際生產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但現實情況並不樂觀。麥可思研究院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的資料顯示,與老本科院校相比,除了少數新建地方本科院個別指標比較好外,整體上畢業生的質量指標都比老本科院差。這些資料整體上表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尚未真正辦出特色,沒有真正辦出地方院校新建應用型本科應有的特色指向和質量水平,突出表現在以下不足:人才培養方案中地方性應用型的特徵不明;師資隊伍不能很好地滿足實踐教學要求;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能滿足本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工作缺乏創新,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不規範、不科學,缺乏操作性等問題。

  四、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案例

  作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平頂山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之初就注重理念的創新,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時代性、創新性、社會性和地方性理念,緊緊把握“地方性”“應用型”二個關鍵詞,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突出應用、突出技能、突出就業,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這兩個著力點,培養理論紮實、較強的具有發展潛力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創新型管理人才。1.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總體規劃思路及框架結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培養應用能力為核心,同時將“創新”的教育理念貫穿於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構建以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體的實踐教學平臺,構建“基本技能+應用實踐能力+綜合能力”訓練的循序漸進、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實踐教學體系。按照上述思路,形成了“一箇中心、兩個迴圈、三個層次、四種形式”的實踐教學體系。“一箇中心”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為中心。“兩個迴圈”即學生透過實習、實驗、實訓等環節,完成學生基本操作和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迴圈。“三個層次”,即把實踐教學分別劃分為由低到高三個不同的實踐層次,就是基礎實踐層次、專業實踐層次和綜合運用層次。“四種形式”,指透過教學實踐、生產實踐、綜合實踐、社會實踐四種實踐教學形式來實現實踐能力的逐層提升。2.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具體措施(1)修訂完善了具有地方性、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在修訂完善過程依據專業定位,積極探索應用創新型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①充分研討,思想上達成共識,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生命線。②重點實施專業教育和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培養,根據平頂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開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和中小企業管理兩個培養方向。③強化實踐環節,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將原先的“3.5+0.5”的人才培養模式改為“3+1”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了實踐教學學時及學分比重,實踐教學學時數佔總學時數的比例達到39.2%。④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在修訂過程中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參與修訂工作,合理設定具有針對性和超前性的的課程和實踐內容。(2)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及形式、創新實踐教學考評手段一是面向崗位和實踐,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及時引進行業企業領域的教學內容;依據專業面向產業及崗位對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加強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加大來自生產實踐環節專案的數量,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專案的比例,提高實踐教學內容的崗位針對性。深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建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融合的實踐教學執行模式。二是創新實踐改革教學手段,探索以學生自主實踐為核心的教學方法,推行基於實際應用的案例教學等形式,專業課程運用真實案例率、真實任務達到100%。三是改革評價與考核方式,建立實踐應用能力綜合評價體系。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推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變封閉考核為開放考核,推進過程考核,推進校企共同考核。(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實踐教育能力為改善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師佔有比重過大,缺乏相關的職業技能訓練,缺乏科研實踐,外聘專業實踐教師較少,“雙師型”隊伍缺乏的現狀,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建立和完善雙師型教師繼續教育計劃,將中青年教師要將雙師素質提升計劃切實納入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中。每年培養雙師型教師不低於5%;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選派教師赴企業和行業一線掛職鍛鍊,提高教師對專業技術崗位群對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支援教師與企業一起申報生產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課題,參加企業的科研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透過短期掛職等形式,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促進專業教師從單一教學型人才向教學、科研、實踐的綜合型人才轉化。鼓勵教師參加技能競賽、教師參加行業資格考試,不斷提高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堅持“職業經理人進課堂”活動,聘請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和做兼職教授或專業指導教師。(4)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根據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構建試驗實習實訓環境。整合校內實驗、實習、實訓資源,建立校內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工程實踐中心。樹立開放式辦學理念,主動走進科研單位、企業、中小學、幼兒園等,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發揮地方性院校人脈優勢,創新實習基地建設模式,與產學研相結合建設多種型別的實踐教學基地,形成穩定的、多型別的實踐教學基地群,結合專業教學和學生就業取向,縮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瞭解過程,促進學生就業,也減少企業新進人員的培訓時間和費用;立足地方性,構建實踐教學基地群,避免實習基地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專業需要的現狀。實現學校辦學定位的地方性、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和服務地方的主動性有機結合(5)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從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方面著手,依據《平頂山學院專業實習工作條例》等相關檔案精神,制定了《經濟與管理學院實踐教學管理辦法》等管理規章制度。範圍涵蓋實踐教學組織管理、實踐教學執行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實踐教學質量管理。學院成立了以教學副院長和督導組成員為主的實踐教學管理領導小組,總體負責實踐教學檔案的制定和教學環節的落實、組織工作。由各實踐教學負責人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出規範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實踐教學計劃,編寫實踐教學指導書;學院對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場所、經費、和考核具體落實,並做好過程檢查環節和成績評定及總結工作。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較有特色的質量保證和質量評價體系。

  五、結束語

  通過幾年的建設,平頂山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已基本構建了能夠為學生提供相對全面、持續的實踐能力培養平臺,滿足學生進行不同崗位、多種技能的互動訓練,使學生在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創業精神、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培養和鍛鍊。但是,如何構建和創新既不同於研究型大學,也不同於職業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而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仍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