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數學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一門基本學科,而身為數學教師,你們清楚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到底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帶來的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培養數學思想的素養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是對一名數學教師的基本要求。

  1、加強對一些典型的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

  所謂數學思想,是指人們對數學理論與內容的本質認識,它直接支配著數學的實踐活動。所謂數學方法,是指某一數學活動過程的途徑、程式、手段,它具有過程性、層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在數數學中,數學思想方法蘊含於數學材料之中,有著豐富的內容。作為數學教師要深入學習一些典型數學思想方法,如抽象概括、化歸方法、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方法、歸納猜想、包括演繹法、分類方法、完全歸納法、不完全歸納法、觀察法、類比法等。

  2、培養挖掘和提煉教學內容中思想方法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將其作為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顯示在數學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的數學思維能力。因為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而且它比知識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更快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使他終生受益。

  3、養成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想方法思考問題有許多獨特之處。對此,匈牙利著名數學家羅沙·彼德曾有很生動的描繪:假設在一群專家面前放有煤氣灶、水龍頭、水壺和火柴,要想燒開水,應當怎麼做?大家都認為應先灌水,再點煤氣灶,然後放在火上燒。這是共同的認識。但若壺中已經有了水,其他條件不變,又該怎樣做?這時,多數專家會直接點氣灶,然後放到火上燒,而惟有數學家會把水倒掉,因為數學家這時會用數學思維———化歸法來思考問題,把後一情形化歸為前面已經熟悉的情形。化歸法、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演繹推理等是數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一個數學素養較高的人,在面臨錯綜複雜的實際問題時,總會自覺地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維方法觀察和思考問題,並努力尋求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數學教師要讓學生進行數學地思考,首先自己要先養成用數學思維方法觀察、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做一個“有數學頭腦”的人。

  培養數學學科素養

  1、加強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

  作為數學教師, 既要熟悉數學內部的系統結構, 知識之間的聯絡, 以及數學知識的背景、地位、作用和蘊含的數學文化,也要精通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數學教材的認識,提高分析教材的能力。作為數學教師還應該具備高一級的數學知識,瞭解與數學知識有關的擴充套件內容、數學思想和方法, 拓寬知識領域, 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有比較開闊的數學視野,這樣才能在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避免犯科學性錯誤。

  2、關注其他學科中的數學素材

  在階段,各門學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內在聯絡,作為數學教師,要關注其他學科中數學素材,將其有效提取,從而獲得數學與各學科之間的溝通,發揮數學的最大能動性。

  培養數學能力的素養

  1、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數學能力

  數學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以及運算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該要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才能在教學上游刃有餘,駕馭自由,以便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增強運用數學的能力

  運用數學的素養是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當代, 數學作為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 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在很多領域中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數學已經滲入到整個社會, 數學的影響和作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因此, 在當今社會中, 運用數學應是一種重要的數學素養, 應是每一個公民具備的素質。如隨著社會資訊反饋的不斷深入, 出現用機率統計方式播報的天氣預報、用圖表表示的工作速度、用正態分佈圖表示的生產工藝水平等。作為教師肩負的是讓未來的公民能適應這樣的情境,做好這方面的教育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能把相關學科、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去分析解決它們。

  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數學觀是對數學的基本看法,是數學教師關於數學本質以及學習數學的認知過程的一種認識,它不僅涉及數學的性質和特徵,更涉及獲得知識的認知過程,或者說學習數學的規律。教師的數學觀不同於教師的教學觀,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觀,在數學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師對數學形成正確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其所教的學生才有可能對數學形成正確的理解。

  “老師您放心,我們班出去的學生,到高中數學都沒問題的”,“老師,我是靠數學拉分的”,上一屆學生回校時對我講的話一直在我耳邊迴響,心裡感覺美滋滋的.轉眼新的一屆學生又帶到了初三,這讓我站在初中數學教師的立場上思考了很多問題: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究竟是為了什麼?初中數學教師究竟該如何來教?我個人認為:初中數學的教學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學生在中考中能考個高分,而更應注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入高中的後續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有必要在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上下功夫.下面我就結合這幾年的數學教學實踐,談一點個人的認識和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怎麼樣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覺得應避免全部由老師主導,必須強調或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要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只有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的趨勢.然而,當今學生依賴性很強,往往在課堂上都是被動地去聽取教師的授課,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性.還有一些“用功”的學生只會死讀書,上課一味的記課堂筆記,沒有真正參與教學過程,沒有領會數學學習的“門道”.所以,引導學生進入我們所設計好的情境中,自己去探索,歸納其中的奧秘,才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起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我們只是課堂教學的“導演”,並不是“主演”.我們要留更多的時間、空間給學生自己支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離開了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每一堂數學課我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考慮好每一個細節,在詳釋要點的基礎上,儘量壓縮自己課上的講話,把時間儘可能多的留給學生,注重每一堂課的當堂鞏固.同時教師的“導”要具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教師應在課堂上努力挖掘課堂教學的潛能,精心安排課堂教學結構,全面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全體學生能在自己的探索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達到靈活運用的境界和提高數學修養的.目的.

  二、引導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呢?我想設定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而解決問題就是學生加深對數學理解和自主探索的必經之路.在進行課堂的例題教學時,首先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由學生自己先探索,然後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對一個數學問題從多個方位、多個角度去聯想、思考、探索,這樣既加強了相關知識點間的橫向聯絡,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主動參與、積極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數學教學主要是解決問題的思維訓練目的,以及如何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量詞的關係,或從現有的關係中挖掘出更深刻、更全面的聯絡;如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如何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迅速的從多角度處理問題.只有主動參與到其中,才能有所悟,有所獲.所以上課時應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敢於提問,並參與討論.只有學生自覺地參與訓練,數學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切合教學意境與學生實際,同時又有一定的挑戰性,能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並主動去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等幾個方面.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紮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理解,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因此,課堂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什麼地方該精雕細刻,什麼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同時,及時複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透過反覆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絡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由“淺”到“深”,由“粗”到“精”.獨立作業是學生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也是透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的必然過程.

  四、激發興趣愛好,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

  數學的枯燥、繁瑣常常是學生害怕學習數學的又一因素,時常有學生在數學課上提不起興致,進而影響數學成績.因此,培養、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數學情感就能在學生的主觀思想裡新增一份對數學的愛好,並自覺主動地學習、鑽研數學.如果我們的學生充滿著數學感情,何愁他們不會在數學上有所發現,有所作為,把數學課堂當成他們發現、創造的領地,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呢?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就是:充分利用好數學中的藝術美.然而一般人都認為數學和藝術根本屬於不同的範疇.其實,從黃金分割和對稱性等來看,數學和藝術在人類精神的深層次上有著密切的聯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學理應是一門生動有趣、充滿魅力的學問.再說,數學並不始終貫穿著純技術性的操練,就是作為邏輯思考過程的“解題”,也追求簡捷明快和最大限度地完美.數學工作透過巧妙闡明自然法則,催生出美麗的定理.數學從自然界的不可思議、神秘莫測中發現真理的過程,定會給學生帶來無窮的樂趣.當然,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也是調節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融洽的師生關係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他們接受數學的熱情.在教學時,教師要熱愛學生,要對他們抱有希望.在看到他們的短處與不足的同時更要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抓住他們點滴成功的機會並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贏得良好的課堂氣氛,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情感投入程度,從而達到學校、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的.

  實踐證明,數學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我們既要發揮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學什麼、怎麼學,解決教師如何指導、怎樣培養等問題,同時也注重了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想學、願學、會學,並不斷加深對數學教學的感情,從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不斷提高,為高中乃至將來的後續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真正實現有興趣的學習,有方法的提高,真正的熱愛數學.

【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