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

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

小學二年級閱讀教學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年的語文學習,已經有了一些語言積累,還掌握了初步的學習方法,他們在形象思維依然豐富的同時,邏輯思維也正逐漸形成,開始為邁向第二學段做著各種知識、情感、能力的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閱讀教學,歡迎閱讀。

  小學二年級閱讀教學

  一、重視識字 指導寫字

  識字與寫字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二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識字與寫字。本年級要認識850個常用字,寫650個。教學要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具體的識字教學過程當中,要引導學生利用漢字特點,遵循識字規律,採取多種形式識字。隨文識字,是其主要的識字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理解字詞的意思,建立字詞在音、形、義的統一聯絡。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

  要加強寫字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要重視發現規律,抓住重點,示範寫典型字,教給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每次寫的字不要太多,要講求寫字質量。

  二、重視朗讀指導

  二年級的閱讀教學要落實朗讀教學的具體目標: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做到: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參與面,使每個學生都能經歷由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的練讀過程;第二,朗讀訓練要體現層次性,每次朗讀都應該有不同的要求,要體現漸進的過程(如,初讀課文,要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畫出生字;再讀課文,畫出不懂得詞句,提出疑難問題……)。第三,朗讀的形式要多樣。一堂成功的閱讀課,教師必定在朗讀上花過一定的心思。在什麼時候較適宜採取集體朗讀,什麼時候應該個別指名讀更合適,有時可以分小組讀,有時也可以選角色讀,甚至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多樣化的朗讀形式能激發對朗讀的興趣。最後,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如:請你結合自己的朗讀體驗說說喜歡這一段的原因,談談課文中的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找找令你感動的地方,這篇文章美在哪裡......

  三、要注重加強默讀訓練

  朗讀有利於表達,默讀有利於思考。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有了默讀訓練,學習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默讀課文,要對學生提出默讀的要求,讀完後,要交流感受,質疑問難,,解決問題。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四、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地理解課文,重要的是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透過圈點細讀培養學生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要逐步培養“一邊讀,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如:學習《泉水》第二自然段,初讀後,孩子的感受可能只是停留在“泉水歡迎姐姐來打水”這一層面上。如果細細品讀,泉水的自豪溢於言表(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的無私也表現得很突出(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怎麼引導孩子深入體悟呢?可以先劃出泉水說的話,自己讀一讀,圈出不理解的詞,再聯絡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的意思,這其實是在引導孩子聯絡生活實際讀書,從而感受“泉水很多”的特點;然後再讀整句,說說從泉水姐姐的話裡聽出了什麼?把感受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這樣一步一步將閱讀逐步引向深入,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二年級的閱讀教學除了要理解詞句,還要過渡到簡單的段的教學。要讓學生說說一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寫了什麼,還可以讓學生說說這幾句話之間的聯絡。也就是把“如何讀懂有相互關聯的幾句話或一段話”作為教學目標。如:在教學《我是什麼》的前兩個自然段時,就可以讓學生說說每個自然段分別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講了什麼。然後教師適時小結並指出第一二自然段就是圍繞“我會變”這句話來寫的。這樣既培養了初步的概括能力,又為向中年級過渡理解段篇的教學打基礎。

  五、注重積累語言,培養語文的實踐性

  閱讀教學要注重積累語言。要透過朗讀、背誦,積累好的篇章;要透過摘抄,積累好詞佳句。以達到“厚積薄發”目的。

  閱讀教學還要注意課堂學習內容的延伸。如:教學《動手試試看》時,就可以讓學生動手寫一寫: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可能會說.......學完課文《雷雨》,可以 讓學生寫一寫觀察日記。這樣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六、注重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我們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薰陶感染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思想政治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想法。但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二年級的小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還是有限的,甚至有時還是偏頗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如:在教學《小柳樹和小棗樹》時,初讀課文,有的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是:要學習小棗樹的謙虛,不要學小柳樹的驕傲。這時,教師就要適當引領,讓學生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不同特點即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有感性的認識,又要對他們的不同表現做前後對比。讓學生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學會平和地面對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

  又如:在教學《醜小鴨.》時,當學生們沉浸於同情醜小鴨的悲慘命運時,教師也不要忘了挖掘醜小鴨身上的“正能量”。簡單的一句話:是呀,儘管遭遇如此淒涼,但他仍然沒有忘記對美麗的深情嚮往。就可以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我想這比“逆境中要學會堅強”的大道理更有說服力,比一堂空洞的生命教育課更有感染力。

  七、加強課內,延伸課外

  小學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要求不少於5萬字。要完成這一目標,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要努力引導學生課內外結合,課堂上要以文字作為中介,透過文字的啟發,拓展語文學習渠道。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教師可透過一篇帶多篇,引導並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讀的語言生動淺顯的童話、故事等課外讀物。要有意識地表揚喜愛看書的學生,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學生閱讀,還要參與到課外閱讀的討論中。如:書裡哪個人物最有趣?在他身上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是事?或者說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生活現象......逐步讓他們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和享受,努力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總之,閱讀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建設一個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教學環境,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課內、課外相互配合,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質才會得到提高。

【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