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報告範文> 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

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

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

歡迎來到聘才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為搜尋整理的《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

與去年相比,排名前十的高校變化不大,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分列4至10位,去年前十高校中東南大學下滑一位,列第11名。在地域分佈上,前100名高校中,北京和江蘇入選大學最多,分別有18所和16所。江西、河南等9個省(區、市)沒有大學進入全國百強。

百強高校北京最多江蘇其次

此次綜合排名中,6-10名分別是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更多相關教育市場競爭分析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釋出的《2016-2021年子女義務教育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綜合排名百強高校在地域分佈上存在不均衡,北京高校最多,有18所,其次是江蘇省,有16所。河南、江西等省份依舊沒有高校進入百強。排名前列的大多是部屬、央屬高校,但也有個別地方高校表現搶眼,蘇州大學由2015年的34名升至今年的26名,上海大學位列第46名,成為前50名中僅有的.兩所地方高校。

技術轉讓收入列入評價指標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由9項指標構建。

其中人才培養方面2項,即反映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聲譽的“新生高考成績”、反映培養結果的“畢業生就業率”;科學研究方面4項,分別是體現科研規模的“論文數量”、體現科研質量的“論文質量”、體現頂尖成果的“高被引論文”、體現頂尖人才的“高被引學者”;服務社會方面3項,包括測量科技服務貢獻的“企業科研經費”、測量產學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論文”、測量成果轉化效益的“技術轉讓收入”。其中,排名的科研指標來自全球最大的文獻摘要資料庫 Scopus。

排名負責人程瑩博士指出,“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指標選擇的導向是反映學生、僱主、學者、企業等大學服務物件對大學的‘集體判斷’,充分體現了排名作為第三方市場評價的獨特價值。”

生源質量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年招生即排第三

在綜合排名以外,榜單釋出方還發布了所有指標的單項排名。

“生源質量”指標排名顯示,國內頂尖學生優先報考的依然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三,其後依次為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南開大學。

“生源質量”前20名中,也包括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財經類院校以及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些特色大學。新成立的地方高校上海科技大學首年招生,生源質量就躍居第48名。

“科研規模”指標排名中,最近5年被收錄論文最多的5所大學依次為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四川大學。

“科研質量”指標排名顯示,標準化論文影響力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的中國大學有55所,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高被引論文”指標排名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依然位居前兩名,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分別位列3-10名。

“高被引學者”指標排名中,清華大學以109人位居中國大學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均擁有50位以上的高被引學者,分列第2至5名。

技術轉讓收入排名:清華最多共5.9億元

“企業科研經費”指標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年度企業科研經費達14億元,天津大學以13.6億元緊隨其後,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都紛紛跨入了10億的大門。“校企合作論文”指標排名顯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1459篇名列中國大學第一,清華大學以1187篇緊緊跟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浙江大學分別位列第3到第5名。“技術轉讓收入”指標排名顯示,技術轉讓收入最多的是清華大學,為5.9 億元,第2名合肥工業大學為2.5億元,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排在第3、第4名,福州大學今年首次進入該榜,就以0.83億排第5名。


【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