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晏子使楚教學實錄詳解

晏子使楚教學實錄詳解

晏子使楚教學實錄詳解

  本文講述的是齊國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楚國的威風,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對楚王的三次侮辱進行了精彩的反駁。文章重點描述了楚王和晏子的對話,各自的目的透過語言表現得準確生動,體現了人物的身份特徵。從晏子精彩的辯駁中,不難看出晏子的才智過人、不辱使命和維護本國尊嚴的凜然氣節。晏子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特徵突出,學生在閱讀中不難感受到人物的品質特徵。作為一節語文課要力求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品悟精彩的對話是本節課主要的任務之一。基於以上考慮做了以下的設計:

  1 選準文章的切入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初讀課文請同學思考:找出楚王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楚王和晏子三次交鋒的原因和結果。

  2 理解晏子語言中蘊涵的意思,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3 抓住晏子語言中的技巧,積累語言。晏子誇獎首都臨淄人才濟濟時,運用了推理、誇張、打比方的方法。“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三個成語的積累和理解在這裡進行,可謂是水到渠成。

  4 在欣賞楚王和晏子的每一次交鋒後,讓學生評價“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把握文章的中心。並適時地補充“春秋形勢圖”,進一步理解晏子語言含蓄的原因,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

  5 體會故事的結局“從這以後,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透過渭引領,使學生理解雙重否定表達的是肯定意思,有加強語言氣勢的作用2⑷醚生感受到楚王不僅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不敢不尊重齊國了?br> [教學目標]

  1蓖ü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故事的內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2崩斫餼渥又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3弊プ£套尤鬥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抓住主要內容,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抓住晏子三鬥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春秋戰國時期形勢圖。

  [教學過程實錄]

  一、整體感知

  師:上節課大家讀了課文,同學們學會了生字,初步瞭解了課文的內容。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指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開啟書,瀏覽課文,找一找,楚王說的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楚王和晏子三次交鋒的原因和結果。請你畫下來。( 生:默讀,畫句子。讀標畫的句子)

  師: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倒讓大夫取笑了。(根據學生的發言出示)

  句中的“我”是誰?“大夫”指誰?你能帶進去讀一讀嗎?

  生:楚王原來想取笑晏子,沒想到反倒讓晏子取笑了。

  師:(板書“楚王晏子”) 楚王和晏子交鋒的原因和結果是什麼?

  生:楚王和晏子交鋒的原因是楚王想取笑晏子,交鋒的結果是楚王反倒讓晏子取笑了。

  二、楚王取笑晏子,卻一次次地反被晏子取笑

  1鄙(讀課文第3自然段):楚王不讓晏子走城門,而是挖了一個洞,讓晏子從洞中進入。

  師:(板書“挖洞”)晏子是怎麼應對的?(師出示課件。生讀晏子的話)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師:誰再讀讀?我們聽聽晏子要說什麼?

  生:晏子要說楚國是個狗國。/如果楚王真的不開城門,就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

  師:(板書“狗國”)你怎麼知道的?

  生:晏子說楚國挖的洞是個狗洞,不是城門。要是訪問“狗國”就鑽這個洞,楚國讓晏子鑽這個洞,就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

  ( 出示課件)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楚國讓我鑽狗洞,楚國就是________。

  師:(板書“推理”)你再讀讀晏子的話,我們聽聽是不是這個意思。(三個學生分別讀句子)

  師:晏子的意思是說,你們這兒分明是個狗洞,我訪問狗國才鑽狗洞,我要是從這裡進去,你們楚國就是個狗國。可是,晏子為什麼不這樣說?

  生:晏子是齊國的使者,表面上還要尊重楚國。

  生:晏子不能剛到楚國就激怒楚王,那就進不了楚國了。

  師:欣賞一下這精彩的、充滿智慧的語言吧。(生:同桌兩人讀,一人讀楚王怎樣做的,一人讀晏子應對的語言。兩組同學彙報讀)

  2筆撼王還沒有和晏子見面,堂堂的一國之君就已經敗下陣來,又豈能善罷甘休呢?晏子見了楚王,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4段,看看他們見面的場面,你覺得最欣賞哪句話就多讀讀。( 生:忘情地大聲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

  師:楚王見到晏子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楚王居高臨下地說。(師課件出示)

  “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楚王對他瞅(chǒu)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生:楚王看不起身材矮小的晏子,鄙夷地說。

  生:楚王覺得晏子其貌不揚,沒有什麼本領,所以看不起地說。

  師:楚王說話時的神態如何?

  (課件變化)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師:誰再讀讀,讀出了什麼?(課件中“人”字變色)“人”指的是什麼人?

  生:指的是能人。/指的是人才。/儀表堂堂的人。

  師:請把你對“人”的理解帶進句子去讀。(板書“齊國沒人才”。三位同學分別帶進自己的理解讀文)

  師:楚王侮辱齊國沒人才。晏子是怎樣回答的?

  生:晏子嚴肅地回答:“我們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師課件出示)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zī)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師:誰再為大家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出什麼?

  生:人多。“大夥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用誇張的手法說明人多。(師板書:誇張)

  生:“大夥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說明齊國人山人海。

  生:“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感覺齊國首都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師:在古文中這段話的意思是用三個成語表達的,是什麼?

  生:張袖成雲、揮汗如雨、摩肩接踵。生:是摩肩擦踵。

  師:同學們對晏子的話理解了,不過沒有“張袖成雲”這個詞語,而是“張袂成陰”。

  (生看課件。師讀課文中的原句。生說出四字詞語)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zī)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zī)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zī)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師:古文中這樣記載: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而在,何為無人?

  生:(接讀)張袂成陰就是……揮汗如雨就是……摩肩接踵就是……

  師: 晏子誇耀齊國的都城人口眾多,巧妙地轉換了概念,把楚王說的“能人,人才”換成了普通老百姓,藉機讚揚了齊國。晏子又是怎樣解釋齊國派自己出使齊國原因的`呢?晏子要說什麼?

  生:(讀文)“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晏子實際在說楚國是個最下等的國家。

  生:晏子表面在說齊國的規矩,實際在說你看不起我,就等於侮辱你自己的國家,看你怎麼辦?

  師:真是曠世奇才,誰再讀一讀,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晏子說的話。

  師生對讀:(老師讀提示語,同學齊讀語句)邊讀邊想晏子要說什麼?(楚國是下等國家)(板書“下等國家”)

  師:看到這裡,我想勸告楚王:你只聽說晏子身材矮小,想取笑晏子,你卻不知道他思想深刻、才智過人、對事物洞察入微啊。

  3筆撼王在宴席上怎樣取笑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取笑楚王的?(四人小組討論)

  生:在酒席上,楚王安排了讓齊國的囚犯過堂。(板書“囚犯過堂”)

  生:(讀原文)從楚王和大臣們的笑中看出是在有意取笑齊國。

  生:晏子輕鬆地說:南橘北枳的常識說明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到了楚國就做了強盜,也許是水土不同吧。晏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含蓄地指出是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板書“風氣不好”)

  師:晏子的智慧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啊!自由欣賞一下晏子的語言。(生分小組,分角色讀文)

  三、感悟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師:晏子出使楚國,與楚王三次交鋒,從他的從容應對,從他綿裡藏針的語言中,你對他有了哪些認識?用一句話概括。

  生:晏子是一個聰明過人的人。/晏子是一個維護了國家尊嚴的人。

  師:晏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再讀第1、2自然段,你會有新的感受。(生讀第1、2自然段)

  師:晏子出使楚國的目的是什麼?(補充知識)春秋五霸,秦國在西部實力最強,其他四國在東部,晏子出使楚國,就是利用政治、外交的攻勢,與楚結盟,共同抗秦)

  你理解晏子為什麼這樣說話了嗎?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課件)晏子是一個()的人。

  生:晏子是為了使齊國和楚國結成同盟才出使楚國的,因此,晏子說話特別含蓄,用了打比方、推理等方法。

  生:晏子是為了完成任務。

  生:晏子是一個不辱使命的人。(板書“個人、人才、人品”)

  師:楚王一次一次地侮辱晏子,看不起齊國大使,就是看不起齊國。然而,最終的結果是——

  生:從這以後,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這就是“晏子使楚”的最終結局了,再大聲地讀一讀這句話。

  (生大聲齊讀“從這以後,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不敢不尊重”是什麼意思?到底是尊重還是不尊重晏子?(出示課件)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從這以後,楚王就尊重晏子了。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齊國了。

  生:“不敢不尊重”晏子,就是尊重晏子了。

  師:(課件變化)“從這以後,楚王就尊重晏子了”。哪句好?

  生:原句好。(讀原句)/雙重否定,是肯定,加強了語言的氣勢。(讀原句)

  師:(課件變化) 還可以怎樣說? 楚王不敢不尊重()了。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齊國)了。

  師:(課件)晏子是一個()的人。

  生:(齊答) 晏子是一個(維護了國家尊嚴)的人。

  師:讓我們記住晏子吧!喜歡晏子的同學可以在網上搜索有關“晏子”的資料,也可以從歷史書上尋找晏子,還可以看看《晏子春秋》這本書。

  [板書]

  宴子使楚

  楚王 →→宴子使楚 →→宴子

  挖洞(個人) →→推 理 →→狗國

  侮辱每人(人才) →→誇 張 →→下等國

  囚犯過堂(人品) →→打 比 方 →→風氣不好

  [課後反思]

  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創設了廣泛的自主思考的空間,沒有用老師對文章的理解牽著學生的思維走,根據學生的理解,教師適時點撥。晏子和楚王的第三次交鋒的內容由學生自學,注重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既重視內容、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也重視文章結構的整體感知。引領學生體會楚王怎樣一次又一次地侮辱晏子,從對使臣晏子的侮辱,到譏笑齊國沒有人才,到直指齊國人人品不好,是層層遞進的,讓學生感受出看不起齊國大使,就是看不起齊國,是對學生學法的滲透。

  這節課我還注意以讀代講,在讀中感悟文章的內容、人物的情感。文中楚王的語言目的明確,晏子的語言綿裡藏針。在三次交鋒中,楚王和晏子的思想顯示得淋漓盡致,各自的勝敗也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地讀人物的語言,也就實現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晏子見到楚王后,楚王說的第一句話:“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教學中讓學生反覆讀,並引導學生理解語言色彩,為什麼這樣讀。進而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提示語來讀:“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學生在使用了多種方法朗讀之後,課件中將“人”字變色,提醒同學思考:“楚王指的是什麼人?”學生透過品讀,很容易地理解了楚王在侮辱齊國沒有能人、人才、儀表堂堂的人。讓學生帶進句中讀,體會楚王的無理。同樣,學生在充分讀了晏子的語言之後,引導學生思考:晏子的語言為什麼採用推理、打比方等含蓄的表達方式,感悟出晏子有理、有力、有節,不辱使命的使者風度。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面不改色、安居樂業”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4.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

  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並從他機智的回答中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查詢、學習晏子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說到齊國就會讓人想起一個人,他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嬰”,人們都尊稱他為“晏子”。(說明“子”是古代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你能根據自己的預習向大家介紹一下晏子嗎?

  3. “使”是什麼意思?課題又是什麼意思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2)想想課文講了什麼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新詞(注意“大夫”的讀音,現在讀“dài fu”,是“醫生”的意思,過去讀“dàfū”,是官職的稱呼。)

  (2)請同學讀讀難讀的段落,檢查課文讀通情況。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研讀楚王,感受前後變化

  1.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呢?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既然有這麼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

  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

  2.(螢幕出示這幾句話)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楚王對晏子侮辱到了極點。挖狗洞讓晏子鑽,諷刺他身材矮小。說齊國沒有人,就是說晏子無能。故意在晏子面前審問盜賊,嘲笑齊國人沒出息。而且從“瞅”、“冷笑”、“笑嘻嘻”等詞也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及齊國的侮辱。楚王的用意很明顯,侮辱晏子,侮辱齊國,以達到長楚國威風的目的。)

  3.有感情地朗讀。

  4.他的目的達到了嗎?請瀏覽課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結果畫出來。

  (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著笑。

  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5.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三句話中都有“只好”一詞,說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風。)

  6.最後的結果是——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

  四、引向深入:

  那晏子是怎樣達到反侮辱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研究晏子語言,體會智慧

  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後都反被晏子侮辱。那麼晏子是怎樣實現反侮辱的呢?讓我們跟隨著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走近這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語言藝術,去體會他的錚錚鐵骨!

  1.從三個故事中任選一個,找出晏子的話,想想晏子的話到底有什麼樣的威力,能化楚王對他的侮辱為尊重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探究

  3.彙報交流:

  (一)第一個故事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1)學生透過推理得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是狗國”。楚王不想當“狗王”,自然就大開城門,迎接晏子進來了。

  [這裡應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因為這幾句話包含的意思不難理解。]

  (2)晏子這句話發揮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認為晏子聰明在哪裡?

  (晏子將計就計,將五尺來高的洞定位為“狗洞”。有了“狗洞”一說,自然就引出了“狗國”之說。)

  [設計意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你認為晏子聰明在哪裡”這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領會其巧妙應答之根源。]

  (3)感情朗讀:晏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語氣呢?(不卑不亢、綿裡藏針)

  (二)第二個故事

  句一: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了呢?”

  (1)引導學生抓住“住滿”、“就是一片雲”、“就是一陣雨”、“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等理解“齊國人多”。

  (2)“大夥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這三個分句分別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你知道是什麼嗎?(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摩肩接踵)

  (3)晏子的這一說法又巧妙在哪裡呢?

  (採用誇張說法,說明齊國人多,反駁了楚王“齊國沒有人”一說。)

  (4)感情朗讀。

  句二:

  “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1)學生透過推理得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是最下等國家”。

  (2)在這裡晏子能實現反侮辱,有何秘訣?

  (晏子先編出一個“規矩”,然後順著楚王的意思,說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貶低自己,從而達到貶低楚國的目的。)

  (3)有感情朗讀。

  (三)第三個故事

  “大王怎麼不知道哇?……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1)學生透過推理得出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

  [這句話對於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可先引導學生理解兩個“水土”的不同意思。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好,淮北的橘樹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不好,從而理解第一個“水土”是指“氣候、土壤等條件”。同樣道理得出,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說明齊國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好,齊國人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說明楚國社會環境、社會風氣不好,從而理解第二個“水土”是“社會環境、社會風氣”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

  晏子運用誇張等修辭及類比推理等方法,讓自己的語言有理有據,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駁了楚王的侮辱,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齊國的尊嚴。所以到最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二、研究晏子神情,體會智慧

  1.從晏子的語言中,我們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辯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們還能從哪裡看出他的智慧嗎?請再讀讀課文,找找寫晏子的句子,細細品味一下。

  2.學生自學後交流:

  (1)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

  ①可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不說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

  (只是看了看,就想對對策來了,說明晏子智慧超群。)

  (2)晏子嚴肅地回答……晏子裝作很為難的樣子說……

  ①晏子在楚王面前說這一段話時為什麼要嚴肅呢?

  ②後來為什麼要裝作很為難的樣子呢?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

  ①從“面不改色”中讀懂了什麼?

  ②晏子不改的是什麼?(超人的智慧和愛國的情懷)

  三、角色朗讀,課堂表演

  1.分角色朗讀三個故事。

  2.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故事,分組討論,組織表演,教師提醒注意語言、神態、動作等幾方面的表演。

  3.評價。

  四、佈置作業:

  1.複述課文。

  2.讀《晏子春秋》,感受晏子的語言藝術。

  【教材分析】

  晏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過齊國宰相。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鬥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鬥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課文中晏子是怎樣智鬥楚王的,為什麼晏子的話會駁得楚王無言以對?用心體會人物語言,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藉助文字、理清思路;活用文字、合作探究;超越文字、體悟真情。

  教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小記者隨訪”的形式,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學法:綜合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透過讀、思、辯、演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並透過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悟晏子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維護國格和個人尊嚴。

  【教學設想】

  一、以新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意在透過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以真正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時,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隨同晏子一道出使楚國,讓學生置身於與文字、與作者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直接閱讀的基礎上,經歷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從而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生成。

  學生初讀課文時覺得一目瞭然,大致意思已懂,可實際此時學生只是站在文字外圍,讀懂的也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教學時重點抓住“晏子說的話中,你聽出了什麼話外音?怎麼聽出來的?”這一問題。讓學生經歷從無疑到有疑,再從有疑到解疑的多次閱讀過程,學生的感受就越來越深刻,思考也越來越見深度。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爭論能力

  爭論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反映了一種整體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堂上的爭論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過程,目的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進行語文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

  課文中寫了晏子出使楚國,受到楚王三次無理質問,但他運用自己的創造智慧,進行了超凡脫俗的創造性爭辯,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效果。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把學生置於晏子的地位,激發思考,引導爭論。讓學生嘗試著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這樣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再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含義表達出來。這樣設法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鼓勵學生髮表獨特見解,把語言訓練同思維拓展密切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目的。

  三、開放學生的學習空間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的質疑問難,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採用“學當晏子”“報道晏子”“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透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會拍手稱快,拍案叫絕的。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和朗讀,巧妙指導,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故事情境中去。學生的智慧需要教師的智慧去點燃,智慧的教師,智慧的學生才能走近智慧的晏子。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瞭解晏子

  (一)揭題(板書:晏子)

  同學們,你們瞭解晏子嗎?(學生回答)

  晏子的真名叫晏嬰,那為什麼又叫他晏子呢?(學生猜測)

  想:古時候,哪些人的稱呼中有“子”?(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呢?

  小結: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學問家,晏嬰為什麼也稱“晏子”呢?他肯定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板書:使楚)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二)導言:《晏子使楚》的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課件:春秋形勢圖)晏子受齊王的派遣隻身出使楚國,為了能及時瞭解他出訪的情況,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呢?(耳聰、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提供初讀要求:

  (1)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2)初步知道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

  2、適當檢查、交流。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1、大家跟隨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聽出哪些話中有話的?聯絡上下文,反覆朗讀。

  小組交流:你聽出了什麼話外音?怎麼聽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課件提示:(l)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反駁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結果怎樣?)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功效,注重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檢驗。)

  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課件)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明確推理過程。(課件出示)

  a.推理性填空:

  只有訪問狗國才鑽狗洞,現在楚國要晏子鑽狗洞,那麼( )。

  b.完成作業: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 )那麼( )

  c.如果晏子不採用這種說話的方法,而採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麼說? 想想這兩種反駁的方式哪一種好?為什麼?(討論、悟理)

  4)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5)反饋誘導。我們來看晏子究竟是怎樣說的?(課件演示)

  小結: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我們一起冷靜地來讀讀晏子的反駁。

  6)接待的人把話傳給了楚王,楚王聽了只好——(指導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哪一個詞語集中體現了楚王毫無辦法。

  7)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

  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舉袖成雲、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2、面對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真是既緊張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國的小記者,你們願不願意用表演來再現當時的情景?(四人小組,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動作、神態、語氣透過表演體現出來。)

  3、學生表演,師生相機點評。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為理解內容服務,是活用文字的體現,能使更多的同學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

  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學生自讀、自悟,自由交流學習體會。

  (學生在自己研讀、歸納、思辨和梳理、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原來晏子的反駁是那樣的富有邏輯,富有哲理。同時,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的評價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超越文字,學當晏子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楚國的威風,卻沒想到被晏子反駁的啞口無言,他眼看著鬥不過晏子,心裡卻十分不甘。突然,他哈哈大笑起來,見你們這班跟隨在晏子身後的小記者,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輕蔑地說道:“哼,齊國太無能了,是不是沒有大記者了,怎麼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乾的娃娃?”小記者們,面對楚王的侮辱,你們準備怎樣反駁呢?

  (討論,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聽了你們的反駁,只好說:“……!”

  (透過練說,讓學生明白: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自信、處變不驚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出色的語言表達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的重要才能)

  五、開招待會,齊誇晏子

  1、在出使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晏子和楚王準備召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愛提問的小記者們,你們可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有什麼問題就當面問問晏子和楚王。(角色扮演,回讀文字)

  (再次回讀文字,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入,情感得到昇華。)

  2、各位小記者,我們的報道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齊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著大家的訊息,你能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誇誇我們晏子大夫嗎?(以新聞報道的格式練寫,部分投影交流)

  六、小結延伸,積累運用

  我們這班小記者在這次隨訪中表現出色,就連智慧超人,能言善辯的晏子也不住地點頭稱讚。

  (課件演示)晏子捋著鬍子,高興地說道:“你們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聰、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們現在刻苦努力,多加鍛鍊,將來必成大器。再過幾天,齊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國,諸位還願意隨我一道出訪嗎?回去後,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國的相關資料,做好出訪前的準備。

  (用好語文重在積累。讓學生到課外查詢有關楚國、齊國、秦國的資料,擴大閱讀量,符合新課程理念。)

【晏子使楚教學實錄詳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