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春的教學導案

課文春的教學導案

課文春的教學導案

  【教學目標】

  1、透過反覆、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3、學習作者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的景物描寫方法,並運用於練筆中,使景物描寫的能力能夠有所提高。

  4、對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以鼓勵為主,但要注意引導 的方向性。)

  5、在語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6、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學會閱讀文章和欣賞文章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從作者的觀察思維中學習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閱讀和欣賞優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3、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並能夠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運用這兩種修辭方法。

  【教學安排】

  兩課時。(有條件可增加一節活動課。)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體會作者積極熱情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章的總體結構。

  3、學習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

  4、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體會比喻、擬人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1)

  法國有一位雕刻家,叫羅丹。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美。春天也是一種美,春回大地,永珍更新,帶來了溫暖,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力量。(展示春的圖片)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由此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一篇讚美春的頌歌,學習的重點是要體會春天美在哪裡。他的作者是──朱自清。(板書)

  二、朱自清(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著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他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來在英國留學一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授。他於1948年去世,享年50歲。他留下來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綠》,這些文章我們在中學裡都會學習到。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春》這篇文章。

  三、朗讀(16)

  1、(6)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領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在讀的過程中有遇到好的詞和句,就用筆把它劃下來,這不僅是我們學會欣賞,提高鑑賞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閱讀課外文章,積累詞彙的一種常見方法。

  正音正字:水漲起來了的漲,漲是多音多義字:

  水漲(zhǎng) 巢(cháo) 應和(hè) 暈(yùn) 剿(cháo) 蓑(suō) 迷藏(cáng) 醞釀(yùn niàng) 散:散(sǎn)在草叢裡 散(sàn)會 籠(lǒng)著一層(céng)薄(bó)煙

  自由練習:

  明確:文章中有對春天的讚美,有對春天的描繪,有對春天的期待,現在請大家對照課文想一想,朱自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春天,描寫春天的?

  明確:飽含著對春天的無限熱愛,對春天永珍更新的無限讚美,從而讓讀者感受到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進取的鼓舞。

  (可以從課文中一些積極的詞彙體現。)

  2、透過這種感情作者在描寫春天的過程中有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是先讚美,還是先描繪,或者是先期待?現在請XXX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段,看看作者的熱愛之情最初是體現在哪裡?)

  四、分析精彩句段

  1、從對春天的盼望開始:(3)

  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想一想,這一段哪裡寫得好?

  ⑴ 為什麼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如我們在叫喚朋友或者父母親的時候,叫兩聲往往要比叫一聲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讀者的心懸起來了。(盼望著,盼望著什麼?心往上提了一級, 沒寫,還是一個盼望著,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級, 到底盼望著什麼?東風來了,為什麼東風來了會讓作者如此興奮?答案還沒出來,心又上了一個臺階,最後作者才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原來作者是在盼望春天。這就給我們讀者一種渴望讀下去,探究他後面到底寫什麼的願望,從而引起共鳴。

  透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⑵ 為什麼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彷彿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地向你走來,一種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⑶ 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為什麼我們能體會出這麼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閱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課本P51)

  引出第三單元提示,聯絡到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風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筆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們來品味和欣賞。

  如何品味和欣賞呢?方法之一就是體會文章中的修辭。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擬人和反覆),透過兩種修辭手法,表現了對春天的盼望,這是文章的總起。此時春天還沒到,只是近了。接下來呢,春天來了,

  2、繪春:接下來呢,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8)

  ⑴ 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⑵ 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見面為例。)

  所以,在這一段裡,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陽。

  知識點:

  一切,說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

  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是擬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為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點選朗潤的山的圖片。)

  水漲是因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⑶ 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作用:使句子整齊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還有: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是,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朱自清《匆匆》)

  學生優秀習作:在上課的時候,日子從讀書聲中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寫作業時,便從舞動的筆尖上過去。每天都重複著這些,沒有什麼改變。

  過渡:這一段是作者在描繪春天中的總寫,他用非常概括的語言勾畫出了春天的整體景觀。那麼接下來作者就要對春天進行仔細地觀察,用他細膩的筆觸去描繪春天的美,為我們展現一幅幅春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3到第7段,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我們展現了幾幅畫,分別以哪一種景觀為主要描寫物件,你能否為這些畫起一個漂亮的名字?

  明確:展現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3、春草圖,請同學朗讀第3段:(11)

  ⑴ 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草圖的?

  明確:

  質感:嫩嫩的。寫出小草柔嫩的特點。

  顏色:綠綠的。有了綠色就等於有了綠色,這裡同樣也是用綠色來象徵著春天裡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鑽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鑽不是一下子鑽上來的,而是偷偷的鑽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的長出來的樣子。

  鑽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

  其次,園子裡,田野裡,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佈廣闊,綠滿大地。剛才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

  再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這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群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說話一樣,非常親切,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一樣。

  ⑵ 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

  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⑶ 這些景象也正映現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託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為例作對比。)

  如:葉子,心情好的時候是嫩嫩的,綠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乾的,或者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時候是軟綿綿的,更好的時候,甚至是散發著陣陣清香。

  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硬梆梆的,針刺般的,甚至是惡臭。

  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也是我們進行品味和欣賞文章的另一種重要方法。同時這種方法放在我們的作文中也同樣會為我們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優秀習作:望著天空,看著白雲,又遠又近,有一種刺眼的感覺。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陽光照射在路旁的樹上,像被擊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風輕輕吹過,我多想將我現在所有的感覺都寄託在風身上,讓它隨風遠去,隨風消失。呼,一天又過去了。

  評價習作: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當中。

  因此,學會在文章中欣賞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學會在作文中運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來運用這個精髓:在接下來的四段中,自己學著欣賞這四幅畫面,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主要抓住兩個點:第一,描寫過程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屬於情景交融的,有什麼效果?在學習運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認真的閱讀文章,帶著問題去思考。

  五、作業

  1、背誦第2~7段。

  2、掌握字詞及課下註解,準備小測。

  3、完成練習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對課文中生疏字詞的掌握。

  2、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方法自己欣賞文章,領會作者思想感情。(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和評價)

  3、掌握多種景物描寫的方法,並努力透過聯想和想象充分地運用。

  〖教學過程〗

  一、檢測字詞(5)

  二、匯入(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學習了他描繪下的第一幅畫春草圖,這幅春草圖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背誦一下這一段。

  作者並不單純用春草圖來表現春天,他還描寫了春天的花,那麼春天的花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來背誦這一段。

  三、春花圖(8)

  1、假如現在你手中還握著一架攝像機,按照課文的描寫,你將如何進行拍攝?

  明確:從樹上似錦的繁花移到花間喧鬧的蜜蜂,最後移到地上草叢中爛漫的野花。從高到低,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是值得我們在在作文時學習的。

  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美不美?

  誰能具體說說朱自清筆下的春花為什麼能夠寫得這麼美?

  預計有如下幾種答案:因為朱自清喜愛春花,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識廣博,語言美,在描寫中使用了修辭手法。(引出修辭)

  3、這段話共有幾句話?

  五句。

  想想每句話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

  ⑴ 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⑵ 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⑶ 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⑷ 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⑸ 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豔。

  (附:用擬入,寫桃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說花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後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1,寫花色的豔麗,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2,為什麼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沒有直接寫到太陽,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陽光,沒有直接寫到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地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

  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為分明,都圍繞著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從中我們是不是能獲得一些對作文很有幫助的啟示呢?──寫文章要圍繞中心寫。在圍繞中心寫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讓文章更加的精彩,讓你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這就非常需要修辭的運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寫到了風,寫到了太陽,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同時他也將這段對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對春風的描寫。現在請全班同學朗讀第5段。

  四、春風圖(10)

  請一位同學起來背誦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體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而春風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作者怎樣去寫呢?

  1、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先寫風的溫和,再寫風的香氣,後寫風的和悅。

  2、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

  3、作者從觸覺寫春風,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

  為什麼要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而不比成父親的手,或者其他什麼人的手呢?

  明確:母親手的普遍特點是溫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廣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著的風形象化了。同時這個比喻也印證了前面古人所講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因為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為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風卻不一樣,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風的感受卻是一致的,像母親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點。

  4、剛才說了,風本來是沒有味道的,這裡哪來的香味?

  這是因為作者透過嗅覺感受到了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有青草味兒,也有花的香,寫出了春風的香甜和醉人。

  5、作者還藉助聽覺寫出了風的和悅,請問他聽到了什麼?

  鳥兒清脆、宛轉的叫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麼動聽的音樂。

  6、以上我們看到作者從觸覺、嗅覺和聽覺三個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圖,作者也同樣運用了這三種感覺,還有視覺。從中,我們看到,文章對春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覺和深切地感受分不開的。這裡我們又獲得了一種啟示: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齊開放,使大腦同時透過五條渠道去認識和表現事物。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要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的一種途徑。

  五、春雨圖(5)

  那麼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6段。讀完後思考或者自由討論兩分鐘,讓學生上臺填寫表格。(目的是讓學生試著用自學或探討學習的方式欣賞文章。)要說出體現在哪裡。

  明確:

  順序,由物及人,由近及遠。

  修辭,排比,比喻。

  特點,細密,輕盈。

  六、迎春圖(5)

  以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七、贊春(4)

  請同學朗讀8~10段。說說這三段讚頌了春天的什麼特點: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充滿活力。

  八、活動(3

  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為什麼?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個字或詞談談體會。

  九、總結(1)

  評價同學的談話。從文章中作者體現出來的感情,到從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給讀者的啟示,要求學生能夠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進行作文。

  十、作業

  1、背誦全文。

  2、預習並讀熟《古代詩詞五首》。

【課文春的教學導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