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造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造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造力

  一、創新性人才的特質創新人才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麼,什麼樣的人是具有創新性的呢?創新人才的特質有哪些?

  首先,創新性人才需要擁有創造性的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人腦的特殊機能,是一個由多種思維要素和多種思維能力相互作用、協同進行的系統化的整體思維過程[3]。創新性思維的形式通常可分為非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和兩面神思維三大類。非邏輯思維是創新思維的精髓,其形式主要有聯想、想象、類比、靈感、直覺和頓悟。邏輯創新思維的形式主要有比較、歸納、演繹和推理等。兩面神思維是辯證法在思維領域的一種具體運用,是在違反反邏輯或者自然法則的情況下,從對立之中去把握新的、更高階的、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4]。那麼,僅僅擁有創新思維是不是就可以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呢?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曾收集了眾多諾貝爾獎金得者青少年時代的智商資料,結果發現,這些諾貝爾獎金獲獎者中大多數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但他們的人格和個性與一般人有很大區別[5]。由此而見,創新人才的培養中,其人格品質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在一定意義上說,創新人才就是創造性思維加創造性人格。關於創造性人格的研究,我國學者林崇德認為可概括為五個方面:

  ⑴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質及其理智感; ⑵堅強的意志,及意志的目的性、堅持性(毅力)、果斷性和自制力;⑶積極的個性意識傾向,特別是興趣、動機和理想;⑷剛毅的性格,特別是性格的態度特徵,例如勤奮以及動力特徵; ⑸良好的習慣”[6]。創造性的主要體現是優良的思維品質,而這種良好思維素質的培養,具有特定的標誌:“有積極探索、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不甘落後、競爭向前的決心;有靈敏的反應力……”[7]。從上述論述中不難發現,欲成為創新性人才做出創新性的知識成果,其個人的自強不息精神、堅強意志和個性特徵也是非常關鍵的。總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綜合的因素,需要其具備符合創造力開發的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創造性人格。當然,還與其所處的文化環境帶來的影響密不可分。

  二、富有創造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延續了幾千年,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點,那麼,它對於培養創造性思維及形成創造性人格有怎樣的影響?

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創造性,對於創造性人格的培養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直覺性思維是創新性思維的基礎。相對於西方用邏輯推理法和傳遞精確、可靠、穩定知識的思維方式,中國哲學思維偏好運用直覺體驗的方式來獲取和傳達涵蓋力極強、極靈活、為認識主體留有極大領悟空間的認識成果[8]。先秦的道家、宋明的理學家、以及佛教思想家,都推崇直覺。事實上,直覺即是靈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慣常思維的侷限,啟發禪心的'理解[9]。直覺思維是一種很獨特的思維方式,它以個體經驗與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質,如中國文化強調的“道”,稱之為宇宙之本體,是自然規律,是實體,是虛空……然而就其實,便是“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莊子·知北遊》)。

  2、聯想性思維是創新性思維的關鍵。聯想性思維也是我國傳統慣用的思維方式。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三者雖有區別,但是從思維模式著眼,三者都存在著認識過程的整體領悟和類比聯想。儒家創始人孔子對“仁”的解釋並不是從概念的內在結構分析入手,而是透過類比、領悟來把握其性質,如“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10]。道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思想,體現了對事物有機聯絡的一種領悟。佛教東進經過了漢文化整體領悟、類比聯想的同化,形成悟性特性突出的中國本土佛教禪宗。禪宗強調“自悟”、“頓悟”,其悟性特徵比印度佛教要濃厚得多。中國的藝術在手法運用上,也大量運用借自然之物說心中之志的方法,其中象徵、假借、比興等手法無不源於聯想性思維[11]。

  3、辯證思維是創新性思維的具體表現。辯證思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核心,它注重事物雙方的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揭示了事物間的對立統一。儒道兩家無疑是中國最有影響的兩派,儒道既對立又統一,共處於文化的統一體中,因此儒道互補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在內在精神方面,大多表現出外儒內道的特點,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12]。因此,中國傳統哲學不陷於片面的思維方式,所謂“和而不同”正是如此。這種辯證思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也有助於人們“有意識地把矛盾著的事物連線統一起來,促成矛盾轉化、創新出協調統一的新事物”[13]。本文在前面已提及,這種思維方法就是“兩面神思維”,乃是一種高階形態的創新性思維。

  4、追求意境的傳統藝術是創造性的獨特詮釋。“意境”或者“境界”在佛學中是指透過修煉來達到一種境界。對“意境”“意象”和“神韻”的追求自古以來就映現在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中。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戲曲繪畫,都講究“情與景統一、意與象統一,形成“意境”,這種“味外之旨”、“弦外之響”使得藝術呈現出不確定性、任意性和可重造性的特徵。它要求作者在實境與虛境之間發揮創造力,對社會的理解往往透過內心的自省和主觀的想像,藉以直抒胸臆,表達心跡。而接受者需要自行體味與感悟,填充作品的空白,因此造成了不同接受者對作品意義的差異性理解,體現了藝術效果的豐富性,而離開了作為過程的建構活動,離開了接受者的積極參與和創造,就失去了意境構成的一個根本基礎。“原純粹之藝術精神,根本在移情於物二靜觀靜照之。靜觀靜照之,比托出物件,使之空靈。物件真達空靈之境,即再有若無之間”[14],中國藝術的此種精神強烈地反映出中國文人富有創造性地表達作品的追求與觀念。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莊子也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正是伽達默爾所言的“審美的混沌”,是中國哲學中的老莊之“道”,這種異於西方文化對藝術美的獨特性理解也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創新性特質。

  5、與時偕行的革新精神是創造性的最佳體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的意思是: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此種日新月異的理念蘊藏著日益創新和不斷變革的精神。“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周易·繫辭上》)。“闔”、“闢”指陰陽的開合變化,即乾坤、陰陽的閉合或張開叫做“變”,往來不斷,變化無窮,叫做“通”[15]。“通”是一種大變,是變與不變的統一,也是世界萬事萬物透過變而達到相互聯絡的結果。變通是中國思想文化及中國人的一個重要特質,反應了中國文化極強的相容性和創新能力。其實,儒家的代表作《周易》強調創新、革新的集中體現,其中以《革》、《鼎》二卦尤為突顯。正是這種日新月異、不斷革新的理念影響著一代代思想家們的政治主張,如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等。6、自強不息的主導精神是創造性人格的必備要素。孔子自述,他“發憤忘事,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事實上,他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到七十還在進步,一生充滿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生生態度投以極度的蔑視。儒家學派的後繼者們,對“有為”和“自強”的學說進一步發揮。孟子從人格修養的角度提出“吾善養浩然之氣”;荀子則從天人關係角度提出“制天命而勝之”的著名論斷[16]。此後,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其實,中華民族的復興靠的正是中國人民勤勞奮鬥、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勇氣也正是創新性人才所必備的人格品質。

  三、結語從對中國文化的剖析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與創造性或創造力培育有關的寶貴品質,不僅表現在思維方式上、藝術精神上,還體現在與創造性人格相關的人格特徵上,如中國人民歷來擁有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造福於民的價值理想、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等等。總的來說,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創造基因。人的創新與創新能力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實踐激發出來並不斷提升的。每個人的創新能力的差異不表現在人的潛能上,而表現在後天的差異上。把創新能力由弱變強,迅速提升人的創新能力,只能透過教育、培訓、開發、激勵和實踐[17]。其實,文化就是一種創造性的體現,一種文化能夠延續依靠的就是文化中的個體的創造性。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本身就是對自身創造性的證明。在我國創造性教育和培養方面,我們應該考慮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價值。所以,我們應吸收一切自身文化傳統的長處,立足實際,取長補短,推陳出新,綜合創新,更好利用這片滋養與孕育我們的土壤而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中國特色的創新型人才。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造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