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祝福> 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

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

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

  魯迅先生的文章語言犀利,分析問題無不入木三分,人物刻畫更有特色,三言兩語,寥寥幾筆,便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歡迎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

  “我”並不是魯迅,而是魯迅虛構的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但又軟弱無能,無力給祥林嫂以幫助。在結構上,“我”起著線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劇的見證人。我是個連線故事情節的線索。

  “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慘遭遇,正是透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因此,“我”既充當小說中的線索,又是整個故事的見證者。作者透過“我”的所見所聞來結構文字,展開情節,增強故事的真實感;透過“我”的所感,來抒發感情,發表議論,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

  “我”憎惡魯四老爺,有鮮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對她臨死提出的問題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惱。“我”的這種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時顯出了“我”的無能為力。)

  淺析《祝福》中“我”的典型形象

  ①“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新黨……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於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屋裡”

  與封建思想、封建宗法制度的捍衛者——魯四老爺話不投機,以及祥林嫂的話“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可以看出“我”是一個遠離閉塞、衰敗和蕭條的魯鎮社會環境,基本上擺脫了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觀念禁錮的知識分子。

  ②“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裡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為她起見,不如說有吧”從而吞吞吐吐回答了“也許有”,聽到祥林嫂說“那麼,也就有地獄了?”引起我的吃驚,只得支梧著“也未必”,在祥林嫂的緊逼下“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我即刻膽怯起來了“我也說不清楚”

  我們仔細品來,不難發現“我”是站在祥林嫂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回答她的。第一句“也許有”是“我”為了減輕她的苦惱,在安慰她,但這給祥林嫂似疑實斷的答案,對其“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衝擊,若有的話,她就的接受“宣判”,免不了遭受更大的苦痛與恐怖了。在“我”意識到前面的回答給祥林嫂增添了苦惱時,趕緊含混其辭說“也未必……誰來管這事”,希望減輕她的苦惱。可“祥林嫂”由此想到死後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惱。“我”又不得以改口,還是含混其辭“我也說不清楚”,從而在祥林嫂心靈上掀起了更大的波瀾,這無法解答的問題,更成為祥林嫂無法解脫的沉重包袱,可以說這客觀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劇的到來。在“我”善意的動機下,體現的是“我”的軟弱無力。

  ③“我”回答了祥林嫂關於靈魂的有無的問話之後“心裡很是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又因此發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

  從這些話語中,可以看出“我”對祥林嫂是抱有極大同情心的,祥林嫂的慘死著實使“我”驚慌與緊張,或者說是為此而痛苦了一番。

  ④“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並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鬆;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

  預料中而又不願發生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但“我”的驚慌、緊張、同情或者說是痛苦,“只是暫時的事”,很快“心地已經漸漸輕鬆”,不過“偶然之間”有些負疚,並且為了卸去這偶爾的負疚感,“我”決計要離開魯鎮了。這充分顯示了一個知識分子道德上同情弱者,但思想上迷茫無助、精神上軟若動搖、潛意識裡想逃避現實的現實矛盾。

  ⑤“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光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欣享了牲醴和香菸,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我”,一個知識分子,親眼目睹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內心充滿了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無限憤懣之情,作者運用了反語,在“我”之“懶散”且“舒適”的背後,隱藏的是深深的悲傷與內疚,是“我”無力改變現實的自我嘲諷。

  從以上內容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對封建社會的黑暗、封建禮教的殘酷又深感自己無能為力,甚至潛意識裡想逃避現實矛盾。因此說,“我”的靈魂還受著傳統思想的深刻影響,精神上還有麻痺,思想上還有軟弱逃避的一面。

  那麼,作者為什麼選擇“我”——一個遠離故鄉的知識分子作為敘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魯四老爺、四嬸、柳媽或是短工呢?總結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祥林嫂悲慘的一生中,“我”是關心祥林嫂的,同情她的悲慘遭遇的,而除“我”以外的人沒有一個真正關心與同情祥林嫂的,這些冷酷、愚昧、麻木的靈魂,是感覺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態的炎涼和社會的黑暗的,是蒙著眼睛生活無法洞知舊制度、觀念的殘酷的,所以他們擔當不了故事敘述人的角色。只有遠離了魯鎮,見過世面,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我”才能看到現實的冷漠、祥林嫂命運的悲慘、社會的黑暗、封建禮教的殘酷,並且,“我”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一個真正關心和同情祥林嫂的人,一個親眼目睹了祥林嫂的不幸的人,尚且時時表現出對現實的冷漠和無動於衷,更能突現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會的無情,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深藏著的吃人的本質。同時也寄託了對軟弱動搖的知識分子的勸喻與呼喚。

【魯迅祝福我的人物形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