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物件心理的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其心理發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當今的形勢對當代大學生的期望值是越來越高,需要的是複合型全能人才。現代青年不僅要具有相當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應勇於創新,敢於挑戰,具有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由此可見,健康包含著身體、心理和社會健康三個方面。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心理學指出,心理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人的身體素質影響心理狀態,又依存於心理素質

  在運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在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而其身體的發展又依存於心理素質。例如,在接受耐力素質練習時,哪些勇敢而好勝心強的學生,他們具有自覺、頑強的意志品質就容易戰勝疲勞取得良好效果,而哪些怕苦怕累、意志品質較差的學生,他們就會提早產生疲勞而堅持不下去,影響練習效果。

  1.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並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還可陶冶他們的情操

  1.3、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素質日趨重要。普通高校是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的場所,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較強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2、高校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2.1、特殊的教育目的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以心理保健、心理適應、心理素質的培養與發展來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啟學生的心理潛能為目的。

  2.2、特殊的教育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能力培養、氣質培養、性格培養及學習興趣的培養。

  2.3、特殊的教育物件

  教育的物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他們主觀意志較強,思想複雜,不易把握,但易溝通,所以要正確引導,使他們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4、特殊的教育方法

  心理教育可以透過不同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說服疏導法、典型榜樣法、競賽評比法、表揚與批評等方法,還可以傳授一些心理常識,以及心理輔導與諮詢等等,還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3.1、在準備部分安排有針對性的遊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遊戲大都具有豐富的趣味性,在教學的準備部分,有針對性的安排體育遊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體育興趣,利用遊戲本特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參與意識與協作意識。

  3.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應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來指導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引導和幫助學生自覺的進行身體鍛鍊,促使他們將體育運動納入到生活中,從而促進體育的社會化程序,讓學生深知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提高人的心理應激能力和適應能力,減少心理疾患,培養樂觀的思想和健全人格的深遠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健康第一”這一觀念的宣傳教育,利於教學內容中的積極因素及深刻內涵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例如,利用中長跑的“極點”現象,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利用健美操的美感、節奏、力量感及韻律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自信。

  3.3、鼓勵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於大學生來說,不僅有著磁鐵般的吸引力,能夠融洽人際關係,溝通心靈,有助於培養團結互助、友好協作等良好品質,而且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於個性發展和才能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學計劃和教材,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學生積極溝通,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激發與培養他們對課餘體育鍛煉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和學習興趣,適當佈置課外體育活動作業,並幫助和引導他們自己制定鍛鍊計劃,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3.4、教師在課中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

  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沉穩的情緒,還要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和抗外界干擾能力,防止煩躁、焦慮和抑鬱等心理疾病的發生;掌握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情感投入和體育運動中得情感表現,並分析其成因和處理方法,幫助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參與體育運動。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對學生公正評價,同時教師要精心備課和組織課堂教學,注意教學的藝術性、技巧性,增加情感投入,縮短心理距離,多與學生加強交流。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編寫組。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2]學校體育學編寫組。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