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

  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心理問題,即主觀的認識自我、他人和事物,這導致學生易產生自大或自卑心裡,不能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於教育管理的自考論文,內容如下: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心理壓力加大,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據某網報道:專家稱中國有3000萬青少年兒 童心理亞健康,約1/5的孩子有抑鬱傾向,自閉、溝通障礙、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況在青少年身上廣泛存在。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未來中學教師的我們,應該倍加重視。而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我來說,未來極可能是中學政治老師,下面就結合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談談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1、客觀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父母與子女的代溝問題、關係緊張、情感氣氛冷漠、矛盾衝突頻繁等不良家庭環境因素對正青春期的中學生身心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學校:學習負擔過重、師生情感對立、同學關係不和諧等,都會使學生的心理壓抑,如不及時調適,就會導致心理障礙。

  社會:各種大眾傳媒下,社會中不健康的思想和情感頻繁出現,嚴重地影響、毒害著學生的心靈。

  2、主觀因素

  即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原因,主要包括認知、情緒和個性三種因素。具體說來,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此外,人際關係、青春期心理問題、挫折適應問題等也都在潛移默化的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教師首先必須要擁有健康的心理

  正如俗話所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我個人認為教師自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有應對緊急事情沉著冷靜的心態,對生活常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能給學生成熟、踏實感,不僅要有相應的專業課知識和教學能力,而且必須瞭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自身也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滿自信,善於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把積極的心態帶到課堂上。只有保持老師積極健康的工作熱情,才能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我來說,以後的工作前景很大可能是高中政治老師。高中的政治科目,無非是由《經濟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與哲學》貫穿整個高中,為此,我認為要充分利用這四本教材中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不自覺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例如:

  《經濟生活》 :在講到市場經濟此框題,關於“市場交易原則”時,可以和學生討論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得長久,生意興隆,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 “誠信”的重要性。

  《政治生活》 :我們可以運用“我國公民和國家的關係”、“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知識,從更高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意識到我是有這麼多的權利義務的,我們才是國家的主人,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責任感。

  《文化生活》 :講到先進文化和落後文化,可以讓學生根據對文化的理解,舉例說明身邊哪些是先進文化,哪些是落後文化,它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該如何接受文化的薰陶,在讓學生理解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自覺增強學生提高文化素養的意識和自覺性。

  《生活與哲學》 :在講到辯證唯物論時,什麼是意識什麼是物質,意識有什麼用,在穿插這些知識點時,教育學生正確評估自我 ,培養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心理問題,即主觀的認識自我、他人和事物,這導致學生易產生自大或自卑心裡,不能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透過辯證唯物論的學習,使學生明白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把從實際出發的要求深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滲透到平時的學習、待人、處事中,客觀地分析周圍的人和事,正確地評價自己,培養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現代心理學認為,師生之間關係和諧融洽,有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學習興趣,推動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活動,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

  的確,融洽的師生關係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我們應該著力建立起和諧、平等、開放的動態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個寬鬆的教學氛圍。例如,在每次上課前面帶微笑,以積極樂觀的情緒感染學生,每堂課都堅持著用激昂、奮進的語調和具有幽默感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這樣既能給課堂帶來生機,也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喜歡上課、聽課。有利於豐富學生的心理體驗,跟學生的關係好,他們會把你當朋友,有什麼心事也會主動和你說,利於你把握他們的心理動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二】

  一般來說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因素,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如果具體分析,並不盡然。下面的例項,可使我們對此有所瞭解,以下就是分析合理安排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筆者曾在不同條件下,對 12名籃球專項的男生進行了兩次助跑雙腳踏跳摸籃圈(或籃板)的測驗,並對測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第一次測驗時,教師提出本次測驗的`目的是調查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測驗結果不算正式成績;第二次測驗時,教師告知學生,本次測驗要給全組學生按成績排名次,為以後的籃球專項素質訓練做準備,積累資料,測驗結果同樣不算正式成績 .這兩次測驗的其它條件相同。事後比較兩次測驗的結果,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第二次測驗的成績高於第一次測驗。現場觀察表明,學生在兩次測驗中表現出的練習積極性也有明顯的變化。這一結果說明,當學生學習簡單的技術動作或做增強身體素質的練習時增加教學中的競爭因素可以非常顯著地提高學習效果。

  在一次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評定的測試中,被試者站在籃球場上罰球線的後面,按照要求完成三次投籃,教師根據其動作質量評分。結果,約68%的學生動作有較明顯錯誤(儘管在學習這一動作時,他們做得很標準)。經過調查 ,發現其原因在於,當學生面對球籃站在罰球區內,他們所想的是 比一比誰投籃準。儘管教師一再強調本次測驗的內容是技術評定,不考慮命中率,但學生為了投得準,還是 自然而然地採用了他們平常習慣的動作(哪怕是錯誤的動作)。

  因此 ,可以說 ,當學生完成力所能及或者熟練掌握的體育練習,特別是哪些單調乏味的發展身體素質的練習時,透過競賽來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但是,在學習較複雜的技術動作時,不宜過分刺激他們的競爭心理。


【教育管理自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