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手抄報> 端午節手抄報三年級

端午節手抄報三年級

2017年端午節手抄報三年級

包粽子,按民俗習慣,一般是端午節前一天浸糯米、洗粽葉,洗粽葉即為了清淨葉子上的髒東西,另外也防止葉子枯黃而失去特有的清香。下面是pincai小編整理的2017年端午節手抄報三年級,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節令食物的粽子是經過多方融合和歷朝歷代的不斷髮展、不斷變化、不斷豐富、逐漸成俗。晉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食品,包粽子的原料除黏米外,還新增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粽子的品種增多,黏米中摻雜各種肉類、板栗、紅棗、赤豆,這時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唐代最有特點的是蜂蜜涼粽子。唐韋巨源《食譜》有記載,其特點是隻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沾上蜂蜜與黃桂醬(白糖醃桂花)。

當時長安城已有專門經營粽子的店鋪,包粽子的米加工得也很精細,粽子形狀也變得多樣,如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了“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陸游日之“盤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將簪艾一年”。另外,宋代還有填入各種果肉的“蜜餞粽”,蘇東坡形容是“時於粽裡見楊梅”。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出各種形狀作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包裹粽子的材料由菰葉變為箬葉(竹葉),避免了菰葉的季節侷限,為粽子變成日常食品創造了條件。明清時代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的種類也更多,如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清乾隆年間又出現了火腿粽,令人口味一新。據傳,乾隆年間宮中曾舉行粽子宴,皇帝面前擺出了一千多隻粽子。

包粽子,按民俗習慣,一般是端午節前一天浸糯米、洗粽葉,洗粽葉即為了清淨葉子上的髒東西,另外也防止葉子枯黃而失去特有的清香。粽子包好,夜晚煮熟,早晨食用。包裹粽子材料主要是用河塘裡生長的嫩蘆葦葉,或是竹葉等,統稱為粽葉。黍和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同時,肉類、蛋類、果品、雜糧、山貨均可入料。形狀沒有統一的規定。到如今,粽子更是千種姿態、萬般內容。各個地方根據當地特產和習俗製作出各式粽子。

戰國時期人們把包含夏至的五月看成是邪氣叢生、有害於生命的“惡月”,這一時節,各種能辟邪的物事紛紛登場

全民動員沐浴蘭湯、掛菖蒲、纏絲帶、喝雄黃酒辟邪保健,這是戰國時代端午節的場景。最早的端午節,其實與屈原無關,而是夏季驅除疫病的節日,可以說是最早的“健康節”。

重慶市孔子儒學研究會會長鮮于煌介紹,戰國時期人們認為,夏至時節陽氣達到頂點,代表死亡的`陰氣重新出現,並將逐漸強大。因此,他們把包含著夏至的五月看成是邪氣叢生、有害於生命的“惡月”。

正因為如此,在這一時節,各種能辟邪的物事紛紛登場。人們除了搞大掃除,還要採回能辟邪的蘭草,泡在熱水中沐浴,稱為“蘭湯沐浴”。同時,還要在門上懸掛可以辟邪的菖蒲、艾蒿,在家中貼上鎮邪的艾虎或符圖,並在手臂上纏繞“令人不病瘟”的五彩絲帶。

五月是“惡月”的說法並非完全迷信。鮮于煌說,五月正是蜈蚣、蜘蛛、蛇等“五毒”出沒的日子,加上天氣漸熱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因此人們採用各種手段防止疫病,期待家人健康。喝雄黃酒的習俗也是由此而來。在大家熟悉的《白蛇傳》中,白蛇就是在喝了雄黃酒後現出了原形,可見在人們心目中雄黃酒辟邪的力量之強大。


【端午節手抄報三年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