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頤和園的故事-民間歷史故事

頤和園的故事-民間歷史故事

有關頤和園的故事-民間歷史故事

導語: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那麼關於頤和園又有哪些故事哪些傳說?不妨往下閱讀。

有關頤和園的故事_民間歷史故事

敗家石的故事

明朝的時候有個著名的詩人和書畫家叫米萬鍾。一聽這人姓“米”,又是書畫家,估計您會想到一代大書法家米芾,沒錯,米萬鍾正是鼎鼎大名的書法家米芾的後代。這姓米的人家,估計血管裡都流淌著書法的墨水,米萬鍾也寫得一手好字,與當時南方的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齊名,人稱“南董北米”。當然了,憑藉著肚子裡的一點墨水,米萬鍾在明朝也做過一官半職,出任過太僕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職。

顯然米萬鍾對做官的興趣不是很大,倒是對庭園、石頭情有獨鍾,當時人們都說米家有四奇:米家園、米家石、米家燈,米家童。

米萬鍾《壽石圖》

一個偶然的機會,或許是緣份,米萬鍾在北京城西邊的房山發現一塊巨型奇石,“房山有石,長三丈,廣七尺,色青而潤……叩之則聲清而越”,米萬鍾很是喜歡,並決定將這塊石頭搬到他在海淀的私家園林——勺園。為了搬運這塊巨石,他打造了一輛多輪馬車,用四十匹馬、上百名伕役拖拽拉扯,費了七天時間才將巨石拖出深山,又費了五天才拖到良鄉。當時是冬天,而且山路難走,人工費是很嚇人的,此時米萬鍾幾乎耗盡了所有的積蓄,他再也無力將巨石運到勺園了。再加上他因不肯順從宦官魏忠賢而被陷害罷了官,雙重困難之下,他只得將石頭留在良鄉,併為大石蓋起一間草房,同時僱人在此看守,以期以後再運。

米萬鐘的仕途遭遇了打擊,也因搬運大石而耗去大部分家底,家境一下困窘起來。這事兒很快傳遍京城,人們都傳說他家是因那塊石頭而衰敗如此,因此都管那塊巨石叫“敗家石”。

後來米萬鍾再也沒有能夠將巨石從良鄉運出來,這塊巨石也就這樣靜靜地在良鄉沉睡了一百多年。此時已經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年,乾隆皇帝去西陵祭祖,無意間聽說了這塊石頭的傳說,刻意要見一下這塊巨石。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是個“玉痴”,對玉石的喜愛不亞於米萬鍾。乾隆皇帝見到這塊巨石後,發現它突兀雄偉,頓生喜愛之心,很是誇獎了一番前朝的米萬鍾先生眼力超群。他當即下旨,將巨石運到正在修建的頤和園裡的樂壽堂。

米萬鐘沒能完成的事兒,乾隆皇帝很容易就做到了。這塊巨石很快被運到了頤和園。由於樂壽堂正門“水木自親”已經建好,巨石無法從門口進入,工人們只得拆牆破門,將巨石搬進去,放置於樓前庭院南部正中,就好像門前的一堵影壁。龍顏大悅的乾隆皇帝將此石命名為“青芝岫”,並舞文弄墨一翻,在上面題了字和詩,兩旁還題著“蓮秀”和“玉英”。

這塊由米萬鍾發現、乾隆運回海淀的房山巨石,如今還完好地橫臥在頤和園樂壽堂院中的海浪紋石座上,供千百萬人觀摩欣賞。它已成為當代中國最著名的奇石之一。

藏仙洞的傳說

相傳在很多年以前,河北有一戶姓濟的人家。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是個“書香門第”。他有兩個兒子,是一對雙生子。一個叫“濟世”,一個叫“濟才”。給他倆起這樣的名字,是盼望兩人能發奮讀書,有所作為。

沒想到,濟世和濟才卻不往正道上走,一天到晚偷雞摸狗。那濟老太爺年紀大了,看見兩個兒子都不爭氣,一氣之下就死了。父親一死,濟世和濟才更沒人管了。整天胡混,吃喝賭嫖門門精通。沒過幾年,就把父親攢下的家底花個精光。沒辦法,兩人只好上街討飯。但是他倆的名聲太壞了,人們一見他倆就躲得遠遠的,他倆想要一口剩飯都很困難。沒有辦法,兩人就離開老家一路往京城走來。

不知道走了多少日子,這一天,天上忽然下起飄潑大雨,兩人匆匆忙忙躲進了一個山洞。

濟世說:“哎!早知道我們有今天,還不如當初好好用功讀書,象咱爹那樣有多好。”濟才說:“這會兒,再說什麼也晚啦,我餓得前心貼後心,連一步也走不動了,這可怎麼辦哪?”濟世聽見濟才喊餓,自己的肚子也刀割似邊疼起來。他哭著說:“活著還有什麼勁呀,還不如死了!”兩人就這麼著抱頭痛哭起來。

正哭著,忽然聽見有人說話。濟世和濟才止住哭聲,抬頭一看,見洞裡頭走出來一個老頭兒。白鬍子,白眉毛,臉上的表情很慈祥。兩人一齊問:“老人家,您從哪兒來?”老頭笑笑說,“這個你們不用問,請跟我米吧。”

兩人不由自主地跟著老頭往洞裡走。過了一道月亮門,眼前是一座漂亮的花園。老頭笑咪咪地說:“你們先吃點東西吧!”說完一招手來了一個青衣童子,端著美酒佳餚。兩人已經幾天沒吃上飯啦,這會兒也顧不上別的就狼吞虎嚥起來。一會兒酒足飯飽,兩人起身正要向老頭致謝,老頭說:“且慢,我送你們一樣東西。”說完青衣童子捧來一個雕漆果盤,盤上放著兩枝銀毫。老頭說:“你們倆落到這步天地,就因為太愚蠢,不肯讀書,不走正道。我送你們一人一支筆,回去好好讀書,使自己聰明起來,改邪歸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筆叫靈犀銀毫,是專門幫助肯勤學上進的人的,如果要是胡作非為,不求上進,這筆就會失去作用。這話你們可要記住!。

濟世和濟才一齊磕頭說:“我們記住了!”老頭讓青衣童子領著他們往外走。濟才忽然腳下一滑絆了一跤,他一拉濟世,濟世也跟著摔倒了,睜眼一看,原來是個夢。他倆剛才是哭著睡著的,這會兒眼淚還掛在腮幫上呢。看看手裡,果然都有一支銀毫筆,肚子也不餓了,身上也有了勁。他們感到非常奇怪,於是都決心照夢裡老人的指教去做。

哥倆兒回到家裡,白夭下地做活,夜裡誦讀詩書,經常通宵不眠,一個個全瘦成了皮包骨,可是精神頭兒卻極好,誰也不知疲倦。三年過去了,他們又練習寫文章。這靈犀銀毫真怪,一拿起它,所有讀過的書全活在腦子裡啦,文思就象泉水一樣往外湧。

這一年,到了京城大考的時候,哥倆兒商量著要去試試,就帶上靈犀銀毫和乾糧,一同前往。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京城。誰知剛走到考場門口,就讓人給攔住了:“二位的准考證呢?”濟才說:“我們是從河北來的,由於路上遇雨,誤了考期,”把門的說:“今天已經是第三試的最後一場了,你們三年後再來吧。”正說著,主考官來了,間:“這是怎麼回事?,把門的'說:“這二位沒參加前二試,就來參加三試,所以我讓他們回去,三年以後再來。

主考官上下打量了濟世和濟才,看見兩人穿得雖然破爛,可是氣度不凡。就說:“你們把讀過的書背一段我聽聽。”濟世和濟才二話沒說,就一齊朗聲背誦起來。主考官聽著聽著,說:“停下!你們背的是什麼?我怎麼一句也聽不懂呀?”,濟世說:“我們背的是《詩經》,是倒著背的,不信你拿書對照著聽。”主考官拿著書叫二人再背。果然不假!這一下主考官可高興了,心想,我考了這麼多人,還沒有能倒著背書的,這兩人真是奇才。就批准

兩人參加考試。

考完試,主考官把兩人的卷子收上來一瞅,大吃一驚。兩人的答卷果然才華橫溢,是所有考卷中最好的。就拿著卷子去見皇上。皇上看完卷予也滿心歡喜,當下批准兩人並列第一名狀元,留在皇宮供職。

從此,濟世和濟才就一左一右專門替皇上寫詩作文,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漸漸的日子一長,就把老頭子的囑咐扔到腦後去了,每天只知道尋歡作樂。

這一天,皇上去甕山玩,他兩人一左一右地陪伴著。一會兒皇上覺著累了,想找個地方歇著,正巧有個山洞,大夥就進洞休息。看著山清水秀的美景,皇上忽然來了詩興,隨口說:“風颳荷葉龍探爪。”說完衝著濟世和濟才說: “你們誰替聯對上下句?”

濟世和濟才你看看我,我看著你,這會兒腦子像讓人挖走了一樣,什麼詞也沒啦。正在這個時候,山洞裡有人答:“雨打雞冠鳳點頭。”

皇上連聲說:“對得好!對得好!何人對的?”只見從山洞裡頭走出來一個老頭,怒氣衝衝地向濟世和濟才說:

“還我銀毫!”濟世和濟才噗通一聲就給老頭跪下了。老頭收了筆一拂袖子,朝洞裡走了。

皇上看著,納悶地問:“怎麼回事?”濟世和濟才不敢隱瞞,就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皇上立刻命令入進洞去找,但是怎麼也找不到那個通往花園的月亮門,更找不著老頭。

濟世和濟才自從還了老頭靈犀銀毫以後,又都成了大傻瓜大笨蛋。皇上一怒之下判了他們個“欺君之罪”,要斬首。後來又發了慈悲,把兩人充軍發配到邊疆去了。

京城的老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就把甕山後面的這個洞稱作“藏仙洞”。


【頤和園的故事-民間歷史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