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六年級複習課研討心得體會

六年級複習課研討心得體會

六年級複習課研討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複習課研討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5月29日和30日,我參加了由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吳正憲工作站的“畢業班複習專題”研修活動。在此次活動中,認真聽了宋虎軍老師執教的《用分數解決問題的整理複習》、鄔文斌老師執教的《平面圖形的整理複習課》、齊鑫老師執教的《比與比例的整理複習》、吳正憲專家示範的《數的整除整理複習》的四節整理複習課,以及吳正憲老師針對六年級的教材梳理解讀的“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兩大版塊內容。本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現就此次活動的體會總結如下:

  在活動的四節課中都體現了這一點,比如齊鑫老師的知識樹,吳老師的知識框架圖等等都把平時所學的零散的知識連續起來,讓孩子對所學過的知識有了清楚的認識。之前我也帶過畢業班,在進入複習的`階段,只是在不斷的做題,沒想到將學過的相關聯的知識做成知識樹,然後對樹上的每一個枝幹或每一片樹葉進行研究。

  當吳老師出示這個標題時我就想:到底這個度量的維度看數學該怎麼看?隨著吳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度量不僅僅是長度單位之間和麵積單位的度量,我們的數學中很多的知識是可以度量的,比如我們的整數也是可以用“1”來度量,我們的分數也是可以用分數單位來度量,從而可以看出我們的小學數學中的知識是相通的,也就是吳老師經常說的那句話:“一通則百通”。

  在我們的課標中提出:“ 在數學課程中,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這句話是我們每個數學老師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是我們有沒有真正的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落到實處了嗎?我的回答是沒有。我能知道數感對孩子很重要,但是不知道怎麼操作才能讓孩子建立數感。吳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建議一年級的老師在黑板上拉線標數,讓孩子體會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數線模型”。這時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在教孩子《比多少》(用多一些、少一些、多的多和少的多來描述一個數和另一個數之間的關係)時,有很多的孩子不明白,當時我覺得自己講的很清楚,“多一些”就是多一點點,“多得多”就是多的很多很多,可課後的結果是很多的孩子不“買賬”,我也反思了,可還是沒找到問題所在,聽了吳老師的建議我才找到了真正的原因:老師沒給孩子建立數感,對他們來講就是很難很難。可見培養孩子的數感是有方法的,是需要我們老師動腦筋想辦法的,不能抱怨我們的孩子不給力,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老師不出力。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有了一個極大的飛躍,思想上形成了極大的衝擊,四節複習課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宋虎軍老師的課中讓我學到了要圍繞兩條資訊,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孩子們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讓孩子透過對比發現同樣的資訊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孩子的的思維得到發散;鄔文斌老師讓學生提前回家整理平面圖形的知識,在課堂中交流自己的整理成果,不僅能節省時間,還鍛鍊了孩子的整理的能力,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等。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用心教書,努力讀懂教材,與教材對話,與自己對話,開啟教材與學生對話,爭取讓自己的課堂高效,讓我的學生快樂的學習。

【六年級複習課研討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