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外國名著《飄》讀後感

外國名著《飄》讀後感

外國名著《飄》精選讀後感

《飄》的女主人公斯佳麗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成為經典的語錄。讀完飄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於《飄》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外國名著《飄》精選讀後感


這個故事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時代背景,以思嘉為人物主線而開展的由愛情—戰爭—金錢交錯的故事。故事的開始反映了南方農場主的生活奢侈、我優越感強、級觀念根深蒂固、對新事物發展的無知。缺乏抓住社會發展趨勢的能力、盲目的狂妄自大,與至於他們願意為保留封建農奴制流血犧牲,而不願透過和平的改革,他們鄙視北方佬、南方下等胚子百人和野蠻的黑人。戰爭時期,只有在前線的戰士們才正確的瞭解他方的前景不容樂觀,其餘的人都被蒙在軍帶帶領人地美麗謊言中,以為勝利就在眼前。南方個個懷著高漲的主義精神,幻想著他們的隊伍是猛水野獸就如戰前所說的南方上等人能夠以一個抵擋10個北方佬一樣愚蠢之極。在軍備方面,南方用的是已經被淘汰的武器抵擋北方先進的武器,這不是以卵擊石嗎?實際上南方是採用人海戰術,用人肉築成一道道防偽線,可惜兵源嚴重不足,很難在倒下的防偽線之前及時增添一道。南方戰士是吃不飽穿不暖的,他們是用飢餓的身軀為主義而犧牲。所謂的主義只是“無論演說家們對那些打仗的白痴喊出什麼樣的口號,無論他們給戰爭訂出什麼樣的崇高的目的,戰爭從來就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一切戰爭實際都是對於錢的爭吵—瑞德·巴特勒。”這就是引起南北戰爭最本質的原因。

思嘉是《飄》的主線人物,她代表了舊社會的餘孽如何在新社會中爭取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她有可恨之處必然也有可愛之處,她的手段令人髮指,她的初衷讓人憐憫。

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妒忌心非常強和佔有慾強、卻沒有眼力不愛思考的人,不得不承認她除了缺點之外還是有優點的。如戰亂時期她失去父母的依靠後,毫無怨言地背上了養活13個人口的重擔,做連家庭黑人怎麼都不願意乾的田間勞活、為了保護家人財產第一次斃了一個北方佬。好多好多的第一次,而這些第一次本應該不會出現在她的生活,她本應該只掛著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舞會中引起男生的擁護和他們調情,一切來得太突然,沒有任何緩和期,讓她一下子掉進了巨大的反差中,能有幾人能承受得了,而她承受住了,那是需要一顆多麼堅韌的心啊!“她一直害怕牛,連最溫馴的母牛她也覺得太兇了。不過,如今有那麼多最可怕的事物擺在她面前,她就不能再屈服幹那些小小危險了。”這是對她勇敢的描寫,面對一個迅速崩潰的就社會同時新社會制度又還沒確立的混沌狀態,要在這種環境下有一丁點立足之地,靠的不是就社會里上等人的那套做法。只有勇敢地打破舊俗,又能靈活地投機取巧,把握機遇迎難而上的冒險家才能為自己撐起一片天空,思嘉正是這種人。正因如此,她闖出了自己一片小天地,為家人提供了庇護所。她的手段是可恥的、惡劣的、不誠信的。為了保護塔拉,她誣陷自己的妹妹,誘惑妹妹的未婚夫娶她;為了賺取木材廠的利潤,她不惜拋棄誠信,用謊言打擊對手,以次品衝上等品賣,不顧家人的名譽和勸阻單獨來回,間接害死了肯尼迪先生。經歷這一切種種,金錢已經矇蔽了她的雙眼,捂著她的腦袋更緊了。“沒有哪個守財奴比她數錢數得更勤奮,也沒有哪個守財奴比她更害怕失去這些錢。她不肯把錢存到銀行去,因為銀行可能要倒閉,或者北方佬要沒收。所以她把錢儘量帶在自己的身邊,塞在自己的緊身衣內,將一小疊一小疊的鈔票在屋子周圍,放……”由此可見錢已經在她小小的腦袋瓜佔據了大大的位置,沒有留下允許思考的空間,以至於她無法真正感受身邊人對她的愛,以及無法分辨她自己對身邊人地感情。盲目的認為自己一直、從不間斷地深愛著艾禮希,讓巴斯勒為她做的一切變成浮雲,模糊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是巴斯勒。直到媚蘭死去的那一天,她終於清醒了。只有母親和媚蘭才是真正愛她的兩個女性,可是媚蘭活著的'時候她鄙視她、看小她、甚至對她無禮地發脾氣。她終於意識到媚蘭是她最忠實的擁護者,無論她做出什麼無恥的事情,媚蘭始終站在她身邊給她精神上的支柱;媚蘭始終最信任她的,為她出頭,願意為她犧牲所有,只因為她深愛著她。思嘉永遠地失去了她。她對白禮希的感情只不過是“我愛的是我自己虛構的東西,那個東西就像媚蘭一樣死了。我縫製了一套美麗的衣服,並且愛上了它。後來白希禮騎著馬跑來,他顯得那麼漂亮,那麼與眾不同,我便把那套衣服給他穿上,也不管他穿了是否合適,我不想看清楚他究竟怎麼樣。我一直愛著那套美麗的衣服—而根本不是愛他這個人。”而真正適合她愛的人只有巴斯勒,同樣的一個夢一直纏繞她多年,就在媚蘭死後,她急切回家找他的時候變成了真實的情景。原來這不是夢,而是她忽略多年自己真正的內心的感受。她是非常愛巴斯勒的,非常需要他在身邊,只有他才能給到她她要的東西。可是這一切是否來的太晚了,巴斯勒已經被她傷透了心。

外國名著《飄》精選讀後感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菲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峰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愛情觀,使我感受頗深。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著。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著。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著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為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為了表現對愛的執著,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為愛所迷惑的。因為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知道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而恰恰因為她錯誤的迷戀,才使她錯了身邊真正的幸福。這也給了我一個啟示:人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讓幸福從自己的指間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麗的愛情世界裡沒有什麼是為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在品讀《飄》的日子裡,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

外國名著《飄》精選讀後感

一、關於愛情

小說的主人公郝思嘉的情感一直是本書的主要線索。少年時期的她,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夢,因為得不到,因此這個夢一直完好地保留在她的內心,以致錯失了真愛。那是一段晦澀的傳說,像迷霧一般籠罩著她。然而就個人而言,在書的前半部分,希禮的態度是不明朗的,似乎一切都只是思嘉自我欺騙的一個夢,所謂一廂情願而已。而白瑞德卻是真真切切的愛著思嘉,只是驕傲如她,卻看不到這份真情罷了。小說一直強調思嘉和瑞德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說他們相像。我很認同這一點,兩個人都是驕傲的,以致誰也不願先向誰傾吐真情,兩人彼此傷害,卻又使得一份求之不得的感情在傷害中變得更加深刻。也許沒有這些傷害,誰也不會意識到原來彼此是這麼的在意對方。這應了一句話: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瑞德對於邦妮的愛是令人感動的,全亞特蘭大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父親對於子女的愛,其實不然,瑞德只是把想對思嘉的愛傾注在了她的女兒身上,只可惜,邦妮的死,毀了希望,毀了奢望。梅利的死,讓思嘉和希禮看清了自己的心,然而對於希禮,說什麼都已太晚。如果所有的一切的都必須在死亡的洗滌下才能吸取一直遮掩著的塵霧,那麼,這個世上,要上演多少出悲劇?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註定的不可挽回!一段追逐多年的夢在梅利的死中煙消雲散了。

而媚蘭,這個勇敢又博愛的女子,她用生命去愛自己的丈夫,她是幸福的。也許愛的確應當是無私的,多一些知足,少一些猜忌,多一些信任,少一些妒忌,平凡的人總能擁有平凡的愛,可的的確確,他們都是幸福的。

二、南方精神

埃倫和媚蘭是南方精神的代表。也許她們並不美麗,並不精明,但那一抹化不開的柔情卻是一種永恆的感動世界名著《飄》讀後感世界名著《飄》讀後感。永遠的信任,永恆的愛,是她們畢生的信仰。雖然,她們都不是主人公,但卻築起了人們心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在萬人都棄你而去的時候,那一雙並不美麗的手卻始終在背後支援你,為此,那一雙手的主人披荊斬棘,柔弱的雙肩為你擎起一片晴空,在流言四起中,那一雙柔情似水的眸子對映著堅定與信任。怎能不感動呢?白瑞德說:那是一個偉大的南方女性。這種由衷的讚美是對南方精神的極其肯定。在死神來臨的那一霎那,思嘉終於明瞭:她是這麼的愛媚蘭。這個柔弱的女子,贏得了全亞特蘭大人的尊重,將南方精神演繹地淋漓盡致。

用概括性的語言來歸納南方精神,似乎是太過理想化。永遠地為愛著的人著想,善解人意,永遠的信任,欣賞他人,愛這個世界,寬容,絕不膽怯,堅守信念,善良,無私,溫婉世界。似一幅恬靜溫暖的畫,永不褪色。戰前、戰後,營造出戰前南方特有的性質:一種慢悠悠的生活氛圍。像金色的麥浪,又像翩飛的柳絮。是一種愜意,也是一種美。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南方,孕育出只有南方才有的南方精神!

三、關於《飄》

對於《飄》,人們常把它所表現的主題歸結於一句思嘉常說的話: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這是思嘉每次面臨困境,讓自己挺下去的法寶,這是使思嘉從一個簡單的為漂亮衣服而滿足的種植園女兒成長為一個成熟而堅強的女性的熔爐。然而,就個人而言,在書的上部,這句話並不是思嘉的信念,然而在書的下部的後面部分,這句話又成了思嘉的精神支柱。眾所周知,《飄》是作者瑪格麗特 米切爾的唯一一部小說,而小說的最後一章是最先完成的。而我看完這本書,發現最後幾章竟令我潸然淚下,不得不說,最後幾章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

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東方的愛情故事中,既使有形如思嘉和瑞德因自恃驕傲而使雙方互相折磨的,可最終總是一方在愛的驅使下,拋卻所謂的原則,所謂的驕傲,義無反顧的,聲嘶力竭的,將愛的話語傾瀉。難道是東方的女子更脆弱一點?更易妥協一點?還是中西方的信仰,差異太大?在我的信仰裡,人的一生太過短暫,禁不起太多的錯過。親歷死亡,讓我知道生命的可貴,錯過的不可挽回。既使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但至少不會有遺憾,不會追悔莫及。對於白瑞德,我比較理解,可對於思嘉,我實在是無法理解。在與死亡作鬥爭是,她心裡明明閃現的是那個熟悉的影子,但她卻是那麼執拗的制止自己喊出那個名字的衝動世界名著《飄》讀後感作文。一次次與相互讀懂對方的心意擦肩而過,是一份悲哀,亦是一份滄桑。人生的些許無奈,大概就是這樣造成的吧

梅利是偉大的,無形中贏得了所有人的愛,甚至包括了妓女貝爾,殺人犯阿奇,暴利者白瑞德,現實者郝思嘉。但她並不是書的主角,也正是因為這樣,增添了書的內涵:略去了虛偽,少了庸俗。在人們為思嘉的蛻變瞠目結舌時,卻又忍不住為這個柔情的女子感動。在東方的小說中,主角總會是英雄。梅利不是主角,卻使《飄》的魅力更甚。


【外國名著《飄》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