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 抗州國小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抗州國小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抗州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下面聘才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抗州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2016 年 10 月 17 日我參加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 教師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人教版的安子琴 老師對新教材《德與法融合》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解讀;二是 方麗敏老師講解的《顯學科特色,助力學生成長》 。透過這 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 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 活路徑,以兒童的成

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 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 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 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 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著對自然和生 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 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 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敘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 溫暖的情懷,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之間和 諧與溫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守法、樹立規 則和 公民意識、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 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說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 的教育主題, 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 突出趣味性,

有些還滲入了一些繪本圖畫和內容,激發了學生們的想象力 和思考,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不僅要 向學生傳授好的道德例項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 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 察、思考、感悟、實踐。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 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 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蘊、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 和溫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這是一門融 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學完《道德與法治基礎》這門課,使我認識到大學是知識的 海洋,明白了大學與中學的顯著差別。大學是知識創新、傳 播和運用的基礎,既然明白了這些,那麼,我就一定會在大 學這個融知識、創新、社交等等於一體的天空中翱翔。它不 僅教會了我以上這些,還讓我懂得了我們當代大學生肩負的 歷史新使命。就讓我站在新的起點上起跑,在現實的基礎上 勇敢的飛躍, 把自己訓練成才, 肩負起國家的歷史新使命吧。 鑑於理想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提高 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自身的法律知識。正確認識自己的人 生觀價值觀以及自己的人生價值,永遠不要以實現自己的目 標為目的地不擇手段。

抗州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9月23早上夏波老師解讀介紹了人教版《七年級上、下冊教材》。

由於我校使用的是陝教版的教材,和人教版在編排方面有很大區別。其中有些內容還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一、新教材編寫依據

1.2011版課程標準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關於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4.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二、總體設計

以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係中的自我發展為線索,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凝練三年六冊教材各個單元的學習主題,統籌安排各年級教育。

三、教材呈現方式及其意圖

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傳遞性的`學習,必須改變簡單告知對與錯的方式,必須改變成人單方面的說教,走向雙向平等的交流與開放的對話。

為使教材不再成為學生用來記誦、應對考試的工具,為了進一步改變簡單、表淺、枯燥的德育課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現形式,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探索道德價值觀學習、法治意識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規律與機制。

四、編寫原則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

2.努力體現課程的綜合性質

3.力圖實現課程功能

4.遵循育人規律

5.努力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

五、 對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

1.認真研讀、挖掘教材,梳理教材的脈絡框架。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瞭解教材結構,熟悉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充分利用教材欄目,關注學習過程。

3.創造性地處理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4.重視研究評價方式的改革。

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講究的是師生的互動,生生的互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鬆、愉悅、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我與他們的差距還是有點太大,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作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總是心中有很多話,確實無文彩表達。這次培訓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相信此次的學習,能在自己今後的常規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總之,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要強調教材的基礎性地位和主幹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於教材,必須對教材有全面準確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抗州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今年9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人教社出版的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骨幹教師新教材培訓會,共培訓6課時。這次培訓,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這次培訓內容主要是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夏波老師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調整和變化進行解讀。夏波老師的講座以鮮活的例子、豐富的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受益匪淺。

這次課程的修改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思想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同意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現就學習主要內容和學習感受做以彙報:

本次培訓共兩個內容:《新課標解讀與新教材介紹》、《七年級上、下冊教材培訓》。

夏波老師在9月22日下午做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介紹》。

一、新課標的特點

1.強化了中國特色。滲透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

2.突出了時代特徵。強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成果,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體現了國際視野。在課程理念、知識觀、學習觀、課程評價、課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國國情,有順應國際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二、課程性質的變化

1.強調以學生生活為基礎

2.明確“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

三、瞭解了課標的一些重要修改

1.彰顯生命教育主題

2.突出法治教育

3.強化公民意識教育

4.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 使我對課標有了更深的瞭解,認識到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標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作為教師要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為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為縱座標,作為內容整合的邏輯。

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應關注如何利用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資訊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資訊,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透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透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抗州國小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