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沈括從小就勤學好問從而鑄就了他之後在科學領域的成就。那麼關於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有哪些?請閱讀以下文章內容,跟著pincai小編一起來了解!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一: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水”怎麼可能燃燒呢?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並動員老百姓推廣使用,從而減少砍伐樹木。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記》也談到。沈括發明的`“石油”這個名詞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二: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裡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沈括勤學好問的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