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篇一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將培養高素質、富於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擺到一個突出的位置上。我國目前正在逐步實施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最為核心的價值目標也正是教育對人的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對創新潛能的挖掘,而中學的創新教育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根本和創新思想誕生的不竭之源。

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指運用教育技術最佳化教育資源,把人才學、教育學、創造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結合本學科的特點,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志向,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

創新教育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樹立創新意識,即創新意圖、願望和動機;二是培育創新思維,即不受固有模式束縛而進行的有建立性的心理反應;三是培養創新能力,即各種創新方法和解題策略的掌握與運用。

一、樹立創新意識,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在《提高教師的素質是迎接21世紀教育中的優先課題》中說:“要提高教育質量,改革教學內容,改善教學裝置無疑都是需要的,但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提高教師的素質。提高教師素質中關鍵的一項就是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被動地接受一切。學生的創新意識被扼殺在萌芽狀態,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符合時代的要求,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因此,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就需要教師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和組織,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去發現和扶植學生的創新思維,既科學又藝術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中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觀點,鼓勵創新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構建新型師生關係,鼓勵大膽質疑與創新,提倡教學相長,共同進步;重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質,如不怕挫折、敢於創新等。

中學基礎知識教學,特別是理科教學,是對前人研究、發現所積累的基礎自然科學知識成果的傳播再現,不具有首創性,所以,中學化學中的創新教育不是開拓和創新未知的知識領域和知識體系,而是教師創設一定條件、環境和氛圍,引導、啟發學生去思考、模擬、探究科學家的實踐活動的過程,從而發現“新”現象,透過聯想、判斷、推理、綜合分析、查閱文獻,歸納出物質的本質和規律,這一活動的過程,就是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

所以,教師樹立創新意識,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樹立創新志向、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二、強化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科學引導,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接受知識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環境和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新型的教學模式,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向著既定的方向進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一)創設情景,激發創新思維

中學化學教學中有許多可以創設情景教學的內容,如演示實驗、新聞報道、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等等,教師都可以透過引入知識內容,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其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就會不懼困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過氧化鈉一節內容時,教師可透過“滴水點火”、“吹氣燃燒”的實驗;在學習銨鹽一節時,透過“空瓶生煙”的實驗,給學生創造學習化學的良好環境,營造創新教育的氛圍。同時,在情景中提出問題,又強化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處於樂思、敢問、勤思的思維狀態,學生才會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主動學習,使教學成為既豐富生動又有益的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例如,在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供學生進行討論:在銅鋅原電池中,鋅片作為負極為什麼會逐漸溶解?銅片作正極其表面為什麼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電流表的指標為什麼會發生偏轉?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後,得出結論:鋅片溶解是因為鋅失去電子變成Zn2+進入溶液,發生了氧化反應;銅片表面有氣泡是因為溶液中的H+在銅片表面與電子結合成H2,發生了還原反應;電流表指標發生偏轉是因為鋅片失去的電子透過外電路轉移到銅片,並形成電流,對外提供電能。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化學課的教學過程,有利於學生創造才能的發揮和各層次學生共同進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敞開了大門。

(二)科學引導,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

新課程理念提出:在教育中教師應儘量鼓勵學生個人發展,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究,自己去推論。給學生講的應該儘量少,要引導他們去發現。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新,就要求教師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新元素,透過科學引導,創設情景,使學生在知識網路的各知識點之間尋找聯絡,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在探究實驗室製取CO2的有關內容時,先讓學生思考有哪些途徑可以獲得CO2?學生會根據已學知識提出諸如碳燃燒、一氧化碳燃燒、碳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等反應,有的學生還會提到用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制取CO2氣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為什麼不用其他方法,而是選擇了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制取CO2氣體,以此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化學理論和規律是從實驗中總結出來的。透過實驗,學生可以直接獲得大量的化學事實,加深對化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化學實驗中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化學實驗,從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測定資料、分析結果到得出結論。在實驗中練習解決化學問題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智力因素的有效辦法。

在化學實驗中,反應的現象是認識化學變化規律的起點,一些化學家的發明創造,往往是由於它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和感受能力,捕獲瞬間即逝的資訊,在科學上取得重大的突破。比如,1966年空心石墨“氣球”的提法科普週刊《新科學家》為其讀者提供的這則消遣,不過是一種有趣的遐想而已。但就在大約20年後,一群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卻得出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意外發現。他們看到,在強烈的鐳射脈衝輻射下,由碳的原子和離子所構成的極度混亂的等離子體中會自發地形成一種他們認為具有完美球型結構的分子一個正好由60個碳原子組成的足球狀分子。這還僅僅是個開頭,這種被稱之為巴克明斯特富勒烯的分子只不過是一大類全新的空心籠狀分子中的一個。這一切聽起來簡直就像一群玩弄英文單詞的猴子無意中拼出了一部莎士比亞的劇作一樣令人難以令人置信。再如以MnO2為催化劑催化KClO3熱分解是實驗室製備O2的反應,但在做實驗時,有學生指出氣體生成中有異常的氣味,一般認為是含Cl2、O3所致,將生成的氣體透過盛有溼潤澱粉-KI試紙的試管時,澱粉-KI試紙變藍色。已知一般情況下O2不可能氧化KI,但在實驗中溼潤的澱粉-KI試紙卻發生變色反應,表明產物中必含有比O2氧化性還強的物質。經過查閱資料證明,KClO3(MnO2)熱分解氣態產物中除含有O2外,還含有Cl2、ClO2及HCl。正如著名化學家戴安邦教授所說:“實驗室是培養全面化學人才的最好的場所。”學生在實驗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責任感促使他們想方設法戰勝困難,儘量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這無疑是在鍛鍊和培養他們的意志和毅力,開拓他們的思維,增強自信心、自覺性,提升創造力。在實驗室中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觀測、查閱、記憶、思維、想象和表達的能力。創新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絡,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創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所以,實驗既可以鞏固已有知識,加深學生對化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分析異常現象,擴充套件知識領域,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透過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構建以培養人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新型教學模式,迎接時代的挑戰,培養跨世紀的一代新人。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篇二

10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就“教育改革和發展”舉辦記者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談及創業問題時表示,創新創業教育不都是說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企業家,而是樹立創新意識,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為2020年我國成為創新國家服務。

袁貴仁表示,教育部門將和學校緊密配合,為學生開設創業課程,“為他們聘請那些創業的成功者,包括企業家,為他們作報告、授課”;要指導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實踐場地,比如大學的科技園、實驗室等;同時,要為創業學生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

對於有創業意願和創新專案的學生,可以允許其休學創業。袁貴仁說:“我們還實行彈性學制,對有創業意願,並且有了明確的創新專案,而且前景看好的學生,可以保留學籍去創業,將來他願意回來的時候再繼續讀書。”

此外,袁貴仁繼續說道,教育部去年組織了第一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使得更多有創業成果成效的學生,同臺展示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創意、他們的成果,使更多的企業在大賽上尋找他們風險投資的專案,也使得學生創業工作既得到展示和獎勵,又能夠得對這個專案密切關心的企業提前介入,幫助他們創業成功。

據瞭解,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是765萬,比去年增加了16萬。一方面就業人數增加,另一方面面對總體經濟下行的大環境,畢業生就業創業壓力較大。

對於大學生就業問題,袁貴仁表示,應當緊緊地抓住一些有利的方面。“比如說我們由於商事制度的改革,每天要新增一萬多個企業,這就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他表示,教育部會做好四件事: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做好已經啟動的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畢業生勇於創業,積極就業;認真細化落實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透過多種方式讓每一位畢業生深入瞭解,並且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這樣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去就業和創業;加強就業的指導;開展精準幫扶。


【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