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於今天凌晨 1 時 38 分發射成功。據悉,實踐十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按照預定視窗時間準時發射,這次飛行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6次飛行,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實踐十號衛星發射的目的是研究、揭示空間輻射條件和微重力條件下物質運動及生命活動的規律,因此實踐十號衛星將進行 19 項科學實驗,實驗內容涉及六大科學領域,分別為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物技術、空間輻射效應、重力生物效應、微重力流體物理、微重力燃燒方面的實驗。其中將在留軌艙內進行的是流體物理和燃燒實驗為 8 項,其餘的 11 項實驗將在回收艙內進行。

實踐十號衛星工程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於 2012 年 12 月 31 日正式立項。其衛星平臺及衛星系統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研製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負責,由中國科學院力學所負責科學應用系,牽頭負責地面支撐系統研製、建設和執行及有效載荷總體工作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 11 個研究所和 6 所高校承擔了實踐十號要進行的 19 個實驗專案,日本宇宙航天研發機構和歐洲空間局也各自參與了一個科學實驗專案。

實踐十號衛星是屬於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研發的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衛星是其中唯一的返回式衛星,研發的主要科學目標是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環境進行實驗分析。其壽命預計為 15 天,15 天后將按照預定的返回程式利用返回衛星技術返回地球。

除了實踐十號外,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其餘工作也正按計劃有所進展,為了在超大質量黑洞等空間科學和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方面取得科學進展,2016年下半年將相繼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和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且在已發射的衛星中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作為我國空間科學系列首發星不久將“滿分出師”。由此可見我國的衛星科研事業發展令人驕傲。

延伸閱讀:

返回式衛星有什麼用處?

2006年,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八號返回式送入地球軌道,關於返回式衛星的話題在沉寂10年後,再次被此次發射的'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點燃。那麼,返回式衛星為什麼還會東山再起呢?

所謂返回式衛星,是指在近地軌道執行的無人返回型航天器,目的是把衛星在太空拍攝的大量照片攜帶回地面。美國、蘇聯、中國、日本等國家均曾成功或部分成功地研製了返回式衛星,其中美國、蘇聯和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先且比較充分地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典型代表有美國的阿波羅飛船、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日本隼鳥返回器和中國的神舟號飛船等。再入返回方式由簡單可靠的彈道式再入發展至彈道升力式返回,及至支援水平定點著陸的升力式返回。

返回式衛星的優勢是很明顯的,以中國為例,已是“不惑”之年的返回式衛星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以及百姓生活立下了赫赫戰功。該類衛星以膠片回收型遙感方式完成了大量國土普查與詳查、地形測繪等飛行任務,獲得了大批有價值的遙感資料。在特定歷史時期,返回式衛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和航天任務的多樣化,原來用於對地遙感、大地測量的返回式衛星逐漸被無線遙感傳輸手段所替代。

不過,這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發展趨勢並沒有讓返回式衛星這位“業界前輩”太焦慮,因為即便是傳統的返回式衛星仍然憑藉其系統簡單可靠、成本低、應用便捷等優勢成為一種有效的空間服務手段,並廣泛應用於空間微重力實驗、空間生命科學實驗、新技術試驗等領域。

當前,返回式衛星仍然保持著多艙構型、無整流罩發射、部分返回、彈道式再入的技術狀態。隨著具有返回需求的空間任務需求日益旺盛,返回式衛星面臨著更低成本、更強返回能力、更好在軌服務能力的發展要求。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