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求職>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識記

情感:情感是個體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激情:激情是一種猛烈的、迅速爆發而時間短暫的情感狀態,如狂喜、憤怒、恐懼、絕望等。

心境: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狀態。

應激:應激是在突然出現緊張情況時產生的情感狀態。

道德感:道德感是關於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動過程中發生的情感體驗,是人們認識現實、掌握知識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

美感:美感是人根據一定的審美標準對客觀事物、藝術品以及人的道德行為的美學價值進行評價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動中自覺地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理解

幼兒情緒和情感發展的特點:(一)從幼兒情緒和情感的進行過程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三個主要特點1.幼兒情緒和情感不穩定。2.幼兒的情感比較外露3.幼兒的情緒極易衝動。(二)從情緒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斷增加,情感不斷豐富。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質逐漸變化,情感日益深刻。(三)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看,幼兒的高階情感開始形成1.幼兒道德感的發展2.幼兒美感的發展3.幼兒理智感的發展。

意志的特徵:(一)明確的目的性。(二)以隨意動作為基礎。(三)與克服困難相聯絡。

意志的主要心理成分:動機衝突、意志行動的決策和意志努力。

幼兒意志的特點:幼兒意志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意志的自覺性(是指幼兒自覺服從並主動給自己出一定的目的、任務的意志品質)、堅持性(是指兒童長久維持已經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堅持實現目的、任務的意志品質)、自制力(是指幼兒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為的意志品質)等品質上。

應用

幼兒情感的培養方法:(一)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情感。

(三)重視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

(四)重視培養幼兒的移情能力1.向孩子傾訴情感2.引導孩子欣賞別人的情感3.多讓孩子換位思考4.讓孩子學會表達情感5.正確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

幼兒堅持性的培養:(一)幫助幼兒明確和確定活動目的。(二)教給孩子一定的技能技巧。(三)在勞動、遊戲學習等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幼兒自制力的培養:(一)為幼兒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二)使幼兒明確行動規則。(三)不遷就幼兒無理、缺乏自制的行為。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1、幼兒園課程是指在幼兒一日活動中,使幼兒獲得有益學習經驗,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2、幼兒園課程的要素:目標、內容、實施、評價

3、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基礎性、啟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動性、直接經驗性;潛在性

4、美國學者古德萊德以課程決策層次把課程分為:觀念層次課程、社會層次課程、學校層次課程、教學層次課程、體驗層次課程

5、美國斯坦福教授艾斯納從課程內容出發,把課程分為:顯性課程,隱形課程,懸缺課程。

6、隱形課程發揮的作用:從物質空間方面:學校的建築、活動場地、綠化設施、設定等物質條件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從組織制度方面:學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評價制度、獎懲制度等無形中與學生的發展緊密相聯;從文化心理方面:學校的文化價值、師生關係、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與其行為表現對學生髮展的影響都大大超過了學校、教師對學生開放的正規課程。

7、英國課程理論家勞倫斯-斯坦豪斯-賓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內在價值及實踐,對目標模式進行詳盡而透徹的分析與批判的基礎上建構起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並系統的確立了過程模式。

8、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標;行為目標;生成性目標;表現性目標

9、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對幼兒的研究;對當代社會的研究;對學科知識的研究

10、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兩種體系:以學習內容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以兒童發展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

11、幼兒園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目的性原則;適宜性原則;生活化原則(直接經驗性);興趣性原則;基礎性原則;邏輯性原則;價值性原則

12、不同的組織方式下的幼兒園課程型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核心課程

13、課程實施的取向是指對課程實施過程中本質不同的認識,以及支配這些認識相應的課程價值觀。它包括:忠實取向;相互適應取向;課程創生取向

14、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範圍:是指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組成部分。可理解為:有助於幼兒發展的基本知識、有助於幼兒發展的基本態度、有助於幼兒發展的基本行為。

15、影響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課程計劃因素;一線教師因素

16、幼兒園課程評價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1.課程實施之前,評價的目的是瞭解幼兒的發展現狀、需求及社會需求;比較和選擇課程 2.課程實施中,評價的目的是診斷和修訂課程3.課程實施後,評價的目的是瞭解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判斷課程的成效

作用:選擇作用、監控作用、反饋作用、導向作用、總結作用

17、形成性評價:也稱過程性評價,它是在課程系統運作發展過程中,收集課程各個要素相關的資料,加以科學的分析。以此調整和改進課程方案,使正在運作中的課程更為完善的一種評價方式

18、終結性評價:也是總結性評價或結果評價,它是對課程實施以後獲得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的評價方式

19、定性評價:評價者用語言、文字作為收集和分析評價資料,呈現評價結果的主要工具的評價方式

20、定量評價:評價者收集被評物件數量化的實證資訊,用數量化指標來顯示評價結果的評價方式

21、相對評價:在某一類評價物件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作為基準,將該類物件逐一於基準相比較,判斷其是否達到基準所具備的特徵及程度

22、絕對評價:以某種既定的目標為參照,目的在於判斷個體是否達到這些目標。該評價不計個體在群體中的位置,只考察個體達到標準的程度。

23、幼兒園課程評價的特點:從目的上,評價在於促進每個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從內容上,重點不是知識技能的掌握,而是對課程運作前過程的系統考察;從方式上,強調評價過程的自然性,提倡在真實的教育過程中進行評價;從評價結果的用途上,評價的結果主要用於教師審視教育過程,改進課程,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24、幼兒園課程評價的過程:評價方案制定階段;評價方案實施階段

25、評價方案制定階段包括:確定目的及評價內容;確定評價程式、指標、標準;選擇評價方式;確定評價人員分工與合作;撰寫評價報告;對參與評價人員進行培訓

26、評價方案實施階段包括:蒐集資訊;整理資訊;分析資訊、得出結論;撰寫評價報告

27、學科活動的內涵:以學科為單位組織的教育活動

28、幼兒園學科活動的特點:幼兒園學科課程中的學科是一種前學科;強調與幼兒生活相聯絡;具有較強的計劃性;重視為幼兒終身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9、單元主題活動就是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圍繞事先選擇的主題組織的教育活動

30、單元主題活動設計的幾方面:選擇和確定主題;確定單元主題活動目標;設計單元活動內容;就單元主題活動中"區域活動""環境資源""園外資源"等方面提出建議;設計具體活動方案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

1、 福祿貝爾:德國幼兒教育家,被世界譽為“幼兒園之父”,在勃蘭根堡創辦了世界上第

一所真正意義的幼兒教育機構受託1—7歲的兒童,在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兒園。為兒童設計了一系列玩具材料,被稱為“恩物”。

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

⑴:教育的目的在於喚醒人的內在精神本性;

⑵:人的發展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⑶:兒童發展三段論; 自然兒童—人類兒童—神的兒童

⑷:兒童的四種本能;

①:活動的本能;

②:認識的本能;

③:藝術的本能;

④:宗教的本能;

⑸:教學即生活。

福祿貝爾的教育方法:在遊戲中獲得發展。他認為,兒童的遊戲,其意義和價值就在遊戲的本身,只是為遊戲而遊戲,遊戲活動過程即是目的,同時也是動機。透過恩物教學訓練兒童的感覺,讓兒童形成整體和統一的觀念。

2、 蒙臺梭利:義大利學前教育家,於1907年在羅馬貧困區創辦第一所幼兒學校—“兒童之家”以感官為基礎的幼兒教育教學體系。

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

⑴:發現兒童; 她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現兒童“生命的法則”,幫助兒童發展其生命。

⑵:吸收的心智; 提出了特別敏感期的理念:

①:秩序敏感期;

②:細節的敏感期;

③:行走的敏感期;

④:手的敏感期;

⑤:語言敏感期

⑶:自由的原則。

蒙臺梭利的教育內容:包括肌肉練習、日常生活訓練、初步的知識教育以及文化歷史教育。

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

⑴:提供有準備的環境;

⑵:教師; 須做到觀察指導、示範、準備

⑶:教具。

蒙臺梭利教學法:提出一種非常實用、操作性極強、完整的教育體系,是全面提升兒童

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兒童自身的成長要

求在不損害兒童的自由和快樂的前提下,實現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展,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兒童自由與自發活動中,幫助他們獲得身心發展。

3、杜威:美國教育學家,1896年創立了第一所實驗學校,在學校那種實施其教育思想。是兒童中心論的倡導者。並提出“做中學”理論。

杜威的教育思想:

⑴: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

⑵:教育無目的論;

⑶:學校即社會;

⑷:教學論;主張“從做中學”

⑸:道德教育論;

⑹:兒童中心論。

4、陳鶴琴:於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於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提出的幼兒課程觀點是整個教學法,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施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主張遊戲式和綜合教學。課程的結構: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文學活動等五項, 稱為“五指活動”。

陳鶴琴的教育理論觀點:

⑴: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⑵: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⑶:提出幼兒園課程理論;

⑷: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5、張雪門: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有“南陳北張”之稱。

張雪門的教育思想:兒童身心發展與社會環境相統一。

張雪門的教學法:

⑴:教、學、做合一;

⑵:教材與教法融為一體;

⑶:自由自動教學法。

6、陶行知: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認為清末民初的幼教機構存在三大弊病:“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陶行知是我國第一所鄉村幼兒園創辦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⑴:幼稚教育尤為根本之根本;

⑵:幼兒教育應面向大眾;

⑶:幼兒教育應當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①:解放兒童的頭腦;

②:解放兒童的雙手;

③:解放兒童的嘴;

④:解放兒童的空間;

⑤:解放兒童的時間。

⑷:教育內容;

⑸:幼兒教育的教學方法;

⑹:開辦師資培訓。


【幼兒園課程複習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