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臘八節> 臘八節來歷和習俗

臘八節來歷和習俗

臘八節來歷和習俗

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們還借臘八節驅逐瘟疫。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後,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的習慣,統稱為“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樸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頭,能夠豐衣足食,應該感謝神靈啊!於是選擇臘月初八,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

其實,“臘八粥”的確也能體現出農業大豐收,它是用各種米(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種豆(大豆、雲豆、豇豆等),各種乾果(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類混合成的一種粥,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業大豐收的成果。

每年臘八,老伴都要煮一鍋臘八粥,什麼大米、小米、黏米,豇豆、綠豆、花生,還有蓮子、紅棗、核桃仁、葡萄乾,應有盡有。喝著香甜的“臘八粥”,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過臘八節的情形:那時家貧,進入臘月,生活更加困難,一家人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哪裡還能喝上現在的“臘八粥”?只記得臘八那天,母親在高粱麵糊糊里加點豇豆、小米,權當“臘八粥”,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臘八粥”也分外講究了。

說起臘八節的來歷,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一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他看到芸芸眾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於是捨棄王位,出家修道。他苦苦修行六年,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六年間,釋迦摩尼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經受的苦難,於是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解放前,各地佛寺於臘月初八,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吃了這種臘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二說,相傳在上古的`時候,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他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他們認為大人孩子中風得病、身體不適都是由於惡鬼作祟。而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人們在臘月初八,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三說,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而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離家路途遙遠,糧食不能及時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於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四說,當年岳飛率部抗擊金兵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百姓聞知,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千家粥”,精神倍增,大獲全勝。這天正是臘月初八,人民懷念岳飛,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以紀念抗金英雄岳飛,終成習俗。

五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裡貧窮,他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路過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把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寒冬臘月,北風呼嘯,朱元璋冷餓交加,飢腸轆轆,他在房子裡到處尋找能充飢的東西,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便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為了紀念受難時“吃粥”的日子,便把農曆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那天吃的五穀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六說,相傳很久以前有戶農家,老倆口守著一個兒子度日。老頭是個勤快人,整天早出晚歸,精耕細作,幾畝農田年年五穀豐登;老婆是個勤儉人,院子裡瓜棚遮天,雞鴨成群,一家三口,不愁吃不愁穿。老倆口心地善良,碰上誰家揭不開鍋了,常常拿些五穀雜糧接濟人家。老人一再教育兒子“只有勤儉持家,才會一輩子不受窮”。可是兒子不聽勸,父母死後,他仍然遊手好閒,結果餓死在破草房裡。人們給他收屍時,從他家的草房中扒出半碗五穀雜糧粥,此日正是農曆臘月初八,為了不忘老人“勤儉持家”的教導,從此鄉親們就把五穀雜糧粥叫做“臘八粥”。

臘八節習俗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由來已久,最早始於宋代。每逢臘八,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吃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爭奇鬥豔。最為講究的是在白米中攙入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餘種。

還有的人家,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放在鍋中煮。最為有特色的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它是由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放在粥碗裡,活像一頭小獅子。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醋與臘八蒜

臘八那天,華北地區有用醋泡蒜的習俗。臘八蒜就是用醋醃製的蒜,顏色翠綠,口味偏酸微辣,因在臘月初八醃製,故稱臘八蒜,而醃製臘八蒜的醋又稱臘八醋。臘八醋,要要從臘八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餃子,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要用紫皮蒜,這樣泡出的醋就會稍微帶些辣味兒,醋的味道會更好。而且泡出來蒜顏色碧綠,清脆,口感好,普通大蒜就沒有這種效果。

臘八醋的味道酸中帶辣、辣中有酸,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但實際上,臘八蒜吃起來既有醋的甘酸又有蒜的香辣,也是一道美味。

據營養學家講,臘八蒜極富營養,對人體大有裨益。大蒜的綠色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大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做成臘八蒜之後,與醋酸結合更有健體之功效,且對降血壓、血糖和血脂及軟化血管皆有益處,大蒜還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防治糖尿病、緩解眼壓過高、改善肝肺功能等諸多保健功效。


【臘八節來歷和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