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社保> 落實產權降低養老金轉型成本

落實產權降低養老金轉型成本

落實產權降低養老金轉型成本

個人交了養老金,就應該賦予他們相應的權利,做到權責對等。這即是說給予個人這些賬戶的產權

李華芳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決定,從2006年開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此舉是為了做實個人養老金賬戶。

按照1997年《國務院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原來實行的模式是11%中3%由企業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賬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其基本思路也是想做實個人賬戶,讓個人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那麼,2006年年初將實行的新政策是否有助於做實個人賬戶,將個人賬戶的權利真正交到個人頭上呢?筆者曾在《第一財經日報》10月13日發表《養老金與產權改革》一文,指出現行的現收現支制在財政上是不可持續的,每年攀升的缺口直接威脅著整個財政體系的穩定性。所以筆者當時提出中國的養老金制度需要根本性的手術,而非小修小補。

目前的養老金改革完全由職工個人繳費,養老基金結餘額,除預留相當於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應全部購買國家債券和存入專戶,嚴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並且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要完善,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確保養老基金的安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養老金改革確能落實一部分個人產權,儘管這一選擇還是受到限制的,比如只能投資國家債券。

但是對於國家來說,如何解決企業不繳費部分形成的`缺口呢?從一個沒有做實的基金到做實的基金,原來的債務怎麼辦?有一種觀點認為,長痛不如短痛,乾脆犧牲由於缺口造成的相關一代的利益,而從2006年開始將個人賬戶落實。但這個代價會不會太大,而且將造成國民情感上的創傷?筆者認為可以有更為妥當的方式來減少改革的成本。

要解決養老金危機,最好的辦法是激勵個人,把他們對養老保險作出的貢獻計入個人賬戶,保證投資獲取一定的具有競爭性的回報。這即是說給予個人這些賬戶的產權。以前國家把養老金拿出去搞建設,投資在邊際收益很低的國有企業等部門,現在應該透過發展資本市場等相關的配套改革,由個人來選擇養老金投資的渠道。因為由國家代理進行養老金的投資和個人自己負責的效率明顯不同,並且真正落實養老金個人賬戶就是要個人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將賬戶產權轉到個人手中,可以減輕國家的負擔。

對於已經造成的缺口,這是由於前期經驗不足所導致的,誠然市場化改革的經驗已經不少,但是改革還是經常會陷在怪圈裡面,這或許是轉型不能避免的。但是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允許民營資本活躍,給予民營資本真正的國民待遇,資本市場定然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由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社會保險債券或其他相關的養老金衍生品,個人也可以擴大選擇,從而將養老金投到產出最高的部門。而對於接收養老金的部門而言,部門之間必須開展競爭來吸引來自養老金賬戶的資金,這也有助於提高目前的養老金使用效率,同時也能激勵低效的國有部門進行改革。

如何實現新舊養老金體制的平穩過渡,關鍵是落實個人賬戶不能是一句空話。個人交了養老金,就應該賦予他們相應的權利,做到權責對等。除了保證個人對養老基金擁有完全的權利外,其他的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也只有這樣,個人也無需再被他們所在的企業束縛,也不需在退休後讓國家來看護。也只有自己養老保險的產權被落實,並在法律上得到可靠保障,他們才會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權。而個人的自由選擇將為“誰來為我們養老”提供標準答案,“養老只能靠自己”。(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落實產權降低養老金轉型成本】相關文章: